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皮肤致敏试验 皮肤致敏试验是一种评估物质对皮肤刺激性的实验方法,主要用于检测化妆品、药品、化学物质等对皮肤的致敏性。该试验通过观察实验动物或人类皮肤在接触物质后的反应,评估物质对皮肤的致敏性,为产品安全性和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皮肤致敏试验的目的和意义: 目的: 皮肤致敏试验的目的是评估物质对皮肤的致敏性,即检测物质引起过敏反应的可能性。该试验通过观察实验动物或人类皮肤在接触物质后的反应,评估物质对皮肤的刺激性,为产品安全性和风险评估提供依据。 意义: 1、保障公众健康:致敏物质可能导致过敏反应,如接触性皮炎、荨麻疹等,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通过皮肤致敏试验可以评估物质对皮肤的致敏性,为公众使用产品提供安全保障。 2、符合法规要求:各国法规和标准对化妆品、药品、化学物质等产品的安全性评估有明确要求,其中皮肤致敏试验是评估产品安全性的一项重要指标。通过皮肤致敏试验可以确保产品符合法规要求,顺利进入市场销售。 3、指导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皮肤致敏试验的结果可以指导产品研发和质量控制。如果某种物质在皮肤致敏试验中表现出明显的致敏性,研发人员可以针对性地优化配方和工艺,降低致敏物质的含量,提高产品的安全性。 4、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由于皮肤致敏试验是全球范围内通用的检测方法,因此通过皮肤致敏试验可以促进国际贸易和合作。当某种产品出口到其他国家时,其皮肤致敏试验的结果可以被其他国家认可和接受,从而方便国际贸易的进行。 皮肤致敏试验方法: 最大剂量法 1、试验前准备:试验前1天,对每只动物进行编号并称量体重,用电动剃刀彻底剪除试验部位被毛。观察每只动物健康状况。 5.1皮内诱导:按下图所示,在每只动物去毛的肩胛骨内侧部位成对皮内注射0.1mL。 1—头部 | file:///C:/Users/ADMINI~1/AppData/Local/Temp/ksohtml9848/wps1.jpg | | | |
部位A:注射弗氏完全佐剂与选定的溶剂以50:50(体积比)比例混合的稳定性乳化剂。 部位B:注射试验样品(未经稀释的浸提液);对照组动物仅注射相应浸提介质。 部位C:试验样品(部位B中采用的浓度)以50:50的体积比例与弗氏完全佐剂和浸提介质(50%)配制成的乳化剂混合后进行皮内注射;对照组注射空白液与佐剂配制成的乳化剂。 2、局部诱导:皮内诱导后7d,未产生刺激反应,局部敷贴应用前24h,试验区用10%十二烷基硫酸钠进行预处理,按摩导入皮肤后,用面积8cm2的无菌纱布浸透浸提液,局部贴敷于每只豚鼠的肩胛骨内侧,覆盖诱导注射点。用封闭式包扎带固定,48h后除去包扎带和纱布块。同法用空白浸提介质操作对照组动物。 3、激发:局部诱导后14d,用无菌纱布块分别置于试验样品浸提液和对照液中浸透,分别贴敷于每只动物的上腹部去毛区(诱导阶段未试验部位)。用封闭式包扎带固定,并于24小时±2小时后除去包扎带和敷贴片。 观察时间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进行描述并分级。 封闭贴敷试验(Buehler试验) 1、试验前准备:试验前1天,对每只动物进行编号并称量体重,用电动剃刀彻底剪除试验部位被毛。观察每只动物健康状况。 2、诱导阶段:试验组将样品剪成适当尺寸的敷贴片,局部贴敷于每只动物的左上背部位。(6±0.5)h后除去任何封闭式包扎带类的固定物和敷贴片。1周中连续3d重复该步骤,同法操作3周。对照动物将合适尺寸的无菌纱布浸透对照液同法操作。 3、激发:最后一次诱导贴敷后(14±1)d,用试验样品对试验动物进行激发。用贴敷片单独局部贴敷于每只动物去毛的未试部位。(6±0.5)h后去除封闭包扎带和敷贴片。对照组动物同法操作。 观察:除去敷贴片后24h和48h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动物激发部位皮肤反应情况,按Magnusson和Kligman分级标准对每一激发部位和每一观察时间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进行描述并分级。 4、观察:除去敷贴片后24h和48h观察试验组和对照组动物激发部位皮肤反应情况,按Magnusson和Kligman分级标准对每一激发部位和每一观察时间皮肤红斑和水肿反应进行描述并分级。
本人医疗器械检测领域工作多年,公司一站式服务几乎所有项目都能检测,有任何检测问题或者检测需求欢迎找我。
覃工--189 0283 3684 (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