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25184
帖子
主题
积分218644
注册时间2012-4-1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发表于 2012-12-25 11:40:54
|
显示全部楼层
转基因食品有较多的优点:可增加作物产量;可以降低生产成本;可增强作物抗虫害、抗病毒等的能力;提高农产品耐贮性 转基因食品——土豆
;缩短作物开发的时间;摆脱四季供应;打破物种界限,不断培植新物种,生产出有利于人类健康的食品。 转基因食品也有缺点:所谓的增产是不受环境影响的情况下得出的,如果遇到雨雪的自然灾害,也有可能减产更厉害。多项研究表明,转基因食品对哺乳动物的免疫功能有损害。且试验用仓鼠食用了转基因食品后,到第三代,就绝种了。
毒性问题
转基因毒素的危害性远远大于爱滋病、化学添加剂、农药、环境污染等。美国也已否定了(我们正在推广的)第一代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是美国洛克菲勒家族制造出来的大规模减少全球人口(它们称之为清除垃圾人口)的生物武器。 美国人威廉·恩道尔在《转基因战争—21世纪中国粮食安全保卫战》的序言中指出:“把转基因作物对人类健康、食品安全的威胁太大了,无论怎样强调都不会过分。如果中国的农业被转基因的种子掌控,最多再过20年,中国将不会作为一个国家而继续存在了。” 2012年6月份美国媒体大量报道美国爆发定时群杀吃了掺有转基因怪物饲料的牛的事件。吃了转基因饲料的牛的寿命和食用时间长短都是在很大范围内变化的,牛的代数也有好几代,但却都在同一时间死亡。说明这种转基因的毒杀功能只与转基因本身有关,而与食用的动物无关,换成人也一样,都是15年寿命!中国是世界上食用转基因种类最多,量最大的国家。中国从1999年开始大规模引进转基因,2002年开始放宽转基因准入条件,那么从2004年开始中国接触到这种定时功能的转基因的概率很高。 使用转基因技术武器搞大规模杀伤,完全可以做到十分隐蔽,以至于侦查和监测都很困难。转基因技术武器既然能长期隐蔽在饲料里、然后突然爆发,当然也可以同样在食品饲料中长期隐蔽、一定时间后爆发杀伤功能,大规模地集体杀伤目标人群。 转基因食品具备杀死精子和阻碍睾丸发育的功能,使人丧失生育能力,温和地让人断子绝孙。 转基因食品具有杀死抗癌细胞的功能,而抗癌细胞一旦被杀死,就不可能起死回生。在人的体内,既有癌细胞,也有抗癌细胞,人的生命是依赖着抗癌细胞对癌细胞的阻止而生存着。失去了抗癌细胞,癌细胞就像脱缰的野马,失去控制。
过敏反应
对于一种食物过敏的人有时还会对一种以前他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比 转基因食品—存在隐患
如:将玉米的某一段基因加入到核桃、小麦和贝类动物的基因中,蛋白质也随基因加了进去,那么,以前吃玉米过敏的人就可能对这些核桃、小麦和贝类食品过敏。
营养问题
外来基因可能会以一种人们还不甚了解的方式破坏食物中的营养成分。
对抗生素的抵抗
把一个外来基因加入到植物或细菌中去,这个基因会与别的基因连接在一起。人们在服用了这种改良食物后,食物会在人体内将抗药性基因传给致病的细菌,使人体产生抗药性。
威胁环境
在许多基因改良品种中包含有从杆菌中提取出来的细菌基因,这种基因会产生一种对昆虫和害虫有毒的蛋白质。在一次实验室研究中,一种蝴蝶的幼虫在吃了含杆菌基因的马利筋属植物的花粉之后,产生了死亡或不正常发育的现象,生态学家们担心那些不在改良范围之内的其它物种有可能成为改良物种的受害者。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编辑本段安全性 转基因食品是利用新技术创造的产品,也是一种新生事物,人们自然对食用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疑问。其实,最早提出这个问题的人是英国的阿伯丁罗特研究所的普庇泰教授。1998年,他在研究中发现,幼鼠食用转基因土豆后,会使内脏和免疫系统受损。这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 转基因食品
。随即,英国皇家学会对这份报告进行了审查,于1999年5月宣布此项研究“充满漏洞”。1999年英国的权威科学杂志《自然》刊登了美国康乃尔大学教授约翰·罗西的一篇论文,指出蝴蝶幼虫等田间益虫吃了撒有某种转基因玉米花粉的菜叶后会发育不良,死亡率特别高。目前尚有一些证据指出转基因食品潜在的危险。 但更多的科学家的试验表明转基因食品是安全的。赞同这个观点的科学家主要有以下几个理由。首先,任何一种转基因食品在上市之前都进行了大量的科学试验,国家和政府有相关的法律法规进行约束,而科学家们也都抱有很严谨的治学态度。另外,传统的作物在种植的时候农民会使用农药来保证质量,而有些抗病虫的转基因食品无需喷洒农药。还有,一种食品会不会造成中毒主要是看它在人体内有没有受体和能不能被代谢掉,转化的基因是经过筛选的、作用明确的,所以转基因成分不会在人体内积累,也就不会有害。 比如说,我们培育的一种抗虫玉米,向玉米中转入的是一种来自于苏云金杆菌的基因,它仅能导致鳞翅目昆虫死亡,因为只有鳞翅目昆虫有这种基因编码的蛋白质的特异受体,而人类及其它的动物、昆虫均没有这样的受体,所以无毒害作用。 1993年,经合组织(OECD)首次提出了转基因食品的评价原则——“实质 霸占中国市场的转基因 食用油
等同”的原则,即:如果对转基因食品各种主要营养成分、主要抗营养物质、毒性物质及过敏性成分等物质的种类与含量进行分析测定,与同类传统食品无差异,则认为两者具有实质等同性,不存在安全性问题;如果无实质等同性,需逐条进行安全性评价。 在中国,国家科委于1993年颁布了“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用于指导全国的基因工程研究和开发工作。2000年由国家环保总局牵头,8个相关部门参与,共同制订了《中国国家生物安全框架》。 我们来具体看一下致公党的看法: 中共党中央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转基因食品安全性认知》的提案。 中共党中央认为,转基因食物从1993年出现到现在仅10余年,并未经过长期的安全性试验,还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 ⒈基因技术采用耐抗菌素基因来标识转基因化的农作物,在基因食物进入人体后可能会影响抗生素对人体的药效,作物中的突变基因可能会导致新的疾病; ⒉转基因技术中的蛋白质转移可能会引起人体对原本不过敏的食物产生过敏,分割重组后的新的蛋白[14]质性状是否完全符合我们设想的需求有待考证; ⒊基因的人工提炼和添加,有可能增加和积聚食物中原有的微量毒素,不可预见的生物突变.甚至会使原来的毒素水平提高,或产生新的毒素; ⒋对于生态系统而言,转基因食品是对特定物种进行干预,人为使之在生存环境中获得竞争优势,这必将使自然生存法则时效性破坏,引起生态平衡的变化,且基因化的生物、细菌、病毒等进入环境,保存或恢复是不可能的,其较化学或核污染严重,危害更是不可逆转。 因此,中共党中央建议: 一、完善转基因食品安全性的政策、法规建设 二、控制或限制转基因动物或植物的种养植区域 三、保障消费者食品安全,提高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四、请对转基因食品作出明确标识 五、请全面禁止进口美国转基因食品编辑本段美国转基因玉米喂养老鼠普遍患上肿瘤 [15]据报道,一批法国科学家经过对小白鼠长达两年的实验,发现这批被转基因玉米喂养的老鼠普遍患上肿瘤,并有多器官衰竭的症状。据悉,中国每年有80%的大豆依赖进口,但所有进口的大豆中,90%以上都是采用同一公司技术种植出的转基因大豆。 法国卡昂大学教授塞拉利尼领导的这个团队表示,这批200个实验鼠的食物主要是孟山都公司新推出的“NK603”转基因玉米。 研究者称,做实验的这批小白鼠普遍患上乳腺癌,并出现肝脏衰竭现象。50%的雄鼠和70%的雌鼠提前死亡。 该研究强调,这是首次在长达两年以上只吃转基因谷物的实验鼠身上得出的成果,通常在白鼠身上进行的实验往往只持续90天。 研究结果公布后,孟山都公司法国总部称:“我们还需要请专家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估,现在做出评论为时过早。此前所做的超过300次实验都证明是安全的。” 孟山都创建于1901年。这家农业公司是美国《商业周刊》评选出的2008年十大最具影响力企业,更占据了全球90%的转基因种子市场。中国每年有80%的大豆依赖进口,但所有进口的大豆中,90%以上都是采用孟山都的技术种植出的转基因大豆。编辑本段现状 近十余年来,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在农业上显示出强大的潜力,并逐步发展成为能够产生巨大社会效益和经济利益的产业。1999年,全世界有12个国家种植了转基因植物,面积已达3990万公顷。其中美国是种植大户,占全球种植面积的72%。世界很多国家纷纷将现代生物技术列为国家优先发展的重点领域,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扶持生物技术的发展。但是,转基因食品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之间的发展是不均衡的。 中国有13亿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22%,这意味着中国将以占世界可耕地面积的7%养活世界22%的人口。城市化发展使农业耕地不断减少,而人口又持续增加,对工农业生产有更高的需求,对环境将产生更大的压力。为此,从20世纪80年代初,中国已将现代生物技术纳入其科技发展计划,过去20多年的研究已经结出了丰硕的果实。目前,抗虫棉等五项转基因作物早已被批准进行商品化生产,转Bt杀虫蛋白基因的抗虫棉1998年的种植面积为1.2万公顷。资料显示,到2000年上半年为止,中国进入中间试验和环境释放试验的转基因作物分别为48项和49项。 近年来,中国现代生物技术的研究开发已经取得了很多成果。中国的转基因食品技术仅次于美国与加拿大。欧洲国家的转基因食品技术并不是非常的发达,这是因为他们明白转基因食品危害十分大,并通过立法来达到防止转基因食品的过分播种,甚至有些国家完全禁止转基因食品的播种与生产,欧洲各国民众也纷纷抵制,发生过很多起民众破坏转基因实验田的事件,所以我们也要认识到转基因食品所存在的潜在危害,而不能把利益放在民众健康的前面。 转基因食品是新的科技产物,现在还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它的所有利弊都会彻底展现在世人面前。只有按照严格的不对人与环境有害的立法规定去做,中国生物技术的发展才会是健康、有序的,我们的生活也会因生物技术带来的转基因食品而变得更加丰富精彩。 带着美好的愿望预测未来,我们再也不会担心农药的危害,我们吃的食品都是新鲜的,我们的食品不会短缺……也许糖尿病人只需每天喝一杯特殊的牛奶就可以补充胰岛素,也许我们会见到多种水果摆在药店里出售,补钙的、补铁的、治感冒的、抗病毒的……很有可能,转基因食品会让我们的明天灿烂无比。但在我们未了解转基因食品之前,还是不要过分乐观,因为转基因食品毕竟不是自然植物,已经存在一些转基因植物打乱了生物链。 随着转基因问题日益成为热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转基因,但是同时也出现了关于转基因的诸多争议。 生化超限战
越来越多的反对声音告诉我们,转基因食品存在着巨大争议。随着国际众多科研机构对转基因食品的调查,发现转基因食品确实会带来众多对人体健康的不确定性。国内的许多学者也相继表示:转基因食品存在巨大争议,转基因不等于进步!其背后甚至隐藏着事关国家安全的阴谋。许多文章和书籍(例如《生化超限战:转基因食品和疫苗的阴谋》)更是系统地揭露了转基因阴谋的前前后后。甚至有反对派把支持转基因者说成了一种原教旨主义的歇斯底里。 当然,生物技术的进步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这里质疑转基因食品并不是反对转基因技术本身,我们反对的是对于转基因技术的滥用。希望我们百度百科能够唤醒大众勇于追求真相的怀疑精神,唤醒国内的主流媒体——关注那些歇斯底里推广转基因的人和组织,我们需要独立思考。 ​ [16]全球已经大规模商业种植的转基因作物主要有大豆、玉米、棉花等。其中,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统计,2011年全球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达到7540万公顷,占全球转基因作物种植总面积的47%,占大豆种植总面积的75%。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转基因大豆生产国。 有网文称,美国人自己不吃转基因食品,美国大豆主要用来出口。美国大豆的种植以及出口情况如何?美国人吃不吃转基因食品?转基因食品在美国要特别标注吗?美国如何监管转基因技术的商业化?就相关问题,人民日报“求证”栏目记者采访了美国政府官员、科研机构、农场主以及普通消费者。 美国大豆主要出口吗? 【回应】 美国转基因大豆产量占其大豆总产量的93%;大豆总产约45%用于出口 大豆是美国最主要的农产品之一,种植面积和产量一直居世界前列。20世纪90年代,美国的科研机构成功培育出第一代转基因大豆。美国农业部的数据显示,转基因大豆的种植比例呈上升趋势,2000年占大豆总种植面积的54%,2012年已提高到93%。 美国农业部大豆研究专家马克·艾什称,美国转基因大豆产量占美国大豆总产量的93%。美国大豆大部分用于国内,预计2012至2013年度国内消耗4720万吨,向国外出口3730万吨,约占总产量的45%。 美国民众吃转基因食品吗? 【回应】 研究显示,过去10年共消费3万亿份转基因食品 马克·艾什向记者介绍,转基因技术已经在美国成功应用近20年,许多独立科学研究已经展开,但还没有发现转基因和非转基因品种在安全性和营养上的不同。他说:“有一小部分消费者确实有些担心转基因作物的副作用,他们可以购买非转基因大豆食品。” 不过,有美国媒体称,美国种植的大部分玉米、大豆和棉花都是抗杀虫剂或抗虫转基因植物,转基因食品无处不在,消费者别无选择。 美国民众实际上每天都消耗大量的转基因食品。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所研究员亨利·米勒2011年的一项研究显示,美国人过去10年总共消费了3万亿份转基因食品。 美国民众如何看待转基因? 【回应】 民调显示,21%的人确信转基因食品安全,64%的人不确定,15%的人认为不安全 “你接受转基因食品吗?”这是美国民调中的一个新话题。汤森路透集团两年前所做的一份民调显示:关于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性,有21%的人确信是安全的,64%的人不确定,15%的人认为不安全,而90%的人都认为那些由转基因原料制成的食物应被特别注明。 另一项调查显示,60%的受访者可以接受转基因蔬菜、水果和谷类,只有30%的人愿意尝试转基因肉类和鱼类。 记者询问一些美国朋友,一部分人对是否转基因食品无所谓,一部分人觉得不太确定是否安全,但也不愿意多花几倍的钱去买有机食品。 美国转基因食品须标注吗? 【回应】 没有规定必须标注;有机食品禁止使用转基因原料,但比普通食品贵三四倍 走进美国的超市,在琳琅满目的食品中,很难发现有“转基因食品”的标签。记者在超市随机采访了几个顾客,大部分都不知道转基因标志是什么样子、在食品包装的什么地方。原来,美国的转基因食品没有规定必须特别标注。 1992年,美国“竞争力委员会”将转基因作物确立为促进美国出口的新兴产业,提出“改革并简化”转基因食品进入市场的程序。 2000年,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出台草案,重申了对待转基因食品和传统食品的“实质等同”原则,即转基因食品与传统食品虽然在生产方法上有区别,但食品本身却无本质不同。基于这一原则,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对产品是否应该贴“转基因食品”的标签没有作硬性规定,是否标注则由厂家自行决定。马克·艾什说,政府批准一种转基因食品,就表明它可以被安全食用,没有必要特别标注。 不过,美国目前有20个左右的州掀起了“标注转基因”运动,呼吁在食品包装上注明是否为转基因食品,或是否含有转基因食品成分。 美国最大的有机农场合作社——有机谷总裁乔治·西蒙表示,过去5年消费者对转基因食品更加关注了,很多人选择食用有机食品。 在美国,有机食品在生产和处理过程中严禁使用基因改造的作物,但一般要比普通食品贵三四倍。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称,凡是贴了“有机”标签的食品都要确保在生产和处理过程中没有使用基因改造。不过,由于美国的转基因作物种植比例太大,种植过程中可能造成基因漂移,作物使用过的农具、运输工具等也可能带有转基因成分,因此,在美国,标明“有机”的食品并不保证不含转基因成分,而只是“没有用转基因种子”,以及“生产过程严格隔绝了转基因混入”。 美国如何监管转基因商业化? 【回应】 历时5至10年,多部门共同审批监管 在以农学享誉世界的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阿兰·贝内特教授介绍说:“目前,全世界已成功研发了600多种转基因种子,大多数诞生在美国的实验室。但截至2011年,美国投入商业使用的转基因作物只有8种,即玉米、大豆、棉花、油菜子、甜菜、苜蓿、木瓜、南瓜。” 贝内特表示,美国对转基因技术的商业化实行审批制。政府仅负责审批和监管由种子公司报批的种子,不会主动推广它批准的任何一个种子,无论转基因还是非转基因。美国政府对转基因技术商业化的审批极为严格,在转基因种子投放市场前,有严格的评审过程,由多个部门负责评审,“整个过程历时5至10年,乃至更长时间,种子公司需要支付1000万至3000万美元的巨额评审费。” 马克·艾什接受记者采访时称,所有的转基因大豆品种必须经过一个漫长的政府审批过程,才可以用于商业种植。负责农业生物技术评审的美国政府机构主要包括美国农业部下属的动植物卫生检疫局、环境保护署,以及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每个部门侧重不同的方面。动植物卫生检疫局检验一个转基因品种是否会对农业或环境构成重大风险;环境保护署规范农药的使用;食品与药品管理局要确保经过生物工程改造的植物新品种所制成的食物可以安全食用。 同时,专家介绍,美国企业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损害赔偿数额往往十分惊人,加上美国发达的信用体制和完善的法律制度,致使企业在转基因食品方面会足够谨慎,只有经过严格的科学实验和评估,确信安全后才敢投放市场。(来源于2012年12月19日《人民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