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68|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 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尚无毒奶粉引发不适报告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8-10 09: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针对公众关注的“新西兰奶粉肉毒杆菌污染”事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昨天举行开放日活动。该中心介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因食用“问题奶粉”而导致的不适病例报告。评估中心技术顾问刘秀梅表示,肉毒杆菌潜伏期很短,引起的是急性症状,如果确实产生危害,应该早就已经暴发了,因此公众不必过分担心。  发布
  尚未接到致病报告
  在公众开放日活动中,多名参与者提到了近期关注的“新西兰奶粉污染肉毒杆菌”事件。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介绍,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接到因为吃这个奶粉而出现不适病例的报告。
  评估中心技术顾问刘秀梅表示,由于肉毒杆菌潜伏期很短,引起的也是急性症状,如果确实产生实际危害,应该早就已经暴发了,公众不必担心。
  对于此前曾经吃过相关受污染品牌奶粉的孩子,专家提示家长不必担心,“之前没有患病症状,就不会有问题了,肉毒杆菌产生毒素需要一定的条件,而且产生毒素之后,也不会累积,所以不用担心会对孩子未来产生影响。”
  毒奶粉已进行检测
  专家表示尽管肉毒杆菌在环境中广泛存在,但在奶粉中的污染比较罕见。从以往经验看,我国肉毒杆菌污染多为储藏不当的变质肉类食品或家庭自制发酵类豆浆、谷类制品。
  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卫生部重点实验室技术专家介绍,已经对受污染原料的品牌的相关批次进行检测并开展风险评估,但检测需要时间,目前尚未获得检测结果。
  在奶粉污染事件发生后,肉毒杆菌会不会纳入奶粉的常规检测项目?对此,刘秀梅表示,目前全球还没有任何国家将肉毒杆菌纳入奶粉检测项目,事件的发生是罕见的,“在我国纳入检测项目的可能性也几乎没有,更多的精力和成本会放在其他比较常见容易致病的检测项目中。”
  是否有快速检测肉毒杆菌的办法或工具呢?专家表示,目前还没有这样的方式,实验室检测也要72小时才能出初步结果,“公众不必恐慌到吃什么都去检测,因为确实没有那么严重。”
  京华时报记者孙雪梅
  强化奶粉质量监管
  昨天,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部署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监管工作,要求各地成立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专门领导小组。
  通知指出,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是基本民生问题,关系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关系国家形象,对经济转型升级、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在落实监管责任方面,通知要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结合本地区实际,成立婴幼儿配方乳粉质量安全专门领导小组,加强组织领导。要按照层级管理、属地管理、区域负责的工作思路,研究制定具体工作方案,细化工作目标和措施。要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的监管职责,主动防范、及早介入,力争将风险隐患消除在萌芽阶段,守住不发生质量安全问题的底线。
  通知要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组织开展对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企业的监督检查工作,掌握企业生产状况和产品质量安全情况。同时,要督促企业设置食品安全管理机构,配备专职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建立健全质量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通知还要求,各级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要进一步严格婴幼儿配方乳粉生产监管和风险排查工作,强化日常监管和监督抽检等工作,加大对企业质量安全控制重点环节、关键环节和薄弱环节的监管力度。发现企业存在质量安全问题或隐患的,要及时依法从严处理。
  京华时报记者张然
  说法
  事件难提升母乳喂养率
  专家称,由于误解、经济压力和强大的市场营销已经给妈妈们洗脑,中国最近发生的奶粉问题并不会提升这个国家在全球范围内都较低的母乳喂养率。
  法新社8月7日的报道指出,中国妈妈在生产后6个月的母乳喂养率只有28%——在城市中,这一数字只有16%。全球母乳喂养率平均约为40%,而在英国,母乳喂养率超过80%。联合国儿童基金会驻中国代表处卫生与营养处处长谢若博说:“政府没能很大规模地推广母乳喂养的益处,配方奶粉企业的营销排挤了这种宣传。”他说,制造商的“营销的确很精明”。这些企业称,“它们在所有产品中都强化了母乳替代品,并且含有各种提高免疫力的物质,而天然母乳已经含有这些物质”。
  谢若博还说,中国不断增长的剖腹产率也导致了母乳喂养率降低。在中国,妈妈们还要面临巨大压力要重返职场,因为许多家庭要靠父母双方长时间工作来支撑。职场妈妈们抱怨工作场所缺乏哺乳设施,令她们失望。据新华社电
  ■质疑
  中消协:谴责隐瞒涉事企业信息
  京华时报讯(记者袁国礼)针对恒天然乳粉受污染事件,中消协昨天明确表态,谴责企图隐瞒涉事产品信息和企业信息的行为,中消协表示,涉事企业不得随意设召回门槛。
  从8月3日起,新西兰恒天然乳粉受污染事件开始被媒体大量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3 20:59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