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310|回复: 2
收起左侧

[谈天说地] 吃叶绿素不会中毒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2 09:05: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近日媒体报道,台湾味全食品工业股份有限公司就其在食用油中添加铜叶绿素假冒橄榄油一事,向消费者致歉。该公司提供的“橄榄油”,是将橄榄油和葵花子油、芥子油、大豆油调和后,再掺入铜叶绿素调色而成。

  台湾毒物与食品安全方面的专家表示,铜叶绿素虽是食用色素,但不能添加在食用油内,因为食用油每天都会吃到,尤其食用油在高温烹调过程中会释放出铜并发生氧化,人体吸收过量,会伤肝肾或造成贫血,长期食用就会危害健康。由于食用油是食品原料,人们摄入以添加铜叶绿素的假冒橄榄油所加工的食品,会不会发生中毒呢?
  药品食品都能用上叶绿素
  叶绿素广泛存在于绿色植物中,是维系生命的重要物质,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天然叶绿素是以镁原子为核心,含有多个共轭双键的镁-卟啉络合物。卟啉具有与金属原子结合并把金属原子围在中间的能力,与不同金属结合时,可呈现不同的颜色,当它与镁原子结合时,呈现鲜绿的颜色,就是叶绿素。叶绿素本身对光、热、酸、碱、酶等理化因素极不稳定,容易丧失生物学活性,其衍生物则相对比较稳定。叶绿素中镁原子被铜、钴、铁、镍、锌、锰等金属原子取代后稳定性会显著提高,其中以铜络合物研究报道最多,主要是叶绿素铜钠,即铜叶绿素。
  叶绿素在医药领域的应用研究始于上世纪20年代。人们发现叶绿素及其衍生物具有促进造血功能、促进伤口愈合、抵御微生物侵袭、保肝、抗炎、抗诱变、降血糖、降血脂等药理作用,用于白细胞减少症、慢性肾炎、急性胰腺炎、支气管哮喘及色素沉着等疾病的治疗;在化工、食品、保健品等方面也有着广泛的应用。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果汁、饮料、配制酒、冰淇淋、冰棍、果冻、糕点上装扮、饼干和糖果等食品的生产。
  叶绿素铜钠盐多用于饮料中
  早在上世纪70年代,就有关于叶绿素铜钠盐毒性的实验研究报道。在亚急性毒性实验中,研究者给大鼠口服2000毫克/公斤体重的叶绿素铜钠盐共18周,未发现任何不正常反应;给雌豚鼠饮用含0.5%叶绿素铜钾钠盐水溶液11周,未见不良影响及病理改变。在慢性毒性实验中,给大鼠饲喂含0、0.1%、1.0%和3.0%叶绿素铜钾钠盐(含总铜4%~5%,离子状态铜0.25%)的饲料,饲喂一生,其生长率、饲料利用率、血液学和尿分析与对照组比较无差异;对怀孕无妨碍,大体解剖或组织病理学检查未发现有异常改变,也未发现肝、肾、脾中有铜沉着或铜中毒迹象。
  2003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15号公告,批准叶绿素铜钠盐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果蔬汁、果肉饮料、果汁(味)饮料、碳酸饮料的生产,使用限量为0.3克/公斤。200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第9号公告,批准叶绿素铜钠盐作为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饮料类( 除包装饮用水),使用限量为0.5克/公斤。
  食用油加叶绿素尚未发现健康危害
  鉴于叶绿素铜钠盐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人体接触来源是广泛的,迄今为止,没有医学研究证实叶绿素铜钠盐中毒病例的存在。
  虽然有专家称含叶绿素铜钠盐的食用油在高温烹调过程中会释出铜并发生氧化反应,进而危害人体健康,但是焙烤食品的加工也需要经历高温烹制过程,而没有危害人体健康的证据。在医学研究领域,一个物质的客观危害至少需要毒理学研究与临床研究的结论加以证实。
  因此,就当前食用油中添加叶绿素铜钠假冒橄榄油事件而言,其本质属于违法作假行为,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但其对健康的危害目前尚不能证实。
转载健康报网

[/t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2 17:19:58 | 显示全部楼层
造假啊,橄榄油可贵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12-3 12:26:20 | 显示全部楼层
吃的东西没什么可以放心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11 18:25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