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74|回复: 4
收起左侧

【情系长沙】话说长沙系列---话说长沙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4-5-12 12:39: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话说长沙

  从来,在对城市的归类中,人们都是不假思索地把长沙与历史文化名城这一概念联系起来。但许多外地来的朋友却总是不无失望对我讲,在长沙找不出多少历史文化名城的感觉,很难看到一些古城的特征。

  想想也是,那七弯八拐、高低不平的麻石路是难以寻觅了,那民谣中的“一步两搭桥、三宫殿、四方塘、五家巷……”等很多街名也逐渐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更不用说那些早己不复存在的“天鹅塘”、“烟霞庵”、“古道苑”“水月林”等颇具诗意的地名了。而那“星沙景物堪凝眺,遍地桑林遍囿花”(韩愈)“高处望潇湘,花时万井香”(元稹)的景致如今只成了回忆,极目望去,满城只有幢幢钢筋水泥的高楼指向灰蒙蒙的天空。

  长沙远不像西安、成都等历史古城那样,稍不经意就可见到亭榭王府、石坊古碑、粉墙洇蚀,塔影斜阳,足以让那些文人墨客们凭吊历史,发思古之幽情。究其原因,恐怕主要是缘于那一场震惊中外的“文夕大火”。在二次世界大战中,长沙是举世罕有的受灾最严重城市之一。整个城市都被毁于一场莫名其妙的大火,大火连续烧了两天两夜,城市都成了废墟,现存的许多所谓遗迹大多是抗战后的建筑。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历史上的长沙逐渐就只留在了史料之中。

  于是,古长沙更多的是靠用文字雕砌的古寺石碑、楼台亭阁来供人怀旧,靠言语构筑的繁华盛景、显赫影响而引来后人的自豪。

  今日长沙马路纵横交错,车辆川流不息、略显拥挤地流动着,巨大的街头广告铺天盖地,各种大大小小的商铺栉比鳞次,这几乎是任何一座现代城市都具有的景观,还有那些新建的步行街、街头花园和雕塑等也与其他城市有些大同小异。到处都是正在建设中的高楼,早已不是俗语中所说的“南门到北门,七里三分”,城区正在向周边迅速地膨胀着。

  大大小小的洗脚城、按摩房、洗浴中心或豪华或简陋,如雨后春笋般满布全城;长沙各种大小酒吧、歌舞厅门前霓虹灯流光溢彩,停满各种豪华小车;街头的一些茶馆里,很多的市民就围坐在麻将桌旁,嚼着槟榔从早到晚地搓牌;夜深了,大家吆喝着去吃宵夜,小餐桌上余兴未犹地谈论着牌场上的得失,一杯酒勾出几分怨气来,便骂骂单位领导、骂骂政府……,任由自己往时间的深处滑落,日子过得是这样的平淡,平淡得遮住了所有的过去。

  长沙,在这个曾经历史上屈原、贾谊的“伤心”地,曾经一大批慷慨悲歌、忧国忧民志士的出发地和舞台,难道真的就找不出几丝昨日的痕迹了?那曾上演过的无数屈辱与荣耀,是否都消溶在无边的平庸岁月之中了?

  曾去过长沙的“蹦的”舞厅,厅内灯光忽明忽暗地闪烁,在震耳欲聋的重金属音乐的撞击中,在过度的酒精与香烟的燃烧中,全场数百人疯狂地扭摆着身躯,神经在节奏中麻木,思维在扭动中休止,这是一种群体的无意识,只为了宣泄,什么也不想,没有记忆,没有欲望,没有过去,也不管明天。
  喧嚣中感觉人在下沉,整个城市都在下沉,沉浸到一种无边无际的黑暗当中……

           *               *

  有人戏谑说,在长沙,几乎只要一锄头挖下去就能找到文物。长沙确实是个地下文物的盛产地,刨开最上面的泥土,便是一层黑色的焦土与瓦砾,再往下是橙黄色的泥土,继续深挖下去,说不准就是穿越千年,露出一段被深深掩埋了的真实年代。长沙的历史在地下。

  而天心阁的城墙则是长沙地面上难得地幸存下来的唯一的一段古城墙。

  今日城墙下,一座巨大的“太平天国”将士群雕堵在那里,几个浓眉大眼的男女,举着粗壮的手臂,怒目圆睁,像舞台造型般地指向城墙,把青砖墙遮去了半边。据说这是为了纪念150多年前太平天国军的两次攻打长沙的战役,但相对进攻者而言,这两次都是失败的战争,连西王萧朝贵也在城下命丧九泉。

  每看到这堆雕像,心中便有些不舒坦。对太平天国我不想在此作什么评价,但长沙仅有的这一小段城墙 ,难道就该留与太平天国军吗?

  风雨沧桑,城池无语,而历史上的长沙城却是经历了太多的战事。走在城楼上面,几乎每一步都踩着一段血与火的影子,都踩着一段惊心动魄的历史。发生在这里的攻与守的大小战争太多了,二千多年来,樊哙、马援,黄忠、关羽、张浚、岳飞、韩世忠、兀术等名将帅都曾在此挥兵鏖战。而其中拼斗惨烈、气贯霄汉的就有好几起。

  南宋末期,元朝数万大军以破竹之势一路南下,直抵长沙城外。当时潭州知州兼湖南安抚使李芾率全城军民死守。困守3个月己是矢尽粮绝,李芾令百姓集羽扇造箭,抓麻雀捉老鼠充饥,将库中的盐席烧毁后,熬成盐给兵民食用。却终难以抵挡数倍于己的敌军,城破在即时,火光映照下李芾从容端坐,令部下将自己全家老少19人处死后,积薪焚尸,然后自刎而死。与此同时岳麓书院的几百名学生也参与战斗,大都壮烈牺牲。城被攻破后,长沙百姓誓死不作元军俘虏,“多举家自尽,城无虚井,缢林木者,累累相比。”(《宋史》)  

  此一役,长沙向世人充分展示了其顽强刚烈的性情。

  也许是年代太遥远了,现代长沙人了解这段历史的很少。可是,说到刚过去半个多世纪前的抗日战争,竟然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长沙也就只有一场“文夕大火”。

  为什么,为什么我们竟会遗忘了那动地惊天、腥风血雨的四次“长沙大会战”?  

  1938年武汉、广州相继沦陷后,中国的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位于武汉与广州之间的长沙,成为了日本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最大障碍。为攻取这一战略要点,日军从1939年至1944年先后四次进犯长沙,中国军民与日军在此展开了殊死战斗。期间日军三攻长沙不下,令世界瞩目。

  尤其是第三次会战,长沙百姓怀着“与日俱亡”们悲壮气概,一夜之间将所有大小公路挖得沟壑纵横,将所有粮食坚壁清野,使得日军举步艰难。守卫长沙城的国民党军士拼死抵抗,也就是在南城墙这一带,日军好几次撕开缺口攻进来又被打出去。战争打得极其惨烈,中国军队组成“敢死队”,军士们抱着炸药成群的冲入敌阵与鬼子同归于尽,使骄横的“皇军精锐”在长沙城下竟无法越雷池一步,最终狼狈撤退。当时英国的《泰晤士报》评论这场战争说:“12月7日以来,同盟军唯一决定性之胜利系华军之长沙大捷。”

  长沙会战国民党将士伤亡数十万人,有力地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英烈们理应名垂青史,然而这一史实却遭遇到了一种可怕的集体失忆,几十年来,在我们很多的记载中对这几次战役都只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5-12 12: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了解长沙的历史。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5-12 12:47:25 | 显示全部楼层
历史名城啊,真的不错,有时间大家可以多呆一阵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5-12 12:50: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5-12 13:08:17 | 显示全部楼层
知道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2 13:50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