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84162
帖子
主题
积分6443
注册时间2013-4-2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台特约记者昨天从从长沙市公安局独家获悉,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GSK)涉嫌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单位行贿、对单位行贿等案目前已经侦查终结,依法移送检察机关审查起诉。目前,检察机关正在对此案进行审查。据悉,该公司的巨额贿赂成本通过虚高的药价,转嫁给中国的病患人员和国家财政承担。
据本台首席记者了解,2009年1月,犯罪嫌疑人马克锐就任GSK处方药事业部总经理后,为了完成总部下达的高额销售增长指标,在公司副总裁兼人力资源部总监张国维等人支持下,强调“没有费用,就没有销量”的销售手段,将贿赂成本预先摊入药品成本,贿赂医院、医生、医疗机构、医药相关协会组织等。医药销售相关部门及其所属人员,借此推销药品,非法所得数十亿元。
比如GSK生产的贺普丁,在中国的出厂价是142元,而在韩国只有18元,在加拿大不到26元,在英国不到30元。而实际上贺普丁真实成本为15.7元,转移定价后到中国GSK工厂的口岸价是73元,经物价部门核准的最高零售价为207元。
这些年,百姓对医疗不满意的根子就在药价上!药价虚高,原因何在?根本就不是什么以药养医,而是以药养腐!原来,一种药由药厂通过药品代理打入一家医院,其价格构成可分为药品原价、代理商加价、进门价、激励医师使用价和医院加价五部分。药品原价和代理商加价指的是代理商拿到的药品价格加上其自己从中所获的利润。请您不要觉得本卫士叙述的很啰唆,因为实际药品推销中的环节比这更繁杂,更诡秘。进门价是指某种药品被批准进入某家医院所要给医院的回扣。这部分回扣医院并不入账,因此不会形成医院的帐面利润。准确地说,这部分回扣养了医院的集体灰色福利和卫生系统内各级权势者的腐败消费。激励医师使用价就更好理解了,药品进了医院门,用多用少,就看有处方权的医师怎么开药了。所以,药托们要给予有效的激励,当然,这部分激励资金肯定要进入药价,要病人买单,但却进不了医院的收入账,变不成医院的利润。最后只有医院加价部分可能发生帐面增值。但增殖率十分有限,因为管理部门的老爷们,官场的老爷们以及他们的家属来医院看病一般是不用花钱的,因为他们能来医院光顾就已经是医院的造化了。他们是老子,医院是儿子。哪有儿子给老子看病还收钱的道理呢?况且,儿子搞的上述这些名堂,老子一本全知,到今天还在鼎力遮着护着,连新医改方案都还把这其中的猫腻挡得严严实实,医院的利润又从何而来呢?
一种出厂价格只有几块钱的药经过这一系列的加价,到患者手里已经是几十块上百块了。但这些加价中的大头肥了层层代理商,肥了医疗系统的官僚腐败和医院员工的集体灰色收入,肥了有处方权的医师,却没形成多少医院的实际利润,也就没多少转化成医院的再投入,从而导致了医疗投入靠国家,获取暴利归个人的恶性循环。药价畸高,肥了蛀虫,这种状况不改,全民搞医保,国家增投入,不都还是肉包子打狗?
投机倒把对经济生活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即使是高度市场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于这种行为也是通过反垄断等措施来加以限制的。解决流通领域投机倒把行为并非登天难事,只要规定任何一件产品都必须向社会公布出厂价格即可。民用产品在流通领域加价不得超过一定的比例[比如20%],凡超过这个幅度的加价就可被视为投机倒把,按章处罚就行了。可这样的事到了现实中为何变得异常复杂呢?一位经销商跟我说过,你不能以商品的出厂价来核算我们的成本,还应加上在流通环节给相关管理部门的送请。具体哪些部门老百姓心里都清楚,有位开发商曾叹苦,造一栋房子,花出去的白条比造价还高,我不提高房价,喝西北风啊?原来,商品的价格形成因素已不仅仅是流通利润加流转成本加出厂价格,还多出了一个腐败成本,对于某些商品来说,如商品房,其腐败成本远远超出商品的一般成本,在这种状态下,即使卖得再贵,也再没管理部门来管投机倒把了。
对于比抢劫还恶劣的商业贿赂,有“市场派”专家美言为经济发展的“润滑剂”,从葛兰素史克(中国)投资有限公司的恶行看,润滑剂倒是真的,但这是逼迫老娘当婊子时的润滑剂,是把国家民族拖进深渊的润滑剂,是让百姓苦不堪言的润滑剂。放纵这样的所谓“商业模式”,实际上比当汉奸还可恶!更可怕的是,这样的“运作”模式,不仅仅只是葛兰素史克,大部分国内药品的流通基本都是这种模式!看来并非葛兰素史克开创了天朝特色的药品营销模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