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小草 于 2014-7-15 20:25 编辑
无菌原料药改造项目施工现场发现以下问题; 1、注射水循环干线已布置在生产区操作区空间内,干线上的用水点都做了U型弯,询问现场工程公司和工艺设计人员;“U型弯是为了满足3D要求、不做U弯认证检查员会提出质疑,在法规指南没有明确前只能如此”。 法规对用水点死角只建议性规定6D、3D、0D等,并没有在管道安装工艺作具体规定。U型弯只是为了实现3D而采取的措施而已。循环干线与使用点在同一空间内,在满足3D要求操作方便的前提下;使用三通变径取水应是可接受方案,设置U型弯个人认为存在理解、认识偏差,提高造价同时增加系统阻力有画蛇添足嫌疑。 2、在大力倡导用水点使用零死角T型阀背景下,仍然采用U弯下卡箍连接令人费解,现场人员解释;“U弯下卡箍连接是考虑阀门损坏更换方便、法规没有阀门连接方式的规定”。 对密封圈构成死角滋生微生物的质疑,设计者提出了;“卡箍连接便于拆卸可作离线灭菌”的解释。 上述异议虽非原则问题、法规也没有明确规定。但反映了对GMP的理解认识上的误区和风险评估被“疯评”的后果。 欢迎大家各抒己见、讨论交流、共同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