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老人们为啥“执迷不悟”?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为什么老人们这么容易轻信这些保健品?为什么有的没有效果还会继续购买?为什么家人说的话都不如那些销售员?连日来采访中,我们总结了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啥病都治 “我老伴去世后,我就特别害怕,而且我们一起退休的5个老同事,已经走了三个,我就担心我有一天也会那样。”一位老人说,“他们还不光卖一种药物,还有保健品、仪器,基本上是我需要治疗什么病,销售员都会拿出来相应的产品。”加上店里的“医生”下单子,就告诉他们吃哪些药物配合哪些病情,老人就特别相信。 二是小恩小惠 免费理疗一次还给3个鸡蛋,这样的小便宜吸引人;以为自己意志坚定,但理疗期间,销售员潮水般的语言风暴往往会让人无力招架。多个老人都表示,他们躺在那里,对方说啥他们不好意思狠心拒绝,只要态度稍微有些松动,哪怕说没带钱,销售人员都会立刻拎着东西给送到家里,搞得自己不好意思拒绝。 开会送面包牛奶,还送雨伞,免费吃喝,温泉旅游、度假山庄,老人觉得不花钱就能得到这些都沾沾自喜,但短时间内,老人就会被洗脑,小小的投资和销售保健品获得的巨大利润比起来还是九牛一毛。直销产品则以销售提成之类的名义诱惑老人,“吃着保健品还有工资拿”很多老人为此下血本多买。 三是效果浮夸 市民郑先生的老伴在保健讲座上听说某种药很好,就找到销售处去,交了钱后,销售人员说,药品销量太好了,现在暂时不能给你,下周来还给你一个小盒的赠品。老太太回来就说:“这药要是不好使,会有那么多人买吗?人家都卖脱销了。” 广播电视的讲座里,更多的“效果反馈”都被揭穿是假的。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老人打来电话说,自己曾给电台打电话做“效果反馈”,实际上都是卖药的给了他们一些钱,安排他打过去的。老人觉得挺愧疚,他说自己以后不想昧着良心做这样的事了。 前文里,开场前销售人员说来的路上救治了一个人,所以迟到了,老人们立刻就信了大半。 四是喊爹叫妈 “管我们叫爹叫娘的,看我有买的意思,就全程陪着我,晚上给我洗脚按摩,比我亲姑娘对我还好。”一位老人说,这些销售人员都是20岁左右,嘴又甜,他们经常和自己“交心”,说底薪很低,每个月不完成销售任务就拿不到提成。有的销售人员直接把销售任务单拿给老人们看,撒娇哀求,博取同情。 有的老人明明吃着保健品没啥效果,但对方打来电话说又有啥特价活动,撒娇着让买,有的老人就抵不住这种,“我心想自己赚得比对方多,就别为难这些小孩了。” 五是口吐莲花 “子女也是怕你们乱花钱,把钱花光了将来他们养老有压力,但是如果你们吃我们的产品好了,不会生病住院了,不也是给孩子们减轻压力吗?”这样的话几乎每个买保健品的老人都听过,这句话往往一下就能打动人心。 销售人员都是经过专门培训,如何了解老人心思,如何套出老人家里的情况,如何避免敏感问题的质疑,如何让老人心软……一位曾做过保健品销售的年轻人曾向本报自曝,他们有一套专门的培训课程,老人除非意志力非常坚定,否则根本逃不过。
2014年08月09日01: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