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陈玉海
收起左侧

[蒲公英大讲堂] 直播贴——蒲公英大讲堂2015年第03期:中药鉴定的方法与思路

[复制链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1:48:47 | 显示全部楼层
白芍——煮得过久,空心,白芍——煮的时间过短,黑心。
草乌——未等到秋季茎叶枯萎即采挖,干后枯瘦。
延胡索——煮得过生,内部有粉质,表面无皱纹,易生虫破裂;煮得过熟,松泡。                     
五味子——过早采收,干后皱缩,油性小,过晚果实脱落。
天麻——蒸煮时受热膨胀,未及时用竹签刺破压扁,水汽膨胀,导致空泡。
牡丹皮——夜露、阴雨天等沾水发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1:49:06 | 显示全部楼层
熟地黄——辅料炮制药材注意口尝
绞股蓝——药用部位不能随意更改
葛根——注意药典的分合变化
杭白芷——注意道地药材是否道地
三七——采收季节是否合宜
黄芩——关注加工不当引起的变质
枸杞子——注意区分基原
半夏——鉴定应结合处方和疗效
五味子——注意药材的非法染色
麦冬——注意混伪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1: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第四部分



                  中药鉴定岂能忽视“显微”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1:59:27 | 显示全部楼层
1. 关注主要细节的差异
         药典上的粉末或切面特征,在真伪鉴定过程中我们要学会从中提炼关键的信息,以检索表的差异对比思路提炼关键信息,以实践来印证。如麦冬与湖北麦冬。只需要在性状区分的同时,以中柱韧皮部束的数目这一量化指标来佐证。外皮木化程度也是重要差异,其余特征作为参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1:59:40 | 显示全部楼层
2. 关注长短大小等数据
       绵萆薢与粉萆薢在市场上很混论。外观描述“略有弹性”、“略成海绵状”等字眼,如果没有见过标本或样品,很难以此为标准区分。但显微差异颇大。除了淀粉粒形态差异大以外薯蓣科植物针晶长度相差悬殊,以此,可以准确区分二种萆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2:00:03 | 显示全部楼层
3. 对于果实、种子类药材不容易切片的可以水泡后层层观察。
例如五味子药材不容易横切,可水泡后有针对性地刮取外果皮、中果皮等组织,逐一观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2:00:31 | 显示全部楼层
4.间苯三酚-盐酸染色
此种染色剂不但常用于显微染色,有利于观察木质化的组织,也用于一些性状鉴定中对药材木质化程度的区分。仍以麦冬为例,中柱染色后观察韧皮部很清晰可数。湖北麦冬外皮(无需显微切片,整个药材即可适用)用此种染色剂染色外皮因非木质化而不变红,麦冬因木质化而变红。另外,有些双子叶根类药材的切片,不容易观察时,可以染色。有助于判定中部是木质部(根)还是髓(根茎或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2:00:53 | 显示全部楼层
5.关注“多见”、“少见”、“偶见”等具有统计学意义的词语。
山银花与不同种金银花中草酸钙簇晶数量差异较大,可参考此法区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2:01:04 | 显示全部楼层
6.外源性杂质的检查
如延胡索中混入薯蓣科植物薯蓣珠芽零余子,我们不可能逐一尝味道判断混入的数量,但是用显微镜观察混合粉末,很容易从是否检出针晶判断是否掺伪。松花粉、蒲黄也可通过粉末简便区分是否掺假。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2:01:13 | 显示全部楼层
7. 观察药材炮制问题
含有淀粉并需要蒸熟、煮熟的药材,除以性状判断是否熟透外,观察淀粉粒的糊化程度也有利于判断炮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2:01:23 | 显示全部楼层
8. 局部和全部相结合
既要观察混匀后粉碎的全体粉末,又可以有针对性地用锉锉取某一部位进行观察,从而互补判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2:01:34 | 显示全部楼层
9. 在单子叶和蕨类植物鉴定中,尤为重要。
蕨类植物近缘外形差异不大,但孢子形态差异较大,可用显微镜有效区分。单子叶植物切面显微鉴定不容忽视,维管束特征是鉴定的要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2:01:50 | 显示全部楼层
第五部分

DNA技术在中药鉴定中的应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2:02: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鉴定手段——文献考证、基原鉴定、性状、显微、薄层、HPLC、中红外、DNA技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2:02:34 | 显示全部楼层
DNA条形码鉴定的优点及局限
优点:
(1)DNA条形码技术鉴定中药材不受生态环境、生物形态和发育时期的限制;   
(2)对鉴定者经验和专业背景的要求大大降低;
(3)物种鉴定结果从理论上讲具有唯一性
局限 :
(1)不能从物质基础,即次级代谢产物(化成成分)层面评价中药材质量;
(2)受DNA提取方法应用范围的限制,矿物药等无法鉴别;
(3)受中药材基因组数据库完善程度的影响,某些中药无法鉴别,或只能鉴别到属以上 水平。
  ( 4 )中药材DNA 条形码分子鉴定法不用于确定药用部位,暂不用于混合物及炮制品的鉴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2:02:51 | 显示全部楼层
       DNA条形码鉴定只有在形态学分类研究的基础上,取样准确、涵盖分布区包括所有变异的情况下才能保证结果的可靠性。因此DNA条形码鉴定和传统的形态分类学研究是相辅相成的。从分子遗传学角度来看,物种表现型的差异归结于基因型的差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2:03:14 | 显示全部楼层
植物分类学:
    植物分类学:注重生态条件对物种的影响
    细胞分类学:利用细胞染色体资料探讨分类学。
    化学分类学:利用化学特征研究植物群体的变异规律
    数量分类学:建立数学模型,用数学算法研究植物分类
    超微结构分类学:显微镜技术
    分子系统学:DNA 分子鉴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2:03:28 | 显示全部楼层
种——一个种的所有个体的各部位器官(尤其是繁殖器官)具有十分相似的形态、结构、生理、生化特征;野生种有一定的自然分布区;同一种的不同个体彼此可以受精交配,并产生正常的能育后代。不同种之间通常难以杂交或杂交不育。
亚种——形态上有稳定的变异,并在地理分布上、生态上或生长季节上有隔离的种类变异类群。
变种——种类有一定的变异,变异教稳定,但分布范围比亚种小得多的类群。
变型——无一定分布区,具有细小变异的种类类群。有时栽培植物中的品种也视为变型。
品种——专指人工栽培植物的种内变异类群。通常是基于形态上或经济价值上的差异,如色、香、味及大小等,有时称其为栽培变种或栽培变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2:03:49 | 显示全部楼层
DNA条形码技术简介
             定义:是利用基因组中一段标准的、有足够变异的、易扩增且相对较短的DNA片段(DNA barcode)自身在物种种内的特异性和种间的多样性而创建的一种新的生物身份识别系统,它可以对物种进行快速的自动鉴定。
           DNA条形码由加拿大动物学家Paul Hebert在2003年首次提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5-3-11 22:03:57 | 显示全部楼层
       脱氧核糖核酸(英语缩写为DNA)又称去氧核糖核酸,是一种分子,可组成遗传指令,引导生物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带有遗传讯息的DNA片段称为基因,其他的DNA序列,有些直接以自身构造发挥作用,有些则参与调控遗传讯息的表现。是染色体的主要化学成分,同时也是组成基因的材料。有时也被称为“遗传分子”,原因是在繁殖过程中,父代会把它们自己DNA的一部分复制传递到子代中,从而完成性状的传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4 05:52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