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同◣桀◥
收起左侧

[其他] 老爹山上采的,说是崂山参。。。请明白人鉴定。

  [复制链接]
药师
发表于 2015-9-13 19:36:39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药爱好者 发表于 2015-9-13 17:37
蓝花参的叶子长,果也长,但是肯定是蓝花参属植物

蓝花参属,中国植物志只收载了一种蓝花参。
这是我在江西拍的蓝花参。
DSC_013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3 20:3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桔梗,是桔梗。果实,叶,茎,根都符合桔梗的性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3 20:38:3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14 09:01:24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参属        Adenophora Fisch. 某一种沙参,无花序,和顶端(看不出来具体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9-14 09:24:51 | 显示全部楼层
崂山参,没错!
桔梗,又名包袱花、铃铛花,崂山人称之为崂山参,是崂山特产之一。桔梗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肥大肉厚,可入药,有宣肺散寒、镇咳排脓之功效。近年来,人们将桔梗入菜,做成美味佳肴。桔梗不但可以腌渍、凉拌、热炒,还可挂糊炸食。喝啤酒时,吃蒜伴桔梗,咀嚼有声,滋味不错。桔梗生长在山坡草丛中,崂山采药人每年两次上山采挖,一是 3~6月,一是 9~10月。采挖桔梗一是识叶,茎中部以下叶对生或3~4片轮生,叶片长卵形,边缘有锐锯齿;上部叶互生,叶片狭披针形。二是看花,花萼钟状,绿色,花冠钟形,蓝紫色。将采挖来的桔梗洗净,刮去外皮晒干,即可出售。由于无节制地采挖,如今野生桔梗越来越少。近年来,崂山用人工栽培的方法种植桔梗,并形成一定的规模,从而保证了市场的需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4 09:25:2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吃之前还是确认一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14 09:46:0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14 15:01:07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不要瞎吃的好,前不久不是刚有食物中毒的报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9-14 18:40: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了了. 发表于 2015-9-12 23:11
桔梗。

谢谢,了解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09:1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微博问博物君,那边对于动植物的解答比较及时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5 14:18:5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这个,但可以学习学习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15 14:29:48 | 显示全部楼层
桔梗,小的时候上山挖过,花的颜色是蓝色的。可以做咸菜吃。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15 16:02:07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桔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16 08:22:24 | 显示全部楼层
还是没人知道?苍天啊,大家理论知识丰富,实践认知能力有待加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16 08:29:24 | 显示全部楼层
应该是沙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16 10:25:14 | 显示全部楼层
桔梗科的植物,看来像蓝花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16 15:04:57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中药鉴定学早就给回老师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9-16 15:54:3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9-16 21:10:3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9-17 09:29:08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参(可能是石沙参)或者桔梗,不过桔梗分叉的没见过,石沙参的可能性大些,对下中国植物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2 15:05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