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809|回复: 6
收起左侧

牛黄鉴别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6-8-11 07: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牛黄鉴别
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今市售品主要有天然牛黄与人造牛黄两类。本品为常用中药,"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今市售品主要有天然牛黄与人造牛黄两类。





别名:家牛、黄牛、丑
Bos taurus domesticus Gmelin--脊椎动物门Vertebrata,哺乳纲Mammalia,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Bovidae
[/url]牛为人类所习养的大型家兽之一。体格壮大结实,各部发育均称。头大额广、鼻阔口大。上唇上部有2个大鼻孔,其间皮肤光滑,称为鼻镜。眼极大。头上有角1对,左右分开,角之长短、大小随品种而异。全身被短毛,绝大部分为黄色,无任何杂毛掺混。四肢健壮,蹄趾坚硬。雌性有乳头2对。
一般健康的牛,皮肤柔软富有弹性。若皮肤干燥、缺乏弹性,则为营养不良或病牛之症。牛的性格较为温驯,生长很快,尤以出生后1~2岁之间,发育最盛,至4~5岁即已完全长足。体重一般在250公斤左右。其主要食物为各种草类。
牛根据其应用目的不同,分乳用、役用、肉用或役肉兼用等品种。全身无废物,经济价值极大。小牛尚可制造痘苗,在医学上也极重要。
我国最优良的品种为秦川牛。体格高大而壮实。角短,向外方稍弯。颈粗。四肢均称,骨骼坚实。尾长短适中,尾毛细,帚大。全身赤褐色,毛色光泽细致,较美观。
分布于全国各地。
采制
1. 天然牛黄:全年皆产,宰牛时注意检查胆囊、胆管及肝管中有无硬块,如有硬块,应立即剖开取出,去净除附着的肉膜等物,将牛黄用通草丝、灯心草或棉花等包好,放在煅过的牡蛎或松花粉等吸水强的物品上,置阴凉处干燥。干燥时切忌风吹日晒,以免裂开,影响质量。
2. 人造牛黄:由牛胆汁或猪胆汁提取,经人工制造而成。
[炮制] 
研成细粉即成
产销
本品为病牛胆囊中的结石(少数为胆管、肝管中的结石)。
[名称]
1.天然牛黄Calculus Bovis(Bezoar) 别名:丑宝。
2.人造牛黄Calculus Bovis artificaialis (Bezoar artificialis)
[产地及销售习惯]
1. 天然牛黄:全国各地屠宰场均有生产,主产于北京,河北天津,新疆乌鲁木齐、伊犁,昌都地区,青海,西藏,内蒙古包头、呼和浩特,河南洛阳、信阳,广西百色、宜山,甘肃岷县、卓尼,陕西西安、宝鸡,上海,江苏南京等地,以西北、西南、东北等地产量较大,销全国各地。此外其他各地屠宰场也有收集牛黄习惯。
2. 人造牛黄:主产于天津及北京,销全国各地。
化学成份
含有胆酸、胆固醇、麦角固醇、脂肪酸、卵磷脂、胆红素、维生素丁、钙、铁、铜等。又自澳洲产牛黄中提出三种类胡萝卜素物质及丙氨酸(Alanine),甘氨酸(Glycine),牛磺酸(Taurine),天门冬氨酸(Aspartic acid),精氨酸(Arginine),亮氨酸(Leucine)及蛋氨酸(Methioine)等氨基酸类物质。
效用
[性味]  苦平,有小毒。
[功用]  清心开窍,定惊,解毒。
[主治]  内服治高热神志昏糊、谵语、癫狂、小儿惊风、抽搐等症;外用治咽喉肿痛、口疮、痈疽疔毒等症。
[用量]  0.3g~0.7g。
[禁忌]  无热邪者不宜。











性状鉴别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6/PART04/PD02.JPG]1.天然牛黄:完整者多呈卵形、不规则的球形、三角形或方形等,少数呈管状或颗粒状,直径1~3厘米。表面黄色至棕色,有的表面粗糙或具裂纹,略有光泽。质细腻而轻松,易破碎;断面黄色至棕黄色,有排列整齐的环状层纹,重重相叠。取牛黄粉末少许溶于水中,涂在指甲上,经久不褪(通称"挂甲")。气清香,味先微苦而后微甜,入口后有清凉感,嚼之不粘牙,可慢慢溶化。
以个整齐、色泽鲜艳、棕黄色、质细腻、气味清香者为佳。
2.人造牛黄:多数呈粉末状,也有制成不规则球形或方形的。浅棕黄色或金黄色。质轻松。水溶液亦能使指甲染成黄色。气微清香而略腥,味微甜而苦,入口后无清凉感。
以干燥、色黄者为佳。










化学试验:取牛黄约50毫克,分别加入下列试剂约3毫升:
1. 加冰醋酸呈绿色,冷后沿管壁小心加入等量的浓硫酸,则两液层接触面现红色环。
2. 加浓硫酸现绿色。
3. 加硝酸现红色。
4. 加氨水现黄棕色。
以上二种药材的检索表:
1.呈卵形、不规则的球形、三角形或方形;断面有排列整齐的环状层纹,重重相叠;气清香,
...无腥气,入口有清凉感……………………………………………………………………天然牛黄
1.多数为粉末,少数呈不规则的球形或方形;断面层纹不显著;气微清香,略有腥气,入口无
...清凉感………………………………………………………………………………………人造牛黄



水分照水分测定法(附录ⅨH第一法)测定,不得过9.0%
【含量测定】

  胆酸 取 本品细粉约0.2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甲醇50ml,密塞,称定重量,超声处理30分钟,再称定重量,用甲醇补足减失的重量,摇匀,滤过,精密量取续滤液25ml,蒸干,残渣加20%氢氧化钠溶液10ml,加热回流2小时,冷却,加稀盐酸19ml调节pH至酸性,用醋酸乙酯提取4次(25ml、25ml、20ml、20ml),每次醋酸乙酯液均通过同一铺有少量无水硫酸钠的脱脂棉滤过,合并提取液,蒸干,残渣加甲醇溶解并转移至10ml量瓶中,加甲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精密称取在105℃干燥至恒重的胆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0.48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试验,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1μl与3μl,分别交叉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异辛烷-醋酸丁酯-冰醋酸-甲酸(8:4:2:1)为展开剂,展至14~17cm,取出,晾干,喷以30%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取出,在薄层板上覆盖同样大小的玻璃板,周围用胶布固定,照薄层色谱法(附录Ⅵ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380nm,λ<[R]>=65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酸(C24H40O5)不得少于4.0%。
  胆红素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取胆红素对照品约10mg,精密称定,置100ml棕色量瓶中,加氯仿
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5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每1ml中含胆红素0.01mg)。标准曲线的制备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1.0ml、2.0ml、3.0ml、4.0ml、5.0ml,置具塞试管中,分别加乙醇至9ml,各精密加重氮化溶液(甲液:取对氨基苯磺酸0.1g,加盐酸1.5ml与水适量使成100ml;乙液:取亚硝酸钠0.5g,加水使溶解成100ml,置冰箱内保存。用时取甲液10ml与乙液0.3ml,混匀)1ml,摇匀,于15~20℃暗处放置1小时,以相应的试剂为空白,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ⅤB),在533nm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以吸收度为纵坐标,浓度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测定法取本品细粉约10mg,精密称定,置锥形瓶中,加氯仿和乙醇(7:3)的混合溶液60ml、盐酸1滴,摇匀,置水浴上加热回流约30分钟,放冷,移至100ml棕色量瓶中。容器用少量混合溶液洗涤,并入量瓶中,加上述混合溶液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上清液10ml,置50ml棕色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精密量取3ml,置具塞试管中,照标准曲线的制备项下的方法,自“加乙醇至9ml”起,依法测定吸收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胆红素的重量(mg),计算,即得。
  本品按干燥品计算,含胆红素(C33H36N4O6)不得少于35.0%。
























牛黄为贵重药材,一些不法分子用植物的粉末加蛋清、蛋黄和牛胆汁等制成,或用其他动物的胆结石等伪充,以假乱真,牟取暴利,危害人民的生命安全。鉴别真伪牛黄,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一、目试:真品(正品)天然牛黄有蛋黄及管黄两种。蛋黄多呈卵形、不规则球形、类方圆形或类三角圆形,表面金黄色或棕黄色,细腻而稍带光泽,有的外表面有一层黑色光亮的薄膜,习称“乌金衣”。断面黄色或棕黄色,可见明显排列整齐的层纹,层层重叠,气清香。管黄呈管状,表面不平或有横曲纹,或为破碎的小片,表面红棕色或棕褐色,有裂纹及小突起,断面有较少的的层纹,有的中空,色较深,质坚实。人工牛黄多呈粉状,也有不规则球状者,浅棕黄色至金黄色。
  二、手试:以手摸、擦、捏进行鉴别,一般经验是三个“三分”。即:①牛黄上手轻三分。牛黄质地疏松,比一般同体积的物品要轻些。不管是泥团或常见的伪晶,一般比牛黄重,故有牛黄上手轻三分的提法。②遇水摩擦黄三分。传统鉴别牛黄,用少许牛黄加水磨在指甲上,显黄色,习称“挂甲”或“透甲”,一般来说只要有些水分的牛黄颗粒在白纸或砂玻板上擦几擦,同样出现淡黄色的痕迹,这种颜色不一定很深,但能较长时间地保留不变。③用手捏牛黄碎三分。牛黄硬度在1~2°左右,很容易给捏碎,如捏不碎者,—般应视为伪品。
  三、口试:将牛黄少许放在舌尖,有一股凉气扩散到舌心至舌根,味微苦而甘甜,没有其他腥膻杂味,嚼之似泥而没有渣杂,唾液可染成淡黄色。伪品多味苦而难于嚼碎,有时有滑腻感。
  四、水试:牛黄不溶于水,置水中先浮而后沉,不胀、不溶、不变色,煮到水沸仍保持块状;将缝衣针润水粘上牛黄粉,垂直沉下水中,可见杯内从上至下有一条线,然后再慢慢扩散。人工牛黄煮沸后水呈黄色而混浊,静置片刻即沉淀,水变回原色。
  五、火试:取一根小针烧红,刺入牛黄中,牛黄破裂而呈层状,质细密酥脆,内心有白点,并伴有清香气味者为真品。
  六、醋试:取一干燥洁净试管,放入牛黄粉末(成块稍加压碎),加入2ml醋酸,加热至沸,溶液即现淡绿色至深绿色。品质好的牛黄液体呈深绿色而清澈;质次的呈绿色至稍黑而混浊;人工牛黄呈淡绿色或青绿色。伪晶牛黄多为黄色或茶红色。
  以上鉴别牛黄真伪方法,有时采用一二种就可以,如果把握不大,可逐个进行加以区别。


牛黄为最常用的贵重药材,每年消耗量很大,虽然我国产牛黄的地区很广,但以前对牛黄的生产重视不够,每年都需要有大量进口,故在商品上分为国产牛黄与进口牛黄两类。国产牛黄由于产区不同,其形状与气味虽稍有异,但均可同等入药。在商品上将产于华北地区的称为"京牛黄",产于东北地区的称为"东牛黄",产于西北地区的称为"西牛黄"。进口牛黄分为"金山牛黄"和"印度牛黄"两种:金山牛黄主产于阿根廷、乌拉圭、巴拉圭、智利、玻利维亚及加拿大等地;印度牛黄主产于印度。依牛黄的生长部位不同,其名称也不相同,如生长于胆囊中的称为"胆黄",生长于胆管中的称为"管黄",生长于肝管中的称为"肝黄",市场上常见的大多数为胆黄。解放后人民政府非常重视药材的生产和发展,牛黄的产量逐年增长,进口数量大大减少,1956年天津制药厂人工合成牛黄成功。目前市场上主要为分天然牛黄与人造牛黄两类。为了提高天然牛黄的产量,各地屠宰场还须要重视并加强牛黄的生产,宰牛前应对牛进行详细检查,发现病牛,应作记号,宰后仔细注意胆囊、胆管及肝管中有无硬块,如果发现有牛黄,不论大小,均应立即取出,以增加牛黄的产量,进一步保证市场的供应。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1 09:0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11 09: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17 14:23:43 | 显示全部楼层

很好的资料,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7 14:27:05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6-25 13:28:0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3-7-7 11:03:2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学习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5 06:46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