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150|回复: 4
收起左侧

生物医药产业陷入“低端漩涡”边缘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2-6-30 17:49: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生物医药产业陷入“低端漩涡”边缘


记者近日在京、沪、苏、粤等地就生物医药产业进行调研发现,近年来跨国药企加紧在我国布局,受其冲击,我国中小企业多向二线城市转移。与此同时,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集群存在园区多、企业散、融资难、标准化程度低等情况,影响产业健康发展。

    跨国药企加紧布局

    生物医药是全球增速最快的新兴产业之一。我国医药工业近年来快速发展,20l0年,医药工业完成总产值12427亿元。“十一五”时期,国家通过“重大新药创制”等专项,投入近200亿元,新产品、新技术开发成效明显,涌现出一批综合实力较强的大型企业集团。目前国内基本能生产所有常用药品、疫苗和生物制剂,但在新药研发和产业化领域与发达国家差距仍然较大。

    近年来,许多跨国药企开始在我国进行全产业链的战略布局。曾在拜耳和惠氏两大公司作为首席科学家的天津国际生物医药联合研究院副院长周泽奇指出,目前全球十大药企几乎均已在华投资设厂或建立研发中心,手段已从传统的处方药销售向战略性全产业链布局转变。仅在2011年,诺华以1.25亿美元收购了浙江天元85%的股权,辉瑞出资2.95亿美元与海正药业合资,默沙东并购了先声药业,葛兰素史克将海王英特龙变为其独资公司。

    业内人士认为,我国生物医药产业需警惕陷入受国外企业打压的“低端漩涡”。国内最大生物医药门户“生物谷”总经理杨春指出,外企占领京沪等产业高地,直接抬升了人才成本,国内一些企业不得不退至天津、苏州等周边地区。而且长此以往,容易出现“没前景被挤压淘汰、有前景就被收购”的局面,导致我国企业停滞在产业链低端。

    园区企业小而散

    记者采访了解到,近年来国内生物医药产业集群正在形成,但不少地区存在园区多企业散,风投少融资难,标准化程度低等情况,不利于产业发展。

    据不完全统计,国内拥有大大小小医药企业4000多家,没有一家企业能进入世界500强。国内有20多家打着国家级旗号的生物产业园,各地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火炬计划基地中有生物产业的达100余个,省级开发区中跟生物医药相关的预计有300多个。天津康希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宇学峰坦言,产业园遍地开花,但感觉要政策的多、做事情的少,搞科研的多、做产业的少。

    美国加州大学博士后信达生物制药有限公司总裁俞德超告诉记者,生物医药领域存在高投资、高风险、高收益的特点,国外多以风险投资为主。回国后,企业由于不盈利,既无法获得银行贷款又不能上市,而且一种新药从研发到出售最少需要10年,国内风险投资更青睐获利快、利润更高的流通领域,这直接造成企业融资难。不少小企业为生存只瞄准门槛低、见效快的生物试剂或仪器领域,放弃新药研制。

    另外,标准化程度低使“走出去”受阻。拥有国内外多项专利的博瑞生物医药技术(苏州)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王征野说,为了维持研发,一些企业要给国外做配套,走出去锻炼产业。但由于国际市场对中国制药行业不信任,加上我国一些企业无法达到某些国家唯一承认的CGMP(动态药品生产管理规范)标准。例如博瑞只能以原料或半成品的形式出口印度,多数利润由印度贴牌后赚取。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6-30 20:48:01 | 显示全部楼层
制造业之痛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6-30 20:59:23 | 显示全部楼层
不光医药行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2-9-11 22:18:50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9-11 23:43:34 | 显示全部楼层
男怕入错行,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5 00:44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