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蒲公英 于 2018-2-15 07:56 编辑
哈药股份2月14日发布公告:终止重大资产重组。公告称,哈药股份此次筹划资产重组是拟通过投资美国上市公司GNC股权及竞标收购其中国区业务。
据悉,哈药集团与GNC达成战略投资协议和合资协议,GNC获得哈药大约3亿美元投资用于偿还债务和一般公司用途,同时将和哈药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在中国市场生产和销售GNC品牌的产品。
GNC作为全球知名保健品品牌,近几年由于内部问题发展不佳,得到了很多中国资本财团、上市药企的关注,我本人也曾经跟随参与过国内某上市药企与GNC的交流谈判。药企成为近几年“海外并购”的主力军团之一,其中很关键的原因之一是为了缓解“规模焦虑”。
“洋品牌”,一直在中国市场有着很强的好感和信任度,无论是海外代购还是海外旅游,中国游客疯狂购物一直是包括海外媒体在内的各大媒体热点,中国强大了,中国富裕了,中国人有钱了,中国人更注重健康了.....即使同样“内容”的保健品,加上澳洲、美国、加拿大的标签,价格翻涨,消费者还争相恐后,乐此不疲,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北美旅行团,一个团友买了“半行李箱”保健品回国送人。
拿保健品来说,国外的不是都好,中国的不是都不好,还是一分钱一分货,关键看你可以花多少钱?可很多人,在中国买什么都觉得假,都觉得贵,到了国外买什么都觉得好,都觉得便宜,这是一种错误的观念,国外的“垃圾”其实很多,了解的,不用多说,不了解的,说多了你也不信。
当然,GNC还是首屈一指的品牌,在国际保健品市场能够有如此地位也绝非一朝一夕之事,本次哈药股份3亿美元收入囊中,还是下了一步很好的棋,毕竟对于GNC的影响和品牌价值来说,这个价格不算高,虽然后面还有很多不确定性,但对于哈药品牌形象的进一步提升,哈药产业链的延伸,都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我相信:后面的交易会顺利完成的。
海外保健品代购、跨境电商,近几年如火如荼,我不知道每年通过各种“代购”进入中国的保健品市场究竟有多大?但对于中国的市场来说,这是一巨大损失,我们并没有得到什么“税收”,反而出了什么问题倒是没办法监管,虽然对于“境外”保健品的蓝帽子一直有放开趋势,但是细节还不明朗,很多海外品牌也都在等待观望,虎视眈眈的等着吃中国市场这一块大蛋糕。
2015年合生元88亿收购澳大利亚保健品牌Swisse 83%股权,这一案例引起行业轰动,自打那时起,中国企业对于海外保健品企业的并购可谓前仆后继,小到几千万,多到数十亿,很多人或许还没意识到,家里囤着的“洋保健品”早已经换了“国籍”。
汤臣倍健收购了美国的自然之宝美瑞克斯; 新希望集团收购了澳大利亚的naturecare; 西王食品收购了加拿大的Kerr; 上海医药收购了新西兰的vitaco; 澳优收购了澳大利亚的nutrition care; 艾兰博收购了英国的biocare; 金达威收购了美国的Labrada;
收购容易整合难,对“吃下”海外品牌的中国企业来说,团队整合、资源整合都需要时间和魄力。再过几年,世界知名保健品可能都属于“中国”了,也期待着中国关于保健品市场的规范和放开,让保健品市场越来越有秩序。
保健品,永远都是朝阳产业!因为他永远具有刚性需求:每个人,都渴望健康,每个人,都怕死!
如果你想吃蔓越莓和GUMMY BEAR,我推荐两个小众品牌(VITCAN和all KIDZ),保健品无论大品牌小品牌,只是规模上的差异,对于产品本身,有着很大的趋同,所以,这两个品牌,不敢说别的好,但敢承诺:你可以放心!
正月期间,还有5折优惠促销: 购买联系微信号: Qinrenlvch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