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239|回复: 1
收起左侧

[医生与用药] 一味黄芩救时珍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9-6-29 19:00:0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味黄芩救时珍

    □  丁兆平

    李时珍是家传中医。

    他的爷爷是游走乡间的“铃医”。他的父亲李言闻是当地名医,还曾在太医院任职。李时珍在三次科举失败后,痛下决心,跟随父亲学医。

    而他将兴趣转向药物学并撰著《本草纲目》,会有什么缘由呢?难道是因为识药辨用比其他更重要?

    在众多的药物中,有一味中药是李时珍记忆中最为深刻的,或许就是它使李时珍将毕生的精力致力于药物学的深入探究。因为这一味中药直接救了他的命。

    1573年是明朝嘉靖十六年,那年李时珍20岁。当时他已经经历了第一次的乡试失败,当年又有第二次科举的机会。他却患上了一场重病,初由感冒咳嗽引起,日久不愈,从春天拖延到夏天,渐渐发展到“骨蒸发热,肤如火燎”,伴有大量吐痰,烦躁口渴,寝食几废。遍服药而不能治,越来越严重,皆认为必死无疑。最终却因用一味黄芩重剂煎汤顿服,竟收到次日即“身热尽退,而痰嗽皆愈”的效果!那种神奇,令李时珍自己都赞叹不已:“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那场大病,那味中药,就如此深刻地印在了李时珍的脑海中。他病后再次参加了科举,既没有准备好,身体尚在恢复之中,结果可想而知。3年后,他23岁时又一次参加科举,同样名落孙山。何以李时珍的科举之路如此坎坷?也许他的心思已经不在医药之外。正因他钻研医药的信念无比坚定,才最终成为举世无双的伟大医药学家与博物学家。

    一味黄芩治好了李时珍严重的肺疾,据其症状分析当属现代医学的肺部感染疾病,正是由于黄芩具有苦寒之性,能清泻实火,也就是发挥了黄芩抗菌消炎、退热的药理作用,故对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有良好的疗效。

    从一味黄芩汤这一单方,还可上溯至另一单方清金丸(又名与点丸),出自《丹溪心法》卷二,系用炒黄芩为末制丸,可泻肺火,降热痰,治肺热咳嗽。

    黄芩清肺热,被当代医师彭参伦运用其单方“一味黄芩治热咳”,简直就是时珍案的再现。用汤剂自然与清金丸剂型不同,因“汤者荡也”,自然起效更迅速。

    黄芩的分布很普遍,多地都可见。

    老百姓对它也是熟悉的,又称它山茶根、土金茶根、香水草等,采嫩叶可以泡茶。即使入药,黄芩也算得上是极其普通且价格低廉的药材,一般很少有为黄芩作假的,所以有句俗语叫作“黄芩无假,阿魏无真”。

    许多人从它身边路过多次都不加注意,那是因为没到花期。黄芩其实是非常漂亮的,当它开花时,杂草与灌木丛就再也隐藏不住它了,它以美丽的容貌展现在人们的眼前。

    黄芩茎高30厘米,甚至可达1米以上,单一或由基部分歧,四棱形。黄芩的叶片呈深绿色,有规律的交互对生,小叶片细长,呈卵状披针形。黄芩的花朵也很奇特,总状花序生于枝顶或茎顶,又再于茎顶聚成圆锥花序。花朵两两相依,又常生于一侧。未开放时,小花骨朵像灯泡一样。7~9月间开紫色的唇形花,与绿色的小叶颜色对比十分鲜明,煞是好看。秋季结小坚果,近圆形,黑色。

    黄芩药用早在《神农本草经》中已经收载,列为中品,根据其生长年限而有子芩与宿芩的不同。陶弘景曰:“圆者名子芩,为胜;破者名宿芩,其腹中皆烂,故名腐肠。”它的主根长大,略呈圆锥形,外皮褐色,断面发黄。现今的药材标准规定,黄芩药材来源于唇形科多年生草本植物黄芩的干燥根。

    现今对黄芩药性的认识:味苦,性寒,归肺、胆、脾、大肠、小肠经,功能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常用于治疗湿温、暑湿胸闷呕恶,湿热痞满,泻痢,黄疸,肺热咳嗽,高热烦渴,血热吐衄,痈肿疮毒,胎热不安等病症。考查《神农本草经》记述与后世临床应用,黄芩药性的古今认识所见略同,说明黄芩较早就已被中医学所熟知。

    过去认为,黄芩生长年久的宿根称枯芩,善清肺火;生长年短的子根称条芩(子芩),善清大肠之火,泻下焦湿热。现今的用药习惯则无枯芩、条芩之分。近代名医张锡纯就说:“究之,皆为黄芩,其功用原无甚差池也。”

    中医学认为,黄芩不同的炮制品种功用有异:清热多用生黄芩,其性下行可泄热;治上焦肺热及四肢肌表之湿热多用酒黄芩,因酒制入血分,并可借黄酒升腾之力,而酒之热性又可缓和黄芩之苦寒;安胎多用炒黄芩,止血多用黄芩炭。当今《中国药典》所载,则仅有黄芩片和酒黄芩两种炮制规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王
发表于 2022-12-29 20:58:15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30 03:16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