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无菌控制--培训 大家都知道在制药企业工作,培训是很多的,当然行政工作的除外啊。 除了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以外我们还有,相关的法规知识培训,岗位培训,各种SOP的培训,安全知识的培训,相关文件修订要培训等等… 做了那么多的培训大家有没有反思一下呢? 我们为什么要培训呢?培训的目的是什么?我们每次的培训都学习到了什么呢,效果怎么样?有没有更好的学习办法呢? 我们为什么要培训呢?因为法规要求的!因为法规要求的!因为法规要求的!重要是事情说三遍。总之如果不是法规严格要求和每次严格的重点检查,我想不会有几个企业会去主动去做的(请别说我太偏激,事实就是如此,即使法规严格的要求,但是很多的企业的培训工作依然做的很表面),我们培训就仅仅是为了应付法规的检查吗?那么法规有为什么要求我们培训呢?在这里就说说我个人的理解,首先药品生产关乎人命,如果生产人员没有专业的技术知识和质量意识做基础,那么生产出来的药可能就要事故频频了。无菌药品的生产就更是如此了,对于岗位技术操作的培训,无菌知识的培训等等,都是在提升无菌意识。这样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无菌生产的风险,减少药品原料因为操纵失误而导致的报废,更好的保证药品质量。 培训的目的是什么呢?培训的目的是……,应付检查!应付检查!应付检查!以目前的情况就是这样了,大部分的培训是大家到一起,写个签到表,拍个照片,培训的人不一定能够将培训知识培训到位,接收培训的人学习到的信息也是极其有限的,还是流于形式。以这样的培训方式对于一些操作性培训,如:实施工艺验证和无菌生产的期前期培训依然还收有一点效果的,至少可以警示实际操作人员慎重操作,以及应该的注意事项,这就是法规为什么要求我们一定要做好培训的原因。但是对于一些法规和技术规范的培训就显得收效甚微了。现在检察官也要求不仅仅要有培训记录也要有培训的效果评价,于是就有了每次培训的试卷考试,然后就是抄答案!抄答案!抄答案!最没用的不是培训反而是效果评价。 其实我说那么多,并不是想说,企业不负责任,或者说从业者不知学习进步。实施情况就是人要是能够很好的克服自己的惰性认真的学习,那么还要学校干什么呢?还会有那么多的学生考试不及格吗?我只是在参加过这么多次的培训后对自己的一个反思,大部分人都是在应付了事,花了时间还学不到东西。以上所说的不过是目前的现状,无菌生产中人员的培训至关重要,但是目前的现状就是仅仅的留于表面的培训效果不佳,企业浪费资源员工浪费时间和精力。 下面是我对无菌控制中的人员培训提出的一点点不成熟的想法,不成熟请原谅。 目前最大的问题是学习的人员没有主动性,培训的人教学能力有限。(技术过硬的老师傅不一定适合教学,术业有专攻。)目前岗位的培训讲师基本都是一线的技术工程师。让你去给别人分享经验和技术,还没有奖励,还要花你的时间,你觉得你会花多少时间在培训课件(内容)的准备上。最后的结果必然是讲台上的你照着ppt念的迷迷糊糊,下面的人低着头玩着手机(因为没有积极性啊,学不学的也没有什么影响),最后结束了你给大家发试卷,大家向你要答案,大家都是同事,你还不好意不给,尴尬了。 我的想法是成立一个专门的安全质量法规与技能的培训部门专门负责培训工作,由专门的培训讲师培训,一线的技术人员可以作为指导,和经验分享。这样培训的质量就上来了。然后就是调动培训人员的积极性,就拿一个现场QA来说,可以把这个岗位分为初、中、高三个等级通过什么样的考试给与什么样的等级评定,再在工资里给与适当的奖励(三个等级的奖励可以是指数型的增长比如初级加工资两百,中级加四百,高级加800),至于你想调动员工多大的积极性就可以给与多大的奖励。以后的晋升通道都可以与这个等级挂钩。这样可能都不用你去培训,员工自己就会主动去学习了。关键是规矩再好也要有维护和执行的人才行,首先奖励要及时有效这样才会有明显的刺激作用(我也经历了三家药企了,面试的时候都说有什么明确的晋升通道和评定制度,但是到最后还不是领导一句话,后面的文件再自己补),其次就是严肃考试制度,严格监考。考试试卷的质量也很关键,这都是这个培训部门需要去做的。 也许这些想法有些天真了,首先就是成本太高,而且对于企业来说没有明显的收益,目前的方式也没什么不好,因为大家都是这么做的。不过往深处想想,这个还是有很多的价值值得挖掘的。目前行业中就没有这么做的,结果你做了还做的很好,当你的这种等级评定得到了其它同行的认可时会怎么样呢?想的再长远点如果得到了检察官的肯定呢?得到国家的认可并加以推广呢?企业的制药质量标准写到药典和法规中作为通用标准的应该不在少数吧?只要你足够优秀。 关于这个构思其实我还有很多的具体想法没有说,如果有人希望出后续可以给我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