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个容量瓶例子 | 3. | 校验操作 |
| | |
| 3.1 | 外观检查。用肉眼观察,应符合以下规定: |
| | | | | |
| | 3.1.1 | 不应有影响计量读数及使用强度等缺陷(如裂缝、气泡、擦伤、铁屑等)。 |
| | 3.1.2 | 标线与量的数值应清晰,完整;标线应平直,必须与器轴相垂直。 |
| | 3.1.3 | 标准温度、用法标记、标称总容量与单位、准确度等级等标记应清晰。 |
| | | | | |
| 3.2 | 密合性检查 |
| | | | | |
| | 3.2.1 | 将水注入至最高标线,将瓶塞塞紧,用手指压紧瓶塞,上下颠倒10次。每次颠倒至倒置状态时保持10秒以上。颠倒10次后,用吸水纸在塞与瓶口周围擦拭检查,不应有水渗出。 |
| | | |
| 3.3 | 容量校验 |
| | | | | |
| | 3.3.1 | 校验方法 |
| | | 3.3.1.1 | 先将洗净并晾干的容量瓶及纯化水放入工作室至少0.5小时以上,使其温度尽可能与室温一致。 |
| | | 3.3.1.2 | 用洗净并晾干的容量瓶,称重后加入纯化水,使液面至标线以下约5mm处,用滴管将液面准确调至标线,精密称定容量瓶与水的质量,计算得纯化水的质量P称。 |
| | | 3.3.1.3 | 用温度计直接测一下量瓶中纯化水的温度t。 |
| | 3.3.2 | 计算 |
| | | 3.3.2.1 | 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实际容量 V20=V0+(P称-P)/ρt |
| | | | 式中: V20 :20℃时的实际容量(ml) V0 :标称容量(ml) P称 :纯化水的质量(g) P称 :通过衡量法用表(参SOP 7-1002)查得的t温度时的纯化水质量 ρt :t℃时纯水的密度,近似为1g/cm3 |
| | | 3.3.2.2 | 容量瓶在标准温度20℃时的容量偏差 A=V20-V0= P称-P |
| | 3.3.3 | 结果判定。容量偏差在允差范围(见下表)内时判为合格。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记录 |
| | |
QC | 4.1 | QC负责容量瓶的内部校验,并经QA确认。 |
| | | | | |
计量管理员 | 4.2 | 校验记录由计量管理员归入计量检定档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