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在一个组织中,对于出现的大多数问题和偏差,都有多种解决方法。而这些不同的方法,通常需要不同级别的资源支出来实现,由于大多数组织,都希望问题能够马上解决,因此在处理情况方面,倾向于选择最“方便”的解决方案。 在这种背景下,常见的一种趋势是仅仅治疗症状,而不是根本解决产生实际问题的根本原因(“疾病”本身)。 然而,在采取最“方便”方法,处理症状而不是原因时,通常会发生的结果是:相同的问题很快还会发生,需要再次加以处理。 以下两个场景,对于同一个“偏差”,提出了不同的“治疗”思路: 车间地板上有油,到底应该如何描述这个“偏差”,根本原因到底是什么呢? 场景1
工厂长走进车间,发现地板上有油污。 他给车间经理打了个电话,告诉他要维修部门来清洁处理这个油污。第二天,当工厂长在车间的同一区域时,他再次在地板上发现了油污,随后他把经理大骂一顿——因为经理没有遵循前一天的指示。这是工厂长离开时候的话:要么马上给我把油清理了,要么经理换人。 场景2
工厂长走进车间,发现地板上有油污。他给车间经理打了个电话,问他为什么地板上有油污。车间经理表示,这是由于上方管接头中的垫圈泄漏所致。 然后,工厂长询问垫圈的更换时间,车间经理回答说,维修部门在过去几周内安装了四次垫圈,每次垫圈似乎都有泄漏。 车间经理还指出,维修部门一直在与采购部门讨论垫圈,因为质量似乎都不怎么样。然后,工厂长去与采购部讨论垫圈的情况。采购经理表示,他们确实从供应商那里收到了一批质量不怎么好的垫圈。 采购经理还表示,在过去的两个月中,他们一直在供应商沟通,试图让其提高垫圈质量,但收效甚微。然后,工厂长问采购经理,如果供应商这么不配合,为什么要从他们那里采购。对此,采购经理说,因为从各个供应商收到报价进行了比较,发现现在的供应商是价格最低的。 然后,工厂长问采购经理为什么选择最低出价的,他表示这是他从财务副总那里得到的指示。然后,工厂长去与财务副总谈谈这种情况。当工厂长问财务副总为什么要求采购使用最低报价的供应商时,财务副总说:“因为您表示我们必须尽可能地节约成本,所以从最低报价那里采购,可以节省我们的钱、很多的钱。” 当工厂长意识到他是车间地板上有油的原因时,感到非常震惊。是的,根本,原因是他! 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我们可以从这种情况中学到什么?
场景2的思考 我们可能会觉得场景2有点“不可思议”,甚至会嘲笑这种情况,嘲笑工厂长。而事实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此进行反省:这样类似的问题,会常常发生在我们身边,发生在我们身上。 场景2中,我们发现组织中的每个人都在尽最大努力去做正确的事,但最终还是把一切都搞砸了。发生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组织执行了局部优化方案,但没有进行全局考虑。 场景2本身是一个很好的示例,说明了应该如何进行根本原因分析:只需继续追问“为什么?”——直到原因变得很明显为止。 当我们关注场景2的根本原因分析工具时,可以看到“五个为什么”这一工具的好处,因为可以帮助: 确定问题的根本原因; 确定问题的不同根本原因之间的关系。
“五个为什么”是最简单的工具之一,无需任何统计分析即可轻松完成。
但,简单,不代表我们会这么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