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978|回复: 13
收起左侧

投票你看好的医美材料等生物再生材料,医美产品注册和临床治疗应用来留言呀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4-8-19 18:10:1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呼伦拧拧 于 2024-8-19 18:19 编辑

再生性医疗器械安全性和有效性评价上面临着诸多挑战,比如产品诱导组织再生性能的评价标准如何建立,如何精准表征体系组织重塑的微环境等。再生性医疗器械相关标准、指导原则不断完善,国家陆续发布了一系列重要 文件,如《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系列标准、《动物源性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 报资料指导原则》以及《同种异体植入性医疗器械病毒灭活工艺验证技术审查指 导原则》等,有效提高了审评审批效率。国内首创产品也可通过创新医疗器械特别审批程序。


2024 年 3 月 18 日,《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相关产品临床评价推荐路径(2024 年增补)发布,骨填充材料可免于临床申报,这或许表明骨填充材料的临床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充分验证。上市前注册申报中的临床试验,其耗时最长,费用也最高,随着骨填充材料免临床试验,可以缩短产品上市时间,降低研发成本。


投票内列举的生物再生材料在临床的骨科和创伤修复都有应用,医美领域的应用近两年更是火热,列举未必全,可在留言区补充~ 与业内同仁们共同学习,更新动态









补充内容 (2024-8-19 19:43):
相关法规更新会陆续补充在评论区,懒得再单独发帖了,也请各位不要灌水,尽量留言干货,方便大家交流学习,看帖的你最好啦😄

补充内容 (2024-8-20 18:45):
等有空,把其它医美品种的肉毒素、聚谷氨酸、利拉鲁肽、贻贝粘蛋白的信息也在这里分享,一锅烩了,省得找帖麻烦,我也懒
单选投票, 共有 33 人参与投票
39.39% (13)
0.00% (0)
0.00% (0)
0.00% (0)
12.12% (4)
6.06% (2)
27.27% (9)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3.03% (1)
6.06% (2)
6.06% (2)
0.00% (0)
0.00% (0)
0.00% (0)
0.00% (0)
您所在的用户组没有投票权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8-19 20:49: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呼伦拧拧 于 2024-8-19 20:53 编辑

胶原蛋白相关法规时间表,原文件自己下载咯~ 能学能干的筒子们

1)2021年3月3日,中检院医疗器械检定所对外发布《关于征集重组胶原蛋白标准起草验证单位和重组胶原蛋白标准化工作工作组专家的通知》
2)2021年3月15日,国家药监局、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 YY/T 1849-2022《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指导原则》(2021年第21号通告),进一步规范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命名,推动新型生物材料高质量发展
这个指导原则还涉及器审中心在中国标准国际化工作上的努力,国际标准化组织外科植入物和组织工程医疗产品分技术委员会(ISO/TC150/SC7)的2022年度工作会议上,我国代表汇报了“重组胶原蛋白”的新项目提案,在中国代表提交最新草案文本和汇报ppt后,下一步将组织在SC7委员会内的预立项投票,推进标准国际化,和国际达成共识,帮助过内重组胶原蛋白企业融入国际市场。这些在器审中心每年的会议和网上都能了解到并查到。
a.《指导原则》是为了鼓励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创新发展高质量发展而制定的材料命名相关推荐性参考文件,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其适用范围仅包含医疗器械领域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不包括动物组织提取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也不包括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制备的医疗器械产品。b.《指导原则》表1中“核心词A”部分是根据蛋白质组成和结构,将重组胶原蛋白分为三大类,并列出了相应的推荐性命名术语和术语说明。相关命名术语和术语说明仅是对重组胶原蛋白组成结构的客观描述,不是用于评价采用该类重组胶原蛋白材料制备的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和质量可控性的优劣。
c. 根据《指导原则》,“重组人胶原蛋白”是指由DNA重组技术制备的人胶原蛋白特定型别基因编码的全长氨基酸序列、且具有三螺旋结构的重组胶原蛋白材料。如重组胶原蛋白材料是由DNA重组技术制备的人胶原蛋白特定型别基因编码的全长氨基酸序列、但不具有三螺旋结构,也不属于“重组人胶原蛋白”。
d. 根据《指导原则》,“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视其是否含有非人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可进一步分为A型和B型两种类型:A型是指不含有非人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的材料,包括人胶原蛋白特定型别基因编码的全长氨基酸序列(不具有三螺旋结构),或者人胶原蛋白特定型别基因编码的部分氨基酸序列片段,或者人胶原蛋白功能片段的组合(其氨基酸序列中不含连接氨基酸、标签氨基酸等非人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B型是指在人胶原蛋白功能片段组合基础上添加连接氨基酸、标签氨基酸等非人胶原蛋白氨基酸序列的材料。
e. 根据《指导原则》,“重组类胶原蛋白”相应术语说明中“其基因编码序列或氨基酸序列与人胶原蛋白的基因编码序列或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低”,仅是对同源性程度的客观说明,不表示采用“重组类胶原蛋白”材料制备的医疗器械产品的安全性、有效性、质量可控性劣于采用“重组人胶原蛋白”或者“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材料所制备的医疗器械产品。
f. 医疗器械产品命名不等同于生物材料命名。基于重组胶原蛋白生物材料制备的医疗器械产品的命名应当符合《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相关规定,并参考《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指导原则》、相关具体领域医疗器械命名指导原则及相关注册审查指导原则予以规范。

3)2021年3月18日,国家药监局综合司发布关于《重组胶原蛋白》和《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 胶原蛋白 第3部分:胶原蛋白含量检测-液相色谱仪-质谱法》医疗器械行业标准立项的通知【药监综械注〔2021〕34号 】
4)2021年4月15日,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重组胶原蛋白类医疗产品分类界定原则》(2021年第27号通告)
5) 2023年1月 国家药监局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医疗器械行业标准》
6) 2023年5月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重组胶原蛋白创面敷料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7) 2023年4月《重组胶原蛋白原料质量要求及功效评价方法》T/ZGKSL 005—2023在广东省化妆品学会的牵头下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
       其实对这个团体标准有点不太明白,2021年的时候就觉得各种标准一锅粥,国家出了命名和分类界定原则,更清晰了,这个团体标准是哪些注册和审核单位会参照,可能我聚焦在表征这块,涉及不到,有懂的人留言分享下下吧。
8)2023年5月 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 《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原材料评价指导原则》

有缺项的,研发注册申报中 还在参照的技术共识和团体标准,有经验的来补充吧,我只关注表征来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24-8-20 07:52:32 | 显示全部楼层
从事动物源胶原蛋白的研发和生产,欢迎交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1:16:57 | 显示全部楼层
再生生物材料按临床应用分:骨科、创伤修复、医美、心血管、眼科;
按材料性质分:动物源性材料、天然高分子材料、合成高分子材料、无机材料、复合材料;
按材料来源分:人体自身组织、同种异体组织、动植物来源、人工合成
按产品形态分:凝胶、微球、膜、粉末、松质块
底层技术工艺:脱细胞技术、人源细胞外组织工程技术、生物技术、材料改性技术、静电纺丝技术、自组装技术、脱细胞技术、生物3D打印技术、生物涂层技术、冷冻干燥技术
抛块🧱,来你的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1:17:43 | 显示全部楼层
Jonneyhuang1 发表于 2024-8-20 07:52
从事动物源胶原蛋白的研发和生产,欢迎交流!!!!

动物源的表征,注射剂申报咋弄?愿意分享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8-20 16:52:1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呼伦拧拧 于 2024-8-20 16:59 编辑

胶原今年我有点懒得讲了,感觉像玻尿酸一样化妆品化了,没意思。当然也因为我关注的是注射类医美产品,不站队哈。临床应用上,但凡注射用的,好的医美医生还是提倡并希望有高质量产品,安全可靠且放心,在消费流通领域医美产品容易打擦边球,还听医美医生吐槽过化妆品化产生的临床麻烦。提高质量规范化不只是对消费端有利,对供给侧的医药企业也是好事。。。。。。
说说另外两个品种吧,大约2021到现在,约有 21 家企业的再生生物材料用于医美(本留言持续更新),研发焦点主要集中在基于左旋聚乳酸的“童颜针”和基于聚己内酯 的“少女针”上。“童颜针”和“少女针”是这几年医美的热品,“童颜针”的核心成分为左旋聚乳酸,通过激活成纤维细胞和胶原蛋白产生弹性纤维等,达到支撑肌肤、美白亮肤的效果,“少女针”则由 30%的聚己内酯和 70% 的羧甲基纤维素构成(大致大约大概),其中聚己内酯能够有效刺激胶原蛋白的新生。
核心技术壁垒在微球制备技术。以左旋聚乳酸微球为例开发过程中需要综合考量微球的大小、密度、孔径,尤其微球粒径的控制是重中之重,微球过大导致人体不良反应,过小会被巨噬细胞吞噬等等。此外, 微球制备技术也会导致微球的形状和密度有区别,微球工艺在制剂人眼里熟悉哈,不多说,如何确保产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发挥出修复再生的作用是工艺研发重点。目前国内获批上市的“童颜针”“少女针”产品共有 4 款,分别是圣博玛的艾维岚、 爱美客的濡白天使、江苏吴中的爱塑美 AestheFill、华东医药的伊妍仕。
从原理上说,“童颜针”由于免疫刺激原理,为避免肉芽等不良反应,因此需少量多次注射,疗程较长,求美者即刻变美需求是刚需(此处请勿戴有色眼镜评判,接纳就好,接触久了我觉得医美是个很好的社会人文关怀途径,医美领域医德医品受人尊敬的医生不少),且医美临床上主要是真皮层、皮下层。虽然已经有企业在通过提升材料的机械性能,探索“童颜针”在下巴、眼周等部位的填充, 但童颜针的适用部位依然限于软组织。


点评

CDE文件前面的介绍和后面的参考文献一定要看,这次微球的征求意见稿后面的参考文献贴一个。交流和申报前看看,高效沟通。。。我都贴在一个主题里,方便大家找。 参考文献列表引自《 关于公开征求《整形美容用透明质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4-11-15 14: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22:55:05 | 显示全部楼层
明胶-聚己内酯说个创新医疗器械申报并成功上市的诺一迈尔的闻诺牙龈修复膜,也是国内首个获批口腔植入创新医疗器械。明胶-聚己内酯-明胶静电纺丝技术制成的三层复合膜,明胶纤维层与创面接触,角化龈增宽,聚己内酯纤维层增加机械强度。明胶-聚己内酯Gelatin-Polycaprolactone Layered Gingival Repair Membrane Appd。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8-23 12:02:00 | 显示全部楼层
感谢楼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10-11 22:07:40 | 显示全部楼层
最近太忙,没时间更新。10月份海口有个医美大会,推荐去看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4:17:1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愧是投票排名最高的,不愧是投票量最高的。 CDE的 关于公开征求《整形美容用透明质酸钠类注射填充剂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4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5 14:22:48 | 显示全部楼层
呼伦拧拧 发表于 2024-8-20 16:52
胶原今年我有点懒得讲了,感觉像玻尿酸一样化妆品化了,没意思。当然也因为我关注的是注射类医美产品,不站 ...

CDE文件前面的介绍和后面的参考文献一定要看,这次微球的征求意见稿后面的参考文献贴一个。交流和申报前看看,高效沟通。。。我都贴在一个主题里,方便大家找。
参考文献列表引自《 关于公开征求《整形美容用透明质酸钠类注射填充剂注册审查指导原则(2024年修订版)(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1]关于公布医疗器械注册申报资料要求和批准证明文件格式的公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1年第121号[Z]
[2]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7年第104号[Z]
[3]国家药监局关于医用透明质酸钠产品管理类别的公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2年第103号[Z]
[4]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的通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7年第187号[Z]
[5]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Z]
[6]无源植入器械通用名称命名指导原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0年第79号[Z]
[7]GB/T 16886,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 系列标准[S].
[8]《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版[S].
[9]YY/T 0308-2015,医用透明质酸钠凝胶[S].
[10]YY/T 0962-2021,整形手术用交联透明质酸钠凝胶[S].
[11]YY/T 1571-2017,组织工程医疗器械产品透明质酸钠[S]
[12]GB/T 42062-2022,医疗器械 风险管理对医疗器械的应用[S]
[13]YY/T 0640,无源外科植入物 通用要求[S]
[14]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编写指导原则的通告: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2年第8号[Z]
[15]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动物源性医疗器械产品注册申报资料指导原则(2017年修订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7年第224号[Z].
[16]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第一部分:决策原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1年第75号[Z]
[17]医疗器械动物试验研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第二部分:试验设计、实施质量保证: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1年第75号[Z]
[18]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无源植入性医疗器械稳定性研究指导原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2022年第12号[Z].
[19]以医疗器械作用为主的药械组合产品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2年第3号[Z]
[20]以医疗器械作用为主的药械组合产品中药物定性定量及体外释放研究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2年第3号[Z]
[21]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2021年第73号[Z]
[22]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中心2019年第13号[Z].
[23]医疗器械说明书和标签管理规定: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6号[Z]
[24]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的公告: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2014年第64号[Z]
[25]程玮璐,许菱丹,邱宏,等.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应用不良反应及上市前不良反应评价要求分析[J].中国医学装备,2024,21(07):165-171.
[26]赵鹏,史新立,刘文博,等.注射填充物产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J].实用皮肤病学杂志,2021,14(03):167-17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11-30 19:2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呼伦拧拧 于 2024-11-30 19:27 编辑

说两句丝素蛋白。 1993 年 FDA 认证其为“临床生物材料”,在“十四五”重点研发计划中,被明确列为“诊疗装备与生物医用材料”的重点专项,属于天然生物材料构建的降解调控神经移植物产品研发列项内容。
几个用途里面,一个是医美注射填充剂,属于复合生物材料的应用。二可以作为脑机接口柔性电极。
三呢药物递送载体,我存过一个文献,之前在药物特种辅料企业工作过一阵子,留过一些文献 Mucus-Penetrating Silk Fibroin-Based Nanotherapeutics for Efficient Treatment of.pdf (3.23 MB, 下载次数: 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8 14: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呼伦拧拧 于 2024-12-18 14:44 编辑

放几个医美器械临床实验可参考的指导原则
2018/01/04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设计指导原则
2018/1/12 接受医疗器械境外临床试验数据技术指导原则
2020/11/26 真实世界数据用于医疗器械临床评价技术指导原则(试行)
2021/9/28 决策是否开展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技术指导原则
2021/11/2  医疗器械临床试验数据递交要求注册审查指导原则
2019/3/18  透明质酸钠类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指导原则 (玻尿酸)
2023/05/1 透明质酸钠复合溶液临床试验技术审评要点(征求意见稿) (水光针)
202212/29 整形美容用重组人源化胶原蛋白注射材料技术审评要点(试行)
202312/11 面部注射填充材料临床试验注册审查指导原则(征求章见稿)
遇到一个关于医美的描述,接触过一些研发、生产、法规和临床医师,从交流看,个人觉得这个描述靠谱
“医:界定为医疗器械的医美产品,是医疗器械的分支,必须符合医疗器械的全部规范;多数应用于健康求美者更严格程度试验设计,安全性的要求更高
美:不仅考虑常规疗效,还要考虑患者美学感受、社会心理和伦理设计”



补充内容 (2024-12-18 19:17):
官方的也放一个,医疗美容,是指运用手术、药物、医疗器械以及其他具有创伤性或者侵入性的医学技术方法对人的容貌和人体各部位形态进行的修复与再塑。2001年12月29日《医疗美容服务管理办法》发布,同年5月1日施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4-12-19 10:52:5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呼伦拧拧 于 2024-12-19 10:54 编辑

含生物材料的医美类产品,先由省级药监部门判定,如无法判定内部会报送到器械标管中心。所以得先看分类界定是药械、还是三类器械、还是二类器械。注射类的注射剂相关法规也需遵守,这和药审中心也相关。
把命名分类相关的法规文件列一下,注册申报前一定看看了解清楚。有一部分前面透明质酸钠法规文献有交叉重复的,按需索取,最全面信息以官网信息为准,如下:

《医疗器械通用名称命名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9号)
医疗器械分类规则(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令第15号)
总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的公告(2017年第104号)
NMPA关于发布医疗器械注册单元划分指导原则的通告(2017年第187号)
国家药监局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2020年第147号)
国家药监局关于药械组合产品注册有关事宜的通告(2021年第52号)
《关于药械组合产品注册有关事宜的通告》(2021年第52号)解读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医疗器械分类目录动态调整工作程序的公告(2021年第60号)
医疗器械分类界定申请资料填报指南
国家药监局关于发布第一类医疗器械产品目录的公告(2021年第158号)
国家药监局关于医用透明质酸钠产品管理类别的公告(2022年第103号)
关于征求《医用敷料类产品分类界定指导原则(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知
国家药监局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2022年第25号)
国家药监局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2022年第30号)
国家药监局关于调整《医疗器械分类目录》部分内容的公告(2023年第101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5-20 14:41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