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行为规范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XXXXXX有限公司(XX工厂)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提高员工工作的自觉性,培养员工敬业爱岗、不断奋进的精神,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为员工在工作场所的日常行为提供准则,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 本行为规范适用于XXXXXX有限公司XX工厂所有员工。
第二章 职业道德
第三条 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热爱企业。
第四条 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遵守社会公德。
第五条 严格遵守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令行禁止。
第六条 爱岗敬业,克尽职守,树立职业荣誉感、主人翁责任感和事业心,做到业务精通、技术娴熟、讲究效率、一丝不苟,优质高效地完成工作任务。
第七条 在熟练掌握本岗位工作流程、技术专业知识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不断学习本岗位的新知识、新技术。
第八条 维护公司利益,不利用工作之便谋求个人利益,不损公利己。
第九条 爱护公司的一切财产,节约用水、用电、办公用品及易耗品,不准私自乱动拿用。
第十条 维护公司形象,不从事有损公司形象的行为。未经公司允许,不在公司外兼职。
第十一条 保守公司技术和商业秘密。
第十二条 珍惜他人劳动,节约公司资源,爱护工作环境。
第三章 团队协作
第十三条 从自身做起,积极营造团结向上的团队气氛。
第十四条 紧密团结,精诚合作,工作中主动协调,相互支持,建立起融洽的人际关系。
第十五条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相互关心, 相互尊重,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
第十六条 不搞小团体、小帮派,倡导同事间亲密和谐的气氛。
第十七条 小我融入大我,在团队的平台上发挥个性。尊重和奖赏有贡献的员工,但决不迁就有功的员工。
第四章 劳动纪律
第十八条 下级服从上级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原则,员工应自觉服从直接上司的工作安排和调动,不得公开顶撞直接上司。如有疑问或意见,应从速与直接上司沟通,但不得以
此为借口无故拒绝、拖延、敷衍或擅自终止直接上司安排的工作。必要时,可以向间接上司请示或反映。
第十九条 按作息时间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
第二十条 公司实行刷卡考勤制度,员工上下班必须由本人亲自刷考勤卡。
第二十一条 员工必须严格遵守工作纪律,工作时间不得擅离职守,不准串岗、聊天、嬉闹、大声喧哗。办公、生产区域内,禁止勾肩搭背。
第二十二条 不得将零食带入办公区域和生产领域。
第二十三条 除接待室、会议室外,其它办公场所和所有生产区域禁止吸烟。办公区域若吸烟须到指定吸烟区。
第二十四条 员工因故需申请各种假期时,应根据公司人事管理规定,提供有关材料和书面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休假。
第二十五条 工作过程中要根据相关要求和规定,及时向直接上司请示、汇报工作。
第二十六条 在公司工作期间,如个人人事资料发生重要变更,如家庭地址、电话号
码、自费学习及取得新学历证明等,应及时上报公司厂区人力资源部备案。
第二十七条 工作时间要专心工作、精神振作、紧张有序。工作时间不从事与工作无关的活动。不得使用公司的电脑打电子游戏。
第二十八条 打电话时长话短说,不得使用办公电话聊天;在办公区域不接待亲友,更不得在办公、生产区域内打麻将、玩扑克。会见客人应到一楼接待室。
第二十九条 电脑屏幕保护和桌面必须符合公司电脑管理制度的规定。
第三十条 车间员工应严格遵守生产工艺操作规程和设备操作规程,作好设备日常保养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转,确保安全生产无事故。
第三十一条 全员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产品质量标准进行生产与检验,认真做好各工序“自检、互检、专检”工作,严格把好质量关,确保产品质量与公司信誉。
第三十二条 严格执行卫生控制规范,搞好个人卫生与生产环境的清洁工作,做好生产设备、用具、包装材料及生产环境的消毒灭菌工作。
第五章 工作规范
第三十三条 全体员工要树立全局观念,部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工作互相配合、互相协调、同心协力、团结互助,不得推诿、扯皮。坚持原则性和灵活性的统一,全心全意地为上下游部门和人员服务。
第三十四条 工作要有计划,有条理;起草文件和请示报告,要有政策和事实依据,行文要严格按照公文格式,做到用词准确,简明扼要。
第三十五条 直接上司对下属员工的工作失误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积极开发下属员工的潜能是每位主管领导的职责。
第六章 着装
第三十六条 办公区域的员工上班时必须佩带员工卡,员工卡必须佩带于胸前,进入生产场所,不得佩带员工卡。生产区域的员工按车间指定位置存放员工卡。
第三十七条 文员、接待员、保安员和设备维修人员上班期间必须穿厂区统一发放的
服装。进入生产领域的所有员工必须遵守卫生控制规范有关条款的确定。
第三十八条 在前楼办公的男员工,上班时间或拜访客户时:春夏季应穿长/短袖制服衬衣、深色西裤、深色皮鞋;秋冬季应穿西装、制服衬衣、深色西裤、皮鞋,前楼办公人员须打领带(每年5月1日~9月30日可以不打领带)。着装时,衬衫袖口纽扣应扣好。应穿深色袜子,皮鞋应保持光亮,鞋后跟不得钉金属鞋掌。进入品管部内检室、开发部试验室的人员应按检验室、实验室的规定着装。
第三十九条 所有女员工服装要保持淡雅得体,不得过分华丽;不可穿超短裙、低胸无袖装等过于暴露或透明的服装;如穿着裙装,应穿肉色丝袜。在前楼办公的女员工,上班时间或拜访客户时,提倡穿职业女装,不应穿松糕鞋。
第四十条 女员工应保持清雅淡妆,打扮适度,不得浓妆艳抹,避免使用味浓的XXX。
第四十一条 员工的着装必须保持清洁、平整,不追求修饰。不得带有污迹、折皱,不得开线、掉扣。
第四十二条 着装应得体、端正,不准卷衣袖、裤腿,保证定期换洗。鞋子应保持清
洁,如有破损应及时修补,任何人在任何时候都不得穿拖鞋进入办公区域和生产区域。
第四十三条 周六或值(加)班为便服日,员工可以穿较为随便的服装上班(如休闲装、牛仔裤、休闲鞋等)。特殊工种(如保安员、文员、接待员等)仍需按相关要求着装。但拜访客户时,必须按正式要求着装。
第四十四条 前楼办公员工在工作时间,佩戴饰物应与工作环境和服装相配;内检室和实验室工作人员以及生产区域工作人员工作时间禁止佩带戒指、项链、耳环等饰物。
第七章 仪表仪容
第四十五条 员工头发要经常清洗,保持清洁,男员工发长不盖耳、不遮领,不准留大鬓角,不得烫发。
第四十六条 指甲不能太长,应经常注意修剪,不得蓄长指甲,允许涂指甲油的女性职员涂指甲油要用淡色(生产区域女工不得涂指甲油)。
第四十七条 男员工胡子不能太长,应天天修剪,不得留小胡子。
第四十八条 保持口腔卫生,上班前不能喝酒或吃葱、蒜等有异味食品。
第四十九条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无汗味异味。
第八章 行为礼仪
第五十条 在工作场所商谈工作、接电话、打电话等要注意场合和环境,不要动作过大或声音过响,妨碍他人办公。电话铃响三声,必须接电话。
第五十一条 说话时要语句清楚,文明规范、礼貌称呼、态度亲切、洽谈诚恳、不卑不亢,有亲切感、信任感。
第五十二条 坐姿:坐下后,要上身挺直,把双腿平行放好。与他人谈话时两腿不得翘叠和晃动。要移动椅子的位置时,应先把椅子放在应放的地方,然后再坐。移动椅子时,应将椅子搬起,不得拖拉。不得坐在椅子扶手上。
第五十三条 站姿:两脚脚跟着地、并拢,脚尖离开约45度,挺胸、收腹,身体重心在两脚中间,颈脖伸直,头微向下,使人看清你的面孔。站立时,不得倚靠它物。会见客人或出席仪式的站立场合,或在长辈、上级面前站立时,不得把手交叉抱在胸前。
第五十四条 行走时保持步伐轻盈,双臂自然摆动。
第五十五条 出入房间的礼貌:进入房间,要先轻轻敲门,听到应答再进。进入后,回手关门,不能大力、粗暴。进入房间后,如对方正在讲话,要稍等静候,不要中途插话,如有急事要打断说话,也要看准机会,先说:"对不起"。
第五十六条 递交物件时,如递交文件等,要用双手、把正面、文字对着对方的方向递上去,如是钢笔,要把笔尖向自己,使对方容易接着;至于刀子或剪刀等利器,应把刀尖向着自己。
第五十七条 在通道、走廊走动时要放轻脚步。在通道和走廊里不能一边走一边大声说话, 更不得唱歌或吹口哨等。在通道、走廊里遇到上司、老人或客人要礼让,不能抢行。与同事相遇应点头行礼表示致意。
第五十八条 交谈:交谈时,应正视对方,注意倾听。谈话间如遇有急事,需要马上处理,应礼貌地示意同事或客人稍候,并表示歉意。
第五十九条 迎客:客人进门要起立迎接,主动请坐,重要来访,应到门口迎接。上
司来到自己办公桌前时,应起立。
第六十条 握手:用普通站姿,并目视对方眼睛。握手时脊背要挺直,不弯腰低头,要大方热情,不卑不亢。如果对方是女士或职位高的人,一般应等对方先伸手再握手。
第六十一条 介绍:应先介绍自己一方的人,再介绍对方的人。在介绍顺序上,应先介绍领导和年长者。
第六十二条 送客:当客人当告别时,应起立道别并送到门口或楼梯口,重要的客人应送到大门口或汽车旁,并握手告别。
第六十三条 出入办公楼、厂门,如保安员敬礼,应立即点头回礼;如骑单车出入厂门,在经过厂门时,必须下车,推单车经过厂门。
(本章节中坐姿和站姿规定对车间内工作的人员不作要求。)
第九章 文明用语
第六十四条 日常文明用语
(一)、 与相识的人相遇时说:“您早!”、“您好!”。
(二)、 得到别人帮助或礼让时说:“谢谢!”、“非常感谢!”。
(三)、 要求别人做事时说:“请您…”、“麻烦您…”。
(四)、 向别人表示歉意时说:“对不起。”、“很抱歉。”。
(五)、 别人对自己表示歉意或谢意时说:“别客气。”、“没关系。”、“不用谢。”。
(六)、 遇到陌生人来访时说:“请问您找哪位?”。
(七)、 来访人要找的人不在办公室时说:“请稍等,我帮您找一下。”
第六十五条 电话文明用语
(一)、 接电话时说:“您好,XXX公司”、“您好,我是XXX(自己的姓名)”。
(二)、 来电话找人时说:“请稍等”。
(三)、 对方要找的人不在时说:“XX不在,您有事需要转告吗?”。
(四)、 对方打错电话时说:“这里是XXX,您打错了 。”
(五)、 向外打电话时说:“您好,我是XXX公司XXX,请找XX,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