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267|回复: 2
收起左侧

[大容量] 《新标推进!无菌车间面对BFS系统如何更好保证无菌要求与药品API》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5-4-7 16:53:0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04.07封面图.png 前言
在多数药企无菌制剂车间内,工艺流程中确保无菌要求、药品API无损是重中之重,生产过程中发生污染是致命的错失,其中在粉针、水针药类等产品中更为重要,面对国家标准推进下,我们如何更好的确保工艺流程中无菌环境的质量控制、保护是我们药企所面临的巨大难题。
本文关键词;BFS系统、微生物、微生物控制、无菌车间、洁净区消毒、洁净区消毒方式、微生物限度、微生物菌落控制、洁净区杀孢子剂、洁净区、控制区、洁净区消毒灭菌、无菌室、医药、杀孢子剂、工厂洁净室微生物控制、生物工程GMP车间、芽孢、腐蚀性、有效性、空气物表消毒、一站式消毒灭菌解决方案、技术咨询服务。
面对标准推进,许多药企面对BFS系统无法满足标准无菌,最终灭菌不达标影响药品质量,工艺流程区段无菌防治不到位等问题,针对以上问题从多维度给出以下解决建议:
一.无菌环境的设计与建设
- 合理规划布局:根据BFS系统的工艺流程和操作要求,对无菌车间进行合理布局。将人流、物流通道分开,避免交叉污染。设置不同洁净级别的区域,如一般区、D级控制区、C级洁净区、B级洁净区(无菌室人员操作区)和核心A级洁净区(BFS系统操作区域),确保从原料进入到成品产出的过程中,污染风险逐步降低。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在B级与A级的隔断窗口链接处,我们需要着重管理,
- 建筑材料选择:选用符合GMP要求的建筑材料,如墙面和天花板采用不产尘、不吸附、易清洁的材料,如彩钢板;地面采用耐磨、防滑、耐腐蚀的环氧树脂自流平地面(拒绝采用白色,防止清洁灭菌过程中,原粉洒落无法目视发现及清洁彻底)。所有材料应能耐受常用消毒剂的侵蚀,且不会释放有害物质影响药品质量。
- 高效空气净化系统:安装先进的空气净化系统,配备多级空气过滤器,包括初效、中效和高效过滤器(HEPA)。高效过滤器的过滤效率应达到99.99%(对≥0.3μm粒子),确保进入无菌车间的空气达到规定的洁净度要求。合理设计送风口和回风口的位置(高度一般为离地15cm厘米为优,减少干扰上层操作的空气流动),形成合理的气流组织,如单向流或非单向流,以有效排除尘埃粒子和微生物。
二. 无菌环境的日常质量监测与维护
- 清洁与消毒:在设备拆卸装载过程中,会直接触其内部A级环境,破坏其稳定,对于设备层面我们面对新标准推行,如果设备无法进行更有效的更进,那么就需要消毒剂来进行辅助修正(工艺流程满足,内部SOP通过),可以采用奥克泰士产品精准定向处理问题,对于内部环境层面,我们可以使用化学药剂进行区域喷洒,利用层流循环灭菌,从侧面来辅助我们到达标准。
- 尘埃粒子监测:在无菌车间的不同区域,尤其是BFS系统操作区域,安装尘埃粒子计数器,实时监测空气中的尘埃粒子数量和粒径分布。定期进行静态和动态监测,静态监测在车间无人且设备停止运行时进行,动态监测则在生产过程中进行(动态时效通常不超过12H生产时间,特殊按照内部SOP处理)。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空气净化系统的运行参数或更换过滤器。
- 微生物监测:采用多种方法对无菌车间的微生物进行监测,包括传统三项:沉降菌测试、浮游菌测试和表面微生物测试。沉降菌测试通过在车间内放置琼脂平板,暴露一定时间后进行培养计数;浮游菌测试使用空气采样器收集空气中的微生物;表面微生物测试则对设备表面、墙壁、地面等进行擦拭采样。定期进行监测,并设定警戒限和行动限,一旦超出范围,立即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 气流组织控制:合理设计洁净区内的气流组织形式,如单向流或非单向流。单向流气流(对于空间操作方式有一定要求,多为从上到下,小幅度缓慢操作)可使空气以均匀的速度平行流动,将尘埃粒子和微生物迅速带走,常用于关键操作区域;非单向流则通过稀释作用降低空气中污染物浓度。根据不同生产环节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气流组织方式,确保无菌环境。
- 温湿度与压差控制:严格控制无菌车间的温湿度,温度一般控制在16-22℃,相对湿度控制在45%-65%,以确保药品质量和设备正常运行。同时,保持不同洁净级别区域之间的压差,一般相邻区域压差应不小于10Pa,防止空气逆流和交叉污染。安装温湿度传感器和压差表,实时监测并记录数据,及时调整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
- 操作人员管理:操作人员是无菌车间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来源,进入车间前,需严格按更衣程序更换无菌工作服、鞋套、帽子、口罩,确保全身包裹严密。操作过程中,尽量减少不必要动作,避免产生过多尘埃和微生物。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微生物知识培训和健康检查,防止患病人员进入车间。
- 工艺用水处理:BFS 系统使用的工艺用水(如注射用水),要严格控制微生物。采用蒸馏法制备注射用水,并在 80℃以上保温储存和循环输送,防止微生物滋生。定期对工艺用水进行微生物检测,如每批检测细菌内毒素,每周检测微生物限度。
三. BFS体系总灭菌处理
1. 设备灭菌
- 湿热灭菌:对于能耐受高温高湿的设备部件,如管道、容器等,可采用湿热灭菌法。常用的设备是高压蒸汽灭菌器,通过高温饱和蒸汽进行灭菌。设定合适的灭菌温度(多为121℃)、压力和时间(多为15-30分钟,根据上一批次药品品种来规定调节使用,有利于节能),确保微生物被杀灭。灭菌前需将设备内的空气排尽,保证蒸汽能够充分接触被灭菌物品。
- 干热灭菌:对于一些耐高温但不宜接触水分的部件,如玻璃器皿、金属工具等,采用干热灭菌法。在干热灭菌箱中,将物品加热到较高温度(如160-180℃)并保持一定时间(如2-4小时),以杀灭微生物和破坏热原。干热灭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温度均匀性和通风情况。
- 化学灭菌:使用化学消毒剂对设备表面进行擦拭或熏蒸灭菌,如奥克泰士消毒剂等。但需注意化学消毒剂的残留问题,使用后要进行充分的清洗和通风,确保无残留。对于BFS系统的一些关键部位,如灌装头,分装头(粉针类药品应用),需要进行消毒剂喷雾控制
2. 生产用具灭菌
- 容器与器具:直接接触药品的容器和器具,如药瓶、胶塞等,需进行严格灭菌。可根据其材质和性质选择合适的灭菌方法,如采取高效的消毒剂奥克泰士等。对于一次性使用的器具,在使用前应检查其包装的完整性和灭菌标识。
- 工器具: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工器具,如镊子、剪刀等,应在每次使用前后进行灭菌处理。可采用湿热灭菌、干热灭菌或化学消毒的方法,确保工器具的无菌状态。
3. 灭菌验证
- 生物指示剂:在灭菌过程中放置生物指示剂,如嗜热脂肪芽孢杆菌孢子悬液或菌片等。灭菌后对生物指示剂进行培养,观察是否有微生物生长,以此判断灭菌效果。生物指示剂的放置位置应具有代表性,覆盖整个灭菌区域(多为隔断链接处)。
- 热分布测试:使用温度传感器对灭菌设备内的温度分布进行测试,确保灭菌过程中各个部位的温度均匀性符合要求。通过热分布测试,可以发现设备可能存在的温度死角,及时调整灭菌参数。
- 灭菌效果评估:定期对灭菌效果进行评估,根据生物指示剂的培养结果、热分布测试数据以及产品的无菌检查结果等,综合判断灭菌工艺的有效性。如果发现灭菌效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纠正措施。可以采取模拟灌装进行实质性验证。
医药企业专用杀孢子剂_20250401101028.jpg
[size=15.0000pt]五. 奥克泰士杀孢子剂优势:
l 符合2025《中国药典》规范,符合新规理念,对BFS系统设备友好,不影响设备精密准确性。
l 无残留、无毒衍生物、对人体健康无害,不影响设备元件、药品API、包材、辅料稳定性。
l 良好的材料兼容性,可以长期规划使用。
l 灭菌效率无差异,其主要成分是过氧化氢与银离子,使用后能够分解为水和氧气,不需要后续冲洗。
l 灭菌效期长,满足生产批次生产时间,确保流程正常进行,进一步保证了生产效率。
针对新规推进,面对BFS微生物,终端灭菌问题,建议采用奥克泰士产品!为生产环境稳定、工作效率、微生物控制保驾护航!我们也将竭诚为您提供专业技术服务:
(1)根据客户需求,指导和协助客户建立和完善BFS系统残留溶剂、微生物检验体系,包括采样计划、预防性消毒程序等工作。
(2)指导和协助客户对实际生产过程中微生物污染进行分析查。
(3)对各类微生物污染问题提供针对性解决方案,指导和协助客户执行方案直至解决微生物污染问题,提供闭合链条式服务。
(4)提供后续管控方案,防范微生物污染的再次发生。
(5)对客户现用消毒产品/方式的验证评估提供技术建议。
(6)根据客户需求,对客户员工进行微生物学和消毒学方面的技术培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5-4-8 18:03:01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5-4-9 09:46:11 | 显示全部楼层
xqliu 发表于 2025-4-8 18:03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不客气,有问题可以留言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8 19:59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