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39689
帖子
主题
积分2149
注册时间2012-7-24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蛋白质溶液中加入SDS和巯基乙醇(二硫苏糖醇,DTT也可)。
SDS主要通过疏水作用与蛋白结合,一定的SDS单体浓度下,大约结合比例为1.4g SDS/1g蛋白(引自PNAS,1970,66,1002-1007,作者是Reynolds),而巯基乙醇使蛋白二硫键还原,有利于蛋白质与SDS的结合,蛋白样品被加热变性能使SDS与蛋白充分结合.
western blot要得以进行,特别是抗体要和目的蛋白结合,一方面要使打开蛋白质的SS键,因为如果SS键不打开,很有可能抗体不能很好的识别特定的位点,就不能结合上去;另一方面还要用SDS-PAGE消除蛋白质分子内的各种非共价键,使蛋白质所带电荷和其分子量成正比,这样才能使蛋白质分离出来。
DTT在电泳中还有一个作用。过量DTT能打开多聚体内的二硫键,使呈各个单体状态,而在loading中去除DTT后,多聚体仍然保持原状态。因此两者对比可以分辨该蛋白是否含有多聚体形式。
SDS-PAGE(SDS变性不连续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分离原理则仅根据蛋白质的分子量的差异,
因为SDS-PAGE的样品处理液是在要跑电泳的样品中假如含有SDS和巯基乙醇(2-ME)或二巯基赤藓醇(DTT),其可以断开半胱氨酸残基之间的二硫键,破坏蛋白质的四级结构,
SDS是一种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即去污剂,它可以断开分子内和分子间的氢键,破坏蛋白质分子的二级及三级结构,并与蛋白质的疏水部分相结合,破坏其折叠结构,电泳样品假如样品缓冲液后,要在沸水中煮3-5分钟使SDS与蛋白质充分结合形成SDS-蛋白质复合物,
SDS-蛋白质复合物在强还原剂巯基乙醇存在时,蛋白质分子内的二硫键被打开而不被氧化,蛋白质也完全变性和解聚,并形成榛状结构,稳定的存在于均一的溶液中,SDS 与蛋白质结合后使SDS-蛋白质复合物上带有大量的负电荷,平均每两个氨基酸残基结合一个SDS分子,这时各种蛋白质分子本身的电荷完全被SDS掩盖,远远超过其原来所带的电荷,从而使蛋白质原来所带的电荷可以忽略不计,消除了不同分子之间原有的电荷差别,其电泳迁移率主要取决于亚基分子质量的大小,这样分离出的谱带也为蛋白质的亚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