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收起左侧

[执业药师考试] 讲故事学中药·第二册113种中药材 连楼看

[复制链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9:19:22 | 显示全部楼层
20.乌梢蛇的故事(附药:蛇蜕)  

2014-09-04 06:52:04|  分类: 讲故事学中药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讲故事学中药
张 健 编著                 
告诉您每一味中药的来历: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DI ER CE   
   讲故事学中药·第二册   
  
20.乌梢蛇的故事(附药:蛇蜕) - 眼科医师张健 -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20.乌梢蛇的故事(附药:蛇蜕)      
一酒厂里有个烧锅炉的小伙子,天长日久,受了湿气。一开始,他头上生癣,后来全身长癞,再后来四肢的关节酸痛、行动艰难,眼看就要全身瘫痪了。酒厂主人觉得小伙子快残废了,就随便给了他几个钱,打发出门。 
     
小伙子十分伤心,一没父母,二没妻子,离开酒厂要投靠谁呢?他想来想去,与其将来冻死、饿死,不如现在挑个好办法寻死。在酒厂里寻死倒也方便,一是可以喝酒醉死,二是可以投进酒缸淹死。 

                                
  天黑以后,小伙子偷偷来到后院,打开一缸陈酒,双手捧起来就喝。他不知喝了多少,直到肚皮发胀,才躺在地上等死。可是,天快亮时,小伙子又醒过来了。他一看没死成,又怕天亮后主人发现,心里一急,索性跳进了酒缸。这时,正巧有人走进后院,猛听扑通一声,就一面高喊著:“快救人!”,一面跑过来拉他。小伙子一心想寻死,无论那人怎么拉他,他也不肯上来。直到又来了许多人,才把他从大酒缸里救出。 
                      
  酒厂主人非常生气,再次把小伙子赶出酒厂。小伙子又被赶出门,只好沿街乞讨。没过多久,他浑身发痒,皮肤慢慢裂开,又慢慢脱掉。几个月后,他像蜕壳的蝉一样,换了一层新皮,而且身上的关节也不疼了。小伙子喜出望外,于是,摔碎讨饭的碗,踩扁讨饭的篮子,又回酒厂来了。 
      
  大伙儿看到都吓了一跳,酒厂主人也不禁一惊,忙问道:“你的病,是怎麽好的?”“还不是因爲喝了你家的酒,又在酒缸里打了个滚儿吗?”  
   
  主人心想:酒能治病?莫非酒缸里有什麽东西?急忙跑到后院找到那缸酒,一打捞,竟捞出一条淹死很久的乌梢蛇。主人如获至宝,就把这缸酒封存起来,当做专治风湿、疥癣的药酒了。 
                   
  后来,人们渐渐传开:乌梢蛇泡酒,有活血、去毒等疗效。从此,人们便都用乌梢蛇泡酒制药了。                        
            
  【药名】乌梢蛇                         
  【别名】乌风蛇,乌蛇、剑脊乌梢、黑花蛇、乌峰蛇、青蛇、黄风蛇、青大将、剑脊蛇、黑乌梢、三棱子。  
  【药性】甘,平。归肝经。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应用】                   
  1.风湿顽痹,麻木拘挛 本品性走窜,能搜风邪,透关节,通经络,常用于风湿痹证,日久不愈者。常配全蝎、天南星、防风等,治风痹,手足麻木拘挛,不能伸举,如乌蛇丸(《圣惠方》);或制酒饮,以治顽痹瘫缓,挛急疼痛,如乌蛇酒(《本草纲目》)。 
                       
  2.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 本品功善祛风,通经活络,故可用治中风口眼?斜,半身不遂,痉挛抽搐,常与全蝎、蜈蚣,天南星等药配伍。 
    
  3.小儿惊风,破伤风,痉挛抽搐 本品能入肝祛风以定惊搐,治小儿急慢惊风,可与麝香、皂荚等同用,如乌蛇散(《卫生家宝》);治破伤风之抽搐痉挛,多与蕲蛇、蜈蚣配伍,如定命散(《圣济总录》)。             
  4.麻风,疥癣 本品善行祛风而能止痒,配白附子、大风子、白芷等,以治麻风,如乌蛇丸(《秘传大麻风方》);配枳壳、荷叶,可治干湿癣证,如三味乌蛇散(《圣济总录》)。                         
  此外,本品又可治瘰疬、恶疮。 
                 
  【用法用量】煎服,6~12g;研末,每次2~3g;或入丸剂、酒浸服。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血虚生风者慎服。 
                 
  【鉴别用药】蕲蛇、金钱白花蛇、乌梢蛇性皆走窜,均能祛风,通络,止痉,凡内外风毒壅滞之证皆宜,尤以善治病久邪深者为其特点。其作用以金钱白花蛇最强,蕲蛇次之,乌梢蛇最弱;且金钱白花蛇与蕲蛇均有毒性偏温燥,而乌梢蛇性平无毒力较缓。
                          
  附药:蛇蜕                           
  蛇蜕为游蛇科动物王锦蛇、红点锦蛇和黑眉锦蛇等多种蛇脱下的皮膜。全国各地均产。全年均可收集,去净泥沙,晾干。性味甘、咸,平。归肝经。功能祛风,定惊,退翳,解毒止痒。适用于惊风癫痫,翳障,喉痹,口疮,痈疽疔毒,瘰疬,皮肤瘙痒,白癜风等。煎汤,1.5~3g;研末,每次0.3~0.6g。外用适量。孕妇忌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9:19:41 | 显示全部楼层
21.木瓜的故事   

2014-09-05 07:27:03|  分类: 讲故事学中药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讲故事学中药
张 健 编著                 
告诉您每一味中药的来历: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DI ER CE   
   讲故事学中药·第二册
   
 21.木瓜的故事  - 眼科医师张健 -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21.木瓜的故事          
   你听说过《杨家将》中那神奇的“降龙木”吗?那可是穆桂英家的镇寨之宝,在古代的故事与现代的影视里,被演化成无与伦比的宝物。你知道这一段神奇的“降龙木”到底是用什么树做的吗?我来告诉你,就是木瓜树。在我国古代,木瓜树栽植于庭院,以作辟邪之用,后被人们演化为具有神奇功能的“降龙木”而出现在诸多的文学作品中。

           
  木瓜,别名木梨,蔷薇科,木瓜属,落叶乔木。单叶互生,叶片椭圆状卵型或椭圆状长圆型。花单生叶腋,后叶开放,花瓣粉红色,状似垂丝海棠。梨果长椭圆型,深黄色。花期4月,果期9~10月。木瓜树生长缓慢,树型、树皮、花果奇特,喜光照充足,耐寒、耐旱,可适应任何土壤栽培。木瓜果香味独特,既可浸酒,又是疗效显著的药材。近年来,木瓜树已成为国内外许多高品位的别墅区与私家花园的首选景观树种,相继成为一些名园的镇园之宝。
     
  有这样一个故事:某人因脚气肿胀不能行走,乘舟返乡时将肿足搁在舟中一布囊上,下船时,竟觉脚气肿胀疼痛大减,遂问舟夫囊中何物?舟夫答曰:“宣木瓜也!”归至家中,遂用布袋装上宣木瓜,将肿胀的足搁之其上,不久病愈。现代药理研究,木瓜含有皂甙、黄酮类、苹果酸、柠檬酸、酒石酸、维生素C、鞣质、果胶等。
               
  又传说宋时,高家边人氏高逑,在京城任太尉。此人不才却很孝母。每年回家探亲,都在高资下船。因江潮涨落,码头泥泞,人马轿夫行走不便。于是高逑便出钱铺了一条路,这条路用青石板铺成,一直铺到高家边。因为是他出资修的,所以就叫“高资街”,高资由此得名。此虽为传说,但宋时高资已是交通枢纽,货物中转重地却是不争的事实。淳熙年间,高资开设馆驿,接待过往使客,供给食宿,提供交通工具,至今高资老街还留有一块块被小车轮磨出深深沟痕的石板,当时商业运输业繁荣可见一斑。如今,在句容市边城镇高家边,有两棵年代久远的的木瓜树,一棵为南宋淳熙十四年(1188)进士光禄大夫右丞相高实在自己的花园中栽植,作自己栓马之用。后风水先生说他家风水不好,缺水。他便在花园里挖了一个水塘,当地人称花园塘。这棵木瓜树,现在就在这个花园塘边上。这棵木瓜树树龄约819年,树高5米多,胸径0.8米,胸围近3米。尽管树心已空,只剩下两块树皮状的枝干,行将枯死样,但生长良好,上部枝繁叶茂,年年开花结果。每年3月底、4月初满树开出粉红色花瓣,状似垂丝海棠样的鲜花,成为当地的一道风景。当地村民传说该树为北宋高逑所栽,实为误传。另一棵木瓜树在距此树不远的十三进(当地人传说高家边乃高逑母亲居住的地方,高逑曾为其母建造金銮殿,有十三进房屋,故有十三进之说),生长在竹林里。这棵木瓜树是一棵完整的树,高约10米,胸围1米多,树龄约在350~400年间。除此而外,句容市境内还有两棵木瓜树,一棵在宝华镇仓头村南陶洼口,另一棵在空青东道村,均为明末清初栽植,树龄约在350~400年间,至今仍开花结果。    
                                  
  【药名】木瓜                          
  【别名】乳瓜、番瓜、光皮木瓜、川木瓜、光木瓜、万寿瓠、文冠木、文官果、土木瓜、楙、木瓜实、铁脚梨、秋木瓜、酸木瓜、皱皮木瓜、宣木瓜。          
  【药性】酸,温。归肝、脾经。          
  【功效】舒筋活络,和胃化湿。 
         
  【应用】                    
  1.湿痹拘挛,腰膝关节酸重疼痛 本品味酸入肝,善舒筋活络,且能去湿除痹,为湿痹筋脉拘挛之要药,亦常用于腰膝关节酸重疼痛。常与乳香、没药、生地黄同用,治筋急项强,不可转侧,如木瓜煎(《普济本事方》)。与羌活、独活、附子配伍,治脚膝疼重,不能远行久立者,如木瓜丹(《传信适用方》)。
 
  2.脚气水肿 本品温通,祛湿舒筋,为脚气浮肿常用药,多配吴茱萸、槟榔、苏叶等,治感受风湿,脚气肿痛不可忍者,如鸡鸣散(《朱氏集验方》)。
 
  3.暑湿吐泻,转筋挛痛 本品温香入脾,能化湿和胃,湿去则中焦得运,泄泻可止;味酸入肝,舒筋活络而缓挛急。治湿浊中焦之腹痛吐泻转筋,偏寒湿者,常配吴茱萸、小茴香、紫苏等,如木瓜汤(《三因方》);偏暑湿者,多配蚕沙、薏苡仁、黄连等,如蚕矢汤(《霍乱论》)。 
             
  此外,本品尚有消食作用,用于消化不良;并能生津止渴,可治津伤口渴。
  【用法用量】煎服,6~9g.                    
  【使用注意】胃酸过多者不宜服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9:20:02 | 显示全部楼层
22.蚕沙的故事   

2014-09-06 06:35:11|  分类: 讲故事学中药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讲故事学中药
张 健 编著                 
告诉您每一味中药的来历: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DI ER CE   
   讲故事学中药·第二册   
 
 22.蚕沙的故事 - 眼科医师张健 -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22.蚕沙的故事 
         
江南有一户山里人,父子俩终年在外省做生意,家里只剩下婆婆和儿媳。婆媳二人经常吵架,吵起架来就没完没了,日子过得别别扭扭。  
 
  有一年夏天,媳妇害了“火眼”,两只眼肿得像一对烂桃儿,眼睫毛被黏住,瞳孔怕光睁不开眼皮,她一天到晚闭着双眼,痛哭流涕。后来时间长了,眼珠外头长了一层白膜,什麽东西也看不清了。 

                        
  媳妇病成这个样子,婆婆却幸灾乐祸,心里想:“老天爷有眼,真是报应……”便对媳妇说:“孩子,这回该用上我啦,要不要请个医生开点药啊?”媳妇听出婆婆的话很不是滋味,但怕两眼会瞎,只好恳求说:“妈,你就发发慈悲,请医生来给我看看病吧!”  

                       
  婆婆请来一位医生,医生开了药方;可是,她并没去抓药,心里诅咒着媳妇说:“平日你对我心似辣椒,嘴如快刀,才不给你买药呢!你等着吃屎吧!” 

  婆婆撕了药方,从山坡上捡了点兔子屎,从山洞里掏了点蝙蝠粪。回到家后,又从蚕铺上弄了些蚕屎。这样,她把三种粪便掺在一起,用水煎了一些,剩下的包成一包包,“药”煎好了,婆婆端给媳妇,说:“快喝吧!”媳妇把药喝完,觉得很不是味儿,就问:“妈,这是什麽药啊,怎麽没一点儿药味儿?” 
   
  婆婆骗她说:“那里边有味好药,叫‘夜明砂’,专治眼病。医生说,喝了这药,眼睛不但能好,就是到了黑夜,也能像白天一样看东西。”  
     
  媳妇心里纳闷着:婆婆怎麽突然对自己好起来了呢?又问:“里面还有什麽?”“还有……”婆婆想了一会儿说:“还有一味‘望月砂’,连吃几剂,你就能看清月亮里的树影和仙女。”  
                    
  媳妇半信半疑地吃了几天药,没想到眼睛竟能慢慢睁开,而且还可看见东西。有一天,婆婆没在屋里,她看见柜子上头有个纸包,打开一闻,跟自己吃的药味一样;仔细看看,原来是蚕屎、兔子屎和蝙蝠粪。媳妇气得咬牙切齿说道:“好啊,原来这狠毒的老婆子想害我死呀!幸亏老天有眼!”她偷偷把纸包藏起来,想等公公、丈夫回家后,再跟婆婆算帐。                

  说来也巧,媳妇刚好,婆婆也得了同样的眼病,而且比媳妇还严重。媳妇也学婆婆,假惺惺地请来医生,却用纸包里剩的三样粪便当药,煎了端给婆婆。她心里想:“你也有今天哪!这叫一报还一报。” 
            
  婆婆天天喝这“药”,几天后,双眼肿也消了。一天,她发现盛药的碗底上有蚕屎,忍不住动了肝火,把碗一摔,恶狠狠的骂媳妇:“好大的胆子,你竟敢给我喝这个!幸亏我福大命大,不然还不让你给整死啦!等你男人回来有你好看的!” 

  过了些日子,出门做生意的爷儿俩回家了,婆婆、媳妇争着告状。生意人脑筋动的快,爷儿俩听后心想:莫非这三种粪便能清火解毒、治眼病?要不,婆媳俩的火眼哪能全给治好了呢?  
                   
  这年夏秋之间,害火眼的人特别多,父子俩就把三种粪便当药送人,结果还真治好了不少患者的病。从此,婆媳俩也不吵架了,一家四口就用兔屎、蚕屎、蝙蝠屎合制“丸”、“散”,改行卖眼药,开了家江南最大的“眼药铺”。     
                                   
  【药名】蚕沙                           
  【别名】晚蚕沙、马鸣肝、晚蚕矢、二蚕沙、原蚕屎、蚕砂、原蚕沙、蚕屎。                
  【药性】甘、辛,温。归肝、脾、胃经。      
  【功效】祛风湿,和胃化湿。
           
  【应用】                    
  1.风湿痹证 本品辛甘发散,可以祛风,温燥而通,又善除湿舒筋,作用缓和,可用于各种痹证。《千金方》单用蒸热,更熨患处,以治风湿痹痛,肢体不遂者;若与羌活、独活、威灵仙等同用,可治风湿寒痹;与防己、薏苡仁、栀子等配伍,可治风湿热痹,肢节烦疼,如宣痹汤(《温病条辨》)。 
     
  2.吐泻转筋 本品入脾胃,能和胃化湿,湿去则泄泻可止、筋脉可舒。治湿浊中阻而致的腹痛吐泻转筋,常配木瓜、吴茱萸、薏苡仁等,如蚕矢汤(《霍乱论》)。 
                             
  3.风疹、湿疹瘙痒 本品善祛风湿,止痒,可单用煎汤外洗,或与白鲜皮、地肤子、蝉蜕等同用。                        
  【用法用量】煎服,5~15g;宜布包入煎。外用,适量。 
      
  【鉴别用药】蚕沙与木瓜均能祛风湿、和胃化湿,以治湿痹拘挛及湿阻中焦之吐泻转筋。但蚕沙作用较缓,又善祛风,故凡风湿痹痛,不论风重、湿重均可应用;木瓜善舒筋活络,长于治筋脉拘挛,除常用于湿阻中焦吐泻转筋外,也可用于血虚肝旺,筋脉失养,挛急疼痛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9:20:23 | 显示全部楼层
23.伸筋草的故事    

2014-09-07 07:08:01|  分类: 讲故事学中药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讲故事学中药
张 健 编著                 
告诉您每一味中药的来历: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DI ER CE   
   讲故事学中药·第二册   
 
  23.伸筋草的故事  - 眼科医师张健 -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23.伸筋草的故事         
  宋朝时期,有个名叫李东杰的官员。由于秉性刚正不阿,为官清廉,得罪了不少朝中大臣,被贬派到一个偏远小县城当县令。      
   
  这个小县城,由于地处偏僻山区,无人愿意来此为官,即便来当官也是走马观花,不会超过一年便会调走。李东杰来到县衙,看到衙门破旧不堪,值班的衙役也是无所事事,赌博聊天,积累的案宗有数米之高。                    

  李东杰上任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治衙役,颁布了严厉的政令,要求各级官员恪尽职守,严厉打击玩忽职守的官员。此外,他还将积累的案宗重新开堂审理,将以前的冤假错案一一平反,得到了当地百姓的赞扬。此后,县里的治安环境大为好转,百姓安居乐业,商业也逐渐繁荣起来。 
            
  这年夏天,由于大旱,县里的粮食产量大减,大量的难民外出乞讨,县里的治安环境随之恶化。李东杰看到这些心急如焚,他便向朝廷上书要求减免当年的赋税,并开仓放粮以赈济灾民。是年冬天又逢大雨雪,百姓的生活再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李东杰不断听到有百姓饿死冻死的报告。 
         
  为了让百姓饿死冻死的悲剧不再发生,李东杰亲自带领各级官员将粮食和柴草送到每家每户,帮助百姓渡过这个难捱的冬季。李东杰所在的县城属于山区,于是他要翻山越岭去送粮食和柴草,有时候还必须涉水才行。由于长期的劳累和严寒的侵袭,李东杰患有严重的风湿病,但是他为了不影响工作,每次都是忍着病痛去给百姓送东西。一次在送粮食的途中,李东杰的风湿病又犯了,双腿疼痛难忍,无法伸直行走,于是众人将他抬起去找大夫。 
         
  大夫看到李东杰的病情后说道:“李大人,由于您的病拖延得太久,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医治,以后恐怕难以行走了,老朽也是无能为力啊。”    
 
  百姓看到李大人为了他们如此操劳,以致双腿不能再行走了,便纷纷落泪。就在这时,有个老药农走上前来说道:“大人的腿是为了我们这些穷苦百姓才这样的,老夫世代在这个山里采药,我知道有一种药或许可以治疗大人的腿疾,不妨试试。”说完便从背篓里拿出一把草药出来,煎水给李东杰喝,李东杰喝完后觉得腿痛好了很多,经过几天的治疗,李东杰的腿痛好了,也能下床走路了。

  李东杰觉得很好奇,便问这个草药叫什么名字。老药农说这个草他们当地人都叫它山猫儿,李东杰觉得这个名字不好听,也不能说明这个药的特性,于是,便为它取名为叫“伸筋草”,既好听又反映这个药能够治疗风湿。       
                                  
  【药名】伸筋草                          
  【别名】石松、过山龙、宽筋藤、火炭葛、金毛狮子草、金腰带、狮子草、狮子毛草、立筋草、舒筋草、铺筋草、抽筋草、分筋草、过筋草、地棚窝草、筋骨草、绿毛伸筋、小伸筋、凤尾伸筋、蜈蚣藤、大地毛公、缠身龙、猫藤草、通伸草、山猫儿、老虎垫坐、盘龙草、烂腰蛇、宽筋草、穿山龙。  
  【药性】微苦、辛,温。归肝、脾、肾经。              
  【功效】祛风湿,舒筋活络。 
                   
  【应用】                             
  1.风寒湿痹,关节酸痛,屈伸不利 本品辛散、苦燥、温通,能祛风湿,入肝尤善通经络。治风寒湿痹,关节酸痛,屈伸不利,可与羌活、独活、桂枝、白芍等配伍;若肢体软弱,肌肤麻木,与松节、寻骨风、威灵仙等同用。 
  
  2.跌打损伤 本品辛能行散以舒筋活络,消肿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多配苏木、土鳖虫、红花、桃仁等活血通络药,内服外洗均可。     
  【用法用量】煎服,3~12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9:20:42 | 显示全部楼层
24.油松节的故事(附药:松花粉)   

2014-09-08 04:37:47|  分类: 讲故事学中药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讲故事学中药
张 健 编著                 
告诉您每一味中药的来历: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DI ER CE   
   讲故事学中药·第二册   
  
24.油松节的故事(附药:松花粉)  - 眼科医师张健 -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24.油松节的故事(附药:松花粉)
      
  庐山上有一片很大的松树林,林中松树甚是粗壮高大,枝繁叶茂。相传在东汉时期,林中有棵松树,高达十数丈,树干需要3个成年人才能抱得下,被当地人称为“树王”。在这棵树王下面住着一位道士,虽然已经有六十多岁了,但是仍然头发乌黑,面色红润,四肢矫健,看上去仿如三十来岁的年轻人。
               
  这位道士经常在庐山周边宣扬道家思想,并为周边百姓无偿看病,宣讲养生之道。经常有人询问他,如今已经六十多岁了,为何还能如此年轻。 
   
  他答道:“老夫年轻时与师傅四处讲道,风餐露宿,居无定所,三十年前布道至此,身患重疾,四肢疼痛,无法行走,几乎殒命。我师徒二人困于山中这片松林之中,以松子充饥,以燃烧松枝取暖,师傅用松枝上的结节煮水喂我喝,我的病竟渐渐的痊愈了。师傅曾对我说松节能治疗风湿痹痛,此后我师徒二人便在松林中结庐而居。由于山高林密,雾气重,久居于此容易患风湿痹痛等病,因此我们师徒二人便常年食用松子,并且用松节煮水喝,至此身无大碍,而且越发显得年轻。我师傅一直活到百岁才仙逝而去,就得益于此。”  
   
  松树一身都是宝,松节具有祛风燥湿,止痛的功效,能够治疗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脚痹痿软,跌打伤痛等病。松子具有祛风湿,润五脏,充饥,逐风痹寒气,被体虚,滋润皮肤的功效,能够治疗骨关节风湿、头眩等病,久服还能够轻身延年不老;另外还具有润肺功能,治燥结咳嗽的功效。         
                                  
  【药名】油松节。                        
  【别名】松节、黄松木节、松郎头。       
  【药性】苦、辛,温。归肝、肾经。       
  【功效】祛风湿,通络止痛。 
         
  【应用】                   
  1.风寒湿痹,历节风痛,转筋挛急 本品辛散苦燥温通,能祛风湿,通经络而止痛,入肝肾而善祛筋骨间风湿,性偏温燥,尤宜于寒湿偏盛之风湿痹证。治风湿痹痛,历节风痛,转筋挛急,可单用酿酒服,如松节酒(《圣惠方》),或与羌活、独活、川芎等活血通络药同用。 
      
  2.跌打损伤 本品能通经络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与童便、醋同炒为末服,如松节散(《圣惠方》);亦常配伍乳香、没药、桃仁、红花等活血止痛药;若皮肤未破者,可酒浸擦患处。                 
  【用法用量】煎服,9~15g。外用,适量。
             
  【使用注意】阴虚血燥者慎服。                   
                                   
  附药:松花粉                          
  松花粉为松科植物马尾松、油菜松或同属植物的干燥花粉。性味甘,温;归肝、脾经。功能收敛止血,燥湿敛疮。适用于外伤出血,湿疹,黄水疮,皮肤糜烂,脓水淋漓。外用适量,撒敷患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9:21:09 | 显示全部楼层
25.海风藤的故事   

2014-09-09 07:17:58|  分类: 讲故事学中药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讲故事学中药
张 健 编著                 
告诉您每一味中药的来历: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DI ER CE   
   讲故事学中药·第二册   
 
 25.海风藤的故事  - 眼科医师张健 -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25.海风藤的故事         
  相传在宋太祖时期,南海之滨有个小县城,县里有个朱姓大户。朱家是方圆百里的首富,也是远近闻名的善人,经常收留那些无家可归者和逃难者。  
   
  朱老爷有三个儿子,老来又得一女,更是爱护有加,全家都视为掌上明珠。朱小姐长得漂亮,心地又善良,经常为那些无家可归者和逃难者施舍粮食和药品。一次朱小姐外出游玩时遇到大风雨,回来时被大雨淋了个透。次日,朱小姐便发热,双腿膝盖疼痛,不能下地。这下可急坏了朱老爷全家,遍请全县名医,竟无一人能治。情急之下,朱老爷便在全县张榜,邀请能人志士为朱小姐治病。榜文如下:“家有小女,近日外出,被雨淋湿,卧床不起,若有能治愈者,愿赏银百两以叩谢之。” 
                
  榜文张贴出去三天,前来应诊者,不下数十人,均不能治愈。正当全家焦虑万分之时,朱家收留的逃难的人中有一个衣衫褴褛的年轻人来到大堂,说道:“朱老爷,小人姓张,世代以打渔为生,前段时间由于大风,渔船被风给吹翻了,家也被大水给淹了,没有了活路才出来讨口饭吃。我们渔民经常出海,长期风吹雨打的,大部分渔民都有腿痛的毛病,我们当地人就会去后山采这样一种草藤回来煮水喝,喝完之后,腿就不疼了。”说话时,小伙子就从背篓里拿出一捆草藤交到朱老爷手里。    
                        
  朱老爷看到手里的其貌不扬的草藤,心里不禁充满了疑问:我请了那么多的名医,吃了那么多药都没有治好,难道就吃你这一味药就能治好?朱老爷虽然心里充满了疑问,但是也不好意思当面拒绝,就应付道:“这位小哥,真是谢谢你了,我这就让下人把这药煮水给小女喝,你先回去歇息吧。”于是,朱老爷便将小伙子送出了朱府,随手将那草藤丢在了自家院子的花坛里,吩咐下人去熬之前那些医生开的药。 
 
  第三天,小伙子又来到朱府询问朱小姐的病情,被告知小姐的病情不但没有好转,反而还加重了。小伙子心里默默思量着,觉得不应该是这样,像朱小姐这样的情况,在他们那里是很普遍的,一般吃上2天他挖的草藤都会好的,怎么这次朱小姐吃了就不管用呢?这时,小伙子看到花坛里是他挖的草藤,便明白了原因。于是便对朱老爷说:“朱老爷,您是不是没有把我给您的草藤煮水给朱小姐喝啊!”  
                            
  “没呀,我都吩咐下人煮水给小女喝了,但是就是不见好。”朱老爷答道。

  “那,那是什么呢?”小伙子指着花坛中他挖的草藤说道。 
     
  这时,朱老爷知道事情瞒不下去了,就说出了事情的原委。
      
  小伙子听完后,并没有生气,而是主动地把那些丢在花坛里的草藤拿起来,到厨房用药罐熬了起来。半个时辰之后,小伙子端着还在冒着热气的药汤来到小姐的房前,让丫鬟喂给小姐喝了下去。
                 
  说来也奇怪,朱小姐喝下药汤后不久,就觉得腿痛明显好了很多,热也退了下去。朱老爷闻此,欣喜若狂,再三向小伙子道歉,并当即给小伙子一百两白银,被小伙子婉言谢绝了。 
                       
  在场的医生看到这个草藤竟有如此神奇的功效,便不禁问起小伙子这药叫什么名字。                              
  小伙子说:“这草藤生长在海边,常年被海风吹打,我们当地人都叫它海风藤,用它来治疗腿痛效果很好。”   

                 
  小伙子接着说道“朱老爷,您是远近闻名的大善人,对我们这些无家可归和逃难的人都这样好,我怎么能拿您的钱呢。我只希望朱老爷能用这些银两,多盖些粥铺,多建些避难所,这样的话像我这样的人就能少受些苦。” 
     
  朱老爷见这个小伙子心地这么善良,而且不贪财,便心生惜才之心,说道:“小伙子,老夫遂了你的这个心愿,但我有个小小的请求,不知你能不能答应?”

  “朱老爷请讲,只要是小人能做的,定当全力为之。”  
       
  “好,老夫希望你能留在府上,帮我盖那些粥铺和避难所并帮我打点,不知你意下如何?”                          

  小伙子闻此,想到能帮到更多像他这样的人,便欣然接受了朱老爷的邀请。此后,小伙子不仅为那些难民施粥,还免费为他们提供药材,帮助难民建立新家园,并雇佣这些难民到他们的粥铺里工作,让这些难民和无家可归者都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因此,小伙子在当地也成为很有名气和威望的人了。朱小姐见小伙子心地如此善良,便心生爱意,朱老爷明白女儿的心意,便将朱小姐许配给了他。从此,他们俩过着幸福的生活。                    
                                  
  【药名】海风藤                         
  【别名】满坑香、老藤、大风藤、岩胡椒、爬岩香、风藤。                    
  【药性】辛、苦,微温。归肝经。      
  【功效】祛风湿,通络止痛。 
       
  【应用】                            
  1.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 本品辛散、苦燥、温通,功能祛风湿,通经络,止痹痛,为治风寒湿痹,肢节疼痛,筋脉拘挛,屈伸不利的常用药,每与羌活、独活、桂心、当归等配伍,如蠲痹汤(《医学心悟》)。亦可入膏药方中外用。  
                       
  2.跌打损伤 本品能通络止痛,治跌打损伤,瘀肿疼痛,可与三七、地鳖虫、红花等配伍。                          
  【用法用量】煎服,6~12g。外用,适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9:21:28 | 显示全部楼层
26.青风藤的故事  

2014-09-10 06:13:56|  分类: 讲故事学中药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讲故事学中药
张 健 编著                 
告诉您每一味中药的来历: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DI ER CE   
   讲故事学中药·第二册   
 
 26.青风藤的故事 - 眼科医师张健 -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26.青风藤的故事  
        
  朱元璋大败陈友谅于湖口后,逐步消灭了其他的地方割据势力,统一中国,建立了明王朝。此时的明朝百废待兴,百姓的生活也过得十分艰难。  
     
  江东有个叫刘达的年轻医生,虽然年纪轻轻,但是学医已经有十余年的时间。他天资聪慧,又勤奋好学,学医十余年,熟读经典,精于临床,在当地已小有名气。
                   
  由于常年的战乱,百姓四处流离,居无定所,食不果腹,衣不蔽体,很多百姓都患上了风湿等疾病,四肢疼痛难忍。但因药品昂贵,百姓无钱看病,只能拖着,导致病情越拖越严重,最后卧床不起,丧失劳动力。 
          
  刘达看到百姓正遭受如此痛苦,心急如焚,发誓要将百姓的疾患治好。于是,他常常免费给这些百姓治病,但由于病患太多,没几日他家里的存药已全部用完。他只好四处购买治疗风湿的药材,那些药品商也趁机哄抬药价,药材价格节节攀升。为了购买足够的药材,刘达已是家徒四壁,妻儿也都跑到岳父家借住。即便是这样,还是有很多百姓没有药物治疗,病情一步一步地在恶化。 
     
  正当刘达犯难时,看到自家的墙壁和门前的树上攀爬着许多的草藤,刘达想起古医籍中有“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的记载。于是他想,这种草藤是不是也能用来治疗风湿腿痛等疾患呢?他尝了一小节这种草藤,有点苦苦的味道。秉着谨慎的态度,他不敢随便给病人使用,但是前来找他就诊的病人越来越多。正在他进退两难的时候,有病人看出了他的忧虑,便对他说:“刘大夫,你为了我们这些素不相识的人弄得家徒四壁,有你这份心意,即使治不好我们的病,我们也没有半句怨言。如果你觉得这个草藤能治好我们的病,你就大胆地用吧,我们相信你。”                    
  听到患者这些话,刘达心里暖暖的,觉得之前所受的再多苦难也都值得了。于是,刘达便将这个草藤煎水给那些患者喝,那些患者风湿的症状竟慢慢地好了。刘达欣喜若狂,因为这种草藤在野外到处都是,百姓可以自己采摘这些草藤煮水喝来治疗风湿,既不用花钱,效果又好,他就不用为那些百姓没钱看病而犯愁了。

  由于这种草藤能够消除风湿病,于是百姓都管这种草藤叫做清风藤,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青风藤。                                        
  【药名】青风藤                         
  【别名】青藤、寻风藤、清风藤、滇防己、大青木香、青防己、青藤碱。              
  【药性】苦、辛,平。归肝、脾经。      
  【功效】祛风湿,通经络,利小便。 
     
  【应用】                            
  1.风湿痹痛,关节肿胀,麻木不仁,皮肤瘙痒 本品辛散苦燥,有较强的祛风湿,通经络作用。治风湿痹痛,关节肿胀,或风湿麻木,单用即有效;亦常与防己配伍,加酒煮饮(《普济方》);或与红藤、防风、桂枝等同用;肩臂痛可配姜黄、羌活等;腰膝痛可配伍独活、牛膝等。治风湿浸淫,皮肤病瘙痒,可与苦参、白鲜皮、防风等药配伍。                     
  2.水肿,脚气肿痛 本品既通经络又能利小便。用于水肿,亦可与白术等同用;治脚气湿肿,宜随证配伍吴茱萸、木瓜等。             
  此外,本品尚可用于胃痛、皮肤瘙痒。
                
  【用法用量】煎服,6~12g。外用,适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9:21:49 | 显示全部楼层
27.丁公藤的故事   

2014-09-11 05:41:36|  分类: 讲故事学中药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讲故事学中药
张 健 编著                 
告诉您每一味中药的来历: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DI ER CE   
   讲故事学中药·第二册   
 
27.丁公藤的故事  - 眼科医师张健 -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27.丁公藤的故事 
         
  明朝时,雁门有个叫解叔谦的人,事母至孝,母患瘫痪多年,精心施治,久不嫌烦。但经多医,母病无起色。

  一天深夜,他沐浴焚香,跪于庭院,求神赐方。忽然空中飞过一鸟,叫着:“丁公藤,丁公藤。”解叔谦喜出望外,次日,他便去药肆求购,可无丁公藤可售,又遍访名医药叟,皆不识此药。一位老人告诉他,去宜都山寻找,或许可得。

   
  解叔谦携带干粮,远上宜都山寻觅,三日无获。第四日,在山中遇一老翁伐木,树上一藤,角叶如丁,其绕如蛇,便拜问老翁可识丁公藤。老叟停斧笑指树上青藤道:“我即丁公,种藤于此。取藤五斤,切段煎汁过滤,同曲米酿酒饮便可。”                                

  解叔谦大喜,回家依法制备,老母服后很快痊愈。后来,解将余下丁公藤荐赠乡人,治愈多个病人。 
 

  现代药理实验,小鼠腹腔注射丁公藤提取剂(绒毛胡椒针剂),20分钟后出现显著镇痛效果,可持续90分钟。丁公藤注射液(每支2毫升含生药5g)用于临床,每次2~4毫升,每日1~2次肌肉注射,治急慢性风湿性关节炎、坐骨神经痛、腰肌劳损、肥大性腰椎炎、外伤性关节炎,均有良好镇痛作用。     
                                   
  【药名】丁公藤                          
  【别名】震龙根、蒸龙草、莽草、水莽子、水莽兜、黄藤、大茶叶、水莽、黄藤草、红柴根、菜虫药、断肠草、黄藤根、黄药、水脑子根、南蛇根、三棱花、早禾花、红紫根、黄腊藤、水莽草、红药、山砒霜、黄藤木。                               
  【药性】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经。             
  【功效】祛风湿,消肿止痛。
                    
  【应用】                             
  1.风湿痹痛,半身不遂 本品辛散温通,尤长于发散,善祛风湿,消肿止痛。治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可单用酒水各半煎服;或与桂枝、麻黄、当归等制成酒剂,以治风寒湿痹,手足麻木,腰腿酸痛,如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中国药典·一部》);或配桂枝、羌活、乳香等,如丁公藤风湿药酒(《中国药物大全》)。

  2.跌打肿痛 本品有良好的消肿止痛之功,冯了性风湿跌打药酒、丁公藤风湿药酒,除治风寒湿痹外,亦常用于跌打损伤,瘀肿疼痛。  
     
  【用法用量】煎服,3~6g;或配制酒剂,内服或外搽。 
       
  【使用注意】本品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慎用,孕妇忌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9:22:13 | 显示全部楼层
28.昆明山海棠的故事   

2014-09-12 03:13:55|  分类: 讲故事学中药 |  标签:讲故事学中药   |举报|字号 订阅
讲故事学中药
张 健 编著                 
告诉您每一味中药的来历:           
                           
    JIANG GU SHI XUE ZHONG YAO·DI ER CE   
   讲故事学中药·第二册   
 
28.昆明山海棠的故事  - 眼科医师张健 - 眼科医师张健的博客
                           
          28.昆明山海棠的故事        
  每到阳春三月,海棠花开了。初开时有如胭脂点点,开成后则渐成缬晕明霞,花落时又像素妆淡粉。加以叶茂枝柔作映衬,确实娇妍动人。海棠的花朵较小,但繁花累累、重葩叠萼,一时间花团锦簇,一树千花,引人入胜,令人陶醉。一到这个时节,那云南昆明园的垂丝海棠和北京颐和园乐寿堂院内的西府海棠,总是吸引着无数游人,使人在烂漫如霞的花海中流连忘返。  
                
  海棠属蔷蔽科苹果属,是优美的观赏植物,原产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由于它适应性强,植于庭前、路边、池畔、盆中皆可,故历来为世人所喜爱,而南宋诗人陆(游)放翁更是爱得入迷,他认为海棠之美连扬州牡丹也比不上。其云:“若使海棠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他在赏海棠花时,其兴致之高、之狂,也可算入痴迷者之列了,“衰翁不减少年狂,走马直与飞蝶竞”;“为爱名花抵死狂,只愁风日损红妆”。有时竟然赏花至深夜仍不愿归去,“贪看不辞持夜烛,倚狂直欲擅春风。”此诗人对花的痴迷也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地步了。 

  海棠花在花蕾期为深红色,开花后是淡红色。金代诗人元好问有《赋未开海棠》诗二首。其一是:“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爱惜芳心莫轻吐,且教桃李闹春风。”看来未开时韵致更佳。  
             
  海棠虽红嫩娇妍,但缺少香味。不过,据说海棠原是有天香的,后来不知什么原因就没有了。也有人举证说古昌州和四川一些地方的海棠仍有香味,据说是偷偷放香的。 
         
  究其原因,原来是这么回事: 说是在玉帝的御花园里有个花神叫玉女,因为嫦娥温柔漂亮,玉女与嫦娥就成了好朋友,并经常到广寒宫去玩。有一次,玉女看见广寒宫里新种了十盆奇花。那是一种从未见过的仙花,小花数朵簇生成伞形,甚是奇巧可爱。花蕾是红色的,花朵儿却是娇羞的淡红色,花枝上还结着果实,长长的椭圆形、黄黄的颜色。花儿和果儿都散发出浓郁的香味,实在逗人喜爱。玉女想到玉帝的御花园中什么花儿都有,唯独没有这种花。因此请求嫦娥姐姐送她一盆,好拿回去栽种在御花园里。但是嫦娥却摇摇头说,这是王母娘娘的花,是如来佛特意为庆贺王母娘娘的寿辰,派人从天竺国送到广寒宫来的。因为这花耐寒,所以才种在广寒宫中。玉女连连请求,只说广寒宫中花儿这么多,少一盆也没什么关系,王母娘娘也发现不了的。嫦娥经不住玉女这么“姐姐长”“姐姐短”的直央求,就答应了。

                           
  玉女好不容易说服了嫦娥,得到了这盆馨香迷人的奇花,高兴地捧起花盆就往外走,边走边说:“谢谢!谢谢!”不想刚刚走到广寒宫门口,迎头就碰上了王母娘娘,她见玉女手捧着天竺国送来的仙花,嘴里直道谢,便明白嫦娥一定私下将她的花儿拿去送人,因而怒气冲天地训斥嫦娥胆大妄为。她夺过玉兔的石杵,将玉女和她手中的那盆花儿一起打下了凡间。               

  这盆花正巧落在一个靠种花为生计的老汉的花园中,老汉有个女儿叫海棠,姑娘的面貌也像花儿一样美丽。老汉见一盆花从天而降,种花人自然是爱花惜花,便连忙伸手去接,怕有闪失,又忙叫女儿过来帮一把,口中连叫:“海棠、海棠!”海棠姑娘听见了,急急地跑过来,看见爹爹手里捧着一盆花儿,连叫“海棠”。便高兴地问:“爹爹,这美丽的花儿也叫海棠吗?”老汉接住了这盆花,只见是一种从未见过的叫不上名儿来的花,听见女儿这么一说,觉得这花儿的确和女儿一样美,就干脆将错就错叫它“海棠花”了。 

             
  只是海棠花儿虽被爱花的老汉接住了,并且从此培植在人间,但它的香魂却随风飘去了。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传说海棠花原有天香,如今却没有了香味的缘由。

  由于海棠在我国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所以栽培品种较多。目前我国约有二十多个品种,多数是观赏类的,其中尤以西府海棠和垂丝海棠最为著名。 
  
  西府海棠,枝干直立多节,花形较大而花色偏红。据说是因晋朝时生长在西府(今安徽省内)而得名。颐和园乐寿堂内的海棠就是这个品种,它原植于北京西直门外将乐寺中。由于娇艳俏丽,每逢四月花期,游人络绎不绝。慈禧太后听说后便命人把它移植到颐和园内,似美人被深锁宫宛,直到清王朝被推翻以后才得以与一般游人见面。                          
  另外,贴梗海棠、木瓜海棠也是观赏花卉。 
            
  贴梗海棠又名铁角海棠、贴梗木瓜。与西府海棠同科不同属,因花形似海棠、花梗极短,几乎贴在枝干上而因此得名。成熟的果实为卵球形、黄绿色、有芳香,称“皱皮木瓜”。味酸微涩,有舒筋活络、和胃化湿的功效。《诗经·卫风》中所描写的木桃,即贴梗海棠。 
                    
  木爪海棠的花冠砖红色,宜作盆栽观赏。它的果实就是海棠梨,又名木瓜。果实卵形金黄色,有浓香。并富含大量的有机酸、如苹果酸、柠檬酸及维生素C等。可以泡酒,治风湿、腰痛等病症。 
                
  今天,野生的海棠花已不易看到。但在祖国的大花园里,到处都可以见到人工栽培的娇艳迷人的海棠花。                     
                                  
  【药名】昆明山海棠                        
  【别名】火把花、断肠草、紫金皮、紫金藤、雷公藤、掉毛草、胖关藤、红毛山藤。            
  【药性】苦、辛,微温;有大毒。归肝、脾、肾经。
  【功效】祛风除湿,祛瘀通络,续筋接骨。  
 
  【应用】                             
  1.风湿痹证 本品辛散苦燥温通,能“行十二经络”,善祛风湿,通经络而止痛,为治风寒湿痹日久关节肿痛麻痹之良药。单用酒浸、煎服或与鸡血藤等配伍。《滇南本草》与当归、川牛膝、羌活、木瓜配伍酒浸,治筋骨疼痛,瘫痪痿软。                                 

  2.跌打损伤,骨折 本品辛能行散,善祛瘀通络,消肿止痛,续筋接骨,治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可单用外敷,亦可与天南星、半夏、川芎等配伍,如紫金皮散(《证治准绳》);或与芙蓉叶、生地黄同用,如紫金膏(《证治准绳》)。 
  此外,本品尚有止血、解毒杀虫作用,用于产后出血过多、癌肿、顽癣等。
 
  【用法用量】煎服,根6~15g,茎枝20~30g,宜先煎。或酒浸服。外用,适量,研末敷,或煎水涂,或鲜品捣敷。                 
  【使用注意】孕妇及体弱者忌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9:23:4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9:23:5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9: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9:24:02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4-9-12 19:24:0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9-12 21:28:10 | 显示全部楼层
占山为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9-12 21:28:59 | 显示全部楼层
建议打个包,全部一起上传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4-9-12 22:35:59 | 显示全部楼层
辛苦了。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9-13 06:58:0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soso_e16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14 15:15:28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谢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1-26 16:21:11 | 显示全部楼层
能不能弄个pdf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31 02:09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