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505|回复: 2
收起左侧

【158中药材鉴别】巴戟天鉴别

[复制链接]
宗师
发表于 2014-12-5 18:32: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巴戟天鉴别
本品为较常用中药。商品为茜草科植物巴戟天的根。

历史
巴戟天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惟考证其植物来源,近代学者之说颇多,意见不一。但均肯定非现代所使用的品种。1958年,侯宽昭教授通过对当时市售商品巴戟天的调查并追查其原植物,认为是茜草科的一个新种及其变种,订名为 Morinda officinalis How 和 var.hirsuta,据近年的调查和采集,也证实了上述结论。至于古代巴戟天与现代巴戟天之间的变更原因及过程,尚待进一步考证




巴戟天 别名:鸡肠风(广东、广西),鸡眼藤黑藤钻糠藤三角藤(广西),猫肠筋兔儿肠(福建)。
Morinda officinalis How茜草科Rubiaceae
[/url]藤状灌木。根肉质肥厚,圆柱形,不规则地断续膨大,呈念株状。小枝幼时被短粗毛,后变粗糙。 叶对生,叶柄长 4~8mm,叶片长圆形,长 6~10cm,宽 2.5~4.5cm,先端急尖或短渐尖,基部钝或圆,上面被稀疏糙伏毛或变无毛,下面沿中脉被粗短毛,脉腋内有短束毛。花序头状,3 至数个伞形排列于枝端;总花梗长 3~10mm,被污黄色短粗行;头伏花序有花 2~10朵; 萼高 2~3mm,萼詹截平或浅裂,裂片三角形,不等大;花冠白色,肉质,长可达7mm,裂片 4⑶,长椭圆形,内变; 雄蕊4;子房长约1.5mm,花柱长约 0.6mm, 2深裂。 核果近球形,直径6~11mm,熟时红色。小核有种子4粒,近卵形或倒卵形,背部隆起、侧面平坦,被白色短绒毛。花期4~7月,果期6~11月。
野生于山谷、 溪边或山地疏林下疏松而肥沃的壤土或粘壤土, 引种栽培已逐渐推广。
分布于福建南部、广东及广西等省区。
采制
野生巴戟天全年均可采收,以秋冬采收较好。栽培巴戟天一般5~7年后才可采收,但有些地方对巴戟天追肥料,种植2~3年即可采收。挖取根部,洗净泥土,除去须根,在阳光下晒至六、七成干,轻轻捶扁,将粗条者切成9~13cm长的段,中细条者切成6~10cm长的段,晒干。
炮制:将巴戟天除去杂质,洗净泥土;另取甘草(巴戟天每100kg用甘草6.4kg )捣碎,置锅内熬煮,煮透后,将甘草渣滓捞出去掉,再将巴戟天倒入锅中稍煮,至肉松软能抽掉木心时立即取出(如浸煮时间过久,木心膨胀,反不易抽出),趁热去木心,切片晒干。
产销
巴戟天Radix Morindae officinalis主产于广东高要、德庆及广西苍梧等地区,两广的其他一些地区及福建南部诸县亦产。栽培或野生。销全国并有出口。
化学成份
根皮含植物甾醇、微量蒽醌类及多量糖类。

功效
味甘辛,性微温。有壮阳补肾,强筋骨,祛风湿功能。用于男子阳痿、女子子宫寒冷不孕、少腹冷痛、风寒湿痹、腰膝酸痛、脚气等症。用量3~10g。







性状鉴别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1/PART57/PD02.JPG]根呈扁圆柱形或圆柱形,略弯曲, 长度不等,直径1~2cm。表面灰黄色或灰黄棕色,有的微带紫色,具纵皱及深陷的横纹,有的呈缢缩状或皮部横向断离而露出木部,形如鸡肠(故名鸡肠风)。质坚韧,折断面不平,皮部厚5~7mm,淡紫色,木部直径2~4mm。气无,味甘,略涩。
以条粗壮、连珠状,肉厚色紫者为佳。




根中部 (直径1cm) 横切面:木栓细胞数列;栓内层细胞有的含草酸钙针晶束。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石细胞多呈长方形或类方形,切向直径50~180um,径向直径 30~50um。 韧皮部较宽,近形成层处草酸钙针晶束较多。形成层环明显。 木质部射线宽1~2列细胞; 导管呈圆多角形或径向延长,常单个散在,偶有2~3个成群,切向直径约至70um;木纤维较发达; 偶有非木化的木薄壁细胞群。

















































附注
1、羊角藤属的另一些种与巴戟天比较近似,不易区分。因而有误种或误用等情况出现,应注意鉴别。 [/url]⑴羊角藤Morinda umbellata L.又称鸟泥藤、三角藤、圹羊扭、羊角扭(广东)。鸟稔藤、鸟皮藤(福建)。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1/PART57/PD04.JPG]原植物形态与巴戟天很近似。但根皮纹粗厚,木心粗大,肉少。小枝有明显的节,常为黑褐色;小枝和叶一般不被毛。叶基部楔形,上面光滑,叶脉不弯拱上举。萼詹截平,无裂片。果降合在一起成聚花果。每果有4个种子,种子有棱,横切面呈"+"字形,近无毛。 花期较巴戟天迟, 而果实成熟较巴戟天早。干燥很多呈圆柱形,直径1~1.5cm;表面纵皱纹较粗;质坚硬。折断面皮部较木部薄,仅1~4mm,木部直径3~7mm。味淡微甜。根中部(直径1cm)横切面;栓内层草酸钙针晶束稀少;中柱鞘部位有石细胞断续排列成环,韧皮部有石细胞或石细胞群散在;木质部发达,全部木化;导管类圆形,直径约至100um。根含多种蒽醌衍生物:α-羟基蒽醌、茜草素(Alizaria)、茜草素-1-甲醚、甲基异茜草素(Rubiadin)、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花椒紫茜草素(Xantho-purpuria)、茜草素-2-甲醚、1-羟基-2-甲基蒽醌、2-甲基蒽醌、(即柚木醌Tectoqui-none)、2-甲氧基蒽醌、1-甲氧基-2-甲基蒽醌、茜草酸(Munjistin)、亮黄素(Lucidin)、及甲基异茜草素和甲基异茜草素-1-甲醚的甙。茎含上述前11种蒽醌衍生物,并含豆甾醇(Stigmasterol)、 β-谷甾醇(β-Sitosterol)及熊果酸(Ursolic Acild)。叶中亦含上述三种植物甾醇。


⑵假巴戟 Morinda shunghuaensis C.Y.Chen et M.S.Huang又称付巴戟(广东)或巴戟公(广东、福建)。
[url=http://www.zjtcm.net/wljx/Medicine/kejian1/PART57/PD05.JPG][/url]植物形态和巴戟天近似。但根较细长,连珠状不明显,表皮粗糙,木心较粗,肉较少。小枝和叶被毛少。萼詹近截平。 核果聚合在一起成聚花果,小核果只有2个种子。种子较小,有棱,被毛少,横切面呈"+"字形。根中部 (直径约1cm)横切面特征与羊角藤近似。
2、四川成都等地有一种民间草药称为香巴戟,系木兰科植物铁箍散 Schisandra propinqua(Wall.)Baill.var.sinensisOliv.的根及藤茎。在当地有较长的药用历史,但其植物形态、药用部分性状、功能、临床应用等均与巴戟天不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5 21:0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伪品不少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2-5 23:41:50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 19:29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