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90|回复: 3
收起左侧

[执业药师考试] 因地制宜——食补有方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21 14:24: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人们处于不同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中,体质也会有所不同,食补也有区别。


东北人的体质特征

东北人习惯吃冷冻食品故多阳虚体质

冷冻食品是东北地区人民的典型食俗之一。漫长的寒冷冬季决定了特异的饮食文化,严冬是大自然赐予的得天独厚的大冷库,可以无限量、无代价的储存各种食品。肉类可以埋在雪下或淋水挂上冰衣长久保鲜,蔬菜也可以埋在雪下保鲜保色。可以冻豆腐、冻奶、冻干粮、凉水果。至于山楂蘸上冰糖的神奇食品“冰糖葫芦”,更是东北入冬季里的风俗美食。但冷冻的食品最易伤人体的阳气,导致东北地区的人体质多偏阳虚。

东北人爱吃肉故多酸性体质

东北地区的人爱吃肉食,饮食生活基本特点之一。江河湖泊中盛产名贵的鱼类,有大马哈鱼、鲟鱼、蝗鱼、金滩头、银滩头和“三花五罗”。“三花”是鳌花、编花、鲫花;“五罗”有哲罗、发罗、雅罗、同罗和胡罗。由于东北气候寒冷,肉食无疑给人们提供了热量,帮助人们度过寒冷的冬季。

但是,专家认为,肉食是造成酸性体质的主因。酸性体质是百病之源,健康人体是呈弱碱性。由于东北气候寒冷,碱性食物,例如蔬菜、水果的种类和数量都有限,所以,这也是造成东北人多酸性体质的原因。东北人应多吃些富含维生素的蔬果,以调整体内的酸碱平衡度。

东北人食补:1、蘑菇是东北地区的特产。元蘑、榛蘑、猴头蘑被人们称为东北“三大蘑菇”。东北的野生蘑菇均在林区野生成长,为纯绿色食物。《本草纲目》说蘑菇:“益肠胃,化痰理气”。

解读蘑菇的食补功效

研究发现,微量元素硒对肝癌细胞具有选择性杀伤和抑制作用,对正常肝细胞却没有明显影响。所以,补硒可以预防肝癌、防治肝病。人体内存储硒的能力很弱,蘑菇就是摄取硒的好来源。蘑菇中所含的硒元素,不但数量较高多而且容易被人体吸收。

食用提醒:煮蘑菇的时候,在锅内放进几粒白米饭。如果白米饭变黑,说明那就是毒蘑菇,不可食用。

2、松子:有养生、疗疾、健美的作用。《本草纲目》说松子,主治骨节风,头眩,散水气,润5脏,逐风痹寒气,散诸风,久服身轻,延年不老。

解读松子的食补功效

中医学认为,松子具有滋阴润燥,补气充饥,润肺止咳,润肌养颜,熄风,滑肠通便的功效。

现代营养学研究认为,松子中所含的脂肪酸大部分为不饱和脂肪酸,具有完善脑的结构,增强脑细胞代谢,促进和维护脑细胞功能的作用。因此,青少年常吃松子,有利于生长发育,健脑益智。中老年人常吃松子,有利于抗老防衰,增强记忆力。此外,松子健脑益智的功效,还与其含有丰富的磷有关。

食用提醒:脾虚腹泻以及多痰患者慎食松子。松子油性大,属于高热量食品,吃得太多会使体内脂肪增加。食用松子的量以20~30克为宜。散装的松子最好放在密封的容器里,以防油脂氧化变质。


西北人的体质特征

西北人多阴虚体质

导致西北地区人多阴虚的原因可分为气候因素和饮食因素。西北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加上高大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所以降水稀少,气候干旱。此外,西北地区多风,紫外线强烈也是造成西北人阴虚体质的重要原因。

其中哈萨克族居民的日常食品主要是面食、牛羊马肉和奶制品,很少食用蔬菜因游牧生活所限,常食熏烤肉类。锡伯族居民饮食烹调方法多为煎、腌、烤,口味偏好咸辣,吃鱼多为腊腌,喜食“哈特混素吉”(胳咸菜)。此外,西北地区的汉族人喜欢吃辛辣的食物,这也是导致西北人体质多阴虚的重要原因。

贴心提示:

1、禁烟禁酒,饭吃七成饱


每顿饭不能吃太多,七成饱即可,尤其晚餐不可过量,以免增加胃肠负担,使心肺受压,造成胸闷心慌。

由于高原气候干燥,水分流失快,很多游客急于补水,其实,饮水过多对尚未适应高原环境的人不是好事,可能引起肺水肿。

减少食盐摄入,禁烟禁酒,能减轻高原反应。

2、番茄、豆制品可防高原反应。

多吃抗氧化食物;能预防高原反应。番茄、橘子、豆制品、茶叶等食物富含维生素E、维生素心、大豆异黄酮等营养成分,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

增加蛋白质摄入;进入高原地区,机体蛋白质代谢加强,必须食用足够的优质蛋白,如瘦肉、鸡蛋、鱼、牛奶、虾等,蛋白比例占到总能量的15%。

增加维生素的摄入;适当吃一些肝脏,补充维生素,能促进有氧代谢,提高机体的低氧耐力。

西北人食补:

1、人参果,果实形状多似心脏形或椭圆形。人参果低糖,高蛋白,富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及微量元素。《本草拾遗》说:其功尤能健脾。

解读人参果的食补功效

人参果味甘平,具有健胃补脾,生津止渴,益气补血的作用,非常适西北地区的人们食用。

人参果被认为是“抗癌之王”,因为它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以及胡萝卜素,具有预防肿瘤的作用。其中所含的维生素C还能软化血管!刺激造血功能,增强机体抗感染能力,对防治坏血病、各种急性传染病、肝胆疾病以及过敏性疾病等均有较好的疗效。

2、黄花菜,甘肃特产。又名金针菜,忘忧菜,,为百合科植物萱草的花冠。《本草纲目》说:性味甘凉无毒,解烦热,利胸膈,安五脏。

解读黄花菜的食补功效

有习惯性便秘的老人,吃些黄花菜,既能健胃补脾,又能润肠通便,还可补气养血安神。孙中山先生曾用“四物汤”作为自己健身的食谱。“四物汤”即以黄花菜、黑木耳、豆腐、豆芽共同烹调而成,此为营养成分完备的补血、养血良方。黄花菜不宜鲜食,因其含有秋水仙碱,可使人体中毒,因此,必须在蒸煮晒干后存放,而后食用。


3、葡萄,《神农本草经》说:主筋骨湿痹,益气倍力强志。

解读葡萄的食补功效

葡萄皮, 富含白藜芦醇,具有降血脂、抗血栓、预防动脉硬化、增强免疫能力等作用;葡萄皮中的另一种重要物质——单宁,具有抗过敏、延缓衰老、增强免疫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功效。葡萄皮中含有的花青素,具有强抗氧化、抗突变、减轻肝机能障碍、保护心血管等功能。

葡萄汁,葡萄汁可以改善人们的短期记忆与空间记忆力,葡萄皮中的抗氧化物质多酚是其中的秘密武器。

葡萄籽,所含的花青素能有效清除体内多余的自由基,抗氧化能力是维生素E的50倍,维生素的C的20倍。具有延缓衰老和增强人体免疫力的作用。


华北人的体质特征

华北人易缺乏B族维生素

华北地区的人嗜面,几乎到了“无面不欢”的地步,尤以山西的面食为最。但是在面的制作过程之中,一煮、一捞,面粉中49%的维生素B1、57%的维生素B2,以及22%的烟酸随之损失。而维生素B1是国人最易缺乏的维生素之一,它很容易在加热过程中被破坏,是典型的水溶性维生素。面粉中水溶性的B族维生素很丰富,但在煮食过程中,B族维生素会流失到汤里。俗话说:“原汤化原食。”因而喝汤不但能化原食,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面食在烹调过程中流失的维生素。

华北人多湿热体质

华北地区的人湿热体质偏多,因为面粉(小麦粉)含有71.5%的淀粉和糖类,如此高热量的饮食很容易在人体内蕴积成湿热。华北地区的气温变化是全球性变化的一种深刻表现,变幅一般在0.5℃左右。

贴心提示:面食PK米饭

在碳水化合物方面:米饭和面食都作为主食,都是为人体提供糖的食物。每100克米饭含碳水化合物25.6克,热量116千卡ı面食,以馒头为例,每100克馒头含碳水化合物47克,热量221千卡。

在蛋白质方面:虽然面食的蛋白质含量比米中商些,但是其中蛋白质的质量却比米低。面中含有40%的“醇溶蛋白”,其中严重缺乏赖氨酸,而赖氨酸正是人体不能自身合成的必须氨基酸;米中“醇溶蛋白”含量低于20%,大米中蛋白的生物价值在常见谷类中较高。

在维生素方面:面食和米饭中含有维生素B1、维生素B2,但是面食中的含量略高于米饭。

华北人食补:

1、西红柿,《本草纲目》说西红柿:“生津止渴,健胃消食。”

解读西红柿的食补功效

西红柿中含丰富的类胡萝卜素——西红柿红素和菌脂色素、芦丁等特殊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对抗癌、防血栓具有特殊功能。如西红柿红素可使肿瘤缩小,癌变不易扩散,对多种癌症有预防作用。

西红柿所含芦丁、菌脂色素等成分,可消除自由基等体内垃圾,保护血管健康,有预防血栓形成的作用。专家建议:一天吃两个西红习柿,便是“血管栓塞”的“特效药”。对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动脉硬化、糖尿病等可能形成血栓的人来说,更是一种十分有益的食品。此外,西红柿还含有锰、铜、碘、铁、钙这些矿物质对婴儿和儿童生长发育特别有益。

食用提醒:不要餐前吃西红柿。餐前吃西红柿,容易使胃酸增高,食用者会产生烧心、腹痛等不适症状。而餐后吃西红柿,就能避免出现这些症状。

2、花生:

解读花生的食补功效

花生是一种高营养的食品,里面含有蛋白质25%~36%,丰富的维生素B2、维生素A、维生素D、维生素E、钙和铁等。

食用提醒:花生有很多吃法,从营养方面考虑,油炸不可取Ş生食也不可取,因为花生在生长过程中会感染黄曲霉毒素,而黄曲霉毒素有水溶性,是公认的最强的致癌物,会沉积在肝脏中,诱发肝癌。另外,血液黏稠度高的人不宜食用“花生的红衣”,在吃煮花生时最好把皮剥掉。

南方人的体质特征

南方人多湿热体质

湿热体质的形成首先与南方的气候有关。南方气候多炎热,并且雨水比较充沛。南方人还有吃夜宵的习惯。体内的营养过剩,吃的东西排不出去,积累在体内产生的垃圾,就形成痰湿,痰湿郁久可以化热而成湿热。长期熬夜,阴阳两个时空没有得到平衡,日为阳,夜为阴,耗阴产生热,这更加重了南方人的湿热体质。

南方人易患过敏性鼻炎

南方人爱喝凉茶,还爱喝冷饮,吹空调,这些都应该少沾,否则还容易导致过敏性鼻炎。现在得过敏性鼻炎的人越来越多,其实过敏性鼻炎根子里是个
肺病的问题。过敏性鼻炎有一个特别明显的表征就是不断地打喷嚏,实际上是在调动肾气,试图把肺里的寒气赶出去的一个现象。

南方人煲汤需注意:

南方人喜欢煲汤。要想煲一锅好汤,除了选择好的食材外,对煲的时间也非常有讲究,所以有“三煲四炖”之说。专家认为这样反而容易破坏食物中的氨基酸类物质,使嘌呤含量增高,营养成分大量流失。鱼汤的最佳熬制时间在1小时左右,鸡汤、排骨汤~般在&#304;~2小时,在汤中加蔬菜应随放随吃。以减少维生、煲索C及B族维生素的损失,且水面要没过蔬菜,以和空气隔离,从而减少营养损失。<汤除了煲汤的时间以外,煲汤的火候也是~个重要的因素。煲汤的小火很有可能将维生素等极有营养的成分给破坏了。所以专家建议,煲汤时食物温度应该长时间维持在“85℃~100℃,一般而言,60℃~80:C易引起部分维生素破坏。因此,煨汤火候的要诀是大火煮沸,小火慢煲。这样可使食物蛋白质浸出物等鲜香物质尽可能地溶解出来,使汤既清澈又浓醇。

南方人食补:

扁豆"庭下秋风草欲平,年饥种豆绿成荫,白花青蔓高于屋,夜夜寒虫金石声“,描绘了扁豆在秋天里藤茂花盛的景象。《本草纲目》说扁豆:“入太阴气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浊,故专治中宫之病,消暑除湿而解毒”。
解读扁豆的食补功效

补脾妙用白扁豆

南方多湿热,温热易困脾,所以南方食养以补脾为先。中医认为,扁豆是甘淡温和的化湿健脾药,可治疗脾胃虚弱、食少便溏、久泻痢疾、妇女带下、小儿疳积以及感受湿热之邪引起的呕吐、胸闷、腹胀、泄泻等症。

抗癌食品——扁豆

医学研究发现,白扁豆有一定的抗癌功效,有抑制肿瘤生长的作用$扁豆所含的植物血细胞凝集素具有使恶性肿瘤细胞发生凝集,肿瘤细胞表面结构发生变化的作用;植物血细胞凝集素还可促进淋巴细胞的转化,增强对肿瘤的免疫能力。

食用提醒:扁豆含有一种凝血物质和溶血性皂素,如煮不透,半生半熟地食用,可引起中毒现象,出现头昏、头疼、呕吐、恶心等症状,因此吃扁豆一定要煮熟煮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4-12-21 17:03:23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一定的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4-12-21 17:20:19 | 显示全部楼层
戒除不良嗜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4-12-21 23:4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7-29 01:24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