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847|回复: 4
收起左侧

[社会广角] 反“反中医”条辩第八辩-实事求是,认真对待

[复制链接]
药士
发表于 2015-1-7 06:20: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文:2006.8.22(《经济观察报》2006.9.2.)

近日英国药品与卫生制品监督署宣布发现有5种中药能引起严重的毒副作用,其中有两种特别引人注目:“复方芦荟胶囊”含汞量达11-13%,超过该国标准的11.7万倍,该药的批发商和药店已被处以5000英镑的罚款;何首乌被发现引发肝炎和黄疸等不良反应。中药有毒副作用,本不是新闻,每隔一段时间,国外和港台的药物安全机构都会发布这类公告提醒当地消费者的注意,但国内媒体很少报道。这一次由于国内有报纸即时做了报道,在国内也成了新闻。
一旦有人说中医药的坏话,就会引起靠中医药为生的既得利益者和坚信中医是国粹的普通大众的强烈反弹,这是预料中的事。只不过这都是信仰先行的非理性反应,经不起推敲。在听说某种中药有毒副作用时,有这几种典型反应:
一是矢口否认中药有毒。例如,据广东的报纸报道,针对这次事件,“省中药局的业务处有关人士认为,英国药物安全机构中所说的这些副作用,没有病例证据,并不能说明问题。”“广州市中医院原院长、著名中医专家吴维城教授认为,类似肝炎这样的疾病,都是因为感染了病毒才导致发病的,而草本植物本身是不可能带有肝炎病毒的,比如何首乌,是一种具有补肾功能的中药,在我国中医用药中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来就没有发现引起肝炎的病例,不能仅凭一种中药就断然做出有毒的推测。”
看了这则报道,不禁让人对“著名中医专家”的医学水平肃然起敬,一句话就轻轻松松勾销了两类疾病——中毒性肝炎(因食物中毒引起的肝炎)和药源性肝炎(因药物引起的肝炎)。医学界已经发现有数千种药物都能导致肝炎,其中就包括许多种中药,例如川楝子、黄药子、蓖麻子、雷公藤制剂,在老中医看来自然是无稽之谈。
英国药物安全机构指控何首乌能致肝炎,并非没有病例证据,在其公告中列举了7个病例。这7名患者为了防止脱发而服用何首乌制剂,引发肝炎和黄疸等不良反应,在停服后全都康复。实际上,自1996年以来国外医学文献中至少有4篇何首乌导致肝炎的报道。
一种药物被使用了几千年,并不能证明其无毒。有的药物毒性,特别是毒性较慢、中毒症状不那么明显,例如能导致癌症、畸胎、肝肾损伤的药物毒性,是很难通过经验摸索出来的,而必须经过动物试验、严格的临床试验或流行病调查才能发现。许多历来被认为无毒的中药,现在都被发现有严重的毒副作用,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几年前也曾经在媒体上闹得沸沸扬扬的龙胆泻肝丸致肾衰竭事件。
“复方芦荟胶囊”含汞量高得惊人的原因是因为它添加了朱砂,其主要成分是硫化汞。网上有文章指责英国药物安全机构不懂基本的化学概念,汞有毒不等于硫化汞有毒云云。但是汞有毒也不等于硫化汞就没有毒。硫化汞有没有毒,是要通过实验来证明的。有人认为硫化汞不溶于水和脂,因此不能被人体吸收,没有毒。其实不然。查英文医学文献资料可知,用硫化汞喂食动物,汞可被吸收入体内,在脑、肝、肾等器官累积起来,造成这些器官永久性的损伤。可见不能溶解的硫化汞在肠道环境中会发生变化,也能被吸收。临床上也有久服含硫化汞的中药导致汞中毒的病例。例如,1991年,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发现一名13岁华裔儿童吃打蛔虫的中成药“鹧鸪菜”4年后大脑受损,经检验发现“鹧鸪菜”中汞的含量高达2.3%,就是因为其中含有朱砂。
辩:这次老师说的很公正。没有发现的臆想内容。传统中药确实存在很多需要进一步讨论和解决的问题。但是,我们需要了解的是:药物总是先以有效性与病症危急程度之间进行风险水平整体评价。比如:一个病,病死率很高(90%)。一种药物使用后,可造成临床肝损伤甚至肝硬化(坏死)的概率达50%。但是,使用该药物可以将病死率降低到50%;则整体病死+不良反应75%。那么这个药就有存在必要性。实际使用则需要征得患者同意。传统药物在发现使用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毒副作用,可以用现代科学来重新评价。有问题的,并且有更安全有效的药物来替代无可厚非。但是,以占百分比很小的部分直接否定大N则不妥。


另一种反应是承认中药有毒,但是认为对人体无害,甚至还能“以毒攻毒”。例如,同一则广东报纸的报道称,“省中药局业务处有关人员介绍,很多的中草药中汞的含量都有超标,但跟其他药物一起使用,不一定对人体就有害。比如砒霜,汞的含量还要高于芦荟胶囊,目前,国际上还是用于辅助治疗白血病,韩国则用来浸酒,达到驱寒的功效,只不过使用时要注意剂量。”
这种情形当然有可能,许多毒物也能被用以治疗疾病,但是,这同样也是必须经过体外实验、动物试验和临床试验之后,针对某种特定的毒物特定的疾病下结论,而不能泛泛而论,由于理论上有此可能,就可以不对药物的毒性做具体的研究,而随意下毒。我们能够因为砒霜(其主要成分是砷,而不是汞,该中药专家所说有误)能被用于辅助治疗白血病,就认为砒霜的毒性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什么病都用它来治,甚至当食品来吃吗?韩国用砒霜浸酒,也不能说明那就是合理的。中国某些地区以前也有类似的习俗,只不过是用另一种含砷的有毒矿物——雄黄来浸酒,雄黄遇热分解变成砒霜。端午节喝雄黄酒会导致砷中毒,现在已被认为是一种有害的陋习。
辩:前面也说到了。发现有问题的就及时更正。但是不能因为少数庸医就否定整个传统医药体系。再说了,整个所谓西医误诊、错诊的也不少啊。

第三种反应是也是承认中药有毒,但是认为不值得大惊小怪,“是药三分毒”嘛,西药也有毒副作用嘛。但是,西药在上市之前,其药效、安全剂量及毒副作用,都已经过了试验和详细的分析,所以可以事先加以防范,出现了问题也可以尽量挽救。而绝大部分中药在这些方面都不明不白,出了问题就以“是药三分毒”为借口推卸责任,这不是在草菅人命吗?
对此,龙胆泻肝丸事件的教训值得吸取。早在1993年,西方医学界已经注意到了马兜铃酸导致肾衰竭的问题。当时比利时研究人员发现有一百多名妇女因长期服用含有中草药“防己”的减肥药而使肾脏受到损害,最终需要换肾。随后,世界各地的研究也陆续指出,这类肾脏疾病主要与服用了含有马兜铃酸的药物有关。1994年,法国率先禁售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英国、比利时、澳大利亚、奥地利、西班牙、美国、埃及等多国也陆续发出了同样的禁令。
但是,国内药监部门、医疗机构、药厂对此都置若罔闻,坚持中药有自己的用药标准。直到2002年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才向有关部门发出“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但并未向社会大众发出警告,仍任由不知情的民众继续服用上述药品。2003年2月,新华社以系列报道方式首度向国内公众披露龙胆泻肝丸的主要成分“关木通”含马兜铃酸而可能导致尿毒症,才促使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向全国发出通知。至此,十年已经过去了,在这十年间又有许多患者因为服用含马兜铃酸的中药而对肾脏造成不可逆转的永久损害,包括北京崇文医院的一名出生中医世家的老中医。
辩:“是药三分毒”本意不是指的“凡是药物都有不良反应和副作用”,而是指的“药物的选择需要谨慎,反复甄选药物种类和剂量”-参看明代古籍。

难道我们还要再过十年,以无数患者的健康为代价,才能迫使药监部门更认真地对待中药的安全性问题?消费者应该学会保护自己,不管“专家”、广告说得多么好听,也不吃药效不明、毒副作用不清的任何药物、补品。身体是你自己的,乱吃中药吃出了问题,就悔之晚矣!
辩:说药就说药,你又牵扯膳食补充剂干啥。到底你想说啥?是觉得药食同源是“大毒草”?补叶酸是谁整天在龙族境内宣传的?抑菌皂公布过实验数据么?

每经记者 黄志伟 发自北京
美国FDA对于抗菌肥皂的质疑再度被热炒,报道称长期使用可能会干扰人体荷尔蒙。舒肤佳、滴露等都属于抗菌类常用日用品,消息刊出后引发极大关注。
昨日,宝洁中国公司事务总监梁云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舒肤佳产品安全有效,不会对人身体产生危害。但其称,具体要咨询舒肤佳产品公关人员的电话,并称公司有统一回复。但后者电话一直处于忙线或无人接听状态,截至发稿时间,《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去邮件也一直未收到回复。
凭借抗菌概念,舒肤佳异军突起创造了销售佳绩,但是,学术界对于抗生素加入日用品是否会有还也一直争议不断,同时抗菌皂的有效性也曾备受FDA质疑。
公开资料显示,早在2005年,FDA专家就对抗菌皂的有效性提出过FDA质疑,当时,专家小组提交给FDA报告称,没有任何证据可以证明,抗菌肥皂比普通肥皂更有效,专家们还对抗菌产品是否会增强细菌对药的抵抗能力表示担忧。
这一担忧终于在2013年12月经FDA形成了公告,公告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抗菌肥皂产品预防疾病比普通肥皂和水清洗更有效,而新的数据表明,这些肥皂中含有的三氯生和三氯卡班可能有助于提高细菌对抗生素的耐药性,并可能对荷尔蒙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
公告中,FDA还要求肥皂生产厂家向其提供真实可靠的科学数据以证明其产品的功效和安全性。并且,这些厂家还需证明这些含抗菌化学成分的肥皂在防治疾病上比普通肥皂更有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7 13:26:1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是经过几千年 的 人体试验的来的。只是限于习惯和条件的限制,没有做到 也做不到 像近代西药这样的细致。。。。 这是一大缺陷。。。尚需同志们努力的;
现代的 半灌水 甚至是满灌浑水的 中医 在用药上不尊崇中医指导,犯严重错误 也是世人诟病中医的一大原因。。。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7 16:48:33 | 显示全部楼层
主要是建国后的一大段时间内,中医没有规范发展,借着中医的幌子横行的骗子太多了,so,中医的口碑越来越差....
主要罪过是这个国家,太不注重中医遗产的发展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1-14 14:44:35 | 显示全部楼层
中药有用?如果是,证明给大家看啊,如果否,把它停了啊。药监局你是干这个的,出个招啊? 特别是中药饮片,一片乱啊。同一个发烧,这个中医开一堆这样的中药,另一个中医确开了一堆那样的中药,谁能明确告诉我他们凭的什么科学依据? 谁能告诉我这中药有效率多少,什么毒副作用?抵触中药的越来越多-这是中药的悲哀?中医的悲哀?还是中国的悲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16 15:20:35 | 显示全部楼层
1.首先,中医和西医用的就不是同一套理论。就像对于历史、文学、宗教、艺术等方面,你可以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去看待,但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去解释去创造。中医是不是全部属于科学的范畴还有待讨论,这并不意味着不是科学的就是不对的(中国人对“科学”二字太迷信),既然是医,要看效果。
2.目前国内无论是中医方面的监管还是扶持都是个渣。这也是无可奈何,几百年使用的中药要不要临床?秘方要不是临床?老中医开的新方子要不要临床?说个最简单的,汤头歌诀要不要临床?药监局要是没能力,不妨借鉴一下人家日本台湾,偷懒就不好了。
3.中西医网上吵架,肯定中医吵不过西医。为什么?现在网上的主流声音们谁不是"科学"出身?中医自不是科学的产物,当然不符合。况且现在医学院鲜有纯中医,所有大夫多少学学解剖药理病理之类的,因此很多大夫自己都不是很信赖中医。而真正以前言传身教的老中医哪有空上网骂架。
4.我不懂中医,但我知道西医传入中国以前,中国人也都不是得病就死,哪怕中医药百分之一是有效的,也要留着啊。大熊猫这么没用都在保护,中医再不保护也成棒子的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4 05:55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