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458|回复: 37
收起左侧

[回顾分析] Cpk与Ppk的使用困惑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3-4 12:46: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各位蒲友:

关于Cpk与Ppk评价方法,我始终有所困惑。

A、组内与组间的理解
按照SPC对二者定义来讲,Cpk与Ppk,在过程处于统计控制状态前提下,主要差异源于组内与组间的标准差。从这个角度理解,Ppk更接近于产品的实际性能,和客户的实际体验。而只计算组内差异的话,则Cpk评价的,侧重是工艺的实际水平。也就是说,从生产来讲,我理解Ppk侧重产品,Cpk侧重工艺

B、长期与短期的理解
但据我了解,汽车制造行业,还有我们行业中的一些企业,他们对Cpk和Ppk理解,更侧重于“短期波动”和“长期稳定”。也就是说,Ppk由于考虑各种波动因素,因此更适用于评价非稳定状态、短期,如产品研发阶段要求Ppk>1.67。而量化生产后,尤其是进入统计稳态、长期后,则使用Cpk,要求Cpk>1.33。从这个角度理解,我认为也是有道理的。

困惑来了。
1.从我做的PV和PQR数据分析中(样本量大约在500~5000范围),超出控制图限度的数据比比皆是,非随机分布的数据比比皆是。我理解,这是人员更换、设备加工精度和仪器检验精度等的正常波动因素造成的,也就是说,实际制造能力很难达到理论稳态。果真如此,不能满足基本前提,那计算过程能力(或工艺能力)是否还有意义?我感觉,我们国内制药行业,设备加工水平近年来有很大进步,但比汽车、航空和微电子制造行业,估计还是有差距,所以不好全盘效仿人家的管理方式。
如果非用不可,我理解Ppk相对更合适,因为我们行业所谓关心工艺稳定,其实最终落脚点还是关心产品缺陷情况。即使过程本身不完全稳定,Ppk也能从一定程度上,评价产品的实际性能。

2.如果从长期与短期的角度考虑,我理解产品研发阶段,尤其是中试放大阶段,可以考虑用Ppk作为评价,但前提也要保证中试设备与批量化生产设备,具备一定相似性。至于所谓量产稳态后,Cpk>1.33的要求,我仍然认为Ppk更合适,至少是现阶段

大家对这个概念,都有哪些理解,感谢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3-4 13:12:19 | 显示全部楼层
开始以为弄懂了一点,现在看了楼主说的,感觉自己啥都不懂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3-4 13:25:28 | 显示全部楼层
1.正如你所说的CPK针对的是组内变异,PPK是组内和组间总变异。对应休哈特控制图,我觉得你应该认真研究一下,休哈特控制图主要是组内变异,在要求分组的时候,原则就是组内变异小,组间变异大。从这个原则我们可以推断出CPK应用过程,一定要组内变异小,因为你的分组不正确,就会使得控制限变化,最终会影响你的受控判断。
2.SPC所谓的受控和不受控完全是基于概率论来判断的,如果非随机就是不受控;而我们药厂受控不受控是比较复杂的,包含偏差引发的人机料法环等等因素引发的非随机因素。
3.对于PPK和CPK那个合适,我觉得你应该首先研究一下C和P这两个单词 c--潜力 P代表表现出的能力,我认为你只有知道潜力多大,你才能调整你的制程能力。
4.对于短期和长期,我觉得你从取样分组的地方来理解,而不应该滥用其他行业的数据。如果你的长期能力满足分组原则,那么就用长期,如果不满足只能CPK分工序来研究。
献丑了,文字表达能力有限,有问题可以Q我38509426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3-4 13:42:08 | 显示全部楼层
cpk的前提是数据服从正态分布,ppk不需要这个前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3-4 13:48:20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一下啦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3-4 14:05:43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 发表于 2015-3-4 13:42
cpk的前提是数据服从正态分布,ppk不需要这个前提。

我就是这样处理的,非正态的时候用ppk,正态就用cpk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3-4 14:11:58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4:26:07 | 显示全部楼层
眷念锁眉间 发表于 2015-3-4 13:25
1.正如你所说的CPK针对的是组内变异,PPK是组内和组间总变异。对应休哈特控制图,我觉得你应该认真研究一下 ...

感谢您的回复,关于您的回复,有以下问题
答复2:我理解休图的稳态判断,是应该去除掉偏差这些明显的非随机因素后,再进行统计的。我所困惑的就是,即使正常的人机料法环波动,也很难满足控制图限度的前提下,我们做能力计算,是为评估什么?
答复3:C和P,我理解是Capability和Performance,反映工艺能力与产品性能对应。您对C的潜力理解,是出于哪里?
答复4:确实没有理解您的意思。所谓长期能力满足分组原则是何含义?正常的分组概念,肯定是批吧。您是否是指,在批之后,再设定一个标准,比如3个月或者30批。数据跨度达到这个值,就以Ppk评价,达不到就以Cpk评价?这么说,您理解的Ppk就是长期能力指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3-4 14:36:45 | 显示全部楼层
fengdewuyu 发表于 2015-3-4 14:26
感谢您的回复,关于您的回复,有以下问题
答复2:我理解休图的稳态判断,是应该去除掉偏差这些明显的非随 ...

哈秀特 适合于对于单一属性连续测试数据的评价。单一属性连续测试相当于组内;不同属性 的连续测试相当于组间。一个螺母尺寸反复测试,就是组内;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螺母反复测试就是组间。

对于药品来说,具有特殊性,很多属性测试后就不存在了,就像量子物理中的“量子测不准”。

所以,你需要判断评价目标来选取适合的数据做统计分析。而不是使用已经有的数据来评价你想要评价的目标。那样话就会频繁报警,或者漏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3-4 14:58:43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5-3-4 14:36
哈秀特 适合于对于单一属性连续测试数据的评价。单一属性连续测试相当于组内;不同属性 的连续测试相当于 ...

我的组内与组间的理解与你不同。药品生产中,几乎没有可能一个产品测N次,但是能否1个灌装头的n个样品测试算组内,一台灌装机的N个灌装出来的N*n个样品数据算组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3-4 15:08:09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 发表于 2015-3-4 14:58
我的组内与组间的理解与你不同。药品生产中,几乎没有可能一个产品测N次,但是能否1个灌装头的n个样品测试 ...

但是基于哈秀特控制图来说,我觉得我说的是本意。如果是对于多灌装头的一台灌装(分装)设备,测试分装(灌装)的装量差异,应该是以批次作为整体,不考虑所谓灌装头之间(组间)。通过分段的时间来评价移动极差比较好。不适合用ppk、cpk之类。单一灌装头可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3-4 15:25:00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5-3-4 15:08
但是基于哈秀特控制图来说,我觉得我说的是本意。如果是对于多灌装头的一台灌装(分装)设备,测试分装( ...

考虑灌装头之间的差异的好处在于,万一其中有一个有点问题的话,可以很快的发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5:27:35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 发表于 2015-3-4 14:58
我的组内与组间的理解与你不同。药品生产中,几乎没有可能一个产品测N次,但是能否1个灌装头的n个样品测试 ...

恩,我理解也可以将多个灌装头测试一次算组内,测试多次算组间。
分组依据,关键还是要首先依靠经验判断,哪项对产品质量影响更大,是设备运转稳定性,还是不同灌装模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3-4 15:27:38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 发表于 2015-3-4 15:25
考虑灌装头之间的差异的好处在于,万一其中有一个有点问题的话,可以很快的发现。

这个看设备选型时候是否具备这个功能啊,有时候数据分不开。人工的话,肯定是可以的,比如口服液。无菌制剂方面不好说了,大部分是自动称重或者计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3-4 15:35:03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5-3-4 15:27
这个看设备选型时候是否具备这个功能啊,有时候数据分不开。人工的话,肯定是可以的,比如口服液。无菌制 ...

我们很漏,人工造个条件来分别取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3-4 15:37:07 | 显示全部楼层
红茶. 发表于 2015-3-4 15:35
我们很漏,人工造个条件来分别取样。

那就行了。没问题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5:42:53 | 显示全部楼层
帅帅华生 发表于 2015-3-4 14:05
我就是这样处理的,非正态的时候用ppk,正态就用cpk

我之前也是如此理解的,但不知大家意见如何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3-4 15:43:07 | 显示全部楼层
fengdewuyu 发表于 2015-3-4 14:26
感谢您的回复,关于您的回复,有以下问题
答复2:我理解休图的稳态判断,是应该去除掉偏差这些明显的非随 ...

对于capability -潜力是我自己的理解,当然包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3-4 15:47:52 | 显示全部楼层
fengdewuyu 发表于 2015-3-4 14:26
感谢您的回复,关于您的回复,有以下问题
答复2:我理解休图的稳态判断,是应该去除掉偏差这些明显的非随 ...

对于capibility的理解是基于我的语言基础理解的,当然包含学校学习的一部分理念。
对于长期和短期的区分,我的意思是说,药品生产过程中很难找到纯净的组内,大部分都是组间和组内的总变差,如果你可以确定你的分组完全正确,那么你可以应用CPK,一般很少,在判稳后使用PPK较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5-3-4 15:57:02 | 显示全部楼层
眷念锁眉间 发表于 2015-3-4 15:47
对于capibility的理解是基于我的语言基础理解的,当然包含学校学习的一部分理念。
对于长期和短期的区分 ...

这点有道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4 03:53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