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0262|回复: 77
收起左侧

[行业反思] 中国游客狂扫日本药,谁该反思?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0-6 15:37:3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中国游客狂扫日本药,谁该反思?


近日,一组标题为“中国旅游购物者全面‘攻陷’日本”的图片在网上热传。十一黄金周,中国游客到访日本,买得最多的不再是电饭煲、马桶盖,而是家用药。据悉,日本药的热卖并非始于近期,有外媒今年3月曾报道,春节期间,中国旅游购物者在日购物清单中,医药产品已占据首位。


深受中国游客青睐并大量购买的,也是日本居民日常购买服用(使用)的药品,如止痛品、感冒药、眼药水、创可贴、退烧贴等。据悉,日本家常药受到青睐,原因在于方便购买、药品设计感强,日本家常药比较重视普通人的使用体验,方便普通人看懂便签及正常服用或使用等。(观察者网10月4日)


实际上,近年来,在广东等地区,不但是广东之外的游客,而且当地居民也非常青睐香港等境外出产的药品。受到青睐的港药,同样是香港居民日常购买服用(使用)的药品,包括感冒药、治疗风湿等疾病或能缓解症状的功能药水、肠胃药等。究其原因在于,港药设计感强,药厂品牌经营的时间较久,积累了较好口碑,同等价位的港药在功能上的确要大大胜过内地出产的许多医药产品,部分内地消费者对香港医药监管水平抱有信心。


港药购买热潮,不仅包括内地游客赴港购买掀起的潮流,而且港药也通过种种渠道流入广东部分城市,以满足这些城市当地消费者及游客的需求。电商平台上也有专售港药的加盟商户。


同样的中国(内地)游客热买家常药现象,也出现在了日本。这显然还是与日本家常药的品质、设计感、重视使用体验等因素有关。

港药、日本药先后成为中国游客造访境外的热买对象,这种现象很大程度上反映出我国(内地)医药产业的重大缺陷。港药和日本药有哪些受到国人重视的优点,对应的就是我国(内地)医药产品的缺点。在我国(内地),医药产品重视打通医院及品牌药店等渠道,重视广告,却偏偏不够重视药品设计感和使用体验。一些较有名气的特效药品、居民家庭常备的非处方药,从外包装到产品剂量设置、说明书表述,都颇显“寒碜”,企业宁可花费巨资做广告或者用到打通渠道的关系维护上,也似乎不愿意在改善消费者(患者、用户)观感和使用体验上下功夫。


具体就家常药来说,国内市场上可以买到的部分类别药品,药效不足早已成为消费者(患者、用户)吐槽的焦点。这正是有条件买到作为替代品的港药、国外进口药品的消费者,之所以抛弃这类国产药品的原因。


笔者以为,我国药品监管职能部门应对境内消费者热买境外药品现象引起足够的重视,会同相关的行业协会、大型药企,找出我国(内地)家常药质量管理、使用体验、设计管理等方面与境外标杆产品的差距,加强药品标注有效成分、含量抽检,让国产家常药能够提高水平,以满足境内各类层次消费者的基本需要。


话又说回来,中国(内地)游客到访香港,热衷购买奶粉、药品、纸尿裤,而今让日本也成为热门目的地,结果还是一通买,这种做法也颇为不理性。即便部分访日中国游客了解日本药的优点,基于了解完成购买,也肯定存在其他访日中国游客的盲目跟风之举。


药品不同于其他普通商品,哪怕是标注适用症状完全相同的两种、几种家常药,实际效用存在区别,很可能有不同的服用(使用禁忌)——如果把药品完全当成超市货架上的普通商品,随便购买,囤货在家,根据一纸说明就下决定服用(使用),其实恰恰是健康意识薄弱、拿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开玩笑的体现,不排除因此引发药品错用、滥用带来的突出问题。笔者建议,国家药品监管职能部门应就此,会同各口岸海关等部门、各地旅行社针对赴日游中国游客开展针对性宣传,引导热买日本药的中国游客在服用(使用)药品前征求医师、药剂师意见。


文/郑渝川


点评

毫无疑问,扫货的人应该自己多反思。  发表于 2015-10-10 15: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7 11:57: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些人是把药当礼品的。一些包装新颖的外用药、常用药等。回国送亲朋好友,较方便。也许有价格的原因,也许是物以远为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8 08:58:45 | 显示全部楼层
吐槽一句,这些人是好不容易出趟国,以前买马桶盖什么的,买回来之后发现是made in China,装不了逼了。这才买的药,去日本买家常药,除了价高装逼之外,个人看不出有任何其他益处。PS:同事之间聊天说以后一定要去买进口药,有一个同事开玩笑的来了一句,国外的制剂还不都是买的印度和中国的API.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6 20:20:12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人去小日本扫马桶,看了很生气;这回去扫药,看了真是无奈、无语。我等草民反思几下也是无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7 10:51:05 | 显示全部楼层
关键是现在国内陷入互坑模式,生产的没有经营的赚钱,种地的没有打工的挣钱,学费那么高,住院那么贵,农民都的想办法增收,今年十一在家发现在家的多是56十岁的人,没技术的大多租种别人的地,种个10多亩,问为啥,上有80多老母,下有孩子没结婚,城里房子贵,不干活咋弄,大家都为钱奋斗了,免不了有人投机取巧,明知道蔬菜有农药,为了便宜你的吃,明知道价格低的产品有问题,你的用,好不容易出国能用相同甚至更便宜的价格买更好的东西,不买是傻蛋,在国内,发个烧到诊所医院,没有100能下来?关键在于国家引导,像现在准备开始的监管码,能从源头追查,这样把虚高的价格降下来,把价格回归理性,谁出国再买日常用品才是傻,所以我们才要理性看待现状,努力奋发图强!

点评

有道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10 15:0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6 16:19:04 | 显示全部楼层
不管什么行业的国货都遭到诟病,恶性循环

点评

不全是啊,智能电视领域国产货打的日本货落花流水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6 18:2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6 16:20:05 | 显示全部楼层
笔者建议,国家药品监管职能部门应就此,会同各口岸海关等部门、各地旅行社针对赴日游中国游客开展针对性宣传,引导热买日本药的中国游客在服用(使用)药品前征求医师、药剂师意见。
他们的话有人听?有人听的话就不会去买日本药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6 16: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制药人的悲哀,诚信的缺乏。。。

点评

悲哀啥?这些游客有几个懂药,还不是瞎折腾。如果这样就悲哀了,大量外企进入中国市场,把药企打的一败涂地,中国人天天都吃外国药。  发表于 2015-10-10 15:1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5-10-6 16:5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6 17:13:33 | 显示全部楼层
诚信危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6 18:24:27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甲 发表于 2015-10-6 16:19
不管什么行业的国货都遭到诟病,恶性循环

不全是啊,智能电视领域国产货打的日本货落花流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6 18:26:56 | 显示全部楼层
道路漫长黑暗 发表于 2015-10-6 18:24
不全是啊,智能电视领域国产货打的日本货落花流水

有道理,以价取胜

点评

恩,我觉得价格是一方面,在价格之外智能电视在内容上的发展树立了独特的优势,差异化、微创新才是王道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6 18:3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6 18:31:24 | 显示全部楼层
马甲 发表于 2015-10-6 18:26
有道理,以价取胜

恩,我觉得价格是一方面,在价格之外智能电视在内容上的发展树立了独特的优势,差异化、微创新才是王道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6 18:33:19 | 显示全部楼层
道路漫长黑暗 发表于 2015-10-6 18:31
恩,我觉得价格是一方面,在价格之外智能电视在内容上的发展树立了独特的优势,差异化、微创新才是王道啊 ...

成本低,侵版权算不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0-6 18:3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人诚信危机,就连冬枣居然都要用糖精钠浸泡!

点评

这肯定是胡扯。冬枣如果泡了,几天就烂。你想冬枣本来就够甜了,还泡,傻啊  发表于 2015-10-10 15:19
太可怕了,不吃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5-10-10 15: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大师
发表于 2015-10-6 21:32:2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就是现实呀,一致性评价还是有很大意义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6 22:20:0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6 22:46:46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在国人不但缺乏诚信,而且缺乏骨性!已形成恶性循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5-10-7 08:30: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内的产品被说成是大陆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5-10-7 10:52:10 | 显示全部楼层
归根结底还是诚信危机,如果不是价格优势,恐怕被攻陷会更加惨不忍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5-10-7 11:02:54 | 显示全部楼层
jjb2005 发表于 2015-10-7 10:52
归根结底还是诚信危机,如果不是价格优势,恐怕被攻陷会更加惨不忍睹。

完全同意,现阶段就是要重建人与人的信任,社会和人民的信任等,这是迫在眉睫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2 02:25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