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国家队在征求溶出仪机械确认中只是参考FDA的指南,写了仪器的确认,但随着我们国力的发展状大,企业实力也越来越强,在进行溶出曲线筛选这样大工作量的背景下,更多的企业对于自动化的需求也会越来越高,那么更先进的自动取样甚至光纤法检测溶出曲线也就应运而生,尤其是价格不太高的自动取样器,更是大家平时工作的首选。那么是不是自动取样器拿来就可以用呢,当然不是,用得不好你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在此,我给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溶出仪自动取样器的确认方法。 首先说明一下,这里IQ就不说了,要说明的是OQ、PQ和检验方法的部分验证内容。为什么要说检验方法呢,因为这是PQ的一个前提。 OQ中最重要的内容包括三个准确性:取样量的准确性、润洗体积的准确性和补液体积的准确性。操作方法可以使用重量法,即以水为介质不加样品,取出规定量的取液、润洗液和补液,称重,根据密度计算体积。需要注意的取液量和补液量应结合各现有品种来确定,应包括上下限,例如5ml和10ml;而润洗量一般为满量程。标准可以是固定的百分比,例如±5.0%,或者是固定的体积,例如±0.5ml。确认应考虑每一个管路都需要进行。 方法验证在这里需要考虑的是滤过验证。做滤过验证时应使用溶出介质将样品配制成约100%浓度,必要时可以考虑超声或加热(这不是做方法回收率,可以有辅助手段的),然后以离心液作为对照液,对于离线滤头,收集不同体积的初滤液作为供试液,例如收集0-1ml、1-2ml、2-3ml…(注意应考虑使用不同材质、品牌和规格的);对于在线滤头,收集不同润洗体积和次数滤液作为供试液,测定供试液相对对照液的回收率,应在98.0%-102.0%。建议考虑至少六个不同的制备和测定。以验证结果作为最小初滤液(离线)体积和润洗体积/次数,并考虑设置合适的安全系数(加一定的体积或次数)。 有人问,残留为什么不测了?不是不测了,而是放在PQ中。要知道,每一个产品有每一个产品的性质,即使是同一产品(例如原研和仿制),其辅料不同,物理吸附也会有所不同,润洗效果也会因此而有所不同,所以OQ的残留使用某一非特定品种(例如校准片)意义并不大,真正有意义的是每个品种做自己的残留确认。确认时,可以先取一约100%浓度的样品作为对照液,再按照既定的方法(该方法应确保符合上述的最小润洗体积/次数)使用溶出介质(而不是样品)进行润洗,润洗后再取规定量的溶出介质作为供试液,测定残留量,标准可以是5.0%,或结合不同品种的情况设置不同的标准,使残留量对下一个时间点的检测影响不超过0.5%。确认应考虑每一个管路都需要进行,如果失败考虑考虑增加润洗体积/次数,以达到残留的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