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五更引吭震户牖,横挺无复须元戎。明星已高啼未已,云际腾上朝阳红。”(宋·陆游)鸡年即将到来之际,高哦低吟几首如此美妙的咏鸡诗,别有一番情趣。
我国是诗的国度,也是鸡的故乡。古往今来,不少文人墨客以鸡为吟咏的题材,留下了大量咏鸡诗句。《诗经》中就有“鸡鸣喈喈”、“鸡栖于树”之吟唱。唐寅的咏鸡诗:“头上红冠不用裁,满身雪白走将来。平生不敢轻言语,一叫千门万户开。”清新明快,生气勃勃。南宋陆游的《新买啼鸡》诗:“峨峨赤帻声甚雄,意气不与其曹同。我求长鸣久未获,一见便觉千群空。”将鸡写得意气昂扬。李白的“半壁见海日,空中闻天鸡。”道出了诗仙非凡的想像力。王安石《送项判官》诗:“握手祝君能强饭,华簪常得从鸡翘。”诗人以“鸡翘”形容服饰的华丽。温庭筠的《商山早行》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诗人笔下分明是一幅惟妙惟肖的深秋山村早行图:一只大雄鸡正引颈高啼,天边挂着一轮明月,可是住在茅店里的旅客,却早已上路了,在布满浓霜的板桥上,留下了早行人的足迹。朱元璋的《金鸡报晓》诗:“鸡叫一声撅一撅,鸡叫两声撅两撅。三声唤出扶桑日,扫败残星与晓月。”前两句朴实无华,后两句使全诗升华,读来平中出奇,跌宕起伏,意境恢宏。 在咏鸡诗中,鸡画上所题的鸡诗,使诗意增添画意,画意映衬诗意,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明代画家徐渭,在鸡画上题有《鸡声》一首:“云中彤灶伴神仙,亦有栖迟高树巅,向夕既来回客梦,凌晨特去霜天。韵飘篱外雏俱集,颈涨花前绣愈园,不似吴门塘上鸭,只将名姓向人宣。”题画诗丰富了画面的意境,增强了情景相辉的艺术效果;扬州八怪之一的李鲜,不仅能吟咏鸡上诗,且将笔下的鸡画得活灵活现。他曾画过一幅《秋柳雄鸡图》,并在画上题诗云:“凉叶飘萧处士林,霜华不畏早寒侵。画鸡欲画鸡儿叫,唤起人间为善心。” 画家借助题画诗,给画面注入了活力,收到了诗画辉映的效果。相传,清乾隆皇帝于一个“鸡”年的正月初一,聚文武群臣于文昌殿庆贺新春。其间,乾隆令画工画《百鸡图》壁画。画好后,乾隆要诸臣在《百鸡图》上撰题画诗,但无人敢题。乾隆笑而题道:“飞来一只又一只,三四五六七八只。”写到此,众臣不解其意。乾隆稍定一下,又挥笔写了下两句:“凤凰何少尔何多?啄尽人间千万石”。此时,才学不凡的大学士纪晓岚说道:“这首《百鸡图》题画诗,还是一首绝妙的数字谜语呢!请看:一只又一只,是2只鸡;三四五六七八只应是:三乘四等于12;五乘六等于30;七乘八等于56;前后相加,恰是100,正合《百鸡图》也!” 诗人们所处的境遇各异,咏鸡抒发的情感往往也不同。如唐代刘禹锡的《秋江早发》诗: “因思市朝人,方听晨鸡鸣。昏昏恋枕衾,安见天地英。”流露了诗人因闻鸡鸣而想到朝市之人,从而警示自己不可恋枕贪睡的心情。宋代文天祥的《闻鸡》诗:“军中二十日,此夕始闻鸡。”诗里句间流露了作者对鸡鸣的亲切感。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有一首《天上》律诗,唱道: “荒鸡风雨无人语”,“天上何曾可寄愁。”借此抒发忧国忧民的情思,可谓情真意切。毛泽东的“一唱雄鸡天下白”,表达了一个革命者朝气蓬勃的博大胸怀,让人读后精神为之一振。 “鸡”谐音“吉”,鸡年吟鸡诗,带来的将是晨光般的希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