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凉风 于 2017-10-24 13:58 编辑
简介 实验室即进行试验的场所。实验室是科学的摇篮,是科学研究的基地,科技发展的源泉,对科技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内有大量的仪器:铁架台、烧杯、量筒、试管、试管夹、胶头滴管、滴瓶、细口瓶、烧瓶、锥形瓶、蒸发皿、漏斗等。实验仪器的清洗、消毒和灭菌是预防和控制实验室内感染,保证实验室质量的关键手段之一。可以说,没有优良的实验器械消毒与灭菌技术,就不会有现代实验技术的发展,就不能保证各种实验技术得以实施,现代实验成果就不可能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随着现代实验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现代实验高科技仪器技术的发展,对消毒灭菌技术的要求愈来愈高、依赖性愈来愈强,在消毒灭菌方面引进和使用新的技术和方法,科学合理使用消毒灭菌技术显得愈来愈重要。 根据现代预防实验室微生物观点,污染实验器械的处理程序应该是消毒、清洗、干燥、灭菌,这样更有利于减少实验人员的职业感染,保护环境不受污染,更符合卫生学要求。为了便于科学合理处理污染实验器械,应该对现代实验器械消毒灭菌技术及其应用与进展,实验器械本身发展现状、形状结构、材料分类等对消毒灭菌处理的特别要求有比较好的了解。 微生物的种类 (1)细菌繁殖体 易被消毒剂消灭,一般革蓝氏阳性细菌对消毒剂较敏感,革蓝氏阴性杆菌则常有较强的抵抗力。 (2)细菌芽胞 芽胞对消毒因子耐力最强,杀灭细菌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热力灭菌,在化学消毒剂中,过氧化氢银离子复合型能彻底杀灭芽胞,不管是可靠性还是稳定性都己经超过热力灭菌法。 (3)病毒 对消毒因子的耐力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亲水病毒的耐力较亲脂病毒强。 (4)真菌 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多数化学药物耐力较强,但用过氧化氢银离子复合型消毒剂可以彻底杀灭。 实验仪器消毒灭菌方法 实验医学微生物学常用的器材一般包括玻璃器材、金属器械、橡胶制品及塑料制品等,每类器材的处理及消毒措施都有不同。严格的消毒灭菌工作极为重要,直接影响着整个实验能否顺利进行。目前常用的消毒灭菌方法有物理方法(如干热灭菌法、湿热灭菌法、过滤除菌法、射线杀菌法等)和化学方法(消毒剂、抗生素)两大类。 1.干热灭菌法 是利用恒温干燥箱内120 oC~150 oC的高热,并保持90~120分钟,杀死细菌和芽孢,达到灭菌目的的一种方法。主要适用于不便在压力蒸汽灭菌器中进行灭菌,且不易被高温损坏的玻璃器皿、金属器械以及不能和蒸汽接触的物品的灭菌。缺点:适用性不强。 2.湿热灭菌法 压力蒸汽湿热灭菌法是目前最常用的一种灭菌方法。它利用高压蒸汽以及在蒸汽环境中存在的潜热作用和良好的穿透力,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变性而使微生物死亡。缺点:如果是对培养基或是液体溶液灭菌,灭菌时间与需要的培养基或液体溶液的体积密切相关。时间不足达不到灭菌效果,时间过长培养基里面的化学物质遭到破坏。影响培养基成本。 3.射线灭菌法 利用紫外线灯进行照射灭菌的方法。紫外线是一种低能量的电磁辐射,可以杀灭多种微生物。紫外线的作用机制是通过对微生物的核酸及蛋白质等的破坏作用而使其灭活。适合于实验室空气、地面、操作台面灭菌。缺点:用紫外线杀菌不能边照射边进行实验操作,因为紫外线不仅对人体皮肤有伤害,而且对培养物及一些试剂等也会产生不良影响。 4.过滤除菌法 是将液体或气体通过有微孔的滤膜过滤,使大于滤膜孔径的细菌等微生物颗粒阻留,从而达到除菌的方法。缺点:过滤除菌法大多用于遇热易发生分解、变性而失效的试剂、酶液、血清、培养液等。在过滤除菌中,一般无法对全过程中过滤器的关键参数(滤膜孔径的大小及分布,滤膜的完整性及LRV)进行监控。 5.化学消毒剂消毒法 用于那些不能利用物理方法进行灭菌的物品、空气、环境、实验器械、工作面、操作者皮肤、某些实验器皿等。常用的化学消毒剂包括甲醛、高锰酸钾、70%~75%乙醇、过氧乙酸、过氧化氢、银离子复合型、来苏尔水、环氧乙烷、碘伏或碘酊等。在使用时应注意安全,特别是用在皮肤或实验材料上的消毒剂,须选用合适的药剂种类、浓度和处理时间,才能达到安全和灭菌的目的。 常用实验仪器消毒灭菌效果比较表 上图是我国生物实验仪器普遍使用的几种灭菌方法,然而,过多的缺点,操作不方便等原因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认知,从另外一个方面也说明了这些灭菌效果不好的灭菌方式正在被摒弃。 是否能找到一种灭菌效果好,安全性又高的产品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