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123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收起左侧

[养生] 解酒秘方

[复制链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7:44:38 | 显示全部楼层
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

保肝护肝

这类中药通常入肝经,包括菊花、决明子、桑葚等。

1、菊花:治诸风头眩,解酒毒疗肿。可降低酒精对肝脏的伤害,防止因饮酒导致的血压升高。

2、决明子:具有保肝护肝,润肠通便,降脂减肥的功效,能加速酒精代谢。

3、茯苓:健脾护肝

4、常见的中成药有葵花护肝片,具有疏肝理气、降低转氨酶的功效,解酒、解毒效果显著,对酒精造成的肝细胞损伤还具有一定的修复作用。此外还有小柴胡颗粒,具有疏肝和胃、和解平衡功能,也能解酒。

生津、促排泄

这类中药多数具有清热除烦、生津止渴的功效,适用于酒后口渴欲饮、烦热躁动等。

1、桑葚:具有滋阴补血、生津润肠之功效。鲜桑葚可解酒毒。

2、芦根、白茅根:具有清热、利水、消肿的功效。可用于热病烦渴、水肿等症。可用鲜品解洒,治疗饮酒过度,伤及胃腑。

3、其他利尿中药,比如玉米须、茯苓,食材包括西瓜、冬瓜等。

解毒醒脑

这类中药多数具有清热解毒、开窍醒神的功效,适用于酒后眩晕、呕吐、吐字不清等。

1、葛花、葛根:是老祖宗留下的最具代表性的解酒中药之一。解酒醒脾,可用于饮酒过度导致的头痛、头昏、烦渴等。

2、干姜:温中止呕,缓解酒后不适。


还有一些医书记载的有解酒作用的中药,不药不药博士帮大家总结一下:

1、五味子:止渴除烦热,解酒毒,壮筋骨。

2、红豆蔻:用于腕腹冷痛、食积胀满、呕吐腹泻、饮酒过多。

3、玫瑰茄:清热解渴,敛肺止咳,适用于高血压症、咳嗽、中暑和酒醉。

4、枳椇子:止渴除烦、清湿热、解酒毒。

5、化橘红:风寒咳嗽,喉痒痰多,食积伤酒,呕恶痞闷。

6、丁香:治饮酒所致呕吐、身寒等证,泡茶饮,可以预防酒精中毒。

7、含有维生素B族丰富的食物或药材:在一些解酒产品中,使用维生素VC、VB族作为主要组分的也不少。主要利用维生素B族能增强肝脏酶活性的原理,增强代谢,缓解酒醉状态,预防酒精中毒。

总之,老祖宗留下的这些解酒药材,可以借鉴,但最好不要滥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7:45:13 | 显示全部楼层
千杯不倒-解酒方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虽然作为医生一直在科普健康知识,但理想和现实总是有差距,酒文化在中国几千年历史,要想控制不醉酒,是不可能的。

但如何在喝酒前后,最大程度减轻对身体的损害,这是我想做的。

以下方剂是从多种文献搜集整理而来,具有一定的防酒醉作用,但也不能完全依赖于此。最重要最有效的防酒醉的方法还是自己喝酒时要有节制。各位有什么好方法可以留言区留言探讨。

一、防醉酒效方———枳椇子茶

组成:枳椇子 20 克。

用法:饮酒的同时以枳椇子代茶饮。

适应证:防醉。

出处:经验方。

按语:大多数人在饮酒的同时饮用此茶,可使小便次数增多,防醉作用较为满意。

二、防醉酒效方———葛花茶

组成:葛花 10 克。

用法:在饮酒的同时用此药代茶饮。

适应证:防醉。

出处:经验方。

按语:防醉作用比较可靠。

三、饮酒前防醉方———葛花白药子散

组成:葛花 15 克,白药子 12 克。

用法:共研为细末,饮酒前 1 小时用白开水冲服 6 克。;

适应证:防醉。

出处:经验方。

按语:将此方推荐给许多人于饮酒前服用,均反应有较好的防醉作用。.

四、防治酒癖方———济生百杯丸

组成:橘皮 90 克,木香 9 克,广茂 9 克,干姜 90 克,白丁香 50 个,炙甘草 6 克,茴香 9 克,京三棱(炮)9 克,砂仁 30 个,白豆蔻 30 个,生姜 30 克。

用法:诸药研细末,炼蜜为丸,朱砂为底,每服 6 克,日服 2 次,生姜煎汤送服。

适应证:酒停腹中,膈气痞满,面色黄黑,将成癖病,饮食不进,日渐羸瘦。另外本方还有防醉酒作用。故名“百杯丸”。济生拔萃》中谓:“如饮酒先服此丸,百杯不醉,亦无诸疾”。

出处:《济生拔萃》。

按语:明《御药院方》也有“百杯丸”方,其药物组成与适应范围与本方有一定出入。

六、饮酒前防醉方———白蔻丁香散

组成:白豆蔻仁 10 克,丁香 2 克。

用法:研为细末,饮酒前 1 小时用水送服 3 克。

适应证:防醉。

出处:经验方。

按语:用此方不仅有防醉作用,而且还能有效地防止酒心呕吐及胃脘不适。.

七、解酒醒醉效方———螺蚌葱豉汤

组成:田螺、河蚌、大葱、豆豉各适量。

用法:将田螺捣碎,河蚌取肉,一同与大葱、豆豉共煮。饮汁液。

适应证:急性酒精中毒。

出处:《偏方大全》。

按语:本方为醒酒解醉食疗方。对饮酒过量,醉而不醒人事者有加速醒醉功效。

八、令人饮酒不醉方———八仙锉散

组成:丁香、砂仁、白豆蔻各 9 克,葛根粉 30 克,百药煎7.5 克,木瓜、炒盐各 30 克,甘草 7.5 克。

用法:将上药细锉,只需舀取 3 克细嚼,温水送下,即可饮酒不醉。

适应证:预防醉酒。

出处:《寿世保元》。

按语:虽原著龚廷贤氏言及本方可使人饮酒不醉,但饮酒者也不可贪杯。况且本方只可偶尔服用,若服之过量可伤人元气,不可不慎。

九、令饮酒后无酒气方———芜菁根散

组成;干芜菁根 27 枚。

用法:蒸后晒干研末,饮酒后服 3 耀 6 克。

适应证:可使饮酒人无明显酒气。

出处:《千金方》。

按语:芜菁为十字花科植物芜菁的块根,又称为蔓菁、大头菜等。味辛、甘、苦,性平。具有温中下气,利湿解毒,利五脏,止消渴之功效。《医林纂要》指出:芜菁“利水解热,下气宽中,功用略同萝卜”。在临证中曾令饮酒者于酒后生吃萝卜 50 耀 100 克(带皮),确有一定解除酒气的作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7:46:15 | 显示全部楼层
爱过方知情重,醉过方知酒浓。出来工作,或多或少有过醉酒的经历。今天泡芙给你介绍一款有千年解酒历史的解酒秘方

千年解酒秘方用了都说好

葛花为豆科植物葛的干燥花。解酒醒脾。用于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胸膈饱胀,呕吐酸水等伤及胃气之症

千年解酒秘方用了都说好

枳椇子主要成分含有果糖,过氧化物酶,能够清除酒后体内产生过量的自由基,从而减少乙醇在血液的浓度减少肝组织的损伤,避免酒精中毒

山楂性味甘酸,微温,归脾胃,肝经。主要作用是帮助消化

陈皮属于理气药,性味辛,苦,温,主要功效是理气化痰健脾

山楂加陈皮起到保护脾胃肝脏的作用

千年解酒秘方用了都说好

为了方便饮用我们可以把材料制成茶包,我们只需10克的葛花,10克的枳椇子,15克的山楂,15克的陈皮用纱布袋装起来,用热水泡15分钟就可以随时饮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7:4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喝酒前中后的最全解酒方法
|浏览:1561|更新:2017-03-11 01:53
事前办法:

    最好的解酒方法是事前防范,先将具体方法提供如下:

  1.牛奶或酸奶适量,于酒前半小时服用,牛奶或酸奶在胃壁形成保护膜,减少酒精进入血液达到肝脏。

  2.吃RU21安体普复合片,是目前全球防止醉酒保持头脑清醒的最好的食品。

  3.Vc Vb足量于酒前半小时内服用,Vb Vc具有消化和分解酒精的作用,(饮酒前一次口服Vc片6—10片,可预防酒精中毒。复合维生素b也比较有效,事前服用10片。)

  4.高浓度膳食纤维素片,酒前半小时服用(服用后需要饮足量白开水),作用,纤维素遇水后迅速膨胀,释放出大量阳离子可以把酒精包裹起来不进入消化循环直接排出体外,减少酒精对肝脏和身体的伤害。

事中办法:

  1.看见鸡蛋皮蛋等菜端上来,要多吃。

  2.多以豆腐类菜肴作下酒菜。因为豆腐中的半胱氨酸是一种主要的氨基酸,它能解乙醛毒,食后能使之迅速排出。

  3.水果如果端上桌,大快事,只管多吃。

  4.适当吃肉类和油脂,可以帮助调整好身体的部分功能,使胃可能因为油脂而蒙上薄薄的一层保护膜,防止酒精渗透胃壁。

  5.喝多了的较好办法就是中途去催吐,吐不出来,用手指刺激喉咙,吐了以后用冷水洗个脸就好了。

事后办法:

  醉酒之后,如何缓解头痛头晕反胃发热这些难受的症状呢?以下几种办法或许具有良好的效果。

  1.西红柿汁—— 酒后头晕

  西红柿汁也是富含特殊果糖,能帮助促进酒精分解吸收的有效饮品,一次饮用300ml以上,能使酒后头晕感逐渐消失。实验证实,喝西红柿汁比生吃西红柿的解酒效果更好。饮用前若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于稳定情绪。

  2.蜂蜜水——酒后头痛

  喝点蜂蜜水能有效减轻酒后头痛症状。美国国家头痛研究基金会的研究人员指出,这是因为蜂蜜中含有一种特殊的果糖,可以促进酒精的分解吸收,减轻头痛症状,尤其是红酒引起的头痛。另外蜂蜜还有催眠作用,能使人很快入睡,并且第二天起床后也不头痛。

  3.柚子——酒后口气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早就记载了柚子能够解酒。实验发现,将柚肉切丁,沾白糖吃更是对消除酒后口腔中的酒气和臭气有奇效。

  4.新鲜葡萄——酒后反胃恶心

  新鲜葡萄中含有丰富的酒石酸,能与酒中乙醇相互作用形成酯类物质,降低体内乙醇浓度,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其酸酸的口味也能有效缓解酒后反胃恶心的症状。如果在饮酒前吃葡萄,还能有效预防醉酒。

  5.芹菜汁——酒后胃肠不适颜面发红

  酒后胃肠不适时,喝些芹菜汁能明显缓解,这是因为芹菜中含有丰富的分解酒精所需的b族维生素。如果胃肠功能较弱,则最好在饮酒前先喝芹菜汁以做预防。此外,喝芹菜汁还能有效消除酒后颜面发红症状。

  6.香蕉——酒后心悸胸闷

  饮酒后感到心悸胸闷时,立即吃1~3根香蕉,能增加血糖浓度,使酒精在血液中的浓度降低,达到解酒目的,同时减轻心悸症状消除胸口郁闷。

  7.酸奶——酒后烦躁

  蒙古人多豪饮,酸奶正是他们的解酒秘方,一旦酒喝多了,便喝酸奶,酸奶能保护胃黏膜,延缓酒精吸收。由于酸奶中钙含量丰富,因此对缓解酒后烦躁症状尤其有效。

  8.西瓜汁——酒后全身发热

  西瓜汁是天生的白虎汤(中医经典名方),一方面能加速酒精从尿液排出,避免其被机体吸收而引起全身发热;另一方面,西瓜汁本身也具有清热去火功效,能帮助全身降温。饮用时加入少量食盐,还有助于稳定情绪。

  9.橄榄——酒后厌食

  橄榄自古以来就是醒酒清胃热促食欲的"良药",能有效改善酒后厌食症状。既可直接食用,也可加冰糖炖服。

酒后忌饮茶: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酒后饮茶伤肾,腰腿坠重,膀胱冷痛,兼患痰饮水肿。现代医学研究也指出,茶水会刺激胃酸分泌,使酒精更容易损伤到胃黏膜;同时,茶水中的茶碱和酒精一样会导致心跳加速,更加重了心脏负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7:48:27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认为,很多食物有“解酒”的功效,如萝卜、香蕉、梨、柚子、西红柿、水蜜桃、枇杷、桑椹、葛花、菊花、扁豆等,不妨参照中医的“五行解酒方”。

  金型人

  体质特点 体型比较瘦小,鼻直口阔,四肢清瘦,肤色较白,呼吸平缓,大多能耐秋冬,不能耐受春夏。

  解酒方———蜂蜜萝卜 白萝卜250克,蜂蜜100克。白萝卜放入沸水中即刻捞出、晾干,加蜂蜜调匀即可。有化积宽中,下气化痰,解酒功效。

  木型人

  体质特点 脸色苍白,身体弱,体力不强,大多能耐春夏,不能耐受秋冬。

  解酒方———葛花菊花蜜 葛花3克,菊花3克,蜂蜜10克。将葛花、菊花加适量开水,浸泡5分钟,加上蜂蜜即成。有清热解酒,健脾和胃的功效。

  水型人

  体质特点 体型比较胖,腹部较大,腰臀稍大,怕寒喜暖。大多能耐秋冬,不能耐受春夏。

  解酒方———高良姜粥 高良姜20克,粳米100克。将高良姜切成细丝,加适量水,用小火煎煮20分钟,与粳米煮成粥。有温胃散寒,暖中止吐,消食醒酒的功效。

  火型人

  体质特点 皮肤赤色,脊背肌肉宽厚,肩背髀腹匀称,性情急,大多能耐春夏,不能耐受秋冬。

  解酒方———枳子葛花饮 枳子15克,葛花10克,蜂蜜10克。枳子大火煮沸,小火煮20分钟,加入葛花煮5分钟,有化积解酒,醒脾胃的功效。

  土型人

  体质特点 皮肤黄色,肩背丰厚,腹大,大腿壮实,大多能耐秋冬,不能耐受春夏。

  解酒方———草豆砂仁荷叶饮 草果2克,白扁豆15克,砂仁2克,荷叶半张。放入砂锅内,大火煮沸,改用小火煨煮20分钟,取汁即成。有解酒消食,行气宽胀,和胃止呕的功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楼主| 发表于 2018-11-6 17:49:56 | 显示全部楼层
中医认为,酒为湿热之品,其气上腾,宿醉患者因体内素有水饮,又因酒而致宿饮上冲,饮酒后往往出现恶心、口渴、头痛、头晕、无食欲等不适症状,对肝、肾、胃、脾、心脏等人体重要脏器均会造成伤害,严重的可以导致死亡。因此喝酒要预防醉酒可先吃些东西,如含高蛋白的菜类或食品或喝些豆浆等,使这些食物在胃内和酒精结合发生反应,减少对酒精的吸收。吃一些水果对于防治醉酒也有比较好的效果。若在开怀畅饮之后确有不适,也可以试试一些中药解酒方缓解症状。
葛花解酲汤
葛花解酲汤为解酒常用主方,载于元代李东垣之《脾胃论》。 取葛花、白豆蔻、砂仁各15克,干姜、神曲、泽泻、白术各6克,猪苓、茯苓、人参、陈皮各4.5克,木香1.5克,青皮1克。共为极细末,每次服9克,用白开水调匀温服或作汤剂水煎服。
方中葛花味甘、性凉,有醒脾和胃、生津止渴、解酒之功效,可使酒湿之邪从肌表而出。猪苓、茯苓、泽泻淡渗利湿,促使酒湿随小便而出。砂仁、豆蔻、青皮、陈皮、木香、干姜理气温中,疏滞消痞。砂仁、豆蔻皆能芳香醒脾、开胃和中,可止呕吐、助运化,与神曲配伍能消宿食之积,解酒化滞。饮酒多则伤脾,故用人参、白术健脾益气,且人参能增加肝脏的酶活性,使肝脏的解毒能力增强,从而提高机体对化学物质的耐受力。诸药合用,消湿热、温中健脾之功效。无论是一时饮酒过量,还是嗜酒太过损伤脾胃均可应用此方。但需注意,人的体质有阴阳之别,故伤酒之病亦有寒化、热化之分。葛花解酲汤所治是脾胃虚寒、中阳不振、湿从寒化证候。若为阳性体质,湿从热化、湿热内盛,症见面赤烦热、口渴饮冷等,使用本方宜减去干姜、白术、木香等辛燥之品,宜改用黄芩、黄连、栀子等苦寒清热之药。
清爽露
取薄荷5克,菊花10克,葛花5克,山楂15克,白茅根15克。水煎服或开水冲泡代茶频饮。
方中薄荷味辛,性凉,归肝、肺经,可散热疏风、疏肝解郁、解毒。研究发现,薄荷有良好的解热发汗、消炎和保肝利胆功效,能预防宿醉头痛,抵御酒精对肝脏的伤害,可以用来防治酒精肝,还能保护胃黏膜。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肝、肺经,能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可用于酒后头痛眩晕、心胸烦热、目赤肿痛等症。葛花味甘、性凉,善解酒毒、醒脾和胃、解渴,主治饮酒过度、头痛头昏、烦渴呕吐、胸膈饱胀等。研究表明,葛花中的活性成分能够激活血液和肝中的乙醇脱氢酶和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加快血液和肝中乙醇和乙醛的分解,从而降低血液和肝中乙醇和乙醛的含量而解酒。山楂味酸、甘,性微温,归脾、胃、肝经。可消食化积、活血散瘀。白茅根味甘、性寒,归肺、胃、膀胱经,可清热利尿、生津止呕。研究表明,白茅根所含有的钾盐可能与其利尿作用有关。白茅根还具有增强免疫、抗肿瘤、止血、抗菌、抗肝炎、镇痛等作用。诸药合用,共奏清热醒神、和胃止呕、利小便之功效。适用于酒醉呕吐、胸膈胀满、烦热口渴、头晕头痛、小便短赤等。
枳葛饮
取枳椇子10克,葛根10克,枸杞子4克,山楂4克,水煎服。
方中枳椇子味甘、性平,归肺、脾、胃经,有清热除烦、生津、利二便、解酒毒之功效。民间有“千杯不醉枳椇子”的说法,历代医家一直将它作为解酒止渴要药,适用于醉酒或胃热伤津、烦热、呕吐、口渴以及肺虚咳嗽、咽干、二便不利等症。《本草衍义补遗》中记载:“一男子年三十余,因饮酒发热,又兼房劳虚乏,乃服补气血之药,加葛根以解酒毒。微汗出,人反懈怠,热如故。此乃气血虚,不禁葛根之散也。必须鸡距子解其毒,遂煎药中加而服之,乃愈。”研究表明,枳椇子有显著的解酒、保肝、抗肝纤维化及抗衰老、抗疲劳等作用。葛根味苦、辛、性凉,归脾、胃经,有发汗解肌、解表透疹、升阳止泻、除烦止渴等功效,适用于饮酒过度、头晕头痛、烦渴、胸膈饱胀、不思饮食、呕吐酸水等。《食疗本草》曰:“葛根蒸食之,消酒毒。”《千金要方》以鲜葛根捣汁治酒醉不醒者。研究表明,其解酒毒的主要成分为总黄酮类物质。枸杞子滋补肝肾、益精明目。研究表明,枸杞子中所含的枸杞多糖可改善新陈代谢、调节内分泌、加速肝脏解毒和受损肝细胞的修复、抑制胆固醇、血清甘油三酯的功能,并对肝脏因肝脂质过氧化损伤有明显的保护和修复作用。山楂具有降血压、降血脂、降胆固醇的作用,可以减少长期饮酒者患酒精性脂肪肝的危害。山楂还能消食化积、行气散瘀,可用于酒后嗳气吞酸、脘腹胀满、腹痛便溏者。诸药合用,共奏解酒除烦,护肝降脂之功效。适用于酒后燥热烦渴、嗳气吞酸、恶心呕吐、食欲缺乏以及酒精性肝病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8-11-6 22:47:57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多的解酒方法,足以让人眼花缭乱。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神
发表于 2022-12-26 21:27:27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4-1-2 11:13:46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感谢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21 17:46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