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175|回复: 0
收起左侧

[其他] 我和《实用制药知识与技术解析》(七) 盛伦武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8-12-13 13:05: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我和《实用制药知识与技术解析》(  盛伦武
《实用制药知识与技术解析》出版发行后,不少读者找我交流、咨询生产中遇到的疑点、难点问题的解决措施。更有热心的单位邀约我去了他们的生产现场,探讨对已出现问题的处理方法。在交流的所提问题中,对限菌制剂产品易出现微生物检验结果超标,不少人感到很有些疑惑。觉得限菌制剂产品的微生物允许标准,2015版比2010版药典要宽松多了,还是同样的生产条件、同样的生产方法,但产品的菌检结果不符规定的批次比执行2010版药典的反而要多多了。对此,我想谈点自己的认识。
一、限菌制剂产品的微生物标准,从执行数据看,2015版比2010版药典确实宽松了。
口服非无菌化学药品制剂、不含药材原粉的中药制剂的微生物限度标准主要差
2010版中国药典
需氧菌总数
Cfu/g cfu/ml
Cfu/cm2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Cfu/g cfu/ml
Cfu/cm2
细菌总数
Cfu/g cfu/ml
Cfu/cm2
霉菌和酵母菌总数
Cfu/g cfu/ml
Cfu/cm2
固体制剂
液体制剂
不得过2000
不得过200
不得过200
不得过20
不得过1000
不得过100
不得过100
不得过100
标准数据的放宽,说明新标准所采用的试剂更灵敏,检验结果更准确了,新标准的方法更科学、更可靠了。这也是实验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由先进的取代落后的,由精细的代替粗放的,我们应该顺应科技发展的规律,按照要求认真执行好标准。
二、造成限菌制剂产品微生物检验结果超标的主要原因是,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对防污染的控制存有漏洞。按人、机、料、法、环五个生产要素,主要体现有:
1、人。在GMP检查报告的结论中,绝大部分药企都有一条“员工培训不到位”的缺陷。我到过几家地处县郊位置的小型药企和保健品厂,操作人员主要是附近“洗脚上田”的农民,向他们问起微生物知识,不少人一头雾水。笔者曾参与一次对普通固体制剂车间进入洁净区人员,作手消毒后(75%乙醇喷洒手后搓擦消毒)的棉签擦拭取样的微生物培养检查,随机取样检查了十位操作工,检查结果是:仅有3人符合要求,5人超过标准规定,有2人的含菌量不可计数。细看含菌量不可计数人员的手,指甲是黑黑的。
操作人员在洁净区戴口鼻罩是防止药品被污染的基本要求,口鼻罩本应戴在口鼻上,常见到操作工将口鼻罩变成了下巴罩,用口鼻罩把下巴兜了起来。
2、机。GMP对制药设备的基本要求是光洁、易清洗,不对药品产生污染......实际生产中,笔者曾遇到:
1)某单位使用的槽形混合机,四边与地面约有0.5厘米的间隙。配料制粒间每天洒落地面的物料,在清洁地面时被冲洗到槽形混合机下形成卫生死角。后来因维修槽形混合机,撬起机体时,才发现槽形混合机下全是棕黑色的药浆,长满霉菌。2)某药企的卧式沸腾干燥机,其排加热风即产品湿分的管道,未装防空气倒灌的阀门,一旦室外气压大于干燥机内气压,室外脏空气就能倒灌进入沸腾干燥机内,对干燥机内的产品造成污染。


3)某单位的组合式空调柜,因排空气冷凝水的管路设计不当,风机停止运行后,组合式空调柜柜底内积满冷凝水,柜壁、表冷器上结有大量的霉菌球状物。尽管有后续的中效、高效过滤器,谁能保证没有透过的霉菌体进入洁净区室内(组合式空调柜内除尽空气冷凝水的方法在《实用制药知识与技术解析》书中第四章有详尽的介绍)。
3、料。不合格的原辅料不投入生产,不合格的半成品不流入下道工序。这是GMP对生产控制的基本要求。然而在实际执行中,总是有有意或无意违反的情况发生。
1)某药企配制颗粒剂时,投用的辅料的检验单、合格证齐全,因量大整袋投入,倒料后才发现有一袋辅料有部分已结块变色,操作人员即没有报告给领导,也没有采取任何处理措施,造成该批产品菌检不符规定。
2)某日,操作工在配制固体制剂时,因操作不小心,将物料盆打翻在地,物料倒洒地上。为了保证物料的平衡率,避免扣罚工资,他将地面的物料撮起又倒入混合机内,若无其事的照常配料制粒。谁能保证该批产品不会污染微生物?
3)存放在中间站的上一批某产品结存尾料,因停用时间较长已明显吸潮结块,在重新投入下批产品使用时,不作任何消毒/灭菌处理,想当然认为制粒干燥时会杀灭微生物。谁能保证所污染的微生物在干燥时能被杀灭?
3、法。操作粗糙是不少员工的职业通病,特别是实行计件工资的药企,不少员工操作时只图快,是否会影响到产品质量则考虑很少。
1)75%的乙醇擦拭消毒料斗、料盆、料桶时,马虎随意,不少角落处没有擦拭到,为产品的染菌留下隐患。
2)临近下班时,操作间还有敞口的装有物料的料桶摆放着,另一个作卫生的操作工大大咧咧动作粗放,自来水冲洗地面溅起的脏水随时可能带入物料中。
3)某药企沸腾干燥机的过滤袋,停产清洗、消毒后存放在车间器具暂存室,24天后沸腾干燥机需再用时,装上该过滤袋就直接使用。造成新制粒干燥的前三锅产品微生物检测不符规定。按照操作SOP,该过滤袋存放时间超过一周就应重新消毒后才能使用。然而由于管理人员的疏忽,操作人员的偷懒,造成了不必要的损失。
4、环。药品生产环境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基本条件,现实中的生产环境条件总有被忽视的地方。
1)笔者曾看到几家药企、保健品厂固剂车间配浆室的墙壁、顶棚都有长霉的痕迹。配浆室湿度大,若排潮气效果差,极易造成室内长霉。其中某药企配浆室的排潮气的风管与总混室、压片室排尘风的管道汇总一起,经袋式除尘机强排室外,结果造成潮气与粉尘粘结,不长时间就堵死滤袋,使潮气、粉尘风中的空气均无法排出。
2)因资金等原因影响,某药企配料制粒室的高效过滤器已8年多未予更换。人在室内操作,呼吸不畅感觉很不舒适。后经同意测试换算该房间的换气次数仅为5.2次/小时。空气浑浊、微生物积聚,敞口式生产,产品怎么会不污染微生物?
3)某药企固剂车间洁净区洗衣室的废水直排流入化粪池,化粪池积满后发酵,使污气压强增大,加之车间的该处排水管水封效果差,在车间送风量不足,房间空气压强低时,发酵污气从下水道倒灌进入该处房间,继而进入洁净区,造成产品污染检出了大肠埃希菌。
杜绝微生物对限菌制剂产品的污染,只要认真做好了产品生产过程中的防菌控制工作,是完全可以做到的。本人所编写的《实用制药知识与技术解析》书第三、六、七章中,对生产过程中防止药品被微生物污染的内容已介绍很多,建议读者能仔细看看。没有该书的同行,希望您能尽早拥有一本该工具书。这将对您,对您所在企业解决这类问题,以及生产中常见问题的处理能给予不少的教训启示,开拓较好的解决思路。
盛伦武    微信号  a130 5416 604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4 14:28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