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帖最后由 王小妞 于 2021-7-12 08:45 编辑
《蒲答》论坛问答一周精选(2021年05月11日-2021年05月16日) 遴选一周问答精华,让知识传递更加便捷,尽在《蒲答》专栏。 本次内容由“王小妞”编辑,“飞凌大圣”审核。 栏目内容采集于蒲公英论坛,主要来源《有问有答》板块,不代表蒲公英论坛意见。 PS:诚招冠名商!
1、[生产制造]咨询关于除菌过滤到无菌灌装的方法? 问:因为我们现在在搞新建厂房,在设计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这里呢是咨询一下大家的做法,目前我们是做单体药物的,原液以后可能有几十升也可能上一两百升。如果上一两百升的话,前面使用一次性搅拌,除菌过滤之后如何与灌装机对接或转运,使用多个一次性储液袋吗?还是直接与灌装机对接?还是有其他什么方法? 答(论坛ID:老鸟):200升不算大,我们还1000L升了。看你们的设计工艺是除菌后进一次性袋子打算直接分装;1、你可以直接通过无菌连接头直接连接灌装机;2、你可以在灌装机前再增加一次除菌过滤。你自己评估,两种都有厂家使用。
2、[生产制造]原料药变更? 问:原料药厂家更换,也进行了省局注册备案,但是只做了一批,观察加速。如果省局给发了补充批件,是否能上市销售?还是需要追加两批,继续做完相关验证后,才可上市销售呢? 答(论坛ID:jxrjw):1、对变更前后的原料药进行全面的质量对比研究,与制剂质量相关的关键理化性质(如晶型、粒度等)应保持一致,变更后原料药的杂质控制应符合相关指导原则的要求。 2、对采用变更前和变更后原料药制备的制剂进行质量对比研究,变更前后样品的溶出曲线、关键理化性质应保持一致,杂质控制应符合相关指导原则的要求,制剂质量应保持一致。 3、对采用变更后原料药连续生产的三批制剂进行检验,应符合质量标准的规定。 4、对采用变更后原料药生产的三批制剂进行加速及长期稳定性考察,申请时提供3-6个月的稳定性研究资料,并与变更前产品的稳定性情况进行比较,变更后产品的稳定性不低于变更前。
3、[生产制造]取消过筛工序? 问:原辅料过筛后直接混合充填的胶囊剂,想取消过筛工序,因为原粉辅料无结块成团现象,要求过筛的目数比原辅料的实际粒径大的多,过筛是否对产品并无影响。取消过筛工序,算是微小变更还是?该如何去进行风险评估? 答(论坛ID:药小生):变更指导原则里面只有增加预过筛工序,为微小变更;但是删除至少也要评估为中等变更,风险评估包括减少过筛过程的产尘和损耗,增加工艺的连贯性等,验证要关键考察胶囊填充的装量控制以及变更前后的溶出行为的一致性还有稳定性情况对比,总之要保持变更前后的一致性。 总之变更起来比较复杂,而且省局不一定给批,建议不要变。
4、[生产制造]药品生产? 问:药品生产大箱中必须要放合格证么?有什么法规要求? 答(论坛ID:jzj13573596592):1.成品大箱中放置的合格证,亦称为装箱单,记录了包装产品信息及包装、检查人员的信息;2.2010年版GMP对药品批包装记录内容的规定确实比1998年版GMP去除了产品合格证;3.企业经充分评估可以换方式记录外包装过程信息,每箱成品发放时附检验报告,只要检查员认可即可。《产品质量法》第二十七条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个人认为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的表达方式企业可自行决定,要求方便、经济、简洁、明了,放合格证是目前行业通用的方式。
5、[生产制造]关于偏差? 问:对于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小的操作失误(如洒落少量物料报废,设备的小故障),不影响产品质量、物料平衡和成品率,没有使工艺参数超过限度,是否都需要按照偏差流程进行处理? 答(论坛ID:大写的Z.123):少量物料报废应该是属于正常情况吧,成品率就是考虑到这个情况才不是100%,如实记录在批生产记录上就行了,设备故障也应该有故障处理流程,按设备故障处理流程走就行了,其他的没有产生偏离的情况个人认为不用走偏差,有流程处理记录即可。
6、[生产制造]关于溶剂配制的问题? 问:车间SOP规定1000ml硫酸加入到4000ml纯化水中配制即可,但实际使用量大,配制是同比例放大,2000ml硫酸加入8000ml纯化水中。以上是否符合法规或其他要求? 答(论坛ID:虾米12345):从描述来看,应当不涉及工艺批量问题。把SOP升级:硫酸和纯化水按1:4比例分别量取,然后将硫酸加入水中,例如1000ml硫酸加入4000ml水中。当然,量大了也要考虑操作的安全性。如果涉及工艺批量,那得慎重考虑,跟你们OA商量吧。
7、[研发注册]稳定性研究疑问? 问:前期我用50L的罐子做了3批产品,稳定性研究基本做完了,后来我准备改成200L的罐子进行生产,那么前期的稳定性研究数据在注册时还可以用吗? 答(论坛ID:歪把子):不可以了,工艺设备与原始研究资料不一致了。
8、[质量控制QC]原子吸收标准曲线? 问:原子吸收中标准曲线的截距有要求吗? 答(论坛ID:gusuchengwai):标准曲线的2个参数截距代表空白信息,斜率为灵敏度。通常截距越大,空白越高,这个原因可能来自仪器、器皿或者试剂的本底值过高造成。过程中别忘记,纯溶剂标曲线也看一下试剂空白,而斜率越大,相对的单位物质的得到的仪器响应值通常越高。
9、[确认&验证]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等,厂家既然出具了合格写明,为什么还要自己再确认? 问:假如使用需要和仪器自身的规格、能力等都已经匹配,为什么还要再进行确认? 答(论坛ID:915_雨):1.假如XXX,有数拿数,别假如。2.检验通常有一句话仅对送样负责3.符合你的需求,不仅仅是符合厂家标准。4.最重要的是,证明你的人会不会用。恰恰很多时候,都是不会,而且瞎用。
10、[质量控制QC]丙酮残留量? 问:硝苯地平控释片丙酮残留量法规里规定是不得超过多少?在哪个法规文件里可查阅? 答(论坛ID:Shinichi00):中国药典四部0861 残留溶剂测定法中的限度要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