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color=rgba(0, 0, 0, 0.9)]1993 年,Hamers-Casterman 课题组偶然发现单峰骆驼血清中存在天然来源的重链抗体。随后,一些研究确认骆驼家族的所有成员(单峰骆驼、骆驼、美洲驼、骆马和羊驼)除产生常规抗体外,还产生仅由重链组成的抗体,称为HcAb(重链抗体),这些抗体的可变区称为VHH(Variable Domain of Heavy Chain of HCAb),又因其大小为纳米级称为纳米抗体(Nanobody,Nano-antibody)。再到后来,研究人员发现,一些软骨鱼类,包括鲨鱼和鳐鱼,也会产生功能性的重链免疫球蛋白,称为 IgNAR。 [color=rgba(0, 0, 0, 0.9)]纳米抗体具备小尺寸、易表达、可体外筛选及改造、高亲和性、高稳定性、高组织穿透性等优势,能够识别传统抗体难以识别的较为隐匿的抗原表位。近年来,纳米抗体因其独特的特性引起了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的极大兴趣。 本期内容菌菌将以纳米抗体为主题,介绍其与传统抗体的结构差异,并汇总其体外制备方法和在医学领域的最新应用。一、纳米抗体与常规抗体的结构差异1.1 常规抗体结构简述[color=rgba(0, 0, 0, 0.9)]IgG是人体内五种抗体同种型之一,也是哺乳动物血清中浓度最高的免疫球蛋白,是唯一能穿过胎盘屏障的免疫球蛋白。IgG提供大部分抗体介导的免疫力,分为4个亚类:IgG1、IgG2、IgG3 和 IgG4。IgG1 亚类常常用来作治疗性药物,因为它在增强免疫效应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并且具有更长的血清半衰期(大约 21 天)。常规 IgG 由两条相同的多肽重链(H 链)和两条相同的多肽轻链(L 链)组成。换句话说,从结构上来说,常规 IgG 就是一个异四聚体分子。 [color=rgba(0, 0, 0, 0.9)]H 链有四个结构域:一个可变结构域 (VH) 和三个恒定结构域 (CH1、CH2 和 CH3),而 L 链由一个可变结构域 (VL) 和一个恒定结构域 (CL) 组成,它们成对并分别与 VH 和 CH1 结构域非共价相互作用。这些关联导致三个独立区域的形成,即两个 Fab(抗原结合片段)部分和一个可结晶片段 (Fc),它们通过铰链区中的柔性接头连接。 [color=rgba(0, 0, 0, 0.9)]Fab结构是相同的,每个区域都代表一个特定的抗原结合位点。Fc 区域对于补体激活和调理作用等其他生物学功能很重要。N末端配对的 VH-VL 结构域构成互补或可变片段 (VF),其中有称为互补决定区 (CDR) 的高变区。每个 VL 和 VH 可变域中都有三个这样的区域,它们决定了免疫球蛋白的特异性、多样性和亲和力;VH 和 VL 结构域的其余部分称为框架区片段,这些片段为分子环结构提供支持。  [color=rgba(0, 0, 0, 0.9)]图1: 传统抗体与重链抗体结构示意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