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5879|回复: 6
收起左侧

[药品研发] 原料药的杂质研究-补充篇(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8-10 13:12:1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首先感谢谢沐风老师对中国医药行业做出的重大贡献,个人对谢老师的溶出度观点也非常的赞同,特定条件下的溶出曲线完全可以表观制剂的质量(有效性),而且对于药品上市后的监管也具有非比寻常的意义。本人向行业的带头人谢老师表示崇高的敬意!
    也非常感谢各位同行和战友对笔者的批评和肯定,大家都是想把原料药做好,目的是一样的。
    大家都知道,中国的原料药世界领先,中国的制剂相当落后。但是不能因为原料药跑得快、制剂跑的慢,就让原料药慢下来等制剂,应该让制剂快跑起来追上原料药。中国的原料药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这块是值得肯定的,也是应该继续保持的,而且要用先进的研发理念来引导原料药的研发。制剂的确应该提高,而且应该把工作重点放在制剂上,但却不能抛却原料药。原料药不是药,但是他却是保证制剂质量的重要前提之一,原料药中的杂质研究也是保证原料药质量的重要前提。
    制剂和原料药、杂质和溶出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二者是相辅相成的。HPLC能够检测有机杂质,特定条件下的溶出曲线也能反映出药品的有效,二者都是药品安全有效的检测方法。本人并没有拔高杂质的重要性,把杂质放在制剂有效性之上的意图,请大家不要再就研究杂质还是研究制剂有效的问题发生争吵了,二者同样重要。
    回归主题,本人继续与大家交流原料药中的杂质研究思路,首先请看几个引例:
引例一  摘自ICH Q3a,高毒性杂质即使在鉴定限以下也要进行结构鉴定。

引例二  摘自ICH Q3C,溶剂按照毒性进行分类,一类溶剂毒性极大、要严格控制

引例三  已有报道,Roche公司于2007年5月中旬收到6名患者投诉,存在DNA序列异常,后经Roche公司证实其产品存在超限基因毒性杂质甲磺酸乙酯(应控制限度不高于0.6ppm),基因毒杂质即使很低的水平也会严重影响药品安全。
引例四  摘自ICH M7,按照毒性将杂质分类,杂质要使用计算机系统进行评估,并包含在CTD资料中。


    杂质影响药品安全,尤其是高毒性杂质,必须对杂质进行充分的研究和控制。
    对于杂质和API到底谁才是影响药品安全的罪魁祸首,这个也应该辩证的去看待。API的确有毒,甚至具有遗传毒性;杂质也有毒,也能引起不良反应(如青霉素中的聚合杂质)。对于这块,原研药品上市前已经做过考量,不然FDA也不会批准,一个毒性很大的药但是是救命的,他也会上市;同样,如果药品是治病的,在安全的剂量内如果有高毒性致命杂质,即使再有效,这个药患者也不敢吃。
    笔者撰写这篇文章,仍然坚持着应该充分研究原料药中的杂质,由于有一些研发人员误解了“充分”的意义,我再较深入的阐述下杂质充分研究的思路,欢迎有不同看法的战友与我深入交流!同时也非常欢迎具有计算机评估经验、FMEA风险评估经验的战友与我一同交流使用经验,希望能够在交流中提高、完善,本人邮箱liuqingchun1986@126.com
    本人明确定义了杂质的概念,非API即杂质(注意,仍然在说原料药,本文描述的对象只是原料药),无论杂质是否有毒。而且我所指的杂质不仅仅是有机杂质,虽然有机杂质是最重要的一部分。除却有机杂质,还包括其他杂质,如元素杂质、晶型杂质等。后期关于这些各种各样的杂质应该如何研究,本人也会充分与大家发帖进行交流。
    本文中的杂质特指有机杂质。
    目前国内杂质研究严重走偏,杂质研究成为了形象工程,已经偏离了杂质研究的宗旨---目的是保证药品安全。
    充分研究,有两层意思,分别是横向和纵向的,即宽度和深度,宽度是指不能遗漏各种影响药品质量的杂质;深度是指,对于所研究的杂质,要研究充分。但充分研究绝对不等于杂质个数。
    研究讲究方法,并不是没有捷径,有些方法高效省力,如果都采用最笨的方法,势必会造成费时费力,同时也会花费大量的财力。打个比方,从A前往B,采用最笨的方法徒步需要三个月,还累得够呛,但如果用交通工具就会大大的缩短时间:骑自行车可能需要一个月,坐火车可能只需要不到1天,如果坐飞机可能仅需要半小时。“生产力有两项,一项是人,一项是工具”,工具的本质是为达到、完成或促进某一事物的手段,他是由人创造的,同时为人服务。
    研究同样可以采用工具,大家每天都在讲风险评估,但是真正懂风险评估的又有多少?风险评估是全球各行各业都在使用的工具,同样非常适用于医药制造业。计算机系统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已经发展到了无处不在的层面,但是笔者想问,您会用计算机吗?
    笔者撰写文章的主要目的是提醒广大的原料药研发者,杂质的充分研究并不是需要把所有的杂质一一的制备出来、纯度95%以上、结构确证、毒理研究、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加全套的方法学,最后再证明都没有。这样谁也吃不消!
    有经验的合成研发人员,只要看到路线,可能就知道终产品中可能最会产生哪些杂质,这凭的是什么?不正是对工艺深刻认知的基础上,知道其中的风险,能够很快的做出评估吗?尤其是经过对工艺详细的考察和优化之后,对于风险认识的更加深刻。
    API或杂质产生毒性的本质是其与体内的某些化学物质(如DNA)发生反应、产生毒性,其中一些反应会产生严重的毒性。计算机系统就是以此为出发点进行评估,它本身是一个具有非常丰富经验的老师,能够识别出会发生严重毒性化学反应的官能团,进而进行分析和预测。
    杂质充分研究要善用风险评估和计算机毒性评估这两大工具。
    杂质充分研究,是以杂质谱为基础,针对工艺中的每个杂质,以科学合理的理论基础来进行风险评估,针对评估结果,再进一步进行研究。
    杂质谱:是杂质的总档案。可能研发人员水平不同,即使是相同的工艺,杂质谱也可能不同,这也是合理的,越有经验的合成研发人员,对这块的认识也就越深刻。
    每个杂质:不仅仅是实际杂质,主要是指潜在杂质。
    科学合理:杂质也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不同的反应类型决定着杂质产生的可能性也不同。生成的杂质也具有特定官能团,决定着其具有不同的反应活性,并且其具有各种各样的物理性质(溶解度、沸点、成盐性等),评估过程要以杂质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工艺中特定工艺的去除能力(QBD理念的运用)为理论基础。
    风险评估:产生途径、产生能力、去除方法、去除能力、杂质安全性评估等,可以使用一些风险评估工具及毒性评估工具。
    杂质谱中包含了大量的杂质,但实际的高风险杂质(如高毒性杂质、残留可能性较大的杂质、降解杂质等)并不多,这些杂质就是后期研究的主要对象。但并不是这些低风险杂质没有进行控制,而是在质量标准中统一采用“其他单杂”的方式进行控制。据说现在某些公司的质量标准中制定了几十个特定杂质,来显示其杂质研究的充分……这已经严重脱离了杂质研究的目的,并且为今后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负担。这里要着重说下降解杂质,他是相当相当重要的,可能会严重的影响药品安全,需要特别关注。
    另外,要充分重视检测方法的科学性。之前说过:“不充分研究杂质,就无法证明产品中没有杂质,并且无法证明检测方法能够将杂质检出”。这里的杂质不是指杂质谱中的所有杂质,而是指高风险杂质。杂质有可能包含在主峰中、杂质与杂质之间也有可能分离度不够,这些都是需要充分研究和验证的。这里有两个证明:1.产品中实际含有某些杂质,杂质的限度符合要求;2.产品中不含有某些杂质,但如果有,方法能够满足要求。
    制药行业也有很多交叉学科,也可以引进很多先进的工具,很多工具可以节省大量的工作量,甚至说,哲学都可以应用到工艺上。大家都在谈创新,为什么思想不能够创新呢?当然创新一定是以科学依据为前提的,不能空谈和空想。
    有人说,风险评估太抽象了,很难应用。我的理解是,风险评估是一种思维方式、是一种减少失败的工具,这种工具运用到不同的行业,表现形式也不一样,但有一点是一样的,都是以事实和科学为出发点。运用到工艺中,那就是以反应本身为出发点,以其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为理论根据进行应用。所以我再次强调下合成路线的重要性和QbD理念的重要性。工艺不同,会导致杂质谱不同,一个好的工艺,可能会减少若干个高风险杂质。具体怎样运用风险评估,这个就仁者见仁了,每个药企的重视程度不同、个人的知识背景不同、各学科掌握程度不同、风险评估本身理解的不同,具体做法也不相同。有些药企会请培训机构进行FMEA培训、六西格玛培训等,但有些药企可能压根就没听说过!
    还有人说软件评估结果可信吗,报告认可吗?我想说,软件是工具,工具是为人服务的,你要做的是使用软件来证明你的研究结果是可信的,而不是软件本身是否可信,而且引例中已经提到了ICH对软件的要求和认可。甚至OECD也发布了非盈利性质的软件,这些都把计算机系统放在了很重要的位置上。目前很多国外的大药企有自己专门的计算机评价系统,他们所用的软件也是不对外的。对于计算机系统的介绍,包括原理、分类、各个软件的特点大家可以参阅文献,相信看完之后会有一个系统性的认识。市面上大部分软件是收费的,但OECD发布的QSAR toolbox是免费的。再多说一句,QSAR toolbox中,在使用交叉对照进行预测时,样本库一定要谨慎选择,子分类要正确,确保被评估化合物的致毒机制要专一,不会被其他官能团所干扰。
    有机杂质有着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无法像溶残那样建立一个较为完善的体系和控制策略,但是有机杂质也在逐步的趋近于完善,或许在近5年内,Q3a(R3)就要出来了。目前M7已经引入了将杂质分类控制的概念(不是首次提出的)。
    原料药中的杂质是一定要充分研究的,的确,发达国家将原料药的包袱推给了我们,但是无论是谁研究,总归是在研究,而且不会倒退回去,只能逐渐进步和逐渐完善。
    还是那句话,“好”的制剂,不仅仅要有效,还要安全,原料药作为制剂的上游环节,要保障安全。
    最后一句话与大家共勉:思维决定高度,不懂制剂的分析不是好合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8-10 13:23:27 | 显示全部楼层
基因毒性杂质很多企业是忽略的,因为其不像ICH残留溶剂那样有明确列表和限度,企业当然不清楚了;
再加上中国存在大量的医药化工企业,他们可不管是否存在基因毒性杂质,只要产品好卖就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0 13:2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受教了,平时杂质虽然重视但也就是限度了,惭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6-8-10 14:09:48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制剂的分析不是好合成,不懂生产的销售不是好研发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6-8-10 16:08:34 | 显示全部楼层
态度是行动的前提,态度受价值观的指导,态度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凡事态度积极,就已经成功了一半。2000-2002年执掌中国国家男子足球队主教练米卢的一句“态度决定一切”,成了当年曝光率最高的名言。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7 15:20:43 | 显示全部楼层
高人啊
我们公司就是
分析的潜在杂质几十个,硬是都拿出来,有点醉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6-8-19 11:25:45 | 显示全部楼层
不懂制剂和分析不是好合成,这样说就对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京ICP证150354号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证书编号: (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4-9-27 10:24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