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此刻真的听到了杀猪般的嚎叫。不,是真的猪在嚎叫。在这出现什么事情都算不上意外的时代,听到如此真切的声音,也颇感意外啊。有同事说一定在杀猪,几个人聚在窗前向外张 望。路上车来车往,几个行人也若无其事。声音不绝如缕。办公楼对面的巷子巷子里有家饭馆,同事判断是那家饭馆在杀猪!
想起小时候,农村家家都是要养猪的,春天的时候抓一只小猪崽放到猪圈里,喂到年底,就会长成一头大肥猪,这时候就要把猪送到公社食品站。送猪的头天,家里就约好人来帮忙第二天来抓猪。
天黑黑的,家里人早早就起来了,在院里挂上围灯(也叫马灯?那种外面有玻璃罩,可以防风,可以挂起来的那种。对,就是《红灯记》里,李玉和拿的那种灯!),这时候,院门响了,帮忙的人也陆续来了,他们低声商量着,一会儿就听到扑嗵、扑嗵几下,他们跳到猪圈里了,然后就听到猪先是哼哼,接着便嗷嗷嚎叫起来,那种绝望、惊恐、愤怒的叫声,吓得躺在炕上的我赶紧用被子蒙住头,用手堵住耳朵,那惨烈的声音还是不绝于耳。
很快,一切又归于平静了。
早上吃饭的时候,听爸爸说,今年的猪是多少斤,因为膘好,被划了几等……
其实,除了卖猪的场景有些吓人以外,养猪的过程还是很有意思的。
那时奶奶每天总是踮着小脚给猪喂玉米面,说是怕猪吃不饱。爸爸说,不能总给猪吃细饲料,这样会把猪的肠子给吃细,就不肯吃粗饲料了(那时,我很相信爸爸的理论,以为猪会因为吃玉米面把肠子给吃细了,其实,有好的谁还吃孬的呀)。奶奶不管,依旧每天踮着小脚舀一瓢又一瓢的玉米面洒到猪食槽里,看猪呱嗒呱嗒吃的喷香。爸爸是想尽可能给猪吃用花生梗、玉米秸等粉碎的粗饲料,节约嘛。
春天里,地里长出的野菜,很适合喂猪,小伙伴们放学后,就会搭伴一起去挖菜。我也喜欢挖菜(现在也喜欢),一群小伙伴在野地里,挖着、玩着,多快乐啊。
春日暖暖的午后,猪吃饱喝得,就懒懒地躺着,我就会用一根树枝在猪身上划来划去,它也很受用的哼哼着。而且在猪身上,我还认识了虱子,那种吸血的虫子,很恶心。
夏天的时候,桃子熟了,吃完桃子,把桃核扔给猪,猪就咯蹦咯蹦嚼碎吃了。听着猪嚼桃核的声音,感觉那也真是美味啊。
到了秋天,猪已经长得很大了。胃口越来越好,也越长越肥……
奶奶在猪圈里猪窝上面的石板上种了两种植物,一种是仙人掌,还有一种是马齿苋花(叶子细细的,梗是紫色的,花有黄色的、紫色的、粉色的、白色的,学名是什么,我也不清楚),都放在破的洗脸盆里(废物利用,奶奶非常节俭),仙人掌开黄色的花,很美,但时间很短。马齿苋从开始开花起就一直不停地开,毫无节制。
猪越来越大,转眼就到了冬天。
后来,就没有后来了。
奶奶是个读书人,不擅家务,但是非常着急做饭,中午不用说,放学回家就吃饭。晚饭,奶奶常常从下午三点就要烧火做饭啦,所以,也常常让人无语。奶奶,毕竟只会烧火,并不会做饭。
我们会争吵(其实是她骂我,我只能翻白眼,动不动就要拉着我去村公所讲理。村公所是什么?我只知人民公社。村公所,那是奶奶接触社会时的一种机构,大约是1950年代的事了,奶奶她得有多落后啊)。她重男轻女,照全家福的时候,她都不抱我,她抱五叔家跟我同年生的堂弟,爷爷抱我(奶奶是跟着我们过,爷爷跟着五叔过。爷爷跟奶奶也算是奇葩,他俩在一起总是吵,所以分开过……,但是后来爷爷生病了,奶奶每天都让我陪着她去看爷爷,她说她一个人去,害怕。有着一颗少女心的奶奶啊)。
我工作后,回家看她,她总是把伯伯叔叔给她的钱给我(奶奶并不会花钱)。第一次领男朋友(现老公)回家的时候,她看了看男朋友,又看了看我,点头说“嗯,天猫配地狗,好。”(我儿子属狗,是因为这?)她到93岁高龄无疾而终,我常常相念她。
有一句形容词,说杀猪般的嚎叫,嗯,是很贴切的。今天又听到了,有些残忍,却让我想起往事。
办公的地方临街,总是车水马龙,人声不少,车声不断。插曲很快结束,又恢复了祥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