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药典委员会:
2018年2月26日贵委员会官网发布关于对《中国药典》2020年版微生物通则草案(一)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我个人详细研读,现有五点困惑想向贵单位咨询反映: 第一问:通知附录中《中药饮片微生物限度标准(修订草案)》中出现泡服饮片这一名词,敢问药典委对这个名词如何定义?是指以玫瑰花、枸杞子、牛蒡子、黄芪这类平时冲泡的中药饮片,还是指单方中药颗粒饮片?如果是前者的话,我个人觉得饮片在临床上以煎服为主,个别第一类的仅仅常见与花茶保健品类,不适用于药品。如果是指单味中药颗粒饮片的话,目前颗粒饮片生产企业已经执行微生物检验环节。
回答:冲泡代茶饮的中药饮片。
第二问:中药饮片的使用方法目前阶段的控制权掌握在使用方的手上,通俗的说法就是掌握在临床医生和药厂投料的人手中。作为中药饮片生产企业在生产阶段无法判断在临床运用中药品的使用方法是泡服还是煎煮类!应该如何去分类检验?
回答:包装加印“此饮片不推荐用于冲泡代茶饮的中药饮片”
第三问:煎煮类中药饮片按征求意见稿内容应检验沙门菌。据我百度了解的情况是沙门菌是寄居在人类动物肠道内生化反应和抗原构造相似的革兰阴性杆菌。它是一种肠道致病菌,常常因为误食不洁食物引起,感染者出现严重腹泻。是人类食物中毒的主要病原之一。沙门菌常规灭菌方法是巴氏灭菌法,也就是说高温肯定能灭菌。如果中药饮片后期必须要通过煎煮,有没有必要检测煎煮类中药饮片?反正后期要通过长时间的高温煎煮灭菌! 回答:高温煎煮被粪便污染过的饮片,你也接受,我也没意见。话说 ,地沟油、馊水油 内在质量 也是杠杠滴。
第四问:现通过2010版认证的普通饮片和毒性饮片车间内都没有灭菌这个环节,化验室内也没有微生物检验这个环节。如果一旦执行这个标准,势必要对生产工艺、车间工序结构、化验室进行改造。大部分公司在生产车间和化验室都没预留这两个位置,改造难度是相当巨大,这个问题如何解决?
回答:自筹资金或者申请贫困补助。
第五问:如过执行这一标准,我们的生产检验周期将延长最低7到10个工作日,生产和检验成本将会是中药饮片推上一个很高的高度,这个药价的推高谁来买单?是生产企业还是病人?这个我国目前的医药减负政策符合吗?
回答:人民生命和身体健康不是你企业利润为前提代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