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2009年,我初次听闻“稻盛和夫”,只限于知晓他有本名著《活法》。在实业一线经历十余载后,我才对这位打造出2家世界500强,拯救了1家世界500强的人恭敬有加,尊称其“稻子”。 现在到了2019年,身边人又开始呼唤他的名字,《活法》 各种版本层出不穷,还有实学和哲学。或许,经济不佳时,大家总渴望在书本里找寻出路,是“书到用时方恨少”,或许仅仅“书生气”。 就如畅销书,除了适宜做装饰品,似乎佳作不多。正巧看过美剧《哥谭》,小布鲁斯为查明杀害父母的凶手,采用“水下憋气”等磨炼意志,妄图打造自己的社会习气。在江湖孤身生存多年的瑟琳娜一针见血“这是行不通的。你是个好孩子,你在外面混5分钟,就会被人宰割。”说白了,纸上谈兵注定了结果。 《活法》无可辩驳的伟大,《京瓷哲学》无可非议的崇高,“阿米巴经营模式”实学显而易见的正确。但是,过分强调“明道优术”,仿佛“京瓷哲学”、“阿米巴”是解决经营中“员工缺乏工作主动性,缺乏责任意识,缺少担当;老板累死累活,下面得过且过;利润低;效率低;难留人……”诟病的决胜法宝,就有些不实事求是了。“明道优术”放之四海皆准,但世上哪儿有万能药,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理论务必联系实际。 阿米巴经营模式教导我们“经营要积累准确的数据,要掌握细节,清楚了细枝末节自然就能明察秋毫,洞悉风吹草动,随机应变”。是不是就是“大数据,科学决策,现场改善,PDCA”?京瓷哲学告诫我们“人应该严于律己,奋发图强”,但妄想“活法”、“六项精进”教化员工,使其具备经营意识,解决管理疑难,实现人人身体力行,奋发有为,从而企业振兴,这在中国企业行不通。甚至稻子的经营理念与方法只限成功于日本企业,而且是稻子人治下的日本企业。 京瓷哲学孕育于日本文化中,阿米巴经营模式是以日本精神文化为支撑。盲从“稻子以京瓷哲学为体系建立的阿米巴经营模式获取受人尊敬的成果”,那就忽略了其中的历史文化积淀及其促成的日本人独特气质。坊间早已传诵过“擦桌子”的典故。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桌子6次,日本人会不折不扣地执行,每天都会坚持擦6次。可是如果让一个中国人去做,那么他第一天可能擦6次,第二天可能擦6次,但是到了第三天可能就会擦5次、4次、3次。到后来,就不了了之。日本人的精神文化早已把他们熏陶得“认真”、“注重细节”、“执行力强”。京瓷哲学所倡导的自我提升中的一部分,早已经通过日本民族的传统理念和教育从小给予日本人潜移默化和不倦教诲实现。人类文化学家本尼迪克特的《菊与刀》做过种种论述,我以为是。 呆过日资(合资)企业的人定能感受其文化中存在或遗留的等级氛围。日本人对等级制度的信赖是基于对个人与他人以及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持的整体观念。此书指出日本等级制特点是“各得其所,各安其份”。日本人看作正当而且是可行的社会结构,并以此为解决各种问题的出发点。“在日本,家刚好是学习并细致观察礼仪的地方。等级制以性别、辈分和长嗣继承等为基础,它在家庭生活中居于核心地位。”“每个日本人都是最先在家庭中学习等级制的,之后再将所学运用到经济政治生活等各个方面。”“日本人的生活方式是,对权力进行适当的分配并划分相应的行使范围。相对西方文化而言,日本人更加尊重“上级”,这也为他们自己争取了更大的行动自由。不过,“上级”也必须恪尽自己的职责。日本人信奉的格言“万物各得其所,各安其份。”从稻子的著作中,我能清晰地感到“他是一位具有极强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自我激励的人”。这也是他提倡的个人修为。那么,人人有自己的责任,人人都自我奋发,自然人人都是阿米巴。顺便提一下,这应该也是日本人5S、现场改善等做得好的原因。 进而其天皇、武士道等精神文化的深刻影响,日本人“服从与执行”之到位就显得自然而然。《菊与刀》中引述了一个事例“在一次日常军事演习中,带队出发时,军官下令不经许可谁也不能喝水壶中的水。那天的演习中,20多个士兵因口渴倒下去,其中有5个人死亡。死亡士兵的水壶中一滴水也没有动过。” “日本人受到这样一种世界制约,在这个世界里,行为的每一个细节都被严格规范,细密得宛如一幅精密地图。”稍稍对日本有所见闻的人应该都不会否定“日本是个重视细节的民族”。无论是战时儿童防护护具的严密穿戴,还是对自家花园的工整打理,以及日本城市的干净,都有体现。制造业的“精益生产”也是其体现之一。 书中还总结“日本人认为自己是社会和历史的受恩者。”日文中“恩”有突出含义,那就是承受的负担、债务或重负。“当日本人说“我受某人之恩”时,相当于“我对某人负有义务”,并且他们称这位债主、施恩者为“恩人”。“记恩”也可以是一种坦诚相待的真情流露。等级制度及日本人认真遵守的一些习惯使他们非常重视道德上的报恩。他们很容易把上级看成是善人。”书中特别举例,“爱”在日语中,相当于英文中的“Love”。日文中,“爱”这个词特指上级对下级的“爱”,不仅是庇护,而是代表一种亲爱之情。“在现代日本,严格意义上讲,“爱”这个词仍然用于上级对下级。日本人不喜欢随随便便受人恩惠,从而欠上人情。他们由于想不到可以为施恩者做点什么, 所以感觉受恩很耻辱。”难怪我们经常感觉日本人特别“礼貌”——“给您添麻烦了”,“实在太过意不去了”——说话时还鞠躬不止。“恩”是永存的债务,“报恩”则是紧如张弦的偿还。恩是必须偿还的债务。日本人从小就被教育“不要给别人添麻烦”。可以想见,这种内心必然驱使其尽职尽责,自动自发。 另外,《菊与刀》还总结“羞耻感是一股强而有效的力量。日本人认为,知耻是德行的根本,对耻辱感到敏感就会遵守一切准则。”“灵魂是可以修炼的。”等等。正是日本人所具有的民族气质,造就了经营四圣,诞生了精益生产、6S、丰田模式、阿米巴经营模式……进而京瓷哲学……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京瓷哲学很好,她是正能量,如同员工培训、团队建设、企业文化、公司理念,都应该正向引领和激励。阿米巴真好,她是“细节决定成败”的极致体现。理想的管理效果应该也不过如此。所以,稻子,圣人无疑。但是,偏听偏信乃至迷信,每天诵读,员工依然不会“付出不亚于任何人的努力。”,更不会就此具备“经营意识”。“怀菩萨心肠,使霹雳手段。(别把顺序搞反了)”才是现阶段中国企业的管理真谛。其实,稻子也是这么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