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遴选一周问答精华,让知识传递更加便捷,尽在《蒲答》专栏。 本次内容由“全无”编辑,“山顶洞人”审核 栏目内容采集于蒲公英论坛,主要来源《有问有答》板块,不代表蒲公英论坛意见。 PS:诚招冠名商! 问:来自知药学社大讲堂的话题讨论。 开瓶会做开瓶效期确认,但对于一批次标准品可能要用好多年,有的标准品参数会产生漂移,就不需要进行确认吗?供方做了吗? 答:jingpaiqc:第一,来自中检院等正规机构出来的对照品,他们一直持续在做对照品的稳定性研究,对照品的有效期也是这样制定出来的,所以在效期内,你可以不用做
第二,因为开瓶之后的各种因素,严格来说开瓶之后的对照品就已经不是对照品了。你可以自己定期监控,那样只会更严谨,别人肯定不会挑你毛病。第三,如果其他企业供应的,那就不得而知了。你可以咨询供方。 歪楼:中检院能这么卖力研究?这么大的工作量,他们的预算工资够? 问:本人在研发单位担任研发QA,现公司的分析部门所有的验证均用的小试批次,这样的批量在注册中允许吗? lanslot:即使是前面说的分析验证,如果是成品方法,也是需要做了结构确认才能让这个方法学验证被接受。
如果是生产上的工艺验证,那么小试批次是不能被接受的,申报批次达到商业批次批量的一定百分比才能被认可,具体这个放大倍数记不清了。 歪楼:允许啊,报多少以后就生产多少,可不是想变大就变大的。 问:我们车间是D级区包含着部分C级区,我们周清的时候可以穿着D级的衣服进入C级区域搞卫生吗?还是要在三更换上C级衣服,再把清洁车从D级推到C级,再清洁?求解答。 答:小童:清洁的方式一定是从高级别区域到底级别区域,不能从低级别进入高级别,如果C级另有更衣方面的要求,那就得按照更衣要求做。 歪楼:想起98版那会,从传递窗钻过去,你们这个更直接啊! 问:灭菌岗位输入批号规格后需要其他操作人员进行复核,再次登录另一个账号进行复核。现在QA需要一个账号进行复核,是每个QA单独设定一个账号还是监督的QA可以共用一个监督账号 答:不建议公用一个账号,设备不具备独立账号功能的,应当建立相应SOP文件规定,采用纸质记录,确保记录中的操作行为能够归属到相应的操作人。 长期使用的名字:法规没有明确规定,都可行。主要看实际情况(综合效率和成本)。
1、如果你的系统,操作较便利(用户友好型),可以1人1个账号。这样管理简单,而且面对检查员无需过多解释;
2、如果你的系统,操作较麻烦(非用户友好型),可以整合账号。这样的话,配套的管理规程复杂度提高,可能还需要额外的纸质记录以及风险评估,以面对内外审查
在无法规风险的前提下,原则就是综合效率和成本file:///C:/Users/ADMINI~1.SC-/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当然,也取决于您的positionfile:///C:/Users/ADMINI~1.SC-/AppData/Local/Temp/msohtmlclip1/01/clip_image001.gif lhd000000:不鼓励共用账户,但是确实有需要,相同层级的不同操作人员共用账户,企业应以文件形式明确,且得记录实际的操作人员,或能通过其他方式追溯到具体的操作人员。
《药品数据管理规范》第十三条【可归属性】根据记录中的签名能够追溯至数据的创建者、修改人员及其他操作人员。
第十四条【签名唯一】计算机化系统中不同用户不得共享登录账号或者使用通用登录账号。现有设备不具备独立账号功能的,应当建立相应规程,采用纸质记录或原始电子记录辅以纸质记录,确保记录中的操作行为能够归属到特定个人。 歪楼:撤销现场QA这个奇葩的中国特色监工不成反沦为背锅党就好! 问:直接口服饮片(三七粉)有没独立厂房这条规定,也就是说普通饮片车间与直接口服饮片车间分开,不在同一层楼,或不在同一建筑物内,是否有这样的文件规定?什么文件?谢谢。 答:钱卒:普通饮片生产区为一般生产区,直接口服饮片生产区为D级洁净区 aodeng360:直接口服饮片要考虑灭菌问题,即使前工序和普通饮片共用车间,最后一步肯定是在洁净区完成。 歪楼:官方已经出了很多规定,很烦人!但是对于特定用户来说,还不够多!话说,你看得过来吗? 问:国内法规支不支持把一批bulk片包装成两个或多个亚批的不同包装形式,比如一半铝塑一半瓶装 答:做药者:可以的,但要区分,便于识别和追溯 [确认&验证] 干粉培养基买过来 ,比如说大豆酪蛋白琼脂(TSA), 上面质检报告出具了灵敏度试验... 问:干粉培养基买过来,比如说大豆酪蛋白琼脂(TSA), 上面质检报告出具了灵敏度试验的检测结果,是合格的 那还需要做适用性检测吗?
PS:因为培养基的灵敏度是在适用性的基础上做的嘛,所以想问下 这个能不能证明培养基的适用性是OK的? 答:王大锤-1994:个人认为哈,如有不对,尽请指正,还是有必要要做的,因为自己实验室的灭菌过程可能会与厂家不一样,尽管参数一样,配制过程也有不一样,还有培养箱等这些系统误差,适用性就是要确认能在你实验室条件下能正常培养出微生物的能力,还跟你的菌也有关系,所以有必要还是要做一下的。 歪楼:4月份刚检查,老师提出了,每购买的一批培养基,都要做适应性检查,所以我们一次买一年的量了。 [确认&验证] 下料器后加气流筛,直接接触物料,不影响工艺,需要做工艺验证吗? 问:我想做个设备确认就好了,QA想让做工艺验证,理由是气流筛接触物料。 答:这种接触,只需要材质确认。如果是工艺验证,那应该是影响到了什么参数,然后改变了产品内在质量。那需要先做CPP和CQA分析。 “赤健天麻,聪明人一辈子不糊涂的保护神。” 联系方式: 天麻妹18284005401; 杨曙光13908125612; 微信同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