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547|回复: 1
收起左侧

[其他]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与个体化用药分析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3-8-18 09:05:3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原文阅读:
      伏立康唑是一种广谱的三唑类抗真菌药,用于治疗由曲霉菌、尖端赛多孢子菌和镰刀菌等引起的侵袭性真菌病( invasive fungal disease,IFD) [1]。多 项研究[2 - 4]表明伏立康唑的疗效和不良反应与其血药浓度有关。伏立康唑在成人体内呈非线性药动学代谢,且 CYP2C19 基因型、合并使用影响 CYP450 代谢酶的药物等多种因素均会影响其血药浓度,从而导致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个体差异较大[5]。因此在临床使用过程中有必要进行伏立康唑治疗药物监测(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TDM) 。我院在 2016 年建立了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的 HPLC 测定方法并将其应用于临床。现将该方法的初期临床应用情况进行分析,旨在提高伏立康唑治疗的有效性,保障患者的用药安全。
1 对象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2016 年 7 月至 2017 年 11 月在本院住院期间及出院后使用伏立康唑治疗 IFD 的患者。纳入标准: ①监测伏立康唑血药浓度至少 1 次; ②用药前 ALT 和 AST 均 < 3 倍正常范围上限; ③采血当天血药浓度达稳态,即患者使用负荷剂量时连 续用药至少 2 d,未使用负荷剂量时连续用药至少 5 d。不满足上述条件的患者将被排除。
1. 2 血样采集和测定方法用
      EDTA 抗凝管采集 2 mL 静脉血,血样前处理方法和色谱条件参考文 献[6]。经改进,流动相组成及比例改为甲醇-乙 腈-水( 30∶ 25∶ 45) ,线性范围是 0. 2 ~ 16 mg·L - 1, r = 0. 999 3,其余色谱条件和血样前处理方法均不变。

1. 3 确定伏立康唑参考治疗窗
      PASCUAL 等[2]的 一项回顾性研究表明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在 1 ~ 5. 5 mg·L - 1之间能够达到治疗效果并降低相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所以本研究也采用该范围作为参考治疗窗。
1. 4 收集患者资料
      通过信息系统查阅患者住院病历,记录患者的相关信息,包括: ①基本资料,即患者的性别、年龄、体质量、感染部位和原发疾病; ②伏立康唑的用法用量、疗程以及合并用药; ③用药前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相关检查结果; ④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临床表现、处理措施及转归。

1. 5 判断伏立康唑相关不良反应及其严重程度
      采用 Naranjo 评估量表[7]判断药物与不良反应之间的相关性,并参考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制定的药物严重不良事件定义指南[8]判定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

1. 6 在伏立康唑 TDM 指导下的用药建议
      临床药师在伏立康唑 TDM 指导下向患者的主管医师提出个体化用药建议: ①当患者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 > 5. 5 mg·L - 1和/或出现伏立康唑相关不良反应时, 建议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减少剂量和/或增加其他 对症处理; ②当患者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 < 1 mg· L - 1且疗效不佳时,建议增加剂量。

1. 7 统计学处理
      采用 Excel 2010 软件录入并整理数据,核实后导入 SPSS 20. 0 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因计量资料不服从正态分布,故数据采用中位数 ± 四分位间距( M ± Q) 表示。两样本均数比较采 用 Mann-Whitney U 检验。当 P < 0. 05 时判断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患者的基本信息和临床特征
      本研究共纳入 49 例患者,其中男性 37 例,女性 12 例,年龄( 64 ± 14) 岁,体质量( 63 ± 19) kg。49 例患者中,原发疾病为呼吸系统疾病 30 例,癌症 9 例,外伤 5 例,肾病综合征 5 例; 真菌感染部位包括肺部( 44 例) 、尿路 ( 1 例) 、肺部 + 尿路( 2 例) 、肺部 + 血液( 1 例) 和尿 路 + 血液( 1 例) ; 真菌培养阳性率为 61. 5% ( 24 / 39) ,G 试验阳性率为 31. 2% ( 5 /16) 。

2. 2    TDM 结果
      本研究共收集了 49 例患者的 57 例次谷浓度数据。其中,谷浓度 < 1 mg·L - 1者 9 例 次( 16% ) ,中位数是0. 62 mg·L - 1( 0. 51 ~0. 82 mg· L - 1 ) ; > 5. 5 mg·L - 1者 6 例次( 10% ) ,中位数是 7. 32 mg·L - 1( 6. 21 ~ 9. 25 mg·L - 1) ; 在治疗窗范围内者 42 例次( 74% ) ,中位数是 2. 36 mg·L - 1( 1. 02 ~ 5. 49 mg·L - 1) 。发生肝损害的患者血药 浓度为( 3. 34 ± 3. 18) mg·L - 1,未发生不良反应的 为( 1. 99 ± 2. 52) mg·L - 1,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 义( P = 0. 319) 。

2. 3 伏立康唑相关不良反应
      49 例患者中 9 例 ( 18% ) 出现伏立康唑相关不良反应,均为肝损害。肝损害的发生时间、严重程度、处理措施及转归见表 1。可见,肝损害发生于用药后第 2 ~ 6 天,严重程度为 1 ~ 3 级。加用保肝药、减少伏立康唑剂量或停用其他可疑药物后,患者的肝功能均好转。

2. 4 在伏立康唑 TDM 指导下的个体化用药建议
      临床药师针对 15 例患者提出了个体化用药建议,其中包括 9 例出现伏立康唑相关肝损害的患者,2 例 谷浓度 > 5. 5 mg·L - 1且未发生不良反应的患者,和 4 例首次 TDM 结果低于参考治疗窗且疗效不佳的患者。用药方案具体调整内容和 TDM 结果见表 1、2。经调整用药方案后,患者的肝功能和病情均好转。

    9 例患者的伏立康唑用法用量: 用药频次均为每 12 h 1 次; 患者 P1 每次 400 mg,其余患者每次 200 mg; 患者 P1、P7 和 P9 的用药途径为口服,其余患者为静脉滴注。

3 讨论
       多项研究[2,4,9 - 10]结果显示,伏立康唑的疗效与其血药浓度有关,较低的血药浓度通常导致 IFD 治疗失败率升高,根据伏立康唑 TDM 结果调整剂量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在安全性方面,目前认为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与神经毒性关系较为明确,血药浓度较高的患者通常更容易出现神经毒性[11]。但伏 立康唑血药浓度与肝脏毒性的关系则存在争议,一 些研究[11 - 12]结果显示两者相关,但也有研究[13]发现两者无明显关联。本研究中 4 例血药浓度 < 1 mg· L - 1且疗效不佳的患者,伏立康唑剂量加倍后病情均好转,其中 2 例患者再次监测的血药浓度在参考治疗窗内。上述结果与文献[2,10]报道一致,进一步证明了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与其疗效之间的关联性。 但是,本研究中还有 9 例患者出现伏立康唑相关肝损害,大多数患者的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低于推荐治疗窗上限,统计结果表明发生与未发生肝损害的患 者伏立康唑血药浓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得出此结论的原因可能是纳入的样本量较少,也可能是伏立康唑相关肝损害与游离血药浓度[14]等其他因素关联性更强。本研究后期将进一步收集更多样本,并建立伏立康唑游离血药浓度测定方法,综合分析伏立康唑相关肝损害的危险因素。9 例发生肝损害的患者加用保肝药、减少伏立康唑剂量或停用其他可能引发肝损害的药物之后,其肝功能均好转。 据此,可以认为在临床使用伏立康唑期间,患者如果出现肝损害,可先在血药浓度监测的基础上对症治疗,避免因贸然停用伏立康唑而造成真菌感染进一 步加重。

      本研究将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方法应用于临床,观察并总结了在临床实践中伏立康唑 TDM 对于个体化用药的作用。虽然不能认为伏立康唑相关肝损害发生与其血药浓度有关,但伏立康唑 TDM 对于提高疗效、避免因伏立康唑相关不良反应而停药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娟,廖银根. 伏立康唑的抗真菌机制与治疗药物监测进展 [J]. 中国药房,2012,23( 14) : 1322.
[2]PASCUAL A,CALANDRA T,BOLAY S,et al. Voriconazole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in patients with invasive mycoses improves efficacy and safety outcomes[J]. Clin Infect Dis,2008,46( 2) : 201. [3]DOLTON M J,MCLACHLAN A J. Voriconazole pharmacokinetics and exposure-response relationships: assessing the links between exposure,efficacy and toxicity[J]. Int J Antimicrob Agents,2014,44 ( 3) : 183.
[4]王童,李彩霞,顾彩红,等. 伏立康唑血药浓度监测的临床应 用[J].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7,37( 21) : 2151.
[5]史卉妍. CYP2C19 基因型及 CYP3A4 抑制剂红霉素对伏立康唑 药代动力学的影响[D]. 长沙: 中南大学,2007.
[6]宋艳,贾淼鑫,尹冬虹,等. HPLC 法测定伏立康唑血药浓度及 其应用[J]. 中国临床药学杂志,2017,26( 4) : 230.
[7]NARANJO C A,BUSTO U,SELLERS E M,et al. A method of estimating the probability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J]. Clin Pharmacol Ther,1981,30( 2) : 239.
[8]National Cancer Institute. Common Terminology Criteria for Adverse Events ( CTCAE) Version4. 0[EB /OL]. ( 2009-05-28) [2018-10- 18]. https: / /evs. nci. nih. gov /ftp1 /CTCAE /CTCAE _ 4. 03 /CTCAE_4. 03_2010-06-14_QuickReference_5x7. pdf
[9]PARK W B,KIM N H,KIM K H,et al. The effect of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on safety and efficacy of voriconazole-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 Clin Infect Dis,2012,55( 8) : 1080.
[10]李昊,杨志勇,霍康,等. 伏立康唑治疗药物浓度监测在重症 监护病房患者抗真菌治疗中的应用[J].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17,42( 7) : 604.
[11]LUONG M L,ALDABBAGH M,GROLL A H. Utility of voriconazole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a meta-analysis[J]. J Antimicrob Chemother,2016,71( 7) : 1786.
[12]MATSUMOTO K,ABEMATSU K,SHIGEMI A,et al.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of voriconazole in Japanese patients: analysis based on clinical practice data[J]. J Chemother,2016,28( 3) : 198. [13]CHU H Y,JAIN R,XIE H,et al. Voriconazole therapeutic drug monitoring: retrospective cohort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to clinical outcomes and adverse events[J/OL]. BMC Infect Dis,2013,13: 105-113. 2013-2-26 [2018-10-18 ]. https: / / bmcinfectdis. Biomedcentral. com/articles/10. 1186 /1471-2334-13-105.
[14]AURLIE F,PEGGY G,PATRICK S,et al. Determination of plasma unbound fraction of voriconazole in patients treated with a prophylactic or a curative treatment[J]. Ther drug monit,2014,36 ( 6) : 752.
( 2017-12-27 收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3-8-18 09:31:14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8 10:17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