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2523|回复: 66
收起左侧

[张祯民] 《新版GMP文件编制理念与实践》——操作篇问题讨论之九:“定期”是拍脑门子定的吗?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8 11:20: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10版GMP带有”定期”二字的条款有:第9、27、90、95、100、144、158、198、227、239、264、265、276、305、306、307条共计16条16次出现。(不包括附录)

问题一:你们单位文件中规定的“定期”是怎么得出来的?

问题二:从咨询公司或者套用模版得出的“定期”是怎么验证的?

譬如:1.车间臭氧消毒,有的是一周、有的是一个月。
         2.清洗后的容器具暂存有的规定三天,有的规定五天。
         3.为什么规定空调净化系统、工艺用水系统、生产工艺等等的再验证通常周期都是一年?虽然没有具体的规定,但是大家都这么做。而设施、设备、清洁等等的再验证周期有的规定两年、有的规定三年?甚至还有的规定两年半的?

总之,都是怎么得出来的?是不是通过“真正”的验证?(请注意我说的是真正的验证)。还是拍脑门子事先设想一个“定期”,之后再对这个定期验证?请举一个例子说明。究竟应该怎么验证?谢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20 08:45:47 | 显示全部楼层
张老师问的好....这个问题,个人观点是这样的。
一:GMP明确要求了关键人员的资质,那么在定这些周期的时候,这些关键人员的经验就非常重要,虽然有一定“拍脑袋”的成分,但是也不完全是。虽然我们验证没有正经做,但是我们确认是正经做的。至少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从企业长远角度来看,其实这是管理落后,成本意识落后的表现,比如一些设备验证,规定周期是1年,其实这个设备3年,5年,甚至10年都没出现过任何问题,这就形成了一种思维,10年都不会出问题,那么我1年验证一次,肯定就100%不会有问题,简单的说就是为了GMP而GMP。但是如果我5年验证一次呢?
验证和确认的目的是为了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为了节约成本。不然我干嘛管理?直接检验不就好了,不合格直接报废,多好。

点评

验证与确认是为了质量管理。质量管理的目的是让药品能够达到能够治疗疾病的要求。节约成本。。思路在生产跳不出来,质量可不好做  发表于 2016-2-14 22:11
设备再确认很简单的啊,很多只需要运行确认即可,涉及到性能确认的都是对产品关键质量属性有直接影响的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7-11 1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1:23:51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8 11:28:51 | 显示全部楼层
说实话?实际上,有的还真不一定做,大企业基本上可能做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8 11:29:04 | 显示全部楼层
沙发没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6-18 11:40:40 | 显示全部楼层
periodic1 [,pi爂椀'搂椀欀崀
adj.
1. 定期的;一定时期的;定时的
2. 回归的;间歇的,时而发生的
3. 周期的;循环的
4. 【数学】周期函数的
5. 【语法学】用尾重句的;用圆周句的
6. (古希腊语系中)格律群的
7. 美丽词句的

个人认为,欧盟用所谓“定期地”,本意是指一个工作(培训、生产、验证。。。。。)需要遵照生命周期理念,简单说就是pdca。而不是中文所表达一定要给一个期限,周星驰的建议是:如果非要加上一个期限,我希望是一万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8 11:41:15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张老师的提问,好好温习下这些条款,检讨下做得怎么样。

点评

谢谢你的真诚!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18 12:2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1:43:1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也有这个感觉,是先定周期,再按这个周期进行验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1:46:29 | 显示全部楼层
在公司GMP文件里“定期”的首次出现肯定是一群领导拍脑门子拍出来了,之后才会对“定期”进行验证、修改

点评

有点意思。不错,这个答案比较靠谱。  发表于 2013-6-21 21:31
所以,问题就来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18 11:5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11:52:18 | 显示全部楼层
无正文 发表于 2013-6-18 11:46
在公司GMP文件里“定期”的首次出现肯定是一群领导拍脑门子拍出来了,之后才会对“定期”进行验证、修改

所以,问题就来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12:22:10 | 显示全部楼层
youngzhou 发表于 2013-6-18 11:41
谢谢张老师的提问,好好温习下这些条款,检讨下做得怎么样。

谢谢你的真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宗师
发表于 2013-6-18 12:28:23 | 显示全部楼层
是拍脑门子事先设想一个“定期”,之后再对这个定期验证。

比如:清洗后的容器具暂存一般区有的规定7天,洁净区C级两天。

点评

怎么验证这七天和两天?我们的药企真的那么做的吗?检查员又是怎么看的?实践来看好像不那么规范吧!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18 14: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3:43:08 | 显示全部楼层
领松(GMP) 发表于 2013-6-18 11:52
所以,问题就来了。

难道公司会先把厂房建好后,做完验证工作,才起草文件,然后再申报GMP认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13-6-18 14:08:37 | 显示全部楼层
毒手药王 发表于 2013-6-18 12:28
是拍脑门子事先设想一个“定期”,之后再对这个定期验证。

比如:清洗后的容器具暂存一般区有的规定7天, ...

怎么验证这七天和两天?我们的药企真的那么做的吗?检查员又是怎么看的?实践来看好像不那么规范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14:13:07 | 显示全部楼层
按照2001版GMP实施指南来的,上面有提到清洁周期是洁净区2天,一般区3天。按照这个标准来定容器具存放周期并进行验证。一般风险性高的验证周期短,风险性低的验证周期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8 22:14: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定期这个概念一直有疑惑
1. 再验证:除去已强制规定周期的(如灭菌设备等),首次确认/验证后,进入日常的验证状态维护,这个验证状态维护包括日常的监测、保养、维护、维修、变更等,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评价,发现偏离情况进行再验证,这个定期怎么说。
2. 水系统、洁净厂房清洁消毒周期:首次消毒后进入日常监测,可能很快发现异常,也可能一直正常,水质稳定,洁净环境符合要求且低于警戒限度,这个定期周期可能累积一年半载才知道,这时候或许已经认证检查过很久了,初期怎么确定?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9 12:23:58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老企业来说总结,是长期统计或观察总结而来;对开办不长的企业来说,多数是抄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9 14:09:35 | 显示全部楼层
实话说,新版之前我们也是这样的字样“定期”有些是流传出的时间。新版之后除了所谓验证出来的时间,剩下的就是坊间流传的时间,反正是进步了,都明确周期与时间,没有了定期二字。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来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3-6-19 14: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讨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6-19 16:22:04 | 显示全部楼层
也是遇到这个问题!这些清洗周期、消毒周期、清洁有效期都是拍脑袋出来的!真愁呢怎么验证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8 18:08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