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巴西木 于 2014-6-10 22:23 编辑
我与药监这十年--(3) 培训
昨天临下班,经过局办公室,无意中看到一叠有些泛黄的试卷,由于经历了整整一个年代,有的试卷答题的字迹已经有些模糊,也不知办公室的同志从哪个旮旯里翻出来的。睹物思旧事,便生出许多的感慨来。建局之初我们机关大培训活动的点点滴滴骤然间浮现眼前。 机关正式揭牌之后,局领导班子研究,首先在机关进行大培训活动。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是机关作风建设方面的培训。我们请了市里纪委及市级机关工委的负责同志给我们作了相关的专题讲座,同时看了一些警示教育片。进行这样的教育不能说一点效果没有,十年过去了,我们机关的同志一个个“安然无恙”,与当初的严格的教育培训还是有一定关系的。我们提出了建设机关实事求是、爱岗奉献、廉洁高效的三个作风,还提出了塑造机关三个形象的要求。我在试卷的答题中寻到了当初提出的三个形象的具体内容,即依法治药、科学监督、监帮结合、促进发展的系统形象;求实创新、纪律严明、勤政高效、服务热情的机关形象;忠于职守、清正廉明、公平公正、风纪严谨的人员形象。
第二阶段的培训内容主要就是业务方面的培训,对我们来说,就是“药品管理法”的培训。开班的时候,我们先请省局的一位处长给我们作了半天“药品管理法”的概述讲座,接着的培训活动就是我们自己进行了。局党组明确由我来承担授课任务。尽管我不是学药出身,但我毕竟多年从事卫生行政管理工作,上大学前也做个民办教师,对讲课自己还是有一些兴趣的。我找来两本参考书籍,一本是言实出版社的“药品管理法释义与指南”,主编是全国人大法工委的扈纪华和张桂龙。还有一本是法制出版社的“药品管理法学习辅导”,主编两人,一人已于四年前离开这个世界,许多人说药监系统成也其人、败也其人,还有一位是当时国务院法制办的副主任徐玉麟。打这篇文字的时候,我将这本书找出来,看了一下撰稿人员名单,有一位如今还在担任着国家局的领导,并且分管药品业务管理工作。
说实在的,当时新法刚刚颁布,法律条款我也是一点都不熟悉,我就边学边讲。106条的内容,我们是逐字逐句的学习理解的。在那个炎热的季节里,当时机关的全体人员用了整整一个星期的时间学法。为了上好每堂课,我总是每天凌晨两点多起床准备讲课内容,并且写好课件材料。早上赶到机关后,请打字员将课件内容打印在幻灯胶片上,讲课时,用借来的简易幻灯投影仪把胶片上的内容一张一张的投射到白色的墙面上。机关的每一位同志学习都很认真,无论是过去从事过药品管理的,还是第一次接触药品管理概念的,都象小学生一样的聚精会神的听课。几位机关的驾驶员,有的文化基础不太高,也从来没有从事过管理工作,但他们同样的认真听课,不舍须臾。在培训结束考试时,我是唯一的免考者。从局长到驾驶员,每人一张试卷,独立答题,我则独自担当“考官”重任。什么假劣药品的概念,什么4个P,什么特殊药品的管理,什么开办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必经程序,等等,等等,在我们的试卷中都考到了。考试成绩最高的99.5分,最低的六十多分,没有一个不及格的。我也因为这次培训活动而获得“法师”之称号。后来的这些年,我作了数不清的法律辅导讲座,但我总是难以忘怀十年前那个盛夏的一个星期的机关培训授课!
{:soso_e129:}电梯直达:返回顶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