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7132|回复: 21
收起左侧

单抗类生物类似药(非ADC)清洁验证残留标准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0-9-29 12:45:0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共线生产的清洁验证设计时,考虑到单抗类(非ADC药物)都会用强碱去清洁设备,蛋白经过强碱处理后会变性失活并可能出现断链,这种情况还需要再去考虑PDE和1/1000标准吗?是否可以按照PDA 49报告执行制剂1ppm的擦拭标准?以及上游&下游工艺是否也可以遵循上述思路,不需要考虑PDE和1/1000标准?望各位给予指导。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0-9-30 09:34: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谈谈我们公司的做法。
1 根据《APIC清洁验证指南》,4.2.1 基于健康数据的可接受标准,MACO的计算应该基于ADE/PDE/OEL/TDD(日治疗剂量)/LD50/通用限度的计算/,记住上面的顺序是有排列要求的。
对于目前很多单抗类生物药,绝大部分都处于临床阶段,很少有活性药物的ADE/PDE/OEL/LD50这些数值(反正我还没有找到这些生物药的这些数据,如果哪位大神可以知道查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沟通),
在这种情况下,TDD和通用限度这两个数值一般都会有的,那么是否就可以直接采用1/1000和10ppm的通用计算呢?不行,且看第2条

2 根据《EMA 关于在共用设施生产不同药品的风险评估中使用基于健康的暴露限度的指南》5.3  治疗类大分子和多肽暴露于极端pH和过热进行清洁,可能导致药理学失活。。。可能不需要有活性的完整产品的PDE来测定基于健康的暴露限度。
这里,法规给了我们一个方向,大分子在强碱条件下会变性、失活、变成氨基酸、多肽(是不是像楼主说的会断链,这个说法有可能,但是不要猜测,需要实验证实,但是不管怎样,断链也是变成小分子片段,也就失活了,至于是否需要考虑失活后的分子的PDE,这个要求肯定是最严的,但是目前没有法规和相关数据),所以,只要采用1/1000和 10 ppm 的方法计算比较,取最小的值就可以了。

3 是否直接采用制剂的1ppm计算标准?
不可以,法规讲的很清楚,如果你计算出来的结果大于1ppm,没有问题,如果你计算出来的限度低于1ppm呢?

4 根据PDA TR49,对于上游,一般的限度标准为5-10ppm,我们直接采用5ppm,不计算。
因为对于生物药生产,类似于API,下游还有若干纯化步骤。

5 至于下游的计算,根据《APIC清洁验证指南》5.2 清洁级别 图1 ,越是靠近最终精制步骤,风险越高,我们是把下游也就是澄清过滤开始
计算共线产品的面积,实际上根据法规,从最终精制步骤的前一步计算共用面积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我们的要求更严。
最终计算出来的结果一般会在1-2ppm左右。

欢迎提出意见,大家相互讨论。

点评

4 根据PDA TR49,对于上游,一般的限度标准为5-10ppm,我们直接采用5ppm,不计算。 因为对于生物药生产,类似于API,下游还有若干纯化步骤。 请问5-10ppm具体是什么意思呢?最后淋洗水的吗? 如果是擦拭,5ppm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30 15:3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2:47:21 | 显示全部楼层
根据EMA《Guideline on setting health based exposure limits for use in risk identification in the manufacture of different medicinal products in shared facilities》指南中也明确提到:Therapeutic macromolecules and peptides are known to degrade and denature when exposed to pH extremes and/or heat, and may become pharmacologically inactive. The cleaning of biopharmaceutical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is typically performed under conditions which expose equipment surfaces to pH extremes and/or heat, which would lead to the degradation and inactivation of protein-based products. In view of this, the determination of health based exposure limits using PDE limits of the active and intact product may not be required.
dffc6598bcb94e53074c76b1800964d.pn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0-9-29 12:56:30 | 显示全部楼层
生物制品经过清洁后,通常会讲解,之前一份PDA的文献中,提到了降解后的蛋白PDE的参考数值。如果专用的话,按ppm测试问题不大,如果共用,最好还是能从PDE的角度考虑。
微信图片_20200929125342.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0-9-29 13:46:19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隐月 发表于 2020-09-29 12:56
生物制品经过清洁后,通常会讲解,之前一份PDA的文献中,提到了降解后的蛋白PDE的参考数值。如果专用的话,按ppm测试问题不大,如果共用,最好还是能从PDE的角度考虑。

谢谢指导,下面我会具体查一下这份材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20-9-29 21:50:2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存在同样的疑问,希望能得到更多高人的指点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0-9-30 07:35:1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zgz0713 发表于 2020-09-29 21:50
存在同样的疑问,希望能得到更多高人的指点

之前,针对这个问题咨询了第三方审计老师,给出的建议是需要考虑你的产品在强碱等方式处理后是否还有高活性物质,你的管道及设备是否都能够得到充分处理,如果都没有问题,是可以不用再去使用PDE计算限度。与你分享一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楼主| 发表于 2020-10-1 10:44:56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tpqzerking01 发表于 2020-09-30 09:34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谈谈我们公司的做法。
1 根据《APIC清洁验证指南》,4.2.1 基于健康数据的可接受标准,MACO的计算应该基于ADE/PDE/OEL/TDD(日治疗剂量)/LD50/通用限度的计算/,记住上面的顺序是有排列要求的。
对于目前很多单抗类生物药,绝大部分都处于临床阶段,很少有活性药物的ADE/PDE/OEL/LD50这些数值(反正我还没有找到这些生物药的这些数据,如果哪位大神可以知道查这些数据,我们可以沟通),
在这种情况下,TDD和通用限度这两个数值一般都会有的,那么是否就可以直接采用1/1000和10ppm的通用计算呢?不行,且看第2条

2 根据《EMA 关于在共用设施生产不同药品的风险评估中使用基于健康的暴露限度的指南》5.3  治疗类大分子和多肽暴露于极端pH和过热进行清洁,可能导致药理学失活。。。可能不需要有活性的完整产品的PDE来测定基于健康的暴露限度。
这里,法规给了我们一个方向,大分子在强碱条件下会变性、失活、变成氨基酸、多肽(是不是像楼主说的会断链,这个说法有可能,但是不要猜测,需要实验证实,但是不管怎样,断链也是变成小分子片段,也就失活了,至于是否需要考虑失活后的分子的PDE,这个要求肯定是最严的,但是目前没有法规和相关数据),所以,只要采用1/1000和 10 ppm 的方法计算比较,取最小的值就可以了。

3 是否直接采用制剂的1ppm计算标准?
不可以,法规讲的很清楚,如果你计算出来的结果大于1ppm,没有问题,如果你计算出来的限度低于1ppm呢?

4 根据PDA TR49,对于上游,一般的限度标准为5-10ppm,我们直接采用5ppm,不计算。
因为对于生物药生产,类似于API,下游还有若干纯化步骤。

5 至于下游的计算,根据《APIC清洁验证指南》5.2 清洁级别 图1 ,越是靠近最终精制步骤,风险越高,我们是把下游也就是澄清过滤开始
计算共线产品的面积,实际上根据法规,从最终精制步骤的前一步计算共用面积也是可以的,只不过我们的要求更严。
最终计算出来的结果一般会在1-2ppm左右。

欢迎提出意见,大家相互讨论。

有一个问题想再请教一下,1/1000原则个人理解也是跟PDE的初衷类似,关注API对下一品种的残留,既然认为蛋白已经变性失活,是否可以沿用而不需要计算1/10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4-30 09:57:42 | 显示全部楼层
同样在抗体大分子残留标准制定上游存在很多疑虑,请大神们继续分享观点。
1.关于上游残留标准制定:如果选择5ppm,是否仍需要考虑共线面积及擦拭面积,擦拭、淋洗水残留如果制定,比如擦拭100cm2和擦拭25cm2,依据萃取体积不一样,结果也差异较大。
2.关于下游残留标准制定:如果考虑共线面积,层析系统的共线面积如何计算?
3.关于不常规每日给药的药物日治疗剂量计算:1)  product A , 350mg/ 2 周 or 1050mg/3 周

日治疗剂量是否= 350/(2*7)=25(mg) 和 1050/(3*7)=50(mg),  最大日治疗剂量为50mg,最小日治疗剂量25mg?

2) Product B , Day 1 and day 15 1000mg,然后每半年给药1000mg

   最大日治疗剂量是否= 1000/14=71.4mg, 最小日治疗剂量是否=1000/(365/2)=5.5mg?

点评

注意:下面高能 最大日治疗剂量按照350mg算, 350mg/2周 和 71.4mg/天 有什么区别?你想清楚这个问题就能搞明白为什么用350mg 计算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31 08:54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5-20 09:59:42 | 显示全部楼层
ISPE清洁验证全生命周期指南中说到了。这个需要看你们的清洁程序是否可以将蛋白完全破坏掉,成为非活性片段。非活性片段在药物体系中一致存在。若不能完全降解,那么需要对于非降解部分进行10ppm、PDE和1/1000标准进行计算。若完全降解,非活性片段在药物认为对药品质量风险很小(毕竟长期存在),那么需要有最差条件下的降解资料(活性、液相、电泳等手段)和TOC尽量控制严格。建议和内控一致。

点评

请你你们是否进行了降解物的PDE分析?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2-10 13:42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1-5-20 10:01:15 | 显示全部楼层
对于上游和下游、对于标准而言,上游成分很复杂,很多老师不认可PDA的建议标准,认为需要进行计算。我们也一般按照ISPE建议进行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2-2-10 13:42:09 | 显示全部楼层
张晓腾 发表于 2021-5-20 09:59
ISPE清洁验证全生命周期指南中说到了。这个需要看你们的清洁程序是否可以将蛋白完全破坏掉,成为非活性片段 ...

请你你们是否进行了降解物的PDE分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5-30 11: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统一回复:关于降解产物的PDE,是不需要考虑的,因为ispe认为降解的物质为非活性片段,该片段和明胶的分子量略大,明胶是药用辅料,其在3.25ppm内是安全的,因此需要对TOC进行控制即可说明非活性片段的安全性。对于未降解部分,现有检测方法无法证明其真降解完全,由于方法的检测限,因此降解只可能无线接近10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5-30 11:43:59 | 显示全部楼层
皓月冷 发表于 2021-4-30 09:57
同样在抗体大分子残留标准制定上游存在很多疑虑,请大神们继续分享观点。
1.关于上游残留标准制定:如果 ...

这杨计算不合理。应直接使用该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5-30 11:44:31 | 显示全部楼层
隐月 发表于 2022-2-10 13:42
请你你们是否进行了降解物的PDE分析?

见下面回复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2-5-30 15:34:48 | 显示全部楼层
tpqzerking01 发表于 2020-9-30 09:34
这个问题我来回答,谈谈我们公司的做法。
1 根据《APIC清洁验证指南》,4.2.1 基于健康数据的可接受标准, ...

4 根据PDA TR49,对于上游,一般的限度标准为5-10ppm,我们直接采用5ppm,不计算。
因为对于生物药生产,类似于API,下游还有若干纯化步骤。

请问5-10ppm具体是什么意思呢?最后淋洗水的吗?
如果是擦拭,5ppm又该如何理解?
谢谢

点评

第1点,生物制药的上游,其实就是细胞培养阶段,类似于原料药的API生产的前期步骤,因为后续还有多步骤的澄清过滤、层析、超滤等步骤,所以上游可以按照原料药的标准来定高一点也没事(这一点可以理解吧?) 第2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31 08:4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5-31 08:46:45 | 显示全部楼层
隐月 发表于 2022-5-30 15:34
4 根据PDA TR49,对于上游,一般的限度标准为5-10ppm,我们直接采用5ppm,不计算。
因为对于生物药生产 ...

第1点,生物制药的上游,其实就是细胞培养阶段,类似于原料药的API生产的前期步骤,因为后续还有多步骤的澄清过滤、层析、超滤等步骤,所以上游可以按照原料药的标准来定高一点也没事(这一点可以理解吧?)

第2点  根据PDA TR29,原料药的生产采用目检合格就可以,一般的标准为50-100ppm都是可以接受的,再结合10ppm为常用的通用限度,因此取10ppm作为可接受限度就可以了。按道理说,到这里直接用10ppm就可以了,考虑到有些公司可能会做得更严格,所有再取严一点的标准,定成5-10ppm,当然法规选择5-10ppm,具体我也是不是很清楚,估计是基于大部分公司的经验积累吧。
我个人另外一点理解,从10ppm加严至5ppm,还考虑到了TOC分析仪最大可测量到5ppm 的限度,有的TOC好像测量10ppm的。
5-10ppm包括所有的淋洗水  擦拭等。

点评

如果是擦拭取样方法,5ppm如何理解呢? 擦拭多大面积,将取样后棉签转移到多大体积的溶液中,都会影响结果计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31 09:5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5-31 08:54:52 | 显示全部楼层
皓月冷 发表于 2021-4-30 09:57
同样在抗体大分子残留标准制定上游存在很多疑虑,请大神们继续分享观点。
1.关于上游残留标准制定:如果 ...

注意:下面高能
最大日治疗剂量按照350mg算, 350mg/2周  和 71.4mg/天 有什么区别?你想清楚这个问题就能搞明白为什么用350mg 计算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22-5-31 09: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tpqzerking01 发表于 2022-5-31 08:46
第1点,生物制药的上游,其实就是细胞培养阶段,类似于原料药的API生产的前期步骤,因为后续还有多步骤的 ...

如果是擦拭取样方法,5ppm如何理解呢?
擦拭多大面积,将取样后棉签转移到多大体积的溶液中,都会影响结果计算

点评

对于擦拭面积,法规有25cm2或者100cm2都可以,采用标准的TOC瓶体积 40ml溶解,检测TOC浓度。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31 10:1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22-5-31 10:1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tpqzerking01 于 2022-5-31 10:13 编辑
隐月 发表于 2022-5-31 09:57
如果是擦拭取样方法,5ppm如何理解呢?
擦拭多大面积,将取样后棉签转移到多大体积的溶液中,都会影响结 ...

对于擦拭面积,法规有25cm2或者100cm2都可以,采用标准的TOC瓶体积 40ml溶解,检测TOC浓度。
擦拭的25还是100,取决于你做擦拭回收率验证选择的是多少。

点评

如果回收率都是90%,TOC都是40ml溶液,擦拭25cm2和100cm2的样品的可接受标准都是5ppm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22-5-31 10: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2-2 17:02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