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801|回复: 1
收起左侧

【耀文解读】EGFR纳米抗体肿瘤成像应用研究进展汇总

[复制链接]
药徒
发表于 2023-10-30 10:20: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color=rgba(0, 0, 0, 0.9)]导读:纳米抗体是保留抗原结合位点的最小单元,具备高抗原亲和力、高特异性、高溶解性、高稳定性、高清除率、低免疫原性、且能通过微生物生产等优势。目前已有两款纳米抗体治疗性药物获批上市。但在肿瘤成像领域,纳米抗体仍处于临床前和临床开发阶段,研究靶点包括:EGFR、HER2、HER3、PD-L1、HGF/HGFR、PSMA、CD20、CD33、MMR等肿瘤相关抗原。
[color=rgba(0, 0, 0, 0.9)]今天的文章菌菌将聚焦于EGFR靶点,汇总纳米抗体用于肿瘤成像的研究进展。整体来看,EGFR纳米抗体仍处于临床前研究阶段,候选产品包括αEGFR-αEGFR-Alb、8B6、7D12、7C12、EG2、9G8、B39、EGa1、D10等。菌菌同时注意到,研究中大多利用大肠杆菌这一成熟的微生物宿主可实现EGFR纳米抗体的异源表达,这一特征意味着纳米抗体的产业化可行性并且具有成本效益。
[color=rgba(0, 0, 0, 0.9)]后续菌菌将持续更新以HER2、HER3、PD-L1、HGF/HGFR、PSMA、CD20等为作用靶点的纳米抗体研究进展。
一、EGFR靶点介绍
[color=rgba(0, 0, 0, 0.9)]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也称ERBB1或HER1,是一种跨膜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属于ErbB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EGFR基因扩增、重复、突变、缺失或整码突变可能导致EGFR表达水平升高或功能激活,与肿瘤的不良预后相关。多项研究表示,在结直肠癌、肺癌、乳腺癌、卵巢癌、宫颈癌、膀胱癌、食管癌、胃癌、头颈癌和子宫内膜癌中检测到EGFR的过表达。
[color=rgba(0, 0, 0, 0.9)]EGFR是肿瘤治疗领域中研究较为成熟的一个靶点,由3个不同的结构域组成,包括细胞外结构域、跨膜结构域和细胞内结构域。目前已有多款靶向EGFR细胞内结构域的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获批上市;此外,有多款靶向EGFR细胞外结构域的单克隆抗体获批上市,例如西妥昔单抗、帕尼单抗和尼妥珠单抗。
[color=rgba(0, 0, 0, 0.9)]肿瘤诊断方面,使用特定标记的EGFR抗体等靶向药物能够检测EGFR过表达的细胞。
图1: 不同类型的肿瘤中EGFR阳性占比二、在研EFGR纳米抗体
[color=rgba(0, 0, 0, 0.9)]据文献报道,研究人员通过EGFR过表达细胞免疫骆驼,获得EGFR特异性纳米抗体。与单克隆抗体类似,纳米抗体主要靶向EGFR细胞外结构域(ECD)。目前已开发了多款EGFR纳米抗体用于EGFR过表达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包括αEGFR-αEGFR-Alb、8B6、7D12、7C12、EG2、9G8、B39、EGa1、D10等。
[color=rgba(0, 0, 0, 0.9)] 图2: 纳米抗体与EGFR ECD结构域III的晶体结构
[color=rgba(0, 0, 0, 0.9)]如下表所示,菌菌汇总了肿瘤成像用途的EGFR纳米抗体,及对应的表达系统和分子成像标记。总体来看,用于肿瘤成像的多为单价纳米抗体,且常用的表达系统为大肠杆菌(E.coli),菌种分型包括E. coli (BL21)、E. coli BL21 (DE3)、E.coli Shuffle 、E.coli (TG1)、E. coli BirA等。
[color=rgba(0, 0, 0, 0.9)]为发挥肿瘤成像作用,还需将纳米抗体与成像标记连接,如放射性元素(99mTc、68Ga、89Zr)、近红外荧光染料(IRDye800CW)、纳米晶体(如四氧化三钴)、量子点QD(半导体纳米晶体)、造影剂(DTPA-Gd)。
表1: 肿瘤成像中的EGFR纳米抗体列表
[color=rgba(0, 0, 0, 0.9)]
[color=rgba(0, 0, 0, 0.9)]
三、EFGR纳米抗体标记策略
[color=rgba(0, 0, 0, 0.9)]3.1 放射性金属元素标记纳米抗体
[color=rgba(0, 0, 0, 0.9)]以99mTc为例,有研究报道了EG2作为检测EGFR过表达肿瘤细胞分子探针的可行性。研究通过三羰基试剂盒标记EGFR纳米抗体EG2,随后测试了99mTc-EG2对A431(EGFR过表达细胞)和 OCM-1(EGFR低表达细胞)细胞裂解物的特异性,其结合亲和力约为43.53 nmol/L。SPECT 结果显示,99mTc-EG2的半衰期短,血液清除速率快,注射一小时后观察到EGFR过表达细胞。另一项研究报道,使用99mTc-7C12作为无创示踪剂,检测到EGFR TKI治疗期间肿瘤负荷的降低。99mTc-D10也报道了用于小肿瘤或早期肿瘤成像的应用潜力,在早期阶段,体积小于100mm的肿瘤可以通过SPECT成像可视化。这也意味着,99mTc-D10具有评估疾病进展过程中EGFR表达水平的能力,可能是肿瘤无创检测的良好示踪剂。
[color=rgba(0, 0, 0, 0.9)]68Ga和89Zr是另外两种常用的放射性标记元素。有研究人员基于EGFR纳米抗体7D12制备了偶联物68Ga-7D12和89Zr-7D12。结果显示,68Ga-7D12和89Zr-7D12 在带有 A431移植体小鼠体内的生物分布和 PET 成像实验表明肿瘤摄取量相似。与放射性标记的单克隆抗体相比,68Ga-7D12在早期时间点表现出较强的图像对比度。以上结果彰显了68Ga-7D12用于评估EGFR过表达肿瘤的潜力。
3.2 近红外荧光染料标记纳米抗体
[color=rgba(0, 0, 0, 0.9)]利用近红外荧光技术对肿瘤手术进行原位成像具有很高的应用潜力,医生可以即时看到手术步骤。有研究使用近红外荧光染料IRDye800CW标记7D12(EGFR纳米抗体)和西妥昔单抗(EGFR单克隆抗体),并对7D12-IR和西妥昔单抗-IR的肿瘤成像潜力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注射后30min观察到7D12-IR对肿瘤细胞的显像,而西妥昔单抗没有产生信号。注射7D12-IR后2小时观察到肿瘤摄取,而24小时后西妥昔单抗在肿瘤细胞中积累。也有研究比较了不同物质标记的7D12,结果显示了近红外荧光染料标记的7D12相比放射性元素标记的7D12肿瘤摄取效率更高,体现了7D12-IR优异的快速光学成像性能。
3.3 晶体纳米颗粒标记纳米抗体
[color=rgba(0, 0, 0, 0.9)]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颗粒是一种晶体纳米颗粒,基于其形态和类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有研究人员选择将EGFR纳米抗体B39与Co3O4纳米多面体结合,用于检测EGFR过表达细胞。B39与晶体纳米颗粒的偶联策略为,在纳米抗体B39的C端偶联纳米颗粒,含EGFR抗原表位的N端完全自由,用于检测EGFR过表达细胞。此外,研究者发现该共轭物具有较低的聚集倾向。
3.4 量子点标记纳米抗体
[color=rgba(0, 0, 0, 0.9)]量子点(QD)是一种半导体纳米晶体材料,在紫外光的激发下量子点处于高能状态,会释放出另一种波长的光,其波长取决了纳米粒子的大小。QD-EG2 是首个研发用于肿瘤诊断的成像剂,由EGFR纳米抗体EG2和量子点偶联形成。其他类似的EGFR细胞成像试剂有QD-7D12、QD-EgA1和QD-EgB。携带抗癌药物氨基黄酮并覆盖7D12的量子点具有治疗、诊断和治疗特性,纳米抗体7D12提高了肿瘤的摄取,并将药物递送到肿瘤的深层区域。
3.5 造影剂标记纳米抗体
[color=rgba(0, 0, 0, 0.9)]造影剂也是一种成像标记。iRGD(CRGDKGPDC)肽是CPP的一种,可定位于细胞膜上,通过整合素受体αVβ3进入细胞内部。为提高iRGD的特异性,研究人员设计了EGFR纳米抗体与iRGD的偶联物B39-iRGD。B39-iRGD表现出肿瘤治疗和诊断的应用潜力。与单独的纳米抗体相比,B39-iRGD联合放疗可进入肿瘤细胞深层区域,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成像应用方面,将纳米抗体-iRGD与造影剂Magnevist偶联,获得的anti-EGFR-iRGD-DTPA-Gd,可结合磁共振成像(MRI)技术检测胃癌。
四、小结
[color=rgba(0, 0, 0, 0.9)]针对EGFR这一肿瘤领域中研究较为成熟的靶点,目前报道了多款EGFR纳米抗体在临床前模型中显示了特异性的成像潜力,包括8B6、7D12、7C12、EG2、9G8、B39、EGa1、D10等。同时,多种成像标记被用于结合纳米抗体,如放射性元素(99mTc、68Ga、89Zr)、近红外荧光染料(IRDye800CW)、纳米晶体(如四氧化三钴)、量子点QD(半导体纳米晶体)、造影剂(DTPA-Gd)等。成像标记种类和纳米抗体改造/筛选、及其偶联策略的发展,有望快速推动EGFR纳米抗体的临床应用。
[color=rgba(0, 0, 0, 0.9)]相比传统的单克隆抗体药物,纳米抗体在肿瘤成像和疾病治疗领域具备先天的优势。2022年,Market Research Future (MRFR) 的一份综合研究报告预计到 2030 年纳米抗体市场规模将达到 11.4 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 24.2%,全球纳米抗体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得到迅速扩张。
[color=rgba(0, 0, 0, 0.9)]耀海生物擅长有/无标签蛋白的定制化工艺开发。耀海团队全流程贯彻QbD理念,基于DoE高通量筛选发酵、纯化、制剂相关工艺参数或处方,可满足不同品类重组蛋白的表达量、纯度、杂质残留等定制化开发目标,同时高度契合生产放大需求。
[color=rgba(0, 0, 0, 0.9)]耀海纳米抗体CDMO平台已成功交付多个项目,表达形式涵盖大肠杆菌周质表达、酵母胞外分泌表达等。我们交付的发酵和纯化工艺可满足高纯度、高活性样品的制备,高质量满足临床诊断或治疗需求。详情可咨询菌菌:13380332910(微信同号)。
参考文献
[color=rgba(0, 0, 0, 0.9)][1] Piramoon M, Khodadust F, Hosseinimehr SJ. Radiolabeled nanobodies for tumor targeting: From bioengineering to imaging and therapy. Biochim Biophys Acta Rev Cancer. 2021 Apr;1875(2):188529. doi: 10.1016/j.bbcan.2021.188529.
[color=rgba(0, 0, 0, 0.9)][2] Wei W, Rosenkrans ZT, Liu J, Huang G, Luo QY, Cai W. ImmunoPET: Concept, Design, and Applications. Chem Rev. 2020 Apr 22;120(8):3787-3851. doi: 10.1021/acs.chemrev.9b00738.
[color=rgba(0, 0, 0, 0.9)][3] Tang H, Gao Y, Han J. Application Progress of the Single Domain Antibody in Medicine. Int J Mol Sci. 2023 Feb 20;24(4):4176. doi: 10.3390/ijms24044176.
[color=rgba(0, 0, 0, 0.9)][4] Yang E, Liu Q, Huang G, Liu J, Wei W. Engineering nanobodies for next-generation molecular imaging. Drug Discov Today. 2022 Jun;27(6):1622-1638. doi: 10.1016/j.drudis.2022.03.013.
[color=rgba(0, 0, 0, 0.9)][5] Brilhante-da-Silva N, de Oliveira Sousa RM, Arruda A, Dos Santos EL, Marinho ACM, Stabeli RG, Fernandes CFC, Pereira SDS. Camelid Single-Domain Antibodie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tent Diagnosis Platforms. Mol Diagn Ther. 2021 Jul;25(4):439-456. doi: 10.1007/s40291-021-00533-7.
[color=rgba(0, 0, 0, 0.9)][6] Sharifi J, Khirehgesh MR, Safari F, Akbari B. EGFR and anti-EGFR nanobodies: review and update. J Drug Target. 2021 Apr;29(4):387-402. doi: 10.1080/1061186X.2020.185375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23-10-30 13:58:23 | 显示全部楼层
学习了,谢谢提供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5 12:49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