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GMP检查中如何对记录体系进行管理,以避免美国和欧洲GMP 检查中常见的记录管理缺陷。具体讨论了法规检查模型、假记录的严重后果、记录的设计、记录的生命周期管理(发放/ 回收、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存档管理)和趋势分析。 1 前言 在GMP 检查中,记录是个让人又爱又恨的东西。检查员最常问的一句话是“有记录吗?”如果记录良好,企业会心花怒放;记录有问题,企业就愁眉苦脸。记录是企业运营留下的证据。从法规符合性上说,GMP 的核心是“SOP – 操作 – 记录”之间的一致性,如图1一致性所示。根据FDA 的检查指南和多次应对欧美法规检查的经验,笔者归纳法规当局进行检查的模型如图2法规检查的模型所示。在这个模型中,最关键的仍然是“SOP – 操作 – 记录”之间的一致性;只要企业能够达到这个一致性,即使存在与现行GMP 的一定差距,法规当局也相信,企业将SOP变更到与现行GMP 一致后,实际操作和记录也能够达到与现行GMP 的一致性。
法规检查过程中,企业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如果企业拒绝法规检查,或者存在假记录,或者有严重的记录丢失情况,或者提供的记录严重不符合GMP 要求,那么,企业就不符合GMP 要求。其中,假记录的后果尤其严重,见图3假记录的连锁反应。根据美国的证据法,有效证据必须来自可靠的证人。
本文论述的法规环境是美国和欧洲的GMP 要求。笔者根据过去给企业的咨询经历和应对法规检查的经验,讨论如何管理记录,以避免检查中经常出现的与记录管理有关的缺陷项。 2 记录的设计 下面图4从SOP 到执行记录显示了从SOP 到执行记录的一个流程。
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执行人手里拿着的是记录,而不是SOP;审核人看到的也是记录。GMP 检查中出现的很多与记录管理有关的缺陷,根源上与空白记录表格的设计不良或多或少都有关系。根据笔者的观察和实践,SOP 的遵从性好不好,空白记录表格的设计非常关键。在上面流程中,常见风险如表1 所示:
【案例1】 图5样品溶液配制记录一和图6样品溶液配制记录二是样品溶液配制记录的两个例子:
可以想象,同样一个操作,分析员对两份记录的遵从性是完全不一样的。使用图5,要么记录很随意,遗漏关键信息;要么分析员先把数据记在纸片上,然后做完试验后对着SOP 抄上去。图6 对分析员有利,既可以做到实时记录,也为分析员提供清楚的操作指导。 【案例2】 我们可以通过一个实际的偏差(图7某个偏差调查的流程图),分析如何设计偏差记录的表格。
这是调查范围中等的一个偏差,在企业内还是比较常见的。我们可以看到,偏差调查的特点是: (1)原因分析、影响评估、纠正和预防措施(CAPA)在逻辑上有先后之分,但是在时间上可能是重合的; (2)每个偏差调查都是独特的,无法像批记录一样进行严格规定。很多企业都为如何设计偏差记录表格头疼。在笔者看来,最好的偏差记录表格,其实是一张白纸;不过这对调查员的要求太高,我们最好在表格上为调查员提供一些指南。表2偏差记录举例是使用笔者设计的记录填写的上述偏差的记录;其中考虑了实时记录的需要和为调查员提供指南的需要(感谢我的太太,她建议使用英文名,这样这份记录看起来不会那么复杂;因此,我使用我太太的英文名Rooty作为调查员的名字)。
综合上面案例1 和案例2 的分析,可以看到记录事实上是传递信息的工具,不仅要便利操作人将实时情况记录下来,而且需要传递SOP 的指南。笔者建议记录设计的可接受标准如下: (1)设计良好的记录表格,应当提供充分的指南 ;最佳情况下,操作人不用看SOP 就可以完成操作,审核人不用看SOP 也能得到清楚的审核指南。 (2)记录的设计应当尊重操作人的操作习惯,使记录活动能够与操作活动相配合。 (3)记录表格应当要求记录关键信息,同时又不无谓地增加操作人的记录负担。 (4)记录表格投入使用前,应当得到验证(如在模拟情况下使用)。 3 记录的生命周期管理 记录的生命周期,从发放开始,一直到其保存期限结束。本部分主要讨论记录的发放/ 回收、原始数据的完整性和记录的存档管理。下面提到的要求,都是法规检查中多次出现的缺陷项。 3.1 记录的发放和回收 记录的发放和回收应当建立记录。重点记录,包括批生产记录、检测记录、成品标签等,应当建立平衡记录,如表3批检测记录发放和回收记录所示的批检测记录发放和回收记录表格。 笔者曾经工作过的一个制药企业,质量管理体系最初是美国人过来设定的,要求每份检测记录都有一个流水号,与批号相互独立。美国人走了七八年,虽然大家仍然这样做,但是没有人知道这个流水号有什么用。直到有一次样品漏检,大家想偷懒,不做偏差,说把记录插进去就可以了;这时候才发现这个流水号是个要命的东西。要插进一批记录,就要插入流水号,也就意味着后面几十份记录的流水号要改;而这个流水号不仅出现在记录上,还输入了HPLC 图谱、UV 图谱和IR 图谱。要改动这些记录,工作量是不可想象的,做假比做真还难。所以,这个流水号是防止造假的。为了保证记录能够有效被回收,最好定点存放 空白记录和使用中的记录。需要回收旧版记录的时候,按照存放地点列表逐个检查即可。企业经常出现旧版SOP 失效,但是旧版记录仍然在使用的情况。例如,变更控制SOP 和相关记录改版,但是一个记录在旧版记录上的变更还没有关闭。这个时候,可以转抄到新版记录上,将老版记录作为新记录的附件(如果变动较大);也可以继续使用旧版记录至填写完成(如果SOP 变动不影响未填写的部分)。 3.2 原始数据的完整性 这部分要求比较琐碎,但又很关键,主要依靠企业对于细节的管理。 (1)原始数据到最终结论的传递链条应当完整。例如QC 检测,从取样到报告结果,所有环节都应当清楚记录。 (2)报告应当有原始数据的支持。例如,方法验证的所有原始图谱、样品来源记录、称量和配液记录、检测记录、培训记录等,构成方法验证报告的一部分。对于一些长期有效、并且很少有后续取代数据的文件,例如验证报告、申报文件、重大变更等等,这一点尤其重要。 (3)文件之间的联系应当清楚。参见表3 的举例。
(4)建立记录输入、错误修订和有效数字修约的规则。 (5)因为某些原因需要重抄记录(例如:污损)或者记录无效(例如:配好的样品溶液打泼了,需要重配),原有记录也需要保留。这是为了防止企业隐藏不良数据。 (6)HPLC 和GC 工作站内的电子数据应当有充分的保护和管理措施,包括密码保护、授权管理、审计追踪(Audit Trail)、定期备份等。这个要求在FDA 483 中多次提到。这个要求的原因是:HPLC和GC 检测的原始数据事实上是电子数据,存贮在工作站里面;打印出来的图谱是电子数据经过一定积分方法得到的结果,相当于从原始数据经过计算得到的结果。 3.3 回收记录的存档管理 回收的记录如果没有良好管理,很容易丢失或者找不到。通常企业回收记录时,先归档到部门办公室,然后定期归档到中心档案室。表4记录归档清单举例是归档清单的一个举例。里面8 年的保存期限,是某个原料药考虑可能生命周期后得到的要求,并非针对所有药品。
3.4 记录管理中出现的偏差 上面这些要求严格而琐碎,管理中可能会经常发生偏差,绝大部分是小偏差。目前一些企业没有偏差分类,一个小小的偏差,也要至少四个人批准(部门主管、QA、QA 经理、质量总监)。企业好建立偏差分类机制和小偏差快速处理机制,通过减少小偏差的批准人(部门主管和QA 即可)来实现对小偏差的快速处理,提高工作效率。 4 趋势分析 我们那么辛苦地管理记录,不仅仅是为了法规符合性,更重要的是其中蕴含的信息的价值。信息是海量的,需要一定分析,才能将其价值提炼出来。最基本的分析包括百分率计算和线图分析,观察工艺或系统是否受控(法规要求);如果可以组合使用QC七种工具,那么可以实现更大价值,例如:减少取样和检测、指明工艺或系统优化方向等。需要注意的是,由于统计工具本身的局限性和人员经验的限制,我们无法保证趋势分析的结果总是正确的。只要企业在利用这些数据监控系统状况,并且没有刻意扭曲数据分析或者刻意忽视明显的趋势,检查员通常不会让企业太为难。常见趋势分析见表5通常的趋势分析。
5 后记 从上面论述,我们可以看到,对记录的管理,事实上是对信息这种知识资产的管理。记录的核心要求,是真实和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运作情况;只有在真实准确的基础之上,我们才能通过对记录所承载的信息的分析,监控系统状况,找到改进的方向,实现记录的核心价值。GMP 从根本上来自于企业,是业内先进企业传递出来的先进经验,法规当局只是将其法律化,以确保药品质量。记录在企业内部能够发挥多少价值,关键看企业如何看待记录,向什么方向努力。如果仅仅将记录看成法规符合性的要求,那么记录就是一种负担;如果将记录当成知识资产去保护和开发,那么记录也会带来相应的回报。对记录的尊重,也是对企业本身知识资产的尊重。
作者:刘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