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币
UID176031
帖子
主题
积分545
注册时间2014-5-23
最后登录1970-1-1
听众
性别保密
|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前几天和我一个朋友吃饭,朋友和我讲了一个趣事。朋友是做临床监查的,有一次去找北京某中医院某医生拿资料。说来很巧,刚拿完东西,就来了几个病人,然后就见那个医生开始看病,一边询问,一边在电脑上记录着,然后诊断,开药。病人走一个,上前一个,整个过程相当麻利快,就像一个智能机器人。有个病人说肚子痛的很厉害,于是,医生就问怎么痛,病人没有说出来,医生就开始各种痛的提示了,钝痛、锐痛、胀痛、拧痛......噼里啪啦就像倒豆子一样,问的病人是一愣一愣的,然后又加了一句,上一次月经什么时候来的。朋友愣了,只见站在旁边的中年妇女一声怒斥“我儿子是男孩,哪里来的月经....”男孩,男孩.....我估计当时,有一万只神兽从众人眼前闪过,朋友差点没憋出内伤,忽忽忙忙出了房间。 故事就讲到这里了,如此看病,在我看来这肯定不是个例,现在的所谓的中西合壁就是拿西医的方式,开个中药。当看病都这样公式化、流程化之后,我们只要手持移动端,做完一个百八十道题的自我诊断试题,然后,智能程序就给我们推荐几个药先吃上两三天,不好再来一遍......好吧,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出现一个这样的APP软件。但是,在我看来,传统中医讲究望闻问切,讲究辨证论治,根据人的不同体质,斟酌用药,处方加减,针炙推拿,这样不望不闻不...不切,真是还是中医吗?
中医药传承了几千年,我们可以说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然而,我们现在的中医生,那些经典的古籍又读过几本,经典的处方又有几个烂熟于胸?比较熟的,我看都是些诸如壮阳啊,美容之类的偏方吧。要是对一个东西不熟悉,又如何指望他去创新呢? 医药本不分家,我们目前中药的处境,我个人认为算是糟糕至极,用一个西药的GMP来管理我们的中药,本身就是一个行不通的事情,方向不对,越努力离目标越远。传统中医,有很多验方都是汤剂,煮一煮就喝了,照样药到病除,现在讲究工艺,讲究科学,一个个都想把中医药走向世界,我只能呵呵了。西药和中可以说是完全不同的两个体系,就像中餐和西餐一样的泾渭分明,西药大多都是纯度高的单一组分,而中药多是多味药,每味中药成分都十分复杂,还有目前尚未发现的未知成分;就拿金银花来说,金银花是清热解毒圣品,主要成分是绿原酸,还有木樨草苷等,然而,很多东西里面也具有绿原酸,比如玉米须,红薯叶,卷心菜叶等,而从这些里面提取出来的绿原酸却没有金银花的作用,这又是为什么呢?金银花的功效,是不是多种成分的混合作用呢?那是哪些成分在起作用,它们的含量是多少?有没有副作用?作用原理是什么.....等等,对于这些在西药来说是不可控的风险,是不行的。这样一个事实摆在这里,我们为什么非要让那些老外,来接受我们的中药呢,中国的市场不够大?中医药流传了几千年,证明是合适我们中国人的,至于是否适合其它肤色人种,还真不知道。如果想要将中医药发扬光大,光靠嘴把式是不行的,要把中药做好,必须要一个适合中药的“GMP”,有一个良好的行业环境,才是中药发展的契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