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查看: 19859|回复: 143
收起左侧

[行业反思] 孟子一,聊聊中药那些理儿(不断更新)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2-10 20:15:4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欢迎您注册蒲公英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本人学中药,做中药,跟中药接触一晃近20年了,做过三年中药研发,三年多中药制药技术,三年多中药质量检测,5年多的中药生产管理,也做过几年曾经存在过的国家局培训中心论坛的版主,摸爬滚打,没啥拿得出手的成绩。知道蒲公英是国内制药行业论坛中最好的交流地,敬仰已久,希望在这里能够与众多中药同仁们多多交流。
一直想表达一下自己对中药的认识和想法,也算不忘初心吧。但一直没有能够做到,一来总觉得想法不够成熟,二来文笔不算好,顾虑良多。不过最后还是动笔了,没有什么目的,只是随便聊聊,希望能把晦涩的东西通俗化,不知道能不能够做到。
准备把自己的想法长期坚持写下去,如果大家有什么不同看法,诚心希望留言交流。
嗯,就这么开始吧。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孙艳红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本帖被以下淘专辑推荐: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0 20:17:08 | 显示全部楼层
序言
据说咱们中华家有几大国粹,包括武术、京剧、书法和中医药等等等等,对于俺们这种没有艺术细胞的人来说,实在欣赏不了京剧和书法的精妙,武术也只是在电影和金大侠的小说里看到过,不懂更不敢甩开嘴乱说。机缘巧合,读书时与中药扯上了关系,一来二去,也慢慢觉得中医药还是有点儿意思的(实在不敢说懂中药),随着自己慢慢变老了,感觉身体被掏空……额,广告看多了,这句不对哈……忍不住想记录点啥想法,就是证明虽然俺在社会的染缸里泡了这么十几年,却仍旧能够保持莲花一样纯洁滴本色,自己的专业还是“中药”,没变成“社会”。前段时间在某次大会上,习总强调中国人要有文化自信,俺觉得吧,中医药都混到国粹一级了,那肯定也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和大家聊聊中药的一些理儿,也能增加一些咱作为龙的传人的自信吧。作为一名新时代的老党员,既能够普及一点中药知识,还能顺便装一下那啥,岂不快哉?至于能不能把中药的理儿说清说透,那肯定是不可能的,没这耐性不说,关键是俺真没这本事。能够忽悠着让反对中医药的人动摇一下立场,吃中药的人能够吃的明白一点,是俺的终极目标了。
提醒一下,本人不但文笔不咋滴,人品也一般,做人一贯的原则和央视某节目“从不小心求证,只管大胆胡说”的宗旨一致,毁人不倦也是俺的一大乐事,如果您看着顺眼顺心,还能得一乐,也算俺的意外收获。要是您看着有不爽之处,也敬请指点一二,或者出门右拐到哪个犄角旮旯蹲会儿,先行谢过。
再啰嗦一句,俺这人朝三暮四的性格注定做事都是三分钟热度,不会坚持太久,真不知道能够写到啥时候,说不定哪天看破红尘懒病复发不想动笔了,您也别见怪,毕竟,这才是俺的真性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0 20:18:09 | 显示全部楼层
一、中药是什么
(一)、中药的概念
中药是个啥?或者说啥么是中药?额,这个问题有点大,国际上也没啥标准答案,可能的说法有下边几种吧。
答案A:中药是中医使用的药。貌似度娘百科上就是给的这个答案,放在200年前这肯定正确,那时的中医除了中药还真就不大会使别的了,但现在的中医同志们会的可就多了,哪个学中医的说自己没学过两年西医,弄不清几个化学指标,开不出几个类似抗菌、降压啥的西药,你出门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评职称当先进什么的肯定没戏。所以说这个答案现在来看格局有点小,不能说对了。
答案B:中药是中国产的药。这个肯定是不对滴,别的不说, “西洋参、高丽参”这两个词,足以让选择这个答案的同志低头不语了吧。事实上,外来药在中药中占的比例可不小,常用中药里随随便便说几个大家知道的,比如乳香、没药、槟榔、补骨脂、丁香啥的,最早都是从洋人那边引进的“洋货”。虽然现在咱中国人大多崇洋媚外:号称出国旅游,其实就是去上车睡觉下车拍照,回来还说外国的空气自由香甜,电饭煲马桶盖之类的倒是带回来不少,虽然名牌上标的大都是“Made in China”。但是告诉大家一个秘密哈,崇洋媚外最严重的时候还不是现在,唐朝的时候比现在是厉害多了。比如说大家都知道的那个和尚,放着自己家的经典不读,找三个保镖求菩萨保佑去三哥家里讨经书,俺就纳了闷了,三哥家啥时候有过文化?至今没多少厕所,右手抓饭左手那啥,去那里能学到啥好东西?也就是唐朝的时候,出版过一部药书叫《海药本草》,收载了一百多种外来药,都融合进来成了中药的一部分,外来的和尚会念经嘛。其实这也说明了咱中国人民自古以来就懂得拿来主义,兼收并蓄才成就了大中华…..额,扯远了。
答案C:甭废话了,除了西药都是中药。额,算你狠,貌似这个答案最圆满,除了中国人都是外国人,没毛病!除了男人都是女人,额,这个就不严谨了。
好了,不争论,中药究竟是个啥?读书的时候,教中药学的老师说的那一长串概念俺也没记住,估计你也没兴趣去背那些诸如啥啥的啥啥之类的带着一堆定语的名词,子曾经曰过:死记硬背害死人啊!但不死记硬背就要被那些填空题、论述题害死,唉,读书十几年,横竖被害死无数次,都是泪啊~额,又扯远了。现在敲敲黑板,注意了啊,那谁谁,严肃点儿,啥是中药?孟子一曰:中药就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来治病的药。我去,这么简单?废话,俺下的定义,复杂了你记得过来么?其实并不是读起来这么简单,但是你这么说,就算最考究的老先生也挑不出啥大毛病,嗯,这个定义俺很满意了。

点评

很好,继续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7-12-11 09: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0 20:20:2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中药概念的说明
既然大家都说这个定义简单了,那就稍微延伸一下,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是俺一向比较拿手滴,呵呵。
1、中药包括啥东东?中药按照自然属性分,包括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这不是废话嘛,自然界中除了水和空气可不就是植物、动物和矿物嘛!咱不抬杠,知道中药来源广泛,英雄不问出处,不看广告就看疗效,取之于大自然就行了。经常听到有些人攻击中药都是些树根啦、石头啦、骨头啦等乱七八糟的东西,无知者无畏,俺一直都对这些人习惯上报以礼貌和同情的微笑;也有些人说中药里有虫子啦、排泄物啦等重口味的东东,您也别太纠结,咱中华家从南到北还真就没有不敢吃的虫子,至于排泄物,那老外的猫屎咖啡某些人不也觉得喷香的?所谓天人合一、道法自然、啥啥是啥啥......额,扯的太远了,打住。
2、中药和中药材是啥么关系?那些田里长着的、土里埋着的都是中药材,还不算是中药。为什么叫中药材?做中药的原材料嘛!中药材是需要反复加工捯饬才能拿来治病的,这么捯饬后的中药材就成了“饮片”,这个才能治病,也就才开始能叫中药了,那些树上摘了个山楂、土里挖了个半夏、水里捉住只癞蛤蟆就说这是中药,能治啥病的,搞错了哈。另外提一句,中药材加工成饮片的过程特殊有趣而又复杂,俺的博士同学都还在研究这个问题,先卖个关子,以后细聊,嘿嘿。
3、老中医开的方子很少就是一味中药的,基本上是多味中药的组合,至于怎么组合搭配,这是中药最玄的地方,咱先捏住不表。需要拿回家您自己熬的,这是汤剂;其他常说的啥丸啥散啥膏啥胶囊的,直接内服外用可以偷懒不需要煎的,是成药,和饮片一起都是中药的范畴,至于自己熬的好还是直接买的妙,自己熬要怎么熬,店里买买啥样的,这可都老有讲究了,再卖个关子,再以后细聊,嘿嘿。据说老卖关子影响人品,反正俺人品底子厚实,不怕不怕了。
4、从中药中提取出的单一成分是不是中药?这个问题很关键,直接关系到中药现代化的问题,可以稍微聊一下。那些从黄连中提取的盐酸小蘖碱啦,从黄芩中提取的黄芩苷啦、从丹参中提取的丹参酮啦等等等等是中药吗?套用俺孟子一给的定义来判断就简单,不是,为嘛?明显不是中医药理论指导的嘛。拿前段时间炒的大热的拿了诺贝尔奖的屠呦呦同志提取的青蒿素来说吧:青蒿一味很常用的中药,主要用来清虚热(啥是虚热以后再说),还有截疟(简单说就是治疗疟疾的寒热往来症状)的功效。青蒿素是从青蒿这个长得像柴火的植物里边提取出来的一种化学物质,试验研究发现这个玩意儿对疟原虫贼拉有效,副作用还小,比原来使用的那些西药都不知道好了多少倍。但青蒿素是中医理论指导下来使用的吗?中医中药理论中从来不说哪个中药有些什么成分、哪个成分是干啥的,只是说哪味中药的性如何,味如何,归什么经,治什么脏腑什么病。既然不属于咱的理论,那它就不是中药,顶多也就算是在中药基础上二次开发出来的化学药而已。所以屠呦呦同志得的诺贝尔奖,并不是对咱中药的奖励,咱也不必老那这事给自己脸上贴金,那只是洋人们从物理化学生物学药理学等等角度又证明了一次中药具有现实的治疗作用而已(咦,俺怎么用了个又字呢?),那些说青蒿素是中药的,都没好好学习俺的中药定义吧,以后再犯这种错误就要严肃处理,罚酒三杯!
搞不清楚中药的概念,就很容易把中药带到坑里去,是要犯错误滴,是要掉脑袋滴!现实的教训摆在面前,咱再泡杯茶,稍微展开聊会儿。
2002年,是个值得纪念的时间节点,那一年,俺虽然穷的只剩灵魂,但仍旧意气风发,踌躇满志,毅然离开了一帮良师益友,离开了俺的第二故乡,开启了全新的生活。说人话,就是俺大学毕业了。好像感觉哪里不对?哎呦,只顾着放茶叶,跑题了。
2002年,不算太早,也就是十几年前,在时任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复旦大学生物学及人体生理学专业毕业的高材生郑筱萸同志的主持下,当时咱中国政府最高的药品管理机构,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出台了一个文件,叫《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这也算是中国药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式的文件了。《办法》其实总体上还是合规合理的,但就是有些瑕疵,俺不大认同,其实说是瑕疵纯粹是为了给某些人留点面子,俺可一直是一名拥护政府、充满正能量的好党员。在这个办法里第一次规定了中药的新药分类,从高级到低级拢共分成了九类,俺懒得打字,直接ctrl+C、ctrl+V好了:第一类: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成份及其制剂。第二类:新发现的药材及其制剂。第三类:新的中药材代用品。第四类:药材新的药用部位及其制剂。第五类: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从植物、动物、矿物等物质中提取的有效部位及其制剂。第六类:未在国内上市销售的中药、天然药物复方制剂。第七类: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给药途径的制剂。第八类:改变国内已上市销售中药、天然药物剂型的制剂。第九类:仿制药。
好像很有层次嘛,仔细看看,啥意思?第一类新的中药,是从****中提取的有效成分。。。。。。我勒个去,你这是逗俺吗?也不好笑啊!
化药又不是全部都是合成的,从植物、动物、矿物中提取的单一成分都算中药新药,你确定人家搞化药的不问候你家人?再说中药的特点是啥?最讲究君臣佐使的配伍,单一中药使用的容易产生控制不了的副作用,传统方剂里俺就知道一个“独参汤”只用一味人参,其他的就一味药的很罕见了,你TMD竟然想用一味药里的一个单一成分来代表中药,还说这是最高级的,这是哪门子的中药分类?那你给俺从阿胶里提取出个有效成分来?回家以后,别让你贫血的老婆吃阿胶了,吃点胶原蛋白,最多再加几种氨基酸,补血试试?俺就不信你们家没搓衣板。再仔细品品,不单第一类,前五类俺都觉得“有点瑕疵”。好在,这么十几年来,完全按照上述规定的中药第一类新药的注册申请好像真没几个通过的,这俺就放心了。那位郑局长呢,也还真掉了脑袋,当然肯定不是因为把俺的中药概念弄错了。但是这种分类方法已经把中药的现代化研究方向给带坑里去了,至今都还没能完全拨乱反正,从坑里爬出来。这其实也是俺想好好聊聊中药的一个原因,位卑而忧国事,大家体会一下俺这博大的胸怀,嘿嘿~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孙艳红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14 18:23:50 | 显示全部楼层
都说写文章就像生孩子,深以为是。
白天上班晚上聊中药,真感觉有点吃力了,就暂定每周更一次吧。
继续。。。。。。

二、中药的历史
晕,这个题目起大了,暗暗佩服俺自己作死的勇气。要是从头到尾讲中药的历史,还真要弄成长篇大论,在这个小话题上纠结不清,没啥意义,况且这些资料其实到处都有,您随便敲敲键盘就能找到不少,重复别人的故事也不符合俺的个性对吧。嗯,容俺仔细斟酌了一下,那就只聊两个话题吧,一个是中药起源,所谓正本清源嘛;另一个是中药名字的演变过程,也大概能代表了中药的发展阶段,这两点聊开了,也大概能知道中药的历史了,
(一)、中医与中药的起源
与其说中药的历史,倒不如先聊聊中医的历史,因为中医和中药的关系,就像皮和毛的关系:中医是皮,中药是毛,皮没长好,肯定生不出什么好毛,就算你毛再光鲜,也是皮上长出来的不是?所以说,先弄清中医的诞生,再说中药的起源,才好理解对不?
说起中医的起源,好多人为了证明咱历史悠久,都从原始社会的人类生存技能进化开始下手,俺觉得这个太牵强了,吃啥样的土能不拉肚子,吃啥树叶能帮助消化,这些个技能连猴子、鹦鹉们都能摸索出来,不能算中医吧。
试着想想,一个周口店猿人叫小明,有天多吃了几个蚂蚱闹肚子了,难受的抓耳挠腮、无地自容,实在没辙了就吃了两口烤野猪剩下的焦土,哎,肚子不咋闹了!猿人小明比比划划把这个重大发现告诉了其他的猿人,全体周口店猿人就都知道了焦土能治闹肚子,结果小明一闹成名,跻身为周口店一带的著名猿人医生。但你能说小明就是中医了?这不是笑话嘛!说中医起源于原始社会的砖家们噱者们,照你们这套标准,中医应该起源于动物世界才对啊!
经过俺个人一本正经的瞎琢磨,真正中医诞生的标志应该是最早的中医古籍《黄帝内经》的开始成书,也就是最早也就在先秦战国时期,两千多年前。为啥是开始成书的时候?因为这本书到现在为止,是哪位先贤写的?啥时候开始写?写到啥时候?都还没定论,只是认为这本书是多位前辈在比较长的时间内形成的。在这之前中国大地上的医生,都不能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中医,没有理论指导嘛!有了组织机构和理论指导,这才叫一个行业诞生,就好像没有中共一大的召开,就不能说中国共产党诞生了,你想想是不是这个理儿?但不能否认他们是中医的革命先驱,是奠基者,有了他们的不断探索,才有了后世成文的理论基础。
其实中医诞生肯定在这之前,要不然春秋战国时期的先生们不可能有如此高明的医术,也就是说《黄帝内经》不可能是最早的中医典籍,只是现存最早且最全面而已,在这之前百分百有详述中医理论的古籍,但就是没考古证明,也就没法承认。这点要剧烈感谢一下嬴政老大和霸王项羽两位精神病人,一个因为强迫症,一心一意的把自己不喜欢的书和人都烧个精光,这事历史上叫焚书坑儒;另一个因为心理扭曲妒忌过度,把剩下的典籍又烧去大部,这事儿历史上叫火烧阿房宫。先秦的书本来就不多,为嘛?条件不允许呗。那时没现在条件好,写书可是奢侈的事儿,因为没有纸,更没手机电脑,所以文字多数是写在竹片上的。辛辛苦苦砍了一片竹林,又刮又烤的费好大劲弄成竹片,再宰几头牛搞点牛皮绳编好,也写不了多少字。汗牛充栋,好像很多藏书一样,其实充其量也没一本新华字典字数多。更悲催的是保存困难,就算你用纯的工匠精神做成的竹简,能保存个几十年就不容易了。后来条件好点,用丝绸写书,但成本太高,别说那万恶的旧社会,就算现在的大康家庭也经不起这么败是不是?
本来就这么金贵的书,再加上这两位有权有势的神经病折腾,基本上就绝版了。所以把咱中医中药的生日向前推的希望比较渺茫,当然,也保不齐哪天突然在哪个山洞里又发掘出了比《黄帝内经》更早的中医理论典籍,那中医的诞生就再提前嘛,因为那更接近事实了。不过俺觉得吧,把这个时间提早个几十几百年也没啥实际意义,就好像虽然现在多数人都承认老非洲是人类起源地,但也没见谁去非洲烧香磕头认祖宗,现在的非洲人也终究成不了白富美对吧?
关于《黄帝内经》主要写什么呢?这个以后聊中医理论的时候有机会再聊吧。
中医诞生了,那中药是不是就跟着出来了?理论上没错,有了皮就有毛,胎毛汗毛也是毛啊。但是虽然中药出现的不比中医晚,但早期的中医们,更倾向于用针灸推拿来治病,能动手的就决不动口!用药少到什么程度呢?比如说这本《黄帝内经》吧,全书大约20万字,只收载了13首成方,也就是洋洋洒洒一大片,只在某个旮旯里捎带提了一下中药而已。但,好歹也算是中药出现了吧。之后,中药在历史上改了几次名,为啥改呢?这就涉及到中药的历史演变过程了,咱接下来就好好聊聊。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孙艳红 + 10 赞一个!期待更新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0 18:04:55 | 显示全部楼层
二、中药的历史(续)
(二)、中药名称的演变
汉代之前,中药有个名字,叫“毒药”,是的,您没看错,就是毒药。为啥?有毒呗,而且不是一般的毒,那是经常要出人命的。孔老夫子有句话吐槽当时的中药:“丘不达,未敢食也”,啥意思?就是“俺孔丘弄不清楚这些个玩意儿,不敢吃啊”!所以呢,汉代前吃药都要先试药的,试药是啥子情况?这么说吧,老爹病了,医生开了药,儿子必须先尝一下,吃了没死,说明没啥大的副作用,然后老爹再吃,治不治病先不管,起码不能死人,虽然不能证明这药效果好,但却证明咱中国人的孝道可不是随口说的,那是好多儿子用命换来的,唉做儿子不易啊。比如说,有一个典型的反面教材:公子纠,就是齐桓公小白哥哥,他老爹病了,老中医开了个药方,按照当时的规矩,做儿子的要先尝药,但是不知道咋回事,公子纠没先喝口试试滋味,直接给他爹吃了,结果也赶上倒霉,最终他爹的病没治好,死了,公子纠就因为这个事被后人戳了好多年的脊梁骨。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的中药是多可怕,叫毒药也真是名副其实了。中药那时混到这步田地,人家中医们不用老百姓不吃,《黄帝内经》收载少,都是因为那时的中药自己没这本事,也不能全怪社会。关于“毒药”的名称,这个阶段对咱中药来说不是啥体面的事情,少说为妙,嘿嘿。
到了汉代,中药就不叫毒药了,改成“本草”了。改名字这事儿很有讲究,就好像从曹吉利改成曹孟德、刘福荣改成刘德华,整个人就瞬间高大上了起来,姓名决定命运嘛!咦,好像是性格决定命运,不管啥决定命运吧,反正中药名字改了,命运也大不同了。客观的说,中药改名字是被动的,不是为了改变自己擅长治死人的狰狞面貌,而是真的不会随便治死人了,可以说,中药自身的巨大进步,让人们对它有了重新的认识,彻底摘掉了“毒药”的帽子,彻底改头换面了。
汉,可以说伟大的一塌糊涂的一个朝代,不同意?那你告诉俺,我们现说的是啥话?汉语!写的是啥字?汉字!咱是什么族?汉族!到现在,东洋人还管咱的中药叫汉方,服不服?在俺看来,能够代表中华民族阶段性辉煌的朝代大概就两个——强汉和盛唐,这两个时期,可是里里外外的给咱挣了不少面子,毛主席诗词里不是就那几个主要人物嘛: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一代天骄等等,秦始皇一统中原,汉武帝打出八面威风,唐朝各宗开创一时盛世。。。。。。哦,这么下去又要扯远了,俺的思绪总是那么广袤无垠、飘忽不定。。。。。。重点聊一下汉朝的中医药是正经事儿。
公元207年,也就是1800多年前,当安徽的曹操同志在河北一座临海的小山上壮怀激烈、激扬文字,写下名篇《观沧海》的时候,中华大地上已经被瘟疫肆虐了三四年。那场瘟疫是旷世持久的,也是全球性的,据说哈,瘟疫的源头是拜占庭帝国也就是罗马帝国,然后迅速蔓延欧洲,从中东到印度传到了咱中国。说起来再多瞎掰扯几句,为什么西洋人历史上的瘟疫比中国多的多呢?
从公元前的罗马帝国各种瘟疫开始,什么中世纪的黑死病啊、肺炎啊、鼠疫啊啥的,欧洲的流行病就一直没咋消停过。中国历史上的病患也不少,但是造成比较大的影响的不多,这和咱的生活习惯加上中医中药的保障分不开。先说罗马帝国吧,洋人们从古至今喜欢喝生水,口渴了不管什么井水河水自来水,舀起来就喝,这些矿泉水雨水和生活污水的混合物你说能干净吗,这得病不是活该么?咱教育小盆友从小要养成的好习惯之一,不就是不喝生水嘛。不过人家得病多了,也就知道是水有问题,那咋办泥?老外就是会想办法,不是水有问题吗,那就别喝水了,喝酒吧,既能解渴,还能消毒。地里种的葡萄在罐子里焖一段时间就成了葡萄酒,为了适应各种口味,还想方设法多搞几种口感,你说你与其费那劲,不如把水烧开了再喝就好了?反正这个理儿当初人家是没想通,不过也创造出了很多红酒品牌,现在高档的不得了。那时俺看一些电影里,老外们经常就是端杯红酒聊天儿,然后一口闷了,搞得俺这酒量不算很差的人都很震惊:没有花生米茴香豆猪蹄鸡爪子啥的下酒,还能喝的这么豪爽,就跟咱喝茶一样,惊为天人啊!可自从弄清楚这来龙去脉,才恍然大悟,原来人家喝酒的由来是不敢喝水,被逼无奈没办法的事儿,不像咱们,平时就是喝喝茶,真要喝酒就得摆开场地,搞几个硬菜,咱们喝酒从来不是为了扯淡,全是为了弘扬酒桌文化,增进多方感情,顺便办好各种事情。
不过人家也会烧热水,但不是用来喝,而是用来享受的。据说罗马帝国是当时公共澡堂子最多最大的国家,一天忙活到晚累了,大家伙儿都喜欢到澡堂子里泡泡热水蒸蒸桑拿,不分男女老少挤在一块,就是享受这温暖的乐趣。是不是容易产生生活作风问题咱不追究,但是你想想,如果其中一人得了病,大家还是很容易分享到的,流行病一旦爆发,传播起来顺畅的不得了。但乙醇含量只有个位数的葡萄酒杀菌效果有限,单就靠喝酒来消毒,肝也顶不住啊。而当时的西医哪里去了?不好意思,西医还没出现呢,现代的西医起源于文艺复兴之后,也最多就是500年前,而西医出现之前的那些治病的方法,基本上是靠求神占卜,或者说靠信念了,所以,没有好的生活习惯,没有西医的保障,瘟疫是一个个排着队来造访。这次拜占庭瘟疫,死伤多少人俺也没查资料统计过,反正最后的结果是好好地一个大帝国给活活亡了。
当然,这场瘟疫流传到东方,对咱当时的汉朝来说也几乎是灭顶之灾,曹操的儿子曹植,写过一首《说疫》,描写的场景凄惨无比,累累白骨、十户九空,真是造孽。但咱汉人是谁啊?平均智商全球领先的群体,啥时候怕过这些牛鬼蛇神?乱世出英雄,病重有良医,以华佗、张仲景为领衔主演的中医主角们在这时就横空出世了。华佗大家应该都认识,传说的神乎其神,但是曹吉利这个哥们儿因为个人原因把神医给杀了,更过分的是还把人家的书给销毁了!直接导致华佗那些记述如何用麻沸散进行局部麻醉,怎么给关公刮骨疗毒、怎么取脑子中的异物等等的笔记本都没能传世。假如华佗的著作有个一张半页流传下来,咱中医的外科可能比西医强多了,至少不像现在被嘲笑。一声叹息天妒英才,俺其实很喜欢曹操的,就连他娶了十几房媳妇还觊觎小乔俺都没这么生气,但就是因为杀华佗这事儿,俺对曹操一生黑。
算了,外国的和憋屈的咱都不多说了,免得影响什么激素分泌,还是重点聊聊张仲景吧,他老人家虽然在民间名气稍不如华佗,在中医学界可是拿摩温,可以这么说吧,民间神医是华佗,业界老大是张仲景,就跟俺们认为球王是马拉多纳,官方封的球王是贝利一样,在历史上都是大咖级别的。关于仲景,讲两个典故方便大家了解一下:
1、冬至吃饺子。张仲景曾看到过很多无家可归的人,因为寒冷把耳朵都冻烂了,心里十分难受。经过研究,他搞出了一个食疗方子,叫“祛寒娇耳汤” ,其实就是把羊肉和一些祛寒的中药放在一起一锅煮,熟了以后捞出来切碎,用面皮包成耳朵的样子,再用原汤再将包好馅料的面皮下锅煮熟,就成了。冬至那天支起大锅,煮好了施舍给老百姓,人们吃了“娇耳”,喝了汤,浑身发暖,两耳生热,再也没人把耳朵冻伤了,娇耳,就是饺子的原型。张仲景同志去世的那天也正好是冬至,大家就用吃饺子的方式纪念他,就跟端午节吃粽子来纪念屈大夫一个理儿。您看,咱中华不愧为吃货帝国,吃的是历史,吃的是文化,吃的有内涵啊,过两天就冬至了,记得吃点饺子哦~
2、“坐堂”的来历。张仲景曾任长沙市市长,也是当时湖南的一把手,所以又名张长沙,该同志不是人民的好干部,却是人民的好医生,人家当官都在大堂上审犯人,他却在大堂上治病人,首创了名医坐大堂的先例,名医“坐堂”一词也就从他开始这么称呼的。以至于现在一些有历史特色的中华老字号中药厂比如同仁堂、天一堂、九芝堂等等,名字中都取个“堂”字,也是受了他老人家的影响。
张仲景是河南南阳邓州人,再说一遍,河南人啊,地域歧视要不得。他出身官宦之家,但醉心医道,在《黄帝内经》的基础上刻苦研究,对抗当时的瘟疫,终于还是搞出了很大的名堂。前面说的瘟疫,在咱汉朝叫伤寒,为什么叫伤寒不叫伤热或者瘟疫啥的?因为当时特别寒冷,额,谁拿鞋子扔我?不信是吧?俺孟子一可不是瞎白话,看看俺亲自拷出来的证据: 1、汉朝崇尚火,所以历史上又叫炎汉,崇尚火不就是因为冷嘛,这和你夏天喜欢喝冰水是因为热一个道理对不?2、据史书记载,汉服以红色和黑色两种颜色为主,主要就是为了温度低多吸点热,这个从物理学上还是可以理解的吧,你说大热天的谁会老穿这两种颜色的衣服? 3、咱中国第一位气象学家竺可桢同志的研究表明,三国时期处于是咱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寒冷期,是几千年来平均气温最低的时期!4、三国中有个故事,曹操去渭南那地方打马超,结果被马超打的落荒而逃,换了衣服又割了胡须,眼看都没啥阵地躲了,幸亏一位娄老头给他出了个主意:用沙子堆成墙垛,浇上水,一夜北风就冻成了城墙,有了这个坚固的冰城,曹操同志才没被马超给弄死。在哈尔滨,大冬天的滴水成冰不稀奇,但你知道曹操那时候是啥季节不?史书中记载“时当九月尽”,也就是农历的九月底十月初,并且是在渭南这个不算太靠北的地方,一场北风就有这效果,这气候冷的,啧啧~~
就是在这种天寒地冻、伤寒病肆虐的时候,张长沙同志在《黄帝内经》的理论基础上,结合实战心得,写了本《伤寒论》,这本书可不得了,可以说,中医看病不论是谁,到现在为止,没有不用《伤寒论》的方子的。他不但确立了中医治病的基本方法,奠定了辩证论治的基础,还拿了很多历史第一,都是啥开创时代的说法俺也没记住,就知道这本书不单是后世中医必读的教材,而且对于俺们学中药的来说也是必学科目。《伤寒论》一书中有一百多个药方了,这比《黄帝内经》中可怜的十几个方可多了不少了吧,而且其中什么麻黄汤、桂枝汤、柴胡汤等等名方一直沿用到现在,其中规定的中药组方原则一直被后世模仿,从未被超越,内容之经典,对后世影响之大,真是牛叉的不要不要的。

点评

更新-4  发表于 2018-1-15 23:24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孙艳红 + 10 赞一个!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7-12-26 21:39:35 | 显示全部楼层
继续

二、中药的历史(再续)
(二)、中药名称的演变(续)
其实汉代不止张仲景的理论贡献,中药的第一本专著《神农本草经》也是在这个时代整理成书的。俺这人不大喜欢夸奖啥,所以掌握的赞美的词汇就不多,这本书啥意义呢?容俺引用度娘的两句话吧:这本书“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其中规定的大部分中药学理论和配伍规则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则在几千年的用药实践中发挥了巨大作用,是中医药药物学理论发展的源头”。恩,说的还算准确,俺就不再追加评论了。
正是因为汉代中药理论的发展,那时的中医们大多具有了中药配伍、炮制、用法用量等的技能,而中药经过配伍、炮制,再在用法和用量上进行注意,既能充分发挥药效,又能大幅抑制副作用,从而控制了中药的毒性,同时治疗作用大大增强了,大家就用着也放心,吃着也舒心了。大家回头一想,这么好的东东叫毒药,就好像一位美女叫铁锤一样不合适,那就改个名字吧,不是多数中药是树根草根树叶草棒之类吗?那就叫本草吧,得,中药的第二个名字就这么正式确定了。
“本草”这个名字一喊就是一千多年,也许就因为是这两个字既朗朗上口,又有文化内涵,在这一千多年的时间里,中医中药就像一颗树一样,扎根于汉,不断地茁壮成长,枝繁叶茂。中医中药人才大批涌现,甚至有的皇帝都对这门学问感兴趣。比如宋徽宗,对,就是那个靖康耻被俘的皇帝,带兵打仗怂包一个,治理国家差劲的要死,说他是历史的罪人一点不为过,但人家做学问可真不赖,在中医药方面,不但集中人马编纂了大部头的医药书籍,甚至自己写了本医药书,叫《圣济经》,到现在都很有研究价值。宋徽宗赵佶同志这个皇帝其实值得好好聊聊,人家艺术天分爆表,喜欢茶道,精于道教,擅长足球,在书法绘画方面的天赋和贡献甚至可以说彪炳史册!哎哟我的天儿,可以这么说吧,这老兄除了自己的本职工作没做好,其他的业余工作做的比那些专业的都好,历史上以“正事做到最差,闲事做到最好”作为工作目标,而且孜孜不倦、身体力行,效果比得过他老人家的,真没几个。
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吧,中医药这棵大树经过各朝各代的不懈努力,积极进取,一直健康的生长着。到了明代,李时珍同志写的《本草纲目》里中药就记载了有近两千种中药,中药的种类可以说达到了顶峰。清代的温病学则又填补了伤寒论的空白,使得中医中药的发展更加全面,那叫一个如日中天啊,但是,当中医药这棵大树长得最花枝招展的时候,砍树的来了。
砍树者何人?西医。
西医,号称现代医学,清末民初进入咱中华家,开始是从广州、上海口岸以传教的形式慢慢渗透进来的,最后成了一个砍树人的角色。对于广州和上海,俺一直有点偏见,从古至今不加分辨和拒绝的允许外来物种进入,这是相当不对滴,为啥这么说?你看看现在歪果仁混混最多的大城市都是哪几个?别告诉俺是北京重庆哈。为什么广州上海两个城市多?崇洋媚外的土壤肥沃啊,算了,不使用过激的语言了,前边说过,地域攻击要不得,咱主要还是强调正能量。
西医一进入中国,那是相当的强势,好似自己就是救世主,要以摧枯拉朽之势席卷全国,拯救中华大地苍生。确实,那时西医的粉丝众多,出名的有郭沫若先生、还有鲁迅先生,那都是西医的铁杆,曾经读到鲁迅先生说中医们是“有意无意的骗子”,搞得俺初学中医中药的时候还以为上了贼船,差点中途下车,当然,这不影响他文学家、思想家的地位,谁一辈子没做过几件龌龊事儿是不?到了国民党执政时期,中西医之争达到了顶峰,与郭沫若、鲁迅一样也是东洋回来的余云岫,在1929年公然向当时的政府提出法案,要求在法律上彻底废除中医中药,全面西化!那时候,中华民族与中医中药都真的是到了最危险的时候,还好邪不胜正,最终没能得逞。不过俺就不明白了,留学东洋回来的哥们儿为什么比留学西洋回来的还痛恨自己祖宗的文化?难道心胸和眼光都能随着在岛国的时间慢慢变小变短么?
不过关于西医对中医药的冲击,俺很反对那种老是觉得自己没问题,有了问题全怪别人的观点,一个巴掌拍不响,要运用唯物主义辩证法一分为二的看问题对吧?就好比一位美女,一天到晚不是穿个渔网就是裹个布片,能露的尽量不遮掩,不能露的也若隐若现,生怕自己热着,还老在外边晃悠,结果被流氓骚扰了,你这肯定不能只怪人家流氓没道德是不是?中医也认为,正气足则外邪不侵,通俗点说,就是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人家西医既然能够横扫全蓝星,就算是苍蝇,那也说明是只有本事的苍蝇是不?还好咱中医药历经一两千年还是有点定力滴,不管信奉西医的一小撮人如何鼓噪,中医药还是没被活活打死,虽然活的也不是很滋润了。关于中西医之间那些互撕互怼的事情,俺很想好好聊聊,但现在只是说中药的历史,那些八卦故事以后如果有机会再聊吧。
西医来了,那对中医和中药的称呼就成了问题,人家都“现代医学”了,你还叫“本草”,透着文绉绉的酸腐气,就好像都民国了你一大老爷们还留着黑又粗的长辫子,不合时宜了,咋办呢?再改名吧,又不是没改过,你们既然叫西医,咱就叫中医,你们既然叫现代医学,咱就叫传统医学,没啥大不了的。到了民国时期,中药就跟着中医改了名了,“中药”这个名字正式确定了。
至此,中药名称的演变,算是聊完了,从“毒药”,到“本草”,再到现在的“中药”,不单单是几个汉字的变化,蕴含着中医药在两千多年历史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辉煌和无奈,有着讲不完的的故事。这个话题不能再聊了,絮叨催人老,俺还是喜欢俺现在风华正茂的样子,嘎嘎!

点评

更新-5  发表于 2018-1-16 00:55

评分

参与人数 1金币 +10 收起 理由
孙艳红 + 10 赞一个!辛苦了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2 20:10:07 | 显示全部楼层
恩,每周一更,继续坚持。。。。。。

三、中医及中药的临床使用的现状
子一曰:中医何被西医恼,自家事情自家晓,纵使道行千年深,忘本求同终将夭。
说了这么多古代的事儿,本来想接着聊中医理论的部分内容的,突然心血来潮,想说一下现在的中医和中药们活的咋样了,随性而至,那就开聊,先声明一点,俺只聊一些普遍现象,对于政策性的、专业性的、极端性的,有的不好说,有的说不清楚,就一句带过了,勿怪。
中医药现在是个是什么样子?不用什么大数据分析,俺也没有超级计算机,咋办泥?简单聊聊几个问题,大家基本上就心里有数了:1、谁会选择中医看病?2、跨时代的中医们都有谁?3、现在的中医怎么诊断疾病?继续再问个关于中药的问题:4、相对于西药,你知道哪种中药治疗感冒、哪种中药治疗“高血压”、哪种中药治疗“糖尿病”?嗯,就先对着这四个问题聊吧,其实俺提的问题都有毛病,所谓的“高血压”、“糖尿病”,也是西医的概念,但如果问什么中药能治疗“肝阳上亢”、“消渴”,恐怕更没人陪俺聊了。
1、谁会选择中医看病?俺一般不去看医生,你说医生们不论长得还是穿的也实在没啥值得专门跑去医院看的是不?但身体出了问题,难受的实在受不了,就只能去找医生了,那平时你是选择中医还是西医呢?据俺拍脑袋分析,专门找中医看病的人大概分为两类,第一类是纯粹相信中医中药的“脑残粉”,他们打心底里认同中医中药,觉得比西医西药疗效可靠还不伤人,这一类人,除了实实在在得到过中医中药的实惠的之外的,也就俺们这些专门学中医中药、对这一门类有点熟络的人了。这类人俺们建议速速破除迷信,中医虽好,可不能太专一哦。第二类是死马当活马医的人,啥意思呢?就是跑了好多所谓的大医院,看了多次专家门诊,检查了好多好多指标,就是没啥效果,于是对西医西药死了心了,但也不能就这么干熬吧,看看中医吧,吃两服中药,说不定能治好了,于是才去看中医。这类人,倒是还真不少,俗话说,病重乱投医嘛,但您这病都治成疑难杂症甚至医学界难题了,再来看中医,当中医个个赛华佗啊,再说了,现在的中医也不是那时候的中医了。
2、跨时代的中医们都有谁?俺不晓得解放前的中医们都获得了啥证件,那时候基本上都是师傅带徒弟,但是师傅都没几个能得到御医称号的官方认证,更何况徒弟呢?但他们能够独立看病基本上也不会少于五年的见习期吧,并且这五年基本上都是理论灌输加临床实践,同时还没有什么西医理论搅和,基本上能算是专心致志了,但就是这样,庸医还是层出不穷,闹得笑话也多了去了。那么跨时代的中医同仁们怎么出师的呢?聊一下自己的感受吧。
俺读书的时候,处于20世纪的尾巴和21世纪的脑袋的接头部位,号称跨世纪的一代,还清晰记得当时为了庆祝俺们成功跨越旧世纪,在1999年12月31日的晚上,璀璨的焰火照亮了整个华中第一大都市,头顶上都是轰鸣的火炮声,虽然俺当时正默默的走在做完家教回校的路上,思索着怎么运用统筹方法合理使用刚揣进兜里的200大圆。。。。。。
俺们就读的是某个省的某个中医学院,实在算不上顶尖的一流院校,但也不至于让人寒碜,俺虽然不是学中医专业,但平时和学中医的同仁们一起踢球、游戏、老乡聚会啥的一块耍的机会不少,再加上自己还算喜欢医学,对中医学专业的校友们还是有点儿了解。简单点儿描述一下,五年制的学业,基本就是学两年中医,学两年西医,再加上临床实习一年,中医专业大学本科的毕业证学位证就到手了。俺虽然鼓励那种小作坊式的师傅带徒弟的学习,但对于这种大生产式的教学方式培养出来的中医人才,能够理解多少中医理论方面的知识,获得多少中医诊断方面的能力,掌握多少中药运用方面的技巧,俺还是是持怀疑态度滴,实践也证明,这种中西医杂交式的学习,培养出来的同仁是中医还是西医,都已经没法判断了。当然,那些继续深造读硕读博的,俺们就不清楚了,真心希望你们成为中医未来的主人翁吧。
3、中医怎么诊断疾病,也就是如何从中医理论上发现病人有什么问题?作为一名从小喜欢修理自行车的理科男,俺其实很喜欢修理人的技术,当然修理人和修理机器一样,都得先通过他们的表现来判断问题来自哪里是吧?于是自学了中医学本科开设的一门基础课程《中医诊断学》,虽说是自学,其实也还算下了一番功夫,专门找的编写这本大学教材的主编老师,学习了75节课,45分钟一个课时,白天黑夜的整整搞了一个暑假。概括的说,中医诊病,讲究的主要是“望、闻、问、切”四门诊法,其中的问,和西医一样,都是讲分析病人的主诉,而望、闻、切就不一样了,主要让医生用眼睛看、用耳朵鼻子听和嗅,用手指去感觉,感觉结合经验及理论,最终形成诊断书。那么闻、问、切这三种诊法是不是都带有很多的主观能动性?这种方法除了费神费力费脑子之外,不用多少仪器化验费用,但是如果一个中医师经验不足理论掌握不扎实或者受他自己个人因素影响,也就是主观能动性发挥太多了,就有可能把病因病机给搞错了,寒热阴阳都没弄清,开出的药方治则肯定不对甚至都是反的,那后果可想而知,治死人不敢说,治不好那是肯定的。
而西医就没这问题了,先这么一问,根据病患部位先上仪器检测,再来大量体液化验,当然不用考虑你是否负担的起那些检查化验什么的费用,看看结果,哪些指标异常,就好像玩“大家来找茬”一样,再看看异常指标提示的是什么病,好像玩“趣味连连看”,确定吃药还是手术,欧了~这样就避免了好多人为的误判——都是仪器和化验结果,根本不用怎么判吧,还误什么误?你看,中医看病费心费力还拼人品,西医呢?玩两个游戏就打发了,如果你是医生你喜欢哪个姿势?所以嘛,现在的中医要么是学业不精,要么是推卸责任,要么就是太懒,越来越倾向于像西医一样的诊断,搞游戏就是工作了,谁不喜欢?但这么根据西医的方法来诊病,得出的结论必然是西医的病症,开出的药方也必然是西药,最终丧失了中医的本色。自己的特色没了,别人的技术又不如人家用的熟,不淘汰你淘汰谁啊?聊到这里,俺并不是说中医必亡,甚至也不是说西医比中医强,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个中西医的问题很大很敏感,俺以后会填这个坑的。
4、最后一个问题吧。西药治感冒有哪几种药?恐怕什么康泰克啦、白加黑啦、速效啦什么的每个人都能说个好几种,那俺要是问你感冒了吃什么中药呢?能说出三种以上算你赢,记住,是“算”你赢哦,因为你根本不大可能赢。为啥?中药治感冒又分风寒、风热、表虚、表实啥的好多种,比如风寒感冒应该用散寒解表的麻黄汤剂,风热感冒应该用清热解表的银翘一类,表虚的应该用参苏散类的补气解表,有汗无汗用药完全不同,那俺问你,你真的知道感冒应该吃啥中药?唉,是不是觉得吃中药连治感冒这么个小case都这么麻烦?不怕您笑话,俺家里老婆孩子感冒了,作为中药的重要传承人,俺去药店逛一圈弄点对症特效的中药总是义不容辞吧,但也是选来选去都不知道选哪个,俺家MM去马云家都没这么纠结过,就是这么讲究的东西,你说中药能普及到啥程度?再说,感冒都能搞成这样了,你说什么高血压啦、糖尿病啦、心脏病啥的那些上档次的病得怎么弄?得过这种病的人可能都能数出个把西药,但是用啥中药最好?您问谁呢?开玩笑吧!
所以,现在临床使用中药尤其是中成药,基本上就看看说明书,治疗感冒?这里有很多,先用一种缓解症状的西药,比如康泰克,再来一种抗菌消炎的,比如什么头孢,再给你盒中成药作为添头。其他病基本上也可以照此配方,你看,这就是中西医结合了,搭配多合理?
    嗯,问题回答的差不多了,那么中医及中药使用的现状是啥样呢?俺正经一回,总结一句话吧:中医西医化,中药临床使用随便化。可能以偏概全了,您可多担待。
不得不再解释一下,上边俺聊的关于中药的,说的仅仅是“中药的临床使用”,不是说中药本身,你看药店里中成药还是摆了好多柜台嘛,好多中药像人参、三七、六味地黄丸啥的大家也都吃的不亦乐乎嘛,还有现在中药食品、中药化妆保健品、中药提取物等等搞得也带劲牛了,虽说不是主要用来治病的,但毕竟也是中药现代化的一部分吧。
前段时间微信里看到过一篇雄文,题目好像是《中医亡于中药》,搞得俺们学中药的好像辱没了人家,惭愧了好多天。可是俺想说的是,中医们啊,你们可长点儿心吧,现在混成这样到底是为什么你自己心里就没没数吗?算了,咱们难兄难弟的也别相互伤害了,挽起手来一起向前走吧,可能还有机会的,毕竟,咱祖上还是阔过的不是?要不,聊中药前先闲聊一下中医老大哥?

点评

有才。湖北中医药大学的吧?牛,小师弟?小师妹?  发表于 2018-6-5 13:20
更-6  发表于 2018-1-16 01:15
中医是因为自己搞成这样的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3 08:20
中医是因为自己搞成这样的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1-3 08:2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7 13:59:51 | 显示全部楼层
下个星期工作上时间紧任务重,提前抓紧时间更一下。

四、中医是一门学科还是一门科学?
子一曰:天地为学,人分体魄,只窥一斑,何能释惑?
哎~不是说好聊中药吗?咋说起中医来了?这还真是没办法,在聊中药的理论源头的时候咱都说过了,是人家中医开创先河,咱中药是紧随其后的。如果搞不灵清中医的基础理论,就理解不了中药的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理论,更理解不了中药炮制及中药方剂的配伍基础,如果这些都没有弄清,那基本上就没啥可聊的了,俺说的是中医,但您按照西医理论理解,就好像俺说的是音乐的哆来咪,您按照数学理论的123来理解,咱就不是在一个位面上了。所以吧,咱先尽情的聊会儿中医理论,把基本的一些东西说一下,虽不用弄懂,知道来龙去脉就行了,然后再说中药也不迟,磨刀不误砍柴工嘛,首先,咱得先把中西医的思维问题捋一捋。
正确认识中医的基础理论,得先从中西文化的差异讲起,毕竟咱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开始提倡的“德先生”“赛先生”算起,全民西化的时间已经有一百年了,基本上目前咱们的思维方式,除了几千年来沉淀的一些哲理之外,都已经无限接近西方的思维方式。如果不先说一下中西方在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等思维方式上的差别,俺说再多中医理论的东西都没啥意思了,您如果先入为主的认为西方思维是先进的而否定东方思维,那么到此为止,俺继续您随意吧,因为俺所要聊的,恰恰是在东方思维方式上发展起来的,与现代的“科学”有些相悖的“伪科学”。
那么中西方思维方式上到底有啥区别呢?俺不辞辛苦大概总结过,其实还是很多的,中华内部都有豆腐脑的甜咸之争,何况与离咱万里之遥的西方呢?在这里,细节上的争论咱就不追究了,只从一些大的方向上稍微扯一下,主要目的也是让咱充分理解中医的思维方式和基本理论的形成原因,不想引起江湖的纷争,各位善于辩论的大侠,务必稍安勿躁呦。简单说,中西方的思维方式主要有下边几个区别:
1、整体与个体。咱中国思维中注重整体观,喜欢超然于物外,“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从这个事物本身之外更广的视角看问题,以求看的更加真切、清楚。强调大局为先,个体服从整体,家、国、天下的大义从古至今传承着,而西方呢?喜欢研究这个事物本身,并且把这个事物打碎分解了再研究,强调个体的独立特性,个人的利益不容侵犯,这个也是西方从古至今的传统了。正如美国总统特朗普同志上台后大谈美国优先,美国利益第一,这在咱东方文化看来,是用“无耻”二字都形容不了自私自利的行径,而咱习总上台后提出了一带一路发展规划,还有全球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这在西方人也是理解不了的,一直以为咱忽悠人家。其实,这就是强调个体与注重整体的区别嘛。拉回到中医西医方面,中医看病强调人这个整体,不论哪里不舒服,都考虑这个人整体上有什么问题,比如一个牙疼,在中医治疗时可能要清胃火,也可能清心火,还可能要清心火,至于清哪门子火,得看这个人整体表现,哪个脏腑热了。而西医呢,哪里不舒服就研究哪里,直至研究到各个器官、各个细胞,现在都研究到基因甚至更细了。牙疼了怎么办?消炎止痛拔牙烂神经,啥招式都是往那颗坏牙齿上招呼,你要说治这个牙疼需要从脏腑入手,西医可能会怀疑人生了。
2、感性与理性、物质与功能。咱中国人重感性,即自己的感觉,认为“功能”是物质先天带有的属性,是物质的一部分,比如说“水”,它的滋润、流动、载物等功能,是水与生俱来的,是与水这个物质本身等同的。中国人善于归纳,从古至今先人们都将所见事物进行归纳,“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见微知著是中国人思考方式中最为提倡的。西方人注重理性,强调物质本身,认为“功能”与“物质”完全不是一个概念,是人们强加给物质的特性,还比如说“水”,它的滋润、流动、载物等功能,是人们运用的结果,而不是水本身的特性;西方人喜欢推理,在一个事情的基础上进行分析,找到逻辑,再顺着这个逻辑继续推理,得到更深入的信息,直至找到这个事情的物质基础。这表现在医学方面,中医只要能够辨明寒热、脏腑、经络就可以开方治病了,而所有这些辩证信息,大多是中医根据自己的感官进行抽象出来的,是结合经验的主观判断,没有实质性的物质基础,而西医则注重通过各种检查化验,找到实质性的病原病灶,弄清楚是哪个器官受到了什么细菌的感染,再进行治疗,两者方式方法的区别可见一斑。
3、模糊与精确。其实模糊与精确是相对的,而中国文化中,模糊的东西占了很大部分,“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看看,这首诗满眼的数字,却没有一点精确的地方。胡适就曾专门写了一篇《差不多先生》来讽刺中国的模糊文化,好像模糊就是十恶不赦的大事儿,完全不科学嘛。相对于东方的模糊,西方则强调精确,越是精确的越是科学的,模糊则意味着没研究透,不科学。西方科学家们把物质分解到分子,从分子分解到原子,从原子分解到原子核和电子,到了电子,搞不定了,怎么回事呢?他们发现电子是围绕着原子核不停运动的,但是某一时刻运动到什么地方它也没规律啊,实在是没法精确了,那就搞一个“测不准原理”吧,勉强能糊弄的也叫科学了。那么,精确好还是模糊好?俺认为能精确的肯定还是精确好,“精确的”模糊总比“模糊的”模糊要好的多,在这一点上,西方的自然科学能够发展的这么迅速和深入,是与追求精确的精神分不开的。但是单纯为了精确而精确,也是没有意义的,并且很多事情也精确不了,你越是强调精确了,事实却越是模糊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就好像做菜吧,甭管川湘鲁粤哪个菜系,也甭管是新东方还是蓝翔毕业的厨师,没有哪个会拿着天平和量筒做菜的,放调料都是靠厨师自己的经验感觉,也正是这个习惯和经验感觉的不同,造就了各个菜系或者餐馆不同的口味。中餐讲究的是刀工如何,火候怎样,食材老嫩,微辣中辣还是贼辣,色香味是不是恰到好处,而这些,请问您怎么用数据来量化,何谈精确?而西方则注重研究这个菜含有多少钠、多少脂肪、多少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多少卡的热量,需要配合多少毫升的水。。。。。。最终可是精确了,但他们更健康了还是更享受了?世界遍地的中餐馆,征服了多少外国人的胃哦!
好了,聊了半天,咱大概知道了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差异了,西方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西方文化的基础是数学逻辑思维和系统性实验,中国文化的基础则是归纳逻辑和经验主义。从这句话可以看出爱因斯坦他老人家明显有歧视中国文化的意思,俺尊重他这个人,但是在没有“数学逻辑推理”和“系统性实验”的基础上,他能得出这个结论,明显也是他所谓的“归纳逻辑”和“经验主义”在作祟吧。其实从本源上说,西方的哲学是以静态的,有形的物质为基础发展而来,而中国的哲学则是动态的,无形的气为基础发展而来,所以,俺觉得不能说谁科学谁不科学,中西方发展到现在,都是因为两边古代的先人们在历史的科技树上点了不同的技能发展路线而已,就像西方先人倾心于“野蛮人”技能,杀人全靠物理伤害,东方先人优先发展了“法师”技能,杀人重点为法力。
文化思维的差异其实也是中医与西医的之间差异的根本所在。有句话说的很到位:中国人处理事情就像中医,把人体看作一个有机整体,西方人处理事情就像西医,头疼医头,脚疼医脚。
从这些方面说,西医科学吗?是科学的,人家是基于物质的研究的,都是通过系统的实验证明出来的,谁敢说不科学?中医科学吗?毫不犹豫的说,中医也是科学的,仅仅不是西方思维上认识的那种科学而已,“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只有经过了社会实践而非实验室的那一套“科学论证”,才能确定是不是真理,从这个角度出发,中医的有效性已经经过了至少一千八百年以上的实践检验,通过这个时间的历练证明,你说科不科学?难道你能说只有通过实验室那可怜的几个抽象试验证明的是科学,而说历经千年实践证明的却不是科学?难道你能说只有通过猴子、白鼠、鸡苗、蛤蟆们证明有效是科学,而长期人体使用经验证明的不是科学?难道你能说大量副作用明显的西药是科学,而仅出现少数毒副作用的中药不是科学?难道你能说治疗出来成千上万 “海豹婴儿”的西医是科学,却说挽救了无以计数的生命的中医不是科学?!
嗯,到此为止,您认为中医也是属于科学范畴了?显然通情达理的人都应该这么认为,而不能像那些留学东洋的大兄弟们一样死心眼儿对吧?其实咱们聊的,不应该是谁是不是科学这个话题,而是中医西医谁更科学的问题。好,既然大家初步达成了共识,说明俺的前期忽悠到位了,呵呵。
说是忽悠,俺确实是有意无意的在瞎聊,一大坨文字甩出去,也只是大概的从总体上描述了一下中医中药这两个东西,主要是因为大家目前对这老哥儿俩的误解很深,如果连认识都说不上,还怎么去深入了解?所以呢,前边就算是初识吧。因为没啥实质性的东西,只是这么聊天儿您也会累,俺也会倦,都快睡着了是吧?但是,后面要聊的东东,也就是正片了,都有点专业性的意思,理解记住都要费些脑筋,俺也不大敢乱侃了,嗯,咱都正经一点,Good good study!Day day up!

点评

更-7  发表于 2018-1-16 01:1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5 19:14:20 | 显示全部楼层
农忙已过,继续更新咯~
五、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
子一曰:中华文化博大深,儒家为文道为根,舍本求末终无成,博古才能明辨今。
中医理论,植根于道家的黄老学说,黄,指的是黄帝,也就是神化里的玉皇大帝,老,指的是老子,神话里称之为太上老君,这两位高人所创立的理论共同组成了中国道教的理论基础,也是中医的理论基础。而道家和儒家,则共同组成了中华文明传统文化的基石。作为孟家的第七十一代孙,儒家的文化核心俺略知一二,关于道家,俺们真不熟悉,但是,俺知道古代的名中医们很多都是与道家颇有渊源的,比如东晋名医葛洪,是当时的道教领袖,屠呦呦的青蒿素就得益于他的《肘后备急要方》中的记载;唐代活了143岁(又说102岁)药王孙思邈,本身就是个山里修仙的道士,外号孙真人;金元四大家中的朱丹溪、刘河间、明清时期的中医名家傅青主,无一不是沿袭道家理论,如此等等不胜枚举。最直接的例子,前面提到的最早的中药专著《神农本草经》中所收载的中药为365种,其实那时的中药应该远不止这些,而为什么不多不少只收载365种?其实不是365这个数字有多吉利,只是为了应道家的周天之数,即365天为一个周天,也就是一年,后人的《本草经集注》则载药730种,即两个周天之数,可能收多了也觉得不好意思,考执业中药师的同仁们,这么说就不会记不住这几个考点了吧。
聊到中华传统文化,给俺印象很深的还是郑州这个城市,记得当时从华中学校到华北老家的暑假路上,因为转火车,和一个挺好的哥们儿老乡在郑州滞留了一天,无聊之际顺便逛了逛大郑州,可算是开了眼界。整个城市完全是坐北朝南,街道横平竖直,这种格局很有道家的范儿,印象最深的还是不经意间走到的一个巷子,不长不短,寻常不过,但进去一看,才发现自己走进了八卦一条街,两边全部都是关于阴阳八卦的店面,道貌鹤颜的老头儿端坐其中,至于经营什么俺们没敢进去问,但这么专业的气势除了在武当山见过,其他地方还真没遇到,当时唬得俺一惊一乍的,就着烩面喝了瓶金星啤酒压压惊,可惜的是火车不等人,哪怕当时的绿皮罐头火车也这德性,与郑州的接触也就一天的时间,但烩面啤酒和阴阳街俺们这辈子忘不了了。现在回想起来也去过不少城市,比如冬寒夏暖粗嗓门的武汉、精雕细琢小家碧玉的杭州、满城辣椒花椒味的休闲成都、高楼大厦现代时髦的上海、处处古迹满街干部贼拉能侃的北京、海景海鲜都纯正但是车堵水咸的青岛威海,都是各有特色,但真正体现出中华黄河文化传承的,在俺心里非郑州莫属。
言归正传吧,中医理论的哲学基础,包括“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学说”、“藏象学说”、“五运六气”等等,但不仅仅限于这几个理论,俺也就捡着知道的说了。
看到这几个名词,别以为俺要摆摊算命,真有那本事,咱还在这里瞎扯了?早跑到那个天桥下去摸骨相面了,前边说过,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与道家理论纠缠不清,所以不得不聊到这方面,要不然大家就又以现代的思维来理解中医药了,这样子的话,就不能还中医的本来面貌。对这些基础理论,俺也懵懵懂懂,读书时没重视,时常后悔,当初如果把这些个理论弄通了,得道成仙不敢说,起码能够预测一下中奖号码、牛市熊市啥的,发点小财不在话下吧。
但是聊这些理论性的东西,难免晦涩难懂,况且人家讲的理论不是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每个理论系统的阐述都能随便写个几十万字,所以嘛,咱这里也就只聊概念,俺就想在这里先摆一摆,以后聊到中药实际应用的时候咱再回头联系这些个理论。对于最基础的几个理论,先放在一起简单说说,您听不懂,那基本上是正常现象,因为这些理论也是武当山上张三疯的弟子们在研究的课题,但您如果能听懂了,请受俺一拜,师父,咱啥时候出发去取经?但是对于现在中医们用的最熟练的藏象学理论,俺准备单独来聊,因为这个对以后的中药问题会很有帮助。嗯,交代的差不多了,来次够。
1、气一元论
道家认为万物的本原为“气”,这里所说的气,是极其微小的精微物质,具有不断运动的属性,这种观点叫做“气一元论”。对于“气”这个概念,非常繁杂,概括起来更加困难,俺只能说,作为物质本原的这个气,不是现代科学定义的气体,也不是空气,它既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微小物质,也是各种功能的统一体,是一个模糊的概念,如果真理解不了这个概念的话,咱就把它当做“微小到不可分割的物质与运动功能”吧。“气功”都知道吧,前边提到的傅青主据说研究的很深入,当然了,气功不是用来气人的功夫,是控制自身元气运动的功夫,它的哲学原理也来源于这个气一元论。在此观点上,中医理论也把“气”作为人的根本,比如现在还说,那个谁谁快没气了,快死了,现在的大多数人可能理解为没有呼吸了,其实他的本意指的是这个人没有存活的基础了。关于这个基础学说,俺就粗略聊这么多,大家能不能理解,看各位悟性了,俺悟性不高,也不敢乱解释了。
2、阴阳学说
阴阳学说则从气一元论引申而来,所谓气分阴阳,指的就是事物内部的对立统一关系,其发生、发展和变化均是阴阳二气对立统一的结果。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就4点,即:阴阳对立、阴阳互根、阴阳消长、阴阳转化,虽然就四个词,但中医整体论治的观点的根源就在于此,需要每个词稍微聊一下。
阴阳对立:即阴阳的对立统一,中医讲没有病的人体为“阴平阳秘”,指的是阴阳在对立过程中达到了平衡,处于统一的过程中,如果有一方强了,则另一方就弱了,人体阴阳失衡,则开始显出不正常的生理状态,即“病”了。
阴阳互根:指的是阴阳虽然相互对立,但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对方而存在,孤阴不生,孤阳不长,人体中没有阴了,阳也就不存在了,没有阳了,阴也就绝了,亡阴亡阳,人也就亡了。
阴阳消长:意思是阴阳对立不是静止的,而是在不断的对立变化,此消彼长,在这种消长变化中保持平衡,如果一方太过,势必使另一方不足,一方不及,则另一方则会太过。中医的治疗原则就是,补其不足,泻其有余,通过治疗达到人体阴阳平衡的状态。
阴阳转化:指的是阴阳之间可以相互转化,阳极生阴,热极生寒,量变引起质变。
3、五行学说
五行学说又是在气一元论、阴阳学说的基础上发展出来的,“气有阴阳,阴阳合而生五行”。五行学说的基本理论是:世界由木、火、土、金、水五种元素构成,根据这五种元素的性质及延伸特性,所有物质或功能都可以归为木、火、土、金、水五类。最常用的有五脏“肝、心、脾、肺、肾”,五味“酸、辛、甘、苦、咸”,五色“青、赤、黄、白、黑”,五方“东、南、中、西、北”等等。
那么这五种元素都各有什么性质呢,为什么五脏归属于五行?咱具体说说。
木:曲直,具有生长、升发的属性;五脏中的肝,具有疏泄的主要功能,所以肝属木。
火:炎上,具有发热、向上的属性;五脏中的心,具有温煦的主要功能,所以心属火。
土:稼穑,具有载物、生化的属性;五脏中的脾,具有运化的主要功能,所以脾属土。
金:从革,具有肃杀、收敛的属性;五脏中的肺,具有肃降的主要功能,所以肺属金。
水:润下,具有滋润、收藏的属性;五脏中的肾,具有调水的主要功能,所以肾属水。
先把五脏归属弄清楚了,以后的很多事情就好讲了,因为五脏为本,可以延伸出五色、五体、五味等等如何归属五脏,反映何种脏腑问题,能够预示什么疾病等等,现在不具体聊,网上有个表格也是俺读书时候老师要求刻在脑子里的,可以分享一下,以后可以方便对照。
五行        方位        时序        五气        生化        脏        腑        窍        体        志        色        味        音        声        谷
木        东        春        风        生        肝        胆        目        筋        怒        青        酸        角        呼        稻
火        南        夏        暑        长        心        小肠        舌        脉        喜        赤        苦        徵        笑        黍
土        中        长夏        湿        化        脾        胃        口        肉        思        黄        甘        宫        歌        稷
金        西        秋        燥        收        肺        大肠        鼻        皮毛        忧        白        辛        商        哭        麦
水        北        冬        寒        藏        肾        膀胱        耳        骨        恐        黑        咸        羽        呻        菽
五行不是孤立的存在的,而是有着很强的规律性,重点聊下边二点:
五行相生:五行有着相生规律,及滋生、促进、助长的规律。具体为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归为五脏,即:肝生心、心生脾、脾生肺、肺生肾、肾生肝。中医中有培土生金法、滋水涵木法等等都是根据五脏的相生规律演化而来。
五行相克:五行有着相克的规律,及克制,制约的规律。具体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归为五脏,即:肝克脾、脾克肾、肾克心、心克肺、肺克脾。
以上相生相克规律广泛用于中医的治疗法则之中,以后聊具体疾病的传变得时候再说,这里不解释。
4、精、气、血、津液学说
上边所说的几个学说指的是古代中国哲人们认为的世界本源,而“精、气、血、津液”则是古人认为的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的物质本源,简单介绍一下。
精,广义的精指构成人体和维持生命活动的精微物质,狭义的精就单指肾精,即一个人从小到老的生理变化的物质根源,随着肾精由充盛到亏虚,人也从幼年到青年、壮年再到老年了。所以说肾为先天之本,主要是将肾精而言。
气,基本上同“气一元论”中气的概念,只是归结到了人体而已。气普遍存在于各个脏腑经络中,根据所在脏腑不同又分为肾气、心气、肝气、脾气、肺气等等,根据功能不同又分为先天形成的元气、保护体表的卫气、具有营养作用的营气等等,可能在以后的聊天中会反复提到各种气,在这里先打个基础。
血和津液与现在认识得血和津液基本一致,指的血液和体液,这个简单,不需多聊。
哎呀,这么聊了半天,俺不知道各位能理解多少,反正俺是呵欠连天了,这么一本正经的,别说您受不了,俺也要憋不住了。不得不佩服那些做哲学做理论的大牛们,真是耐得住寂寞宅得住家园,一天到晚就是归纳演绎联想抽象,没有游戏K歌旅游喝酒之类的休闲,俺是不行,要是漫长的生活中没点乐趣,到死的时候得多遗憾?要不咱商量一下,别这么聊了,还是在枯燥的理论上加点孜然,烧烧烤烤就着啤酒,多乐呵啊,毕竟,享受生活,开心过日子才是咱的追求嘛!但最根源的理论的东西咱还是需要了解的,虽说不能用来思考人生,但是用来撩妹装酷也是不错的技能哦。
中医的哲学基础中还有几个理论,比如藏象、经络、体质、五运六气等等,尤其是关于经络,可能是中医中除了候脉之外最玄乎的东西,也是中医千年来的精华之一,可惜俺们没深入学过,仅仅从中药的归经理论,知道经脉络脉的基础概念功能,不敢多聊,免得贻笑大方,如果俺以后百忙之中有啥空闲,一定恶补这块内容,嗯,暂定光荣退休以后吧。
接下来俺还是具体聊聊藏象学的一些东西,俺稀罕聊这部分内容,不是因为俺理解的有多深刻,而是觉得这部分理论是现代观念对中医最大的误解之处,也是最根源的误解之处,值得咱大聊特聊。如果搞混了藏象学和现代解剖学的概念,吃中药的时候您的脑仁会混乱的一塌糊涂,可以说基本上就是告别自己买中药治病了,能够厘清藏象学的基本概念,也就能够开始理解中医的一些术语,才能指导合理使用中药、中成药,而这个,是俺最初开篇的初心之一。不忘初心,砥砺前行,go!go!go!

点评

更-8  发表于 2018-1-18 23:37
一堂中基课  发表于 2018-1-16 11:49
更-8  发表于 2018-1-16 01:1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1-19 19:51:46 | 显示全部楼层
六、从现代认识对中医的误解开始聊藏象学
子一曰:此五行非彼五行,此五脏非彼五脏,张冠李戴误解多,本正源清需细琢。
如果说气一元论、阴阳学说、五行理论是中医药的理论根基,那么,藏象学便是这个根基上开出的一个花朵,而中医药的应用,就是在这个花朵中孕育的累累果实了。中医治病,必须得先分阴阳,即表里寒热虚实,但是分清楚了阴阳,也还没办法治病,为啥呢?举例来说,中医坐诊,来了个身强体壮的病人,发高烧、口很渴、大汗淋漓、脉洪大,稍有中医概念的医生都知道,这个病人得了热病,即阳病,但根据这个结论就可以开方了吗?肯定不行,“热者寒之”,治疗热病得用寒凉的清热药,最常用的几百种中药里,具有清热功效的药就占差不多快了三分之一了,那上百种药你要用哪一种?不能都拿来试试吧?所以,辨明寒热,还得弄清楚病位在哪个脏腑,才能着手治疗,单单知道阴阳,就好比只是知道了大体方向是向南还是向北,但是南方北方各有好多条路,走哪一条呢?这就要具体到你的目的地到底在哪里了。
藏象学就是解决这个问题的。藏象学说认为,人体有五大脏器,是心肝脾肺肾,分别代表了五行中的火、木、土、金、水,具有不同的功能,六腑、官窍等等都是五脏的附属或者外在表现,人体赖以生存的各种功能,均是这五个脏器发挥各自功能的结果,而人体的各种病患,也都归纳为五脏的不调。在聊这五个脏器的功能之前,我们先聊一会儿现代认识对五脏的误解。
心肝脾肺肾,这五个汉字大家都认识,俺读书的时候初三就有了生理卫生课,从小的教育让咱们对自己身上的这些零件儿应该懂的不少,肯定知道心肝脾肺肾这五个物件儿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用的。在解剖学的基础上,现代医学定义了不停运动的血液泵为心,最大的消化代谢器官为肝,最大的淋巴器官为脾,进行气体交换的为肺,负责水液过滤排泄的是肾,但是您知道在不长时间,也就两三百年之前,这五个汉字的意思吗?那时的心肝脾肺肾,含义其实是咱古人对于人体各种功能的概括,有着丰富的内涵,而不是单单指的西医概念的五种身体器官。所以俺觉得,这其实是从文字上就对中西医的心肝脾肺肾进行了混淆。
俺曾经开动脑筋和脚后跟对这个误解的形成进行了深刻的思考,终于也没弄清为什么会有这个误解,只能大胆推测一下,大概可能也许肯定是这个原因吧:现代西医的“心肝脾肺肾”是从外国方言对照翻译的产物,对应的五个英语单词是“heart、liver、spleen、lung、kidney”,也不知道什么时候哪个大兄弟翻译过来的,你说按照常规的音译翻成“哈特、里弗、司步林、朗恩、科尼”多好,至少咱现在也能明白,“哈特”是血液泵、“里弗”是代谢能手、“司步林”是淋巴老大、“朗恩”是呼吸窗口、“科尼”是造尿机器,多清楚!偏偏这位前辈没有音译,而是进行了牵强附会的意译,中医说心主血脉,跟heart功能一致,那好,heart就翻译成心,肝在左侧胸腹之间,和西医的liver的位置一样,那liver肯定就是肝了,脾在右侧胃脘附近,和spleen位置近似,那么spleen就应该脾是了吧,肾主水,在腰侧,那把kidney翻译成肾,再确切不过了吧?估计这个翻译家到死都还在为自己找到中西医的共同脏器沾沾自喜,殊不知这种翻译虽然好记,貌似传神,却谬以千里,害了多少学医的同志。
俺是一个善良的人,跟俺的祖宗孟子同样也认为人性本善,对于心肝脾肺肾这个概念的混淆,打心底认为这只是一个翻译者的智商问题,而非这个翻译者的道德问题,因为这个翻译方法可能最终导致把中医的各种概念全部偷换成西医的概念,从最基础的概念上混淆、消除了中医理论,使得没有中医理论基础的大众们弄不清中医和西医理论的区别,随着时间的延续和西方科学观念的普及深入人心,将从根本上彻底消灭中医!这个恶果可就大了,麻烦大家帮俺查查这个翻译的始作俑者,让俺们能够好好的问候一下,不过如果他是东洋留学过的,其心可诛,你懂的。
为了这个误会,作为一名轻度强迫症患者,俺们准备多费点口水,把这个弄弄清楚!
我们古人的解剖学,基本上是在杀猪宰牛的基础上来的,为什么?咱们中华传统都讲究死者为大,挖坟掘墓都一直被认为罪大恶极,更别说拿死者来开膛破肚进行研究了,再加上中国人的感性思维,不大会去追究功能的物质基础,解剖学发展不起来也是必然了。而中国古代医学的理论,也从来不是建立在解剖学的基础上的,如果以现在的解剖学方法来探求中医的理论,比如试图用解剖找到那十二条经脉,720个穴位,那就像缘木求鱼一样,基本上也是不可能的。大家了解了这一点,后边理解五脏功能的时候,可能就会不太纠结所谓的“哈特、里弗、司步林、朗恩、科尼”了。中医的心肝脾肺肾五脏概念,有的有物质实体,同时代表着功能,而有的干脆没有物质实体,指的就是功能,所以,聊中医概念的五脏,咱着重讲功能,物质实体则简而言之。这里就涉及到前面俺啰嗦的中西方科学思维方式的差别了,前边没有陪俺喝茶聊天的同学可以往前翻翻看。
接下来我们对五脏的概念一个个聊。
(一)、心
中医所说的心,比西医的心概念大,具有两方面的功能,第一方面基本与西医的“哈特(heart)”相同,是个输送血液的实体器官,而第二方面则是功能了,指的是心神。心神是个啥物件儿,谁也没见过,但是谁都离不开,没有了神智,可就成了植物人了。具体来说:
1、心主血脉:在这意义上,与现代所说的心脏有差不多是一个概念,就是心脏犹如未开的莲花,负责全身的血脉,作为血液的动力来源,将血液推送至全身各个器官,以温煦濡养全身,但是中医理论中认为血液推动至全身,不是心脏自己运动的结果,而是心气的推动作用,如果心气虚,则血液运行不畅,产生各种各样的疾病,比如血瘀、血虚等,所以瘀血证可补气活血进行治疗。心的这个功能因为和现代医学的“哈特”有共通之处,所以很好理解,不费口舌了。
2、心主神志:心主神志又称心藏神,即,心主管人的精神活动,包括思考啊、说话啊、睡眠啊等等高层次的东西,所以中医判断一些疾病病位是否在心,一般都要看看是否有精神活动异常。比如心烦、失眠、多梦、神志不宁、昏迷、不省人事等等,这些精神方面的活动均是心主神明的功能失调造成的。这个功能因为与现代医学完全不在一个位面,所以误解很多,曾经听西医诟病中医没有头脑,为啥说“没头脑”?因为心主神明了,脑主什么?要是回答这个问题,就又回到物质与功能的无聊辩论了,俺只能说,这个心主神明只是功能,而中医又说脑为元神之府,与心主神明是没有冲突的,只是谁代表谁的问题,如果弄不清楚人体脏腑之间的联系,有头有脑又能怎样?
心主神明的概念在咱中国文化中已经根深蒂固,说几个词大家体会:“心想、心意、心爱、走心”,从来都不会听人说“我脑里想、我脑爱的”对不?有趣的是西方也有认为心主神明的例子,比如20年前风靡全球的电影《泰坦尼克号》主题曲,名字叫“My heart will go on”,而不是“My brain will go on”,老外被刺激的不行了也说心碎了 “heart break”,而不是脑碎了“brain break”,医学上也有很多做过换心手术后整个人神智发生变化的例子,没亲眼看到,也不知道真假,权做一点旁证吧。
而现在所说的心脏病是不是指的中医的病位在心呢?应该说不全是,西医说的心脏病,指的是心脏这个器官的病变,什么冠状动脉硬化、心脏瓣膜缺陷啥的,特指的都是心脏本身疾病,而中医所描述的“心悸,心口痛,脉结、代,失眠,多梦,心烦,健忘,神志昏迷,舌强,舌尖红,口舌生疮”等症状,都归结为病位在心,起码与心有关。
大家走点心,跟俺聊过天的,谁再说中医的心就是西医的“哈特”,别怪俺翻脸,俺翻脸可比翻书快多了哦!

点评

更-9  发表于 2018-3-21 15:41
一直知道中西医所指五脏不一样,特别是心。例如心包,中医实际为一条脉络,有保护、温煦的功能。不是西医解剖的那层膜。  发表于 2018-1-23 16:4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0 22:18:31 | 显示全部楼层
七、五脏、六腑、官窍、情志、颜色的关系
子一曰:五脏为本,六腑为干,官窍在外,经络相连,颜色相随,情志外显
前边一个个聊了五脏,也算打了个基础,就好像一棵树有了根,而单单知道了五脏,这还是没办法去看病的,为啥?谁得了病总不能把五脏挖出来检查吧,更何况对于中医来说挖哪里都还是问题,最终还是得通过外在的表现来判断内部的病患。这个咱中医就比西医有优势,西医的检查很多都是破坏性的,比如说验血,俺家小MM怕疼,有次发烧去医院,医生照例让抽血检查,从排队开始做她的思想工作,最终就连俺这么会忽悠的人都没法解除她对疼的恐惧,抽血的时候就像杀某种肥胖动物一样的嚎,整个医院都荡漾着俺女儿高亢的回音,面对众人的目光,现在想想都尴尬。而中医则注重的是整体,认为外在的各种表现其实就是内部问题的表现,所以原来的中医们从来不主张破坏性试验,多是根据面色、舌像、脉象、日常生活起居等进行判断,既没有刀针相对,也没有暴力破坏,但是这种诊断方式,是凭着两千年来的知识传承和个人走心的经验总结,不是读读书背背数据就能做到的,没有大量临床实践经验的积累,仅凭几个专业名词就想唬住人的,最终都会成为笑柄,就像俺一样,经验积累俺不具备,知识传承也是不咋地,为了能够对以后的中药运用做一个铺垫,姑且厚着脸皮聊一下吧,前边貌似有同志留言说俺无知者无畏,俺真是佩服您慧眼识猪,让您见笑了。
1、六腑、官窍、五色、五味、情志的概念简述
没有专门学习过中医的人应该都知道五脏六腑、七窍生烟、五颜六色、五味杂陈这些名词,这里对这些对于中医理论中用于辨证的一些概念列举一下,五脏前边聊了不少了,现在咱从六腑说起。
腑,与脏相对应,没有实质的功能,但共同点就是,腑都是空虚的,起的受承的作用,比如说胃,虽然没有运化的功能,但起着受承食物的作用,对脾的功能有很大影响,所以说起消化不好,经常以脾胃不好来代替,而不单说脾不好。说是六腑,其实也就是胃、小肠、大肠、胆、膀胱五腑,第六个腑是“三焦”,但三焦是一个无形的功能概念,属于另外一套中医辨证体系,很难将它与其他五腑相等同,所以,俺们就认为是五腑吧,也正好与五脏相对应,至于三焦,是另外一套中医理论体系,单独介绍一下。
三焦这个概念是在《黄帝内经》中就提出了,但仅仅局限在概念上,因为很笼统,后世也就不是很好理解,就好像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一样,是一个纯概念的东东,后人都拼了命的去研究理解,但也都局限在某些个人的头脑中,没法去确切的证实。三焦是上焦、中焦、下焦的统称,至于到底是什么,有人认为三焦是个大口袋,包容了五脏六腑,有人理解三焦是个大通道,里边通行气血阴阳,现代还有人说三焦就是一个膜系统,联系了五脏六腑,到目前为止俺也弄的云山雾罩,不知道《內经》说的三焦到底是个啥么概念,但可以确切的说,不论是口袋也好、通道也好还是膜也好,都不能完全的阐明三焦的概念。咱也别纠结了,干脆也模糊论吧。真正吧三焦概念运用到中医中的,应该是清代江苏的吴鞠通老前辈了,从先秦时期到清代,历经了一千多年才有人把三焦理论进行应用,也算沉淀的够久了吧。吴老先生将人体“横向”地分为上、中、下三焦。上焦以心肺为主,中焦以脾胃为主,下焦包括肝、肾、大小肠及膀胱。认为温病在人体内的传变顺序从上到下,上焦最轻最早,下焦最晚最难治,并且针对各焦提出了了针对性的治疗方法。三焦辨证,与六经辨证、脏腑辨证,再加上卫气营血辨证,差不多就囊括现代中医辨证体系了。
值得一提的是,五腑与五脏一样,与西医解剖学中的胃、小肠、大肠、胆、膀胱的概念也有区别,比如中医理论中认为,胃与脾一样具有消化功能,小肠是分清别浊的器官,负责小便的生成,大肠也是有分别清浊的功能,负责大便的生成,膀胱不单单是贮存尿液的器官,还有一定的生理活性等等。
中医理论中,官窍是脏在体表的开窍,肾开窍于耳,肝开窍于目,脾开窍与口,心开窍于舌,肺开窍于鼻,简单说,年老耳朵失聪,是肾的功能越来越弱了,眼睛红肿热痛是肝火太盛的表现,舌头生疮是心火太旺,口唇发白是脾虚、鼻子流涕感冒是肺受外邪,这些理论一直是知道中医诊断的基础了。
颜色是五脏的外在表现之一,五色,指的是赤、青、黄、白、黑,与五脏有着一一对应的关系,比如说黑吧,面色黧黑,多数是肾虚的表现,而黑色的药也主要入肾经,什么桑葚、黑芝麻等等颜色深的都补肾,也是源于这个理论。
五味,说的是酸、甘、咸、苦、辛五种基本味道,味和颜色一样,与五脏有对应关系,比如咸入肾经,一些中药炮制过程中需要用盐炒增加咸味,目的就是引导这个中药去治疗肾的病,而不是其他脏腑的病,当然,俺也不否认这个可能有臆想的成分,但实践的证明,这个理论还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咱也不能一棒子打死不是?
情志,为了能与五行相对应,也就把咱们习惯所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的七情归纳为“喜、怒、思、悲、恐”五情,因为忧和思基本上是一个概念,恐和惊也大概相近,所以这么稍微精炼一下也能理解吧。为什么要把情志弄出来聊呢?前边聊“肾”的时候好像提到过一点,就是,情志也是致病的因素,所以中医把这个因素也列举出来,作为辨证的依据之一。
2、五脏与六腑、官窍、五色、五味的对应关系
为了聊起来顺口,咱还是以心肝脾肺肾的顺序来讲,也就提纲式的列举这些个东东的对应关系,再稍做解释,前边聊五脏的时候也举过几个例子,这里俺不进行展开了,要是谁真的想要深入研究,您还是请教一下度娘吧,这种纯粹列举的内容不需要多想,就是记忆,太没技术含量,也就没兴趣多聊,打字都觉得累心,您多包涵。
心,属火,与小肠相表里,开窍于舌,色主赤,味为辛,情为喜。就是说,心这个脏器是属火的,小肠隶属于心,开窍在舌头,红色的、辣味的都容易进入心这个脏器,而过度的欢乐容易伤及这个脏器。
肝,属木,与胆相表里,开窍于目,色主青,味为酸,情为怒。就是说,肝这个脏器是属木的,胆隶属于肝,开窍在眼睛,青色的、酸味的都容易与肝进行共振,而过度的发怒容易伤及这个脏器。
脾,属土,与胃相表里,开窍于口,色主黄,味为甘,情为思。就是说,脾这个脏器是属土的,胃隶属于脾,开窍于口唇,黄色的、甜味的都容易入脾这个脏器,而过度的思虑容易伤及这个脏器。
肺,属金,与大肠相表里,开窍于鼻,色主白,味为苦,情为悲。就是说,肺这个脏器是属金的,大肠隶属于肺,开窍于鼻子,白色的、苦味的都容易入肺这个脏器,而过度的悲伤容易伤及这个脏器。
肾,属水,与膀胱相表里,开窍于耳,色主黑,味为咸,情为恐。就是说,肾这个脏器是属水的,膀胱隶属于肾,开窍于耳朵,黑色的、咸味的都容易入肾这个脏器,而过度的惊吓容易伤及这个脏器。

点评

更-12  发表于 2018-3-21 15: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2-10 22:19:26 | 显示全部楼层
八、第一篇结语
嗯,关于中医理论咱就先聊这么多吧,之所以这么说,因为这个理论经过两千多年的不断发展,已经不是几万字甚至一本书就能概括的了。咱就不说后世其他的先辈发展出来的理论,单单《黄帝内经》中讲的,包括"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养生学"、"运气学"等基本学说,每个学说都是一门学问,俺之前所聊的这些理论,其实只是蜻蜓点水的闲扯,聊到的内容连九牛一毛都算不上,俺是没这精力来一一聊了,其实最主要的原因是俺也实在不懂多少,再聊就容易漏底裤了,有碍观瞻不说,被中医大家们围殴实在是丢不起人。
前边费劲吧啦的闲扯了这么多,其实俺就一个目的,让大家能够知道,中医药理论,是咱们的先人们经过无数实践、总结、归纳、完善所形成的一套完整体系,其中包含了多少人的汗水、鲜血甚至生命,不是举着现代理论的大旗说替代就能替代、说废除就能废除的,我辈不仅不能无视轻视,更不能蔑视鄙视,唯有踏着先辈的脚步,结合现代的科技理论去不断的挖掘、证明、解释、发展、弘扬!
俺作为一个中药农民,冒着对先辈们的亵渎的罪名,以瞎扯、散漫的形式来普及一些基本理论知识,能力有限,也就点到为止了,真有喜欢这些传统理论的,可以单独约俺,当然了,按照国际惯例,女士优先,男士靠边。
最后,用宋代政府出版的名典《太平圣惠方》中的“医叙”一篇,来对这一篇中医药的基础理论概述进行结尾吧,其言其辞,与现代中医药从业的同仁们共勉!
夫清浊形分,阴阳位设,四时序矣,万物生矣。滋味既兴,疾恙斯作,神农尝之百草。
       黄帝立以九针,岐伯雷公,备论诊脉。华佗扁鹊,广着群书。分弦钩毛石之功,定君臣佐使之用。立神圣功巧,判虚实浮沉。迩后伎士分镳,名医接踵,皆穷玄奥,尽播声光,自古迄今,更相祖述。道符济国,志在救人也。夫为医者,先须谙甲乙素问、明堂针经、俞穴流注、本草药对、三部九候、五脏六腑、表里虚实、阴阳盛衰,诸家方论,并须精熟。然后涉猎诗书,该博释老,全之四教,备以五常。明希夷恬淡之门,达喜舍慈悲之旨,傥尽穷其大体。
       即无炫耀声称,泛滥名节。心中未了,指下难明,欲别死生,深为造次。故曰医者意也,非常之意尔。是以上医医国,中医医人,下医医病。又曰上医听声,中医察色,下医诊脉。又曰上医疗未病,中医疗欲病,下医疗已病。夫如是则须洞明物理,晓达人情。悟造化之变通,定吉凶之机要。视表知里,诊候处方。常怀拯物之心,并救含灵之苦。苟用药有准,则厥疾必瘳。若能留心于斯,具而学之,则为医之道。尽善尽美,触事皆通矣。

点评

更-13  发表于 2018-3-21 15:4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1 21:15:29 | 显示全部楼层
春节过好了,继续聊吧,再不开始,估计也就不会有下文了。
第二篇    序
第一篇无章无法的乱弹结束,第二篇俺却不知道怎么开头了,迟迟没敢写,这次可真不是因为懒,实在是因为专业性的东西太过正经,聊起来不是很好下嘴,可是再“难以启齿”也得继续聊啊,大老爷们儿不能太监了对吧。
对于这些严肃的知识性内容,俺们很想以严谨的结构、生动的文字、详实的资料来诠释,为此俺仔细看了一下《中华本草》的布局,人家的第一卷是从本草发展史讲起,后边跟着是中药资源、栽培与养殖、采集、贮藏、分类、品种、鉴定、中药化学、中药药理、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中药调剂、中药药性,至于再后边的二十几卷都是详细分列各个中药品种了。作为中药著作中的集大成者,这部书归纳总结、旁征博引,从古讲到今,从南讲到北,从中讲到西,内容客观、全面的让俺绝望,还聊个什么劳什子,人家在80年代都搞透了,可是反过来想想,既然那时都搞透了,为什么中医中药现在却仍旧没落如斯呢?比如最近某些权威的职能部门刚过大年就放出话来讨论啥修订中成药说明书啦、中药饮片检测微生物啦这种无聊的话题,这些个名义上是保护药品使用者,实际上没啥卵用的政策,除了政治上正确,浪费的是中药的资源、吃亏的是中药厂和百姓,影响的是中药的发展方向。。。。。。哎呀呀,俺暂时不想讨论这些恼人的话题了,懒得磨那嘴皮子。
所以说呢,不能以信息量来判断咱们聊的有没有价值,如果这么论的话,《新华字典》的学问最大了,但你会没事翻着字典津津有味的看么?咱们聊的重点不是知识,要是想学中药知识,抱着本《中药大辞典》一句一句的读,肯定比哪位老师讲的都详细,咱们聊的重点是思想,哦,貌似俺的思想都不大健全,没事儿,用厚脸皮武装过的都是无敌的。既然这样,俺也不管什么结构、主次、先后了,还是延续俺们前边随心所欲的风格,想到哪里聊到哪里,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还是那句话,本人不但文笔不咋滴,人品也一般,如果您看着顺眼顺心,还能得一乐,也算俺的意外收获。要是您看着有不爽之处,也敬请指点一二,或者出门右拐到哪个犄角旮旯蹲会儿,先行谢过。
上一篇中医药基础理论篇以《医叙》结尾,也算向不断探索中医药理论的先辈们致敬,这一篇为中药基础篇,就以汪昂老先生所著《本草备要》的开篇文“药性总义”来概述传统中药的大体情况吧。顺便说一下汪昂,这是清代早期一位大器晚成的中药普及教育学家,三十多岁开始致力于中药的普及和教育,虽然没有看过多少病,却是通俗总结了前人的药学著作,写出了好几本书都被当成清政府的中医药教材,到现在《汤头歌诀》都还是学中药的同学们需要背诵的内容。哦,论中药普及,这个算是俺的祖师爷了吧,嘿嘿,脸皮厚的俺自己都佩服了。
嗯,不废话了,上原文,因为纯粹是聊中药了,所以已经删减了其中医理的内容,虽然是当时的普及教材,但还是文言文,不喜勿喷,不懂自行略过,但是您说咱中国人要是不稍微懂点文言文,那还真有点那啥了吧……
药性总义
凡药酸属木入肝、苦属火入心、甘属土入脾、辛属金入肺、咸属水入肾,此五味之义也。
凡药青属木入肝、赤属火入心、黄属土入脾、白属金入肺、黑属水入肾,此五色之义也。
凡药酸者能涩能收、苦者能泻能燥能坚、甘者能补能和能缓、辛者能散能润能横行、咸者能下能软坚、淡者能利窍能渗泄,此五味之用也。
凡药寒、热、温、凉,气也;酸、苦、甘、辛、咸,味也。气为阳,味为阴。气浓者阳中之阳,薄者阳中之阴;味浓者阴中之阴,薄者阴中之阳。气薄则发泄,浓则发热,味浓则泄,薄则通。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咸味涌泄为阴,淡味渗泄为阳。轻清升浮为阳,重浊沉降为阴。阳气出上窍,阴味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此阴阳之义也。
凡药轻虚者浮而升,重实者沉而降。味薄者升而生,气薄者降而收,气浓者浮而长,味浓者沉而藏,味平者化而成。气浓味薄者浮而升,味浓气薄者沉而降,气味俱浓者能浮能沉,气味俱薄者可升可降。酸咸无升,辛甘无降,寒无浮,热无沉,此升降浮沉之义也(李时珍曰:升者引之以咸寒,则沉而直达下焦;沉者引之以酒,则浮而上至巅顶。一物之中,有根升梢降、生升熟降者,是升降在物亦在人也)。
药有相须者,同类而不可离也(如黄柏、知母、破故纸、胡桃之类);相使者,我之佐使也;相恶者,夺我之能也;相畏者,受彼之制也;相反者,两不可合也;相杀者,制彼之毒也,此异同之义也。
药之为物,各有形、性、气、质。其入诸经,有因形相类者(如连翘似心而入心,荔枝核似睾丸而入肾之类);有因性相从者(如属木者入肝,属水者入肾;润者走血分,燥者入气分;本天者亲上,本地者亲下之类);有因气相求者(如气香入脾,气焦入心之类);有因质相同者(如药之头入头,干入身,枝入肢,皮行皮。又如红花、苏木,汁似血而入血之类),自然之理,可以意得也。
药有以形名者,人参、狗脊之类是也;有以色名者,黄连、黑参之类是也;有以气名者, 、香薷之类是也;有以味名者,甘草、苦参之类是也;有以质名者,石膏、石脂、归身、归尾之类是也;有以时名者,夏枯、款冬之类是也;有以能名者,何首乌、骨碎补之类是也。
凡药火制四, 、煨、炙、炒也;水制三,浸、泡、洗也;水火共制二,蒸、煮也。
酒制升提,姜制温散;入盐走肾而软坚,用醋注肝而收敛;童便制,除劣性而降下;米泔制,去燥性而和中;乳制润枯生血,蜜制甘缓益元;陈壁土制,借土气以补中州;面裹曲制,抑酷性勿伤上膈;黑豆、甘草汤渍,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猪脂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去穣者免胀,去心者除烦,此制治各有所宜也。
药之为用,或地道不真,则美恶迥别;或市肆饰伪,则气味全乖;或收采非时,则良异质;或头尾误用,则呼应不灵;或制治不精,则功力大减。用者不察,顾归咎于药之罔功。譬之兵不精练,思以荡寇克敌,适以复众舆尸也。治疗之家,其可忽诸!

点评

更-14  发表于 2018-3-21 15:47
中药一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3-2 08: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8-3-31 20:19:29 | 显示全部楼层
三个星期了,一些事情烦的不可开交,没能静下心来聊,终于生活稍微恢复正轨,那就继续吧。
一、中药和西药的区别
起了这个题目,必须得先说明一下,虽然俺从事中药,但也不拒绝西药,在我看来,中药有中药的优点,西药也有西药的好处,喜欢这个就彻底抛弃那个的做法太极端,你喜欢吃馒头,总不能就不吃米饭了吧?尤其对于男人来说,花心一点博爱一些还真就不能算啥缺点是吧?之所以今天选了这个话题来聊,不是想把这两个给对立起来,就是想在具体聊中药之前弄清楚西药和中药是咋回事儿而已。不把中药和西药区分一下,俺总觉得欠了那么一丢丢,所以,今天就先从中药和化药的区别下嘴聊吧,整明白了中药与化药的区别,才好理解中药发展至今的合理性,对于生了病选中药还是选西药,才算有点实际指导意义了。
记得在第一篇聊中药时给过一个定义,即:中药就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用来治病的药。那么,中药的核心就是运用“中医药理论”来治病,而与“中药”相对应的“西药”呢,则是以西方医学理论为指导来治病的了,具体这哥儿俩有啥区别呢?分几点来说明:
1、历史文化基础不同
中药的历史咱前边废话连篇的聊了很多,大体的意思其实也很明确了,中药是在中国传统哲学理论的基础上一步一步完善起来的,她就是一颗大树,她的根,是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学说和道家对于自然和人体的朴素认识,她的枝叶,是历朝历代从事中医中药的先辈们不断丰富完善的体系,这颗大树一直为我们中华民族遮风挡雨,佑护着中华文明的繁衍生息,从古至今几千年,未曾停歇。可以说,中药的历史就是中华文明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中药文化也是咱中国传统文化的反映,虽然理论朴素,但毕竟粗服不掩国色。
西药的历史文化就有很大的区别了。咱就说欧洲吧,毕竟美洲文明也就三百多年,跟他们聊历史,最多也就扯个五代人,再往上追溯,他们自己都不知道祖宗是谁了;非洲历史虽久,发展程度您懂的.....嗯,也只能说欧洲了。欧洲在文艺复兴之前包括“中世纪”在内的两三千年间,其实也有赤脚医生,但是因为当时神学的绝对统治地位,治病的理论依据是宗教,也就是如果得了病,基本上不是靠上帝就是靠圣母,最多还有默罕默德了。从文艺复兴时期开始,欧洲人越来越觉的神仙不怎么靠谱了,从而开始了对现代科学的启蒙认识,即以物质为基础的科学研究。在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以解剖学为基础,对人体的运作机理进行不断地研究探索,从而建立了现代医学,西药也就开始出现了。但随着基础科学的飞速发展,西药的理论和实践也不断的完善深入,应用效果越来越好,副作用也越来越少了。
也就是说,现代西药的历史其实也不长,它的历史起点最早也就是文艺复兴时期,那么文化呢?说起文化,这方面西方有吗?额,对不起,俺带个人成见了。
2、理论基础的区别
对于中医基础理论知识,前一篇聊的虽然不详细,但也好歹能了解是怎么一回事儿,所以说厚积才能薄发嘛。咱中国人善于在模糊、整体的思维方式上进行总结、归纳,中药就是根据几千年来的中医临床治病用药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的结果,简单说,就是经验之谈,以原来的经验指导现在的应用。中医药的理论基础,也是在这种经验的不断积累、提炼过程中慢慢形成的。咱拿一味中药来说吧,不然聊不明白,俺就是不喜欢这种干聊,咱添油加醋的聊出点味道来多好。
就好像每个人都有故事一样,每味中药也都有故事,这种事儿极其适合拿来聊天八卦,也是俺喜欢的话题,后边咱多聊些,今天就从大家都知道的“何首乌”做例子聊吧。“何首乌”其实不是药的名字,而是一个人,他的爷爷名字叫何田儿,一直瘦弱多病,就是因为身体原因,五十几岁都没娶媳妇生孩子,机缘巧合,弄到一种植物的根,也不知道有啥用,反正就是天天吃,结果身体居然慢慢强壮了,六十岁娶媳妇生了娃,给自己改个名字叫“何能嗣”,其实就是炫耀他自己能够有后代的意思。这位何老伯将这个秘密传给了儿子,儿子又把这个秘密传给了自己的儿子何首乌,嗯,主角出来了,就是这位何首乌,一直服用这种药,活了130岁了,头发都还没白,仍旧身体健康万事如意。邻居亲戚们都很奇怪了,就问这是咋回事,何首乌老先生比他父亲和他爷爷都大方,就把这个秘密公开了,但是大家都不知道这种药叫什么名字,因为是何首乌告诉大家的,所以大家把这种根就叫“何首乌”了,够简单粗暴吧。
当然了,故事里的事儿,肯定有杜撰夸张的成分,但何首乌的功效发现也应该就是这么一个过程。其实呢,很多种的中药,就是在这种实际应用中慢慢形成经验,再由中医整理运用,成为一味中药。比如何首乌,作用肯定没有那么神奇,但何首乌(制)的功效“补益精血、乌须发、强筋骨、补肝肾”却经过好多年、好多人的使用,慢慢验证完善形成定论了。
这么一聊,咱就可以看出来了,中药的理论也就是先经过口口相传的传播积累,再由古代中医药人的收集整理,还有后世中医的反复应用验证,最后经过中医药理论家的总结归纳,最终形成的,是经验和理论的集成。
反过来再看西药吧。这里说的西药,其实是现代的化学药物,为了聊起来顺口,叫西药有感觉一些,这种概念性的东西,咱就不纠结了吧。
西药是在病理分析的基础上找到实质性的病变物质或器官,再进行针对性的试验研究,最终创造出来的化学物质。简单说吧,一个人身体有病了,西医就想尽办法的去找到那个部位、哪个器官甚至是哪个细胞出了什么问题,然后针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最后找到一些物质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那么这些解决问题的物质,就是西药。比如说感冒了,头疼咳嗽流鼻涕,西药就搭配一些扩张血管、解热镇静抗过敏的化学物质,用来缓解头疼,镇静止咳,人吃了就好受多了。而不难受了是不是感冒就好了?并没有,只是症状减轻而已,想完全康复,那就要你自己提高身体免疫力了,用西药还真不好搞。
当然了,现在有很多西药是在经验的基础上提纯精炼弄出来的,也有很多中药是以试验研究为基础再指导临床用药的,现在两方面都结合了,凡事也不能绝对是吧?
3、对于疾病的认识及治疗理论不同
嗯,这个一两句话说不大清楚,咱就以实际的例子来说吧,可能聊得能更起劲,听得也更有意思一些。
前几天俺自己因为肚子饿嘴巴也馋,贪吃了一些有点小辣的东西,结果第二天报应来了,胃里发烧一样,吐酸水、胃疼,疼的不想活了的那种。其实这个就是一个因外界刺激造成的急性胃炎,主要的问题就是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粘膜。对于这么一个单纯的病,西药和中药都怎么用呢?
西药很直接,胃里热吐酸水胃疼,那问题就在于胃酸分泌过多,刺激胃粘膜疼痛嘛。那有办法,第一个,吃碱性的东西,把分泌出来的胃酸给中和一部分,比如氢氧化镁铝什么的;第二个办法就是找个物质去抑制胃酸分泌,研究了好久,发现某种结构的化学物质比如什么奥美拉唑、兰索拉唑可以抑制分泌胃酸的细胞,这样就减少了胃酸分泌,起码不会再疼了。但是已经受损的肠胃怎么恢复?西药就不是很在行了。
中药呢,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吃坏东西造成胃脘热痛,根据中医辨证那是脾胃实热啊,得用清脾胃热的中药,比如黄连大黄之类的,根据脾胃特点应该配伍一些健脾祛湿的中药,比如白术,有气滞症状还得配伍行气药,比如陈皮木香,有食积的还得配伍消导药,比如鸡内金麦芽等等,嗯,再结合个人体质,多方面一综合,开出一付中药,得嘞。
看看,西药绝对有科学基础吧,甚至化学方程式都能给你写出来!中药呢?搞得就穷讲究,很复杂,最后也没说什么作用机理。当然了,西药中真正的药品研发没有想象的这么简单,原理虽然容易懂,但是真要找到某种最佳,疗效最佳且安全性最好,那还是要经过很多很多的基础研究的,而中药的开方也不是这么随便一凑活的,药味配伍、炮制、服用方法什么的也是有自己的原则的。
回到俺胃疼的例子上来,最后自己根据中医的理论买了盒清热行气止痛的中成药,又根据西药的原理买了盒中和胃酸的西药药,搭配着一用,当天胃不疼了,两天停药,啥事没有彻底好了。
俺一直感觉,西药治病就和外国人一样,讲究直接明了,针对症状直接下手,中药治病就和中国人一样,拐弯抹角的讲究方式方法,以求整体的和谐。但到底是西药好还是中药好?这个没啥可比性,就好像北方人吃饺子南方人吃粽子一样,你说哪个好呢?听说过一句话,好像是“中药让人糊里糊涂的活着,西药让你明明白白的死去”,讲的很贴切。中药的模糊理论,偏重人体整体的协调,就算没有啥现代科学依据,但是根据中医理论也能治好病。西药讲究物质基础和科学的分析,但科学发展至今,仍有不足之处,有很多物质的复杂联系没能解理清,难免故此失彼。所以,就好像前边聊的感冒、胃疼一样,用西药缓解治疗症状,用中药调理身体机能,不是很好的搭配么?

点评

更-15  发表于 2018-3-31 21:5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8-5-24 14:59:24 | 显示全部楼层
gdg661837 发表于 2018-5-8 15:22
现在中医药面临的巨大的问题是,
首先,没有什么纯粹的中医医生,中药很多被滥用。
第二,培养一个真正合 ...

这回复矛盾的吆,看着让人费解的!“这确实是经验、实践得到的,归纳的东西,但它是真实的,但它不是科学的。”“我想,最好来一次验证中医理论的人体实验。”几千年实践归纳难道不如一次人体试验可靠?大数据是个好东西啊,通过大量的治疗案例,就能证明中医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啊,难道非要知道是什么成分、让身体的什么体液有什么变化才叫做有效了?谁又在几时证明过西医就百分百是有效的?如果咱们发过来问反对中医药的人——你告诉我按中医药的化学成分来看怎么就不治病了,在目前阶段也是很难回答的,区别就在于思维主流一直是不相信的人问相信的人,你怎么证明!……所以啊,在人需要的时候,起到了治疗或者保健作用,而且副作用还能被接受,那么不管是中药还是西药,它就是科学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6 09:13:35 | 显示全部楼层
支持支持,继续更新……要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2-15 13:5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黄帝内经里不是说神农氏皇帝尝百草么,那就是从三皇五帝开始有了中医中药呗。曾经听过一个讲座,说上古时代,中医起源于巫和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12-10 23:24:5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2-11 07:38:03 | 显示全部楼层
说的好,现在的搞法就是在扼杀中医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7-12-11 07:54:43 | 显示全部楼层
国家就从来没有按照中医理论给中药制定法规,一切都是参考化药的那一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2-11 08: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同道中人啊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2-11 09:00:51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希望楼主快更!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2-11 09: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mengzii 发表于 2017-12-10 20:18
一、中药是什么
(一)、中药的概念
中药是个啥?或者说啥么是中药?额,这个问题有点大,国际上也没啥标 ...

很好,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2-11 09:14:54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得好。现在对中药的理解又加深了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2-11 09:25:01 | 显示全部楼层
讲到心坎里面了,顶一个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12-11 09:31:36 | 显示全部楼层
收藏起来,没事就过来看看,能从楼主这里学点东西。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2-11 09: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顶!很好,继续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2-11 10:19:34 | 显示全部楼层
写的太好了,希望继续写~不要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2-11 10:28:2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人学的中药,可惜没用上。可惜的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师
发表于 2017-12-11 10:42:29 |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7-12-11 11:04:22 | 显示全部楼层
观摩一下,多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7-12-11 11:35:58 | 显示全部楼层
非常不错!继续!期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7-12-11 12:41:06 | 显示全部楼层
mengzii 发表于 2017-12-10 20:18
一、中药是什么
(一)、中药的概念
中药是个啥?或者说啥么是中药?额,这个问题有点大,国际上也没啥标 ...

楼主是江西人吗

点评

根据楼主的口风,感觉和某猫总很像,不知道,是不是猫总的小号……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8-4-4 15: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4-11-26 02:30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