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 - 制药技术的传播者 GMP理论的实践者

搜索
楼主: 仲夏秋夜云
收起左侧

【吐槽】万能的风险管理?

  [复制链接]
药生
发表于 2013-4-26 10: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4-26 10:27
钱,只要有钱,没有不可能的。很多酿酒企业,都有自己的发电厂。这个发电厂通常采用:天然气和发酵残渣作 ...

我的天呀,如果需要这么雄厚的后备资源的话,我想他们也不至于这么纠结了。即使增加几个QC来做试验也不用这么多的投入呀。

点评

有钱的老板依然有人坐地铁……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6 11: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4-26 10:30:22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4-26 10:29
你肯定不是检查员

{:3_64:}我是,,,QA

点评

同行,共勉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6 11:0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0:30:34 | 显示全部楼层
Rickzhen 发表于 2013-4-26 10:02
楼主请淡定。这是很典型的风险评估的误用。

ICH Q9中对风险评估的两条基本原则说的很清楚:

谢谢,这条对那家伙拿美国公司工艺流程出来压我……很有效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0:30:51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968 发表于 2013-4-26 10:03
哦,那就是说还在工艺设计阶段
质量源于中试

果然,走到哪步说哪步……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4-26 10:31:21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4-26 10:26
多啦a梦,在“大长编ドラえもん のび太の魔界大冒険”指出:科学是一种迷信的东西

谁派你到地球来的?有什么目的?

点评

来看地球人笑话……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6 1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4-26 10:33:00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万个为什么 发表于 2013-4-26 10:28
搞不清楚这位老师想说明什么。

检验结果和真实的结果,总是存在错误判定的概率

点评

也能再进行一次风险评估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6 1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士
发表于 2013-4-26 10:33:59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万个为什么 发表于 2013-4-26 10:28
搞不清楚这位老师想说明什么。

你可以参看《统计学原理》
著 译 者:黄良文
出版日期:2007-07-01
定    价:30.00 上架时间:2004/9/14
出 版 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ISBN:9787503729225

点评

当当有打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6 11:06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26 10:34:07 | 显示全部楼层
仲夏秋夜云 发表于 2013-4-26 10:30
果然,走到哪步说哪步……

你就这么回答就完事:产品的无菌或其它质量特性绝不能只依赖于任何形式的最终处理或成品检验(包括无菌检查)。GMP原话。

点评

然后呢?不执行这条会一条毙命吗?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6 1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26 10:3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羽 发表于 2013-4-26 10:29
说到底光成品检验能够代表整批的产品质量吗?能够代表产品安全吗?一大批的产品才做几个抽样?GMP的目的是 ...

为什么国内就做不到?为什么国外就行国内就不行?单是GMP就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了?

点评

你想太多了,我只是想来解决一下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6 1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26 10:36:23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4-26 10:33
检验结果和真实的结果,总是存在错误判定的概率

{:3_44:}哦。这个正是我想表达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26 10:38:31 | 显示全部楼层
十万个为什么 发表于 2013-4-26 10:35
为什么国内就做不到?为什么国外就行国内就不行?单是GMP就能保证患者的用药安全了?

很简单,国外已经走过这一步了,我们还停留在质量源于生产阶段,人家已经到了质量源于设计阶段。这个帖子里面讨论的问题是,国内一些企业看见人家不做中间控制自己就也不做了,而不去想想人家在设计阶段已经想好了更好的控制方式。没有更好的控制方式FDA能批准替代原来的中间控制吗?

点评

简单吗?我觉得一点都不简单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6 11:08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0:39:13 | 显示全部楼层
石头968 发表于 2013-4-26 09:55
中控指标检测项目、中间品放行的依据,本身就是风险评估得出来的结果。

那就一个悖论了?可以不做咯?

点评

我说是要评估做哪一些中控手段,不是说不做。 如果有在线监测,QC就不要去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6 11:03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0:39:42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4-26 10:00
一语击中要害,狙击了那个他

你觉得这句话狙击得了吗?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0:39:53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4-26 10:01
你这个貌似不符合国家局培训你内容,也不符合风险管理的跨时代历史意义

跨时代的意义……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0:40:12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4-26 10:02
你俩都对,从产品生命角度来说:质量源于设计;质量是生产出来的,不是中控检验出来的。因为质量贯穿产品 ...

很官方的点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26 10:41:02 | 显示全部楼层
仲夏秋夜云 发表于 2013-4-26 10:39
那就一个悖论了?可以不做咯?

没有更好的中控或其他控制方式,你怎么推翻原来的评估结果?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发表于 2013-4-26 10:43:19 | 显示全部楼层
仲夏秋夜云 发表于 2013-4-26 10:39
那就一个悖论了?可以不做咯?

从风险评估来看,是需要做中间过程的监测,检验。。
现在又用风险评估来反对这么个结果。。。这才是悖论

点评

有理由啊,节约生产成本和时间成本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6 1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生
 楼主| 发表于 2013-4-26 10:43:28 | 显示全部楼层
yuansoul 发表于 2013-4-26 10:04
停电,对于生物制品,就是不合格品的发“发令枪”,连评估都省了,根本不用评估

是的,一枪毙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26 10:44:15 | 显示全部楼层
开羽 发表于 2013-4-26 10:38
很简单,国外已经走过这一步了,我们还停留在质量源于生产阶段,人家已经到了质量源于设计阶段。这个帖子 ...

第一,这个我说句不太好听的话,老师你别介意。新版GMP也好几年了,如果你还停留在质量源于生产的阶段那是你的事情,请别用我们,谢谢。
第二,生物制剂有他的特殊性,请了解下。
第三,中控的目的是什么?为什么要实行中控?
第四,为什么外国能走的更远?这个问题扯远了。。。。

点评

握手一把……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6 11:09
质量也不完全是设计出来的,只是说源于设计,当然第二源头就是生产了。 不要强调一个就反对另一个。 没必要争论设计和生产那个更重要,谁是质量的爹?谁是质量的妈?哈哈没必要。 大家知道怎么控制质量就好了。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6 11: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药徒
发表于 2013-4-26 10:44:19 | 显示全部楼层
默子 发表于 2013-4-26 10:43
从风险评估来看,是需要做中间过程的监测,检验。。
现在又用风险评估来反对这么个结果。。。这才是悖论

仅仅凭一个评估报告就推翻公认的风险结果这个概率有多大?

点评

只要受权人同意,负责人同意,老板同意……就可以。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4-26 11:09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帖声明
1、本站为技术交流论坛,发帖的内容具有互动属性。您在本站发布的内容:
①在无人回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自助删帖功能随时删除(自助删帖功能关闭期间,可以联系管理员微信:8542508 处理。)
②在有人回复和讨论的情况下,主题帖和回复内容已构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您将不能直接删除该帖。
2、禁止发布任何涉政、涉黄赌毒及其他违反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本站版规的内容,详情请参阅《蒲公英论坛总版规》。
3、您在本站发表、转载的任何作品仅代表您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观点。不要盗用有版权要求的作品,转贴请注明来源,否则文责自负。
4、请认真阅读上述条款,您发帖即代表接受上述条款。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4-23 10:56

Powered by Discuz! X3.4运维单位:苏州豚鼠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 2001-2020, Tencent Cloud.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