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海”之路:十来年的“陪跑”换来“一起跑”!
花了十来年“陪跑”,这次终于决定要“一起跑”了!
9月22日,迈瑞医疗收购HyTestInvestOy(以下简称“海肽生物”)及其下属子公司100%股权的交易完成交割,交易价款5.32亿欧元(包括本次交易股权价款、偿还标的公司债务、锁箱利息)。交割完成后,迈瑞医疗全资子公司迈瑞荷兰已直接或间接持有海肽生物及其下属子公司100%股权。海肽生物纳入公司合并报表范围。
01 这次并购“蓄谋已久”
早在今年5月,迈瑞医疗就宣布拟以现金5.45亿欧元收购全球知名体外诊断原料供应商海肽生物。且在此之前的十来年里,迈瑞医疗和海肽生物就互为前五的核心合作伙伴,为后续的整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衷心陪伴,互相支持,互相成就,看得出这场并购是“蓄谋已久”!
迈瑞医疗主营业务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作为体外诊断产业的中游企业,迈瑞体外诊断业务2020年实现营收66.46亿元,同比增长14.31%;2021上半年实现营收39.62亿元,占总体营收比重超过三成,同比增长30.76%,是上半年增长最快的业务。海肽生物成立于1994年,是全球顶尖的专业体外诊断上游原料供应商,总部位于芬兰旧都图尔库,在俄罗斯、中国设有分支机构。其主要产品包括单克隆抗体、抗原、多克隆抗体等,用户覆盖全球众多体外诊断巨头。此次并购意味着海肽生物将正式加入迈瑞研发管理团队,为迈瑞的体外诊断研发事业注入源源不断的能量。此外,海肽生物也并没有放弃原来的合作市场,还将继续为其他医疗企业提供体外诊断原料服务。可以说,以前海肽生物是陪着中下游医疗企业们向前跑,未来是携手迈瑞一起向前跑。
对于迈瑞而言,收购海肽生物有利于公司更好地整合资源,完善化学发光产品研发及供应链平台建设,对公司体外诊断业务意义巨大。为此,公司需进一步加强化学发光产品及原料的核心研发能力建设,优化上下游产业链的全球化布局。于国内体外诊断产业而言,此次并购助推国内体外诊断企业加强体外诊断核心原料自产自研,解决供应“卡脖子”问题。国内的原料是随着体外诊断产业而被带动发展起来的,具有一定的滞后性,一直是限制我国体外诊断产业链快速发展的瓶颈之一。并购整合有利于转变此行业“中下游倒逼上游”的被动局面为“上中下游一起打通”的主动局面。
02 出海提速,这次是“迈海”之路
作为器械龙头企业,近年来迈瑞医疗稳居国内医疗行业上市公司市值一哥的宝座。但迈瑞的目标显然不止于此,多次大手笔收购海外企业已经显示出了其布局海外赛道的决心与魄力。
早在2008年,迈瑞医疗以2.02亿美元的价格收购美国Datascope公司生命信息监护业务。Datascope成立于1964年,为纳斯达克上市公司,是全球第一台监护仪的生产者,也是主动脉内球囊反搏领域的全球领导厂商和多元化的医疗器械公司,在美国中小医院拥有50%的市场份额。2007年,其生命信息监护仪销售额为1.613亿美元,大约相当于彼时迈瑞医疗在中国市场的销售收入。这项交易在彼时被称为“医疗器械行业的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案”。
2013年,迈瑞医疗就宣布与美国ZONARE医疗系统集团公司(下称“ZONARE”)达成股权转让协议,以1.05亿美元全资收购ZONARE。ZONARE是一家在高端放射领域致力于超声技术开发的领军企业。彼时迈瑞医疗表示,希望通过此次收购,加强公司在高端超声方面的研发能力,进一步拓展美国市场,并向全球高品质影像产品领导者的目标迈进。
经过前面几番并购,叠加疫情拓展海外业务的影响,迈瑞医疗在国际市场急速扩张,2020年公司境外收入占比达到47%,几乎拿下全年收入的半壁江山。
收购海外企业有利于实现公司技术及市场的跨越式发展,显然,稳内扩外已经成为迈瑞的下一步战略计划。出海提速,而这次迈瑞是跨出了“迈海”之路!
03 结 语
国内医疗器械巨头,体外诊断行业的领头羊,这些头衔的重量也让迈瑞这一路走得并不是很轻快。疫情带来的正负影响,以及此前人工关节耗材和体外诊断陆续纳入集采,而迈瑞的产品都牵涉其中,几件事情都在一定程度上放大了迈瑞股价的跌宕起伏。但这也加速了以迈瑞为代表的本土医疗企业的转型发展,要实现稳步增长,就要想出法子打破研发技术壁垒,稳定国内市场的同时,积极布局海外赛道。
纵观体外诊断全产业链,因为国内起步较晚,市场又广阔,导致大量原材料及终端产品都依赖于进口,束缚了本土医疗企业的发展。但以迈瑞为代表的医疗企业都在奋起直追,内外兼顾已然被提上了日程——国产化趋势势不可挡,出海之行快马加鞭!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Cq-dOGHtwL1Q184PTDzUM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