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公英门户
蒲公英门户
登录 / 注册

写在医药投资的至暗时刻

2022-03-10 10:22 发布者:论坛蒲友 来源: 医药投资部落

从去年到现在,坚持医药赛道投资的朋友,都经历了市场无情的洗礼,很多人也在彷徨:如何研判医药行业的投资前景?


先说结论:无论是A股的创新药公司,还是港股生物医药18A公司,都会面临两极分化,很可能会死一大批,而少数活下来的未来应该相当一部分都会千亿市值以上


但即便如此,若市场继续泥沙俱下,活下来的也可能在现有股价基础上继续腰斩。



1、最近两三年的创新药泡沫巨大。


最近两三年的情形是,海外大药企的高管只有出来创业就有大机构投钱,甚至不出来也有金主找上门来做思想工作,做孵化。


然后科研大佬带几个人分工,凑上一个或几个大伙之前在老东家弄的没被立项的研究或自个儿私下的研究作为自研创新管线,形成基本的团队和在研管线。


拿了一两轮融资后,再到海外买一个二期在研的中华区权益,C轮和D轮融资就被干到40-60亿的估值,上市后就到了100+亿市值。


3-4年时间便点石成金。创始团队的科研大佬们即便股权稀释得厉害,但10个点的股权也得有10亿的身价,妥妥进入亿万富豪行列。


而这一切难吗?不难。


只要机敏行动得早,这样的成功不难复制。


但赚钱这么容易的吗?这不是泡沫是什么?


2、2000年美股的科技泡沫


20世纪90年代,美股但凡是上市公司沾了互联网概念,都股价飙升,大量亏损的初创互联网公司也被投资者高高捧起,它们代表明天,代表未来。投资者纷纷为其所憧憬的美好明天买单。


最终的结果是一大批互联网公司最终破产,就连活下来的亚马逊,股价也从最高点跌落95%,活下来的些独苗创造美好未来也是多年之后的事。


太阳底下无新事。


大概率,今天的中国biotech公司群体要重复类似的故事,我们唯一要做的是找到能穿越寒冬的那少数几个幸运儿。


3、生物医药研发充满未知和不确定性


创新药的研发的不确定性甚至比互联网公司更大,不是说有了顶尖大牛就能研发出好的新药。


而目前国内大部分创新药公司的管线,大多数是跟随式的创新,而目前国内的支付环节对这些创新药并不友好,同时研发内卷严重,意味着未来上市后商业化竞争也不乐观。


出海则需要头对头拿出更好的数据和更明确的疗效,这又谈何容易?


但是再不容易,出海也是创新药公司的最重要的求生之道,没有出海战略的公司,不足以谈未来。


4、需要眼光,也需要运气。


未来属于数据更靓眼、药效更好的me-better和原创式的创新药,作为国内创新龙头公司,恒瑞医药、百济神州、信达生物等公司都在做靶点前移的工作,往研发的深海航行,自然风险与收益并存。


同时类似亚盛医药、科济药业、加科思、康诺亚等初创创新药小药企也在做更具特色的创新。


未来会看到国内的创新药企业越来越多的临床失败的公告,乃至黯然退市的公告,这不足为奇。


但是,也会看到突破性的临床成功的消息,这会将药企快速带到不同的发展阶段,甚至进入国际大舞台,服务更多临床未满足需求和更大的患者群体。


而这,除了考验研发人员和投资者的能力与眼光意外,或许更考验的,是好的运气。


作者:山河悟


*声明:本文内容转载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目的在于传递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留言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


(https://mp.weixin.qq.com/s/B1tFKEigT4eYk_6AD_iOUA)

 赞(2)

QQ|手机版|蒲公英|ouryao|蒲公英 ( 京ICP备14042168号-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京B2-20243455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编号:(京)-非经营性-2024-0033

GMT+8, 2025-8-29 05:10

声明:蒲公英网站所涉及的原创文章、文字内容、视频图片及首发资料,版权归作者及蒲公英网站所有,转载要在显著位置标明来源“蒲公英”;禁止任何形式的商业用途。违反上述声明的,本站及作者将追究法律责任。